贵州沿河县“沙子空心李”显品牌效应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10995802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沿河县“沙子空心李”显品牌效应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贵州沿河县“沙子空心李”显品牌效应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贵州沿河县“沙子空心李”显品牌效应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贵州沿河县“沙子空心李”显品牌效应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贵州沿河县“沙子空心李”显品牌效应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贵州沿河县“沙子空心李”显品牌效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沿河县“沙子空心李”显品牌效应(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贵州沿河县“沙子空心李”显品牌效应2013-06-18 11:16:01来源:中国改革报 本报记者 刘锋山 孙 蕙 贵州省沿河自治县县志记载,沙子空心李从1858年起在沙子镇沙坝村一带开始栽种,因李子成熟后果核与果肉分离,又因该李子主产于该县沙子镇而得名。 就是这样一枚曾经极为普通的山野果子,2006年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2年喜获“贵州省地方标准立项”,如今更是声名鹊起,拥有“贵州第二茅台”、“李子之王”之称,从最初的几千亩发展到现在的4万余亩、从最初的由农户肩挑背驮到市集叫卖到如今客户上门订购、从最初的1元一斤到如今的10元一斤 3年“星火燎原”4万亩 2010年2012年

2、,获中央财政现代农业发展资金1200万元及贵州省财政扶贫资金200万元扶持,沿河自治县3年共发展空心李4万亩。 三月的沿河沙子空心李花白了整个南庄村,更炫了游人的眼,来自各地的游客或赏花、或踏青,让这个“冬眠”已久的小山村凭借李花的灿烂再度“醒”了过来。 空心李种植大户张家强的李子林就在村子中央,几条硬化的观光路绕林而修,正是依托这几条观光路的修建,张家强结束了往年肩挑背扛卖李子的历史。 谈起自家空心李最初的种植面积,50多岁的张家强说,那时只能勉强算是“承接父业”。 2001年,从安徽省某铁路局退休的张家强回到老家后一直很苦恼,憨厚老实的他既不懂做生意,也不懂干农活,每天就周旋于父辈留下的2

3、00多棵李树间。 于是,“鼓捣”那些他认为会为自己带来不错收入的李树就成了他每天必做的事。 而事实上空心李也真如张家强预想的那样发展起来。 沙子空心李最初的主要种植点在沙子镇和中界乡,全县老果园只有11,000亩。自2005年开始,该县农牧科技局首次投入资金20万元为果农购买或嫁接李苗,这一举措,犹如给果农们吃了“定心丸”般,迅速在全镇掀起了种李热潮,田太平、田应福、肖永先等种植大户就是在那股浪潮下产生的种李风云人物通过土地流转形式,他们3个人的空心李种植面积逐渐扩大至300亩。 “当初就是凭自己的一股子闯劲儿,加上政府又是提供树苗,又是免费技术指导,还发放种植肥料,这对于我们农民来说,真是给

4、了很大的支持了!”如今每年仅空心李收入就有近100万元的田太平谈及当初到处借钱、贷款发展空心李种植的举动,仍是感慨不已。 同样,当地政府更是将“沙子空心李”作为支柱产业,采取了“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积极向外招商引资,加大栽培管理技术投入。 “自2005年开始,每年新增空心李嫁接苗都在10万株以上,新建果园2000多亩,到2008年沙子空心李的栽培面积达到1.7万余亩。”沙子镇党委书记陈浩说。 张家强的李园也从父辈留下的200棵发展到了1000余棵,仅2012年收入就超出了20万元。用他的话说,这些李子现在成了他的“摇钱树”,撑起了他正在念大学的儿子和女儿的所有费用。 而沙子空心李真正

5、迎来种植高峰,应该是在2010年2012年。 2011年在贵定召开的“中央现代农业项目汇报会上”,时任沿河自治县县委副书记、县长的张翊皓就该县推荐的精品水果沙子空心李项目进行了详细介绍和汇报,赢得了与会相关专家的高度认可。 “会后,中央财政现代农业发展资金对空心李的扶持在2011年、2012年,由2010年的300万增加至450万!”沿河县委书记张翊皓说。 短短3年时间,该县就发展空心李4万亩,而目前全县空心李种植总面积是61,000亩。当然,这期间也包含了2011年省200万元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支持。 2012年,铜仁市“万元山、万元田、到2015年人均收入达1万元”的“三个万元工程”出台实

