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言稿《家庭教育促进法》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10994495 上传时间:2024-01-0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9.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言稿《家庭教育促进法》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发言稿《家庭教育促进法》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发言稿《家庭教育促进法》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发言稿《家庭教育促进法》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发言稿《家庭教育促进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言稿《家庭教育促进法》(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发言稿家庭教育促进法2022 年 1 月 1 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以下 简称家庭教育促进法)将正式实施。家庭教育促进法共计六章 五十五条,就家庭责任、国家支持、社会协同、法律责任等作出了明 确的规定。面对即将出台专项家庭教育的法律,作为家长,你准备好 了吗?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出台,让家庭教育这一传统“家事”上 升为重要的“国事”。家庭教育促进法是国家以立法的形式来促进家庭教育的科学 化、法制化,这既契合了家庭教育的特殊重要性,又为国家培养未来 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了法律保障。当“家事”成为“国事”之 后,如何合法实施家庭教育便成为家长们直接面对的大事。家庭教育促进法适时给予了

2、法律层面的规范,“父母或者其 他监护人为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健康成长,对其实施的道德品质、身体 素质、生活技能、文化修养、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培育、引导和影响。” 今后,家庭教育不再只是为孩子提供物质条件、报各种课外辅导班, 更重要的是帮助孩子在家庭中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注重锻炼,提高 孩子的身体素质;引导孩子参与劳动,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提升孩 子的学习热情和文化素养;培养孩子形成起居言行知止有度的良好行 为习惯,最终形成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理想家庭教育环境。学校和家庭配合是做好家庭教育的关键,其他社会力量的协助是家庭教育取得更好成效的保障。关于社会协同,家庭教育促进法的规 定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校

3、配合。中小学校、幼儿园要将家庭教育指 导服务纳入工作计划和教师业务培训的内容;中小学校、幼儿园可以 建立家长学校,组织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和实践活动;中小学校 发现未成年学生违反校纪校规,要及时制止管教,并告知其父母或者 其他监护人,并为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提供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指导 服务等。二是社会力量协助。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可以设立社区 家长学校或者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早期教 育服务机构、医疗保健机构根据自身的工作,宣传家庭教育知识,提 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图书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和广播、 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传播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推动家庭教育服 务和

4、实践活动等。家庭教育促进法在“社会协同”一章中提到的主体能够辐射到未 成年人或者其父母平时出入的公共机构,与家长能够形成连接。首都 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家庭教育立法专家顾问罗爽在接受中国妇 女报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说,包括学校、村居委会在内的社会力量是向 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重要主体,在构建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 指导服务体系中扮演关键角色,能够真正为家长“密织”一个提供家 庭教育服务的网络。家庭教育促进法实施后,这两类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发挥作用 的关键点是,要在家庭教育指导机构的统筹指导下提供服务,获取相 关资源,提升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有效性。村、居委会要积极探索, 提升社区家庭教育指导

5、服务的群众知晓度,提高家长的参与度。同时, 学校家长学校要进一步提升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质量,针对不同年龄 段未成年人的特点,定期组织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和实践活动, 加强与家长的互动沟通,提升家庭教育指导的精准性和针对性。在“双 减”背景下,重点是要促进家校形成“减负”共识,协同育人。在参与一些学校社工的督导过程中,热心参加家长会等活动的家 长,通常都比较关注家庭教育。而孩子出现问题的家庭,家长对孩子 的关注并不高。希望家庭教育促进法实施后,能真正辐射到有需要的 家庭。当下,年轻父母普遍存在育儿焦虑。罗爽认为,婴幼儿照护服务 机构、早期教育服务机构、医疗保健机构等可以按照法律规定,提供 专业

6、的科学育儿指导,特别是03岁科学养育知识和婴幼儿早期发 展的宣传和指导。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开发家庭 教育类公共文化服务产品时,要结合网络时代的特点,适应新生代父 母的需求,开发互动性强的新型公共文化服务产品。新闻媒体应宣传 正确的家庭教育知识,传播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承担媒体的 社会责任。孩子的成长教育是综合性的,包括心理健康成长、社会关系处理、 社会规范的遵守和适应等。家庭教育的内容范围广,家庭教育服务需 要专业力量支持。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在开展公 益性家庭教育宣传、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和实践活动,开发家庭教育类 公共文化服务产品时,可以和家庭教育服务机

7、构合作,结合自身资源 和专业优势,提供更加专业系统的家庭教育公共服务。幼儿园、中小学要按照法律规定,更加关注学生的情况,及时发 现家庭教育不当的情况,作出相应的干预。社区可以充分发挥邻里、 志愿者的力量,及时发现家庭教育出现问题的家庭,进行有效的干预。 随着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实施,期待更多专业的家庭教育服务机构能够 成立,为家庭提供有针对性地服务,比如强制性家庭教育指导。家庭教育服务机构在为家庭提供社会支持方面扮演着十分重要 的角色。当下,家庭教育服务机构存在服务不规范、从业人员素质参 差不齐、服务机构鱼龙混杂等问题,应按照法律规定,加强自律管理, 制定家庭教育服务规范,提升规范性和专业性。加之政府的监督管理, 家庭教育服务机构在满足家长个性化、多元化的家庭教育服务需求方 面应能够发挥独特的作用。此外,应注重培育高质量的家庭教育服务 机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