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的优势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10994415 上传时间:2023-08-17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1.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教育的优势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创新教育的优势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创新教育的优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教育的优势(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物理课堂教学中,除教给学生基本物理知识外,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 想象力、应变能力、尤其 是创新思维能力。我们知道想象思维是创造力的原动力。爱因斯坦说过这样一句话: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 ”。人类一旦 失去想象力,创造力便随之枯竭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特别要注意这点, 经常根据不同的知识 点灵