6、施,沿河又把空心李产业在全县各适宜种植的乡镇全面铺开。 “仅通过三个一万元工程的实施,根据规划布局,全县现在又发展空心李3000亩。”该县农牧科技局党组书记田勇介绍情况时说。 数据显示,目前该县空心李种植主要分布在沙子、中界等9个乡镇,产区现有8000余户约2.5万人从事沙子空心李的生产管理,2012年仅沙子镇空心李产量就达800万斤,总收入4000万元。贵州沿河县“沙子空心李”显品牌效应2013-06-18 11:16:01来源:中国改革报 获准“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从2005年开始,沿河农牧科技局的5位高级农艺师就成了空心李的专职“保姆”。 “从栽种、施肥、到剪枝、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7、,我们的农业技术员都是全程服务,除了到果园现场演示讲解,还对果农送技术服务上门。”交谈中田勇说,针对空心李,该局还开设了“空心李栽培技术”和“病虫害综合防治”等研究课题。 技术提升品质。在省、地、县三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努力以及沿河自治县县委、政府的重视支持下,沙子空心李2006年经国家质检总局专家组审议,获准“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对于沙子空心李获得这一该省继“贵州茅台酒”之后第五个获准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品的殊荣,沙子镇党委书记陈浩认为有三点理由:一是得益于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栽培技术;二是沙子空心李具有极强的地域性,保持了其独特的风味和品质;三是申报国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

8、护”,可让空心李从立地条件、栽培管理、采收、质量特色等方面更趋于完善。 中界乡孙家村的孙本全坦言,自己对沙子空心李获准“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能带来哪些效应和作用不甚理解,但对知名度提升后,农技人员在种植和管理技术上的要求标准变高了感触颇深。 孙本全说,自己种植空心李20多年了,从不知道要按长、宽、深各1米挖定植穴,也不知道要按自然开心形进行合理修剪,冬剪和夏剪相结合,更不知道花期、坐果期要喷施叶面肥,保花保果,盛花期到果实成熟135天,方可进行采收等学问。 “按照农技人员教的方法进行科学种植,不但果子比原来要大,而且产量和价格也增加了,拿到市场上去卖也好出手,这几年很多顾客都是提前跟我打

9、招呼、亲自到果林里摘的!”尝到科学种植甜头的孙本全高兴不已。 多年来,通过对种植技术的掌握,田太平能根据李花来判断哪些花凋谢后会结果子,哪些花不会结果,分析可谓头头是道,俨然一副专家模样。 “除了农技人员教一些技术,我们自己也会买些相关的光碟、书籍来看,在我们南庄村,大部分果农都已掌握了一定的空心李种植技术。”田太平很是肯定地说。 为进一步提升沙子空心李品牌,高规格种植,并针对李树可能会出现的一些未知疾病,该县多方寻求技术依托单位,2010年,与贵州省果树研究所签订了“技术合作协议”,由该所专门针对空心李种植进行研究指导,同时每年按时节派技术人员到该县给果农授课,并对沙子空心李进行专题研究。

10、“省果树研究所一年最少都会来4次,结合他们对空心李种植的要求标准,去年,我们也编制了10,000余册空心李栽培手册,发放到了果农手中,还集中培训果农15,000余人次。”该县农牧科技局局长冉茂超说。 自2005年开始,该县农牧科技局仅免费为果农提供空心李苗、肥料、农药,甚至病虫害药物等,就投入资金500万元以上。 基于该县对“沙子空心李”的“呵护重视”态势,2012年,“沙子空心李”申报贵州省地方标准立项喜获成功,市场地位再一次得到提升。 这以后,该县质监局、气象局等相关部门也就忙开了,纷纷根据“沙子空心李”的特征和实际发展情况,认真研究并着手开展标准的组织落实,为“沙子空心李”的发展“量身定

11、做”标准。 而对于申报贵州省地方标准立项的实施,该县县委书记张翊皓的解释是,一方面,可进一步提高果农的标准化栽培技术,帮助果农增收;另一方面,将提高“沙子空心李”的产品质量与档次,扩大产品知名度;此外,在实现“沙子空心李”产业质的提升和量的扩张的同时,也将有效防止外地类似产品仿冒行为,保护“沙子空心李”果农的合法权益,促进行业健康快速发展,从而实现产业转型升级。贵州沿河县“沙子空心李”显品牌效应2013-06-18 11:16:01来源:中国改革报 获准“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从2005年开始,沿河农牧科技局的5位高级农艺师就成了空心李的专职“保姆”。 “从栽种、施肥、到剪枝、病虫害防治

12、等方面,我们的农业技术员都是全程服务,除了到果园现场演示讲解,还对果农送技术服务上门。”交谈中田勇说,针对空心李,该局还开设了“空心李栽培技术”和“病虫害综合防治”等研究课题。 技术提升品质。在省、地、县三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努力以及沿河自治县县委、政府的重视支持下,沙子空心李2006年经国家质检总局专家组审议,获准“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对于沙子空心李获得这一该省继“贵州茅台酒”之后第五个获准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品的殊荣,沙子镇党委书记陈浩认为有三点理由:一是得益于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栽培技术;二是沙子空心李具有极强的地域性,保持了其独特的风味和品质;三是申报国家“实施地理标志

13、产品保护”,可让空心李从立地条件、栽培管理、采收、质量特色等方面更趋于完善。 中界乡孙家村的孙本全坦言,自己对沙子空心李获准“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能带来哪些效应和作用不甚理解,但对知名度提升后,农技人员在种植和管理技术上的要求标准变高了感触颇深。 孙本全说,自己种植空心李20多年了,从不知道要按长、宽、深各1米挖定植穴,也不知道要按自然开心形进行合理修剪,冬剪和夏剪相结合,更不知道花期、坐果期要喷施叶面肥,保花保果,盛花期到果实成熟135天,方可进行采收等学问。 “按照农技人员教的方法进行科学种植,不但果子比原来要大,而且产量和价格也增加了,拿到市场上去卖也好出手,这几年很多顾客都是提前

14、跟我打招呼、亲自到果林里摘的!”尝到科学种植甜头的孙本全高兴不已。 多年来,通过对种植技术的掌握,田太平能根据李花来判断哪些花凋谢后会结果子,哪些花不会结果,分析可谓头头是道,俨然一副专家模样。 “除了农技人员教一些技术,我们自己也会买些相关的光碟、书籍来看,在我们南庄村,大部分果农都已掌握了一定的空心李种植技术。”田太平很是肯定地说。 为进一步提升沙子空心李品牌,高规格种植,并针对李树可能会出现的一些未知疾病,该县多方寻求技术依托单位,2010年,与贵州省果树研究所签订了“技术合作协议”,由该所专门针对空心李种植进行研究指导,同时每年按时节派技术人员到该县给果农授课,并对沙子空心李进行专题研

15、究。 “省果树研究所一年最少都会来4次,结合他们对空心李种植的要求标准,去年,我们也编制了10,000余册空心李栽培手册,发放到了果农手中,还集中培训果农15,000余人次。”该县农牧科技局局长冉茂超说。 自2005年开始,该县农牧科技局仅免费为果农提供空心李苗、肥料、农药,甚至病虫害药物等,就投入资金500万元以上。 基于该县对“沙子空心李”的“呵护重视”态势,2012年,“沙子空心李”申报贵州省地方标准立项喜获成功,市场地位再一次得到提升。 这以后,该县质监局、气象局等相关部门也就忙开了,纷纷根据“沙子空心李”的特征和实际发展情况,认真研究并着手开展标准的组织落实,为“沙子空心李”的发展“量身定做”标准。 而对于申报贵州省地方标准立项的实施,该县县委书记张翊皓的解释是,一方面,可进一步提高果农的标准化栽培技术,帮助果农增收;另一方面,将提高“沙子空心李”的产品质量与档次,扩大产品知名度;此外,在实现“沙子空心李”产业质的提升和量的扩张的同时,也将有效防止外地类似产品仿冒行为,保护“沙子空心李”果农的合法权益,促进行业健康快速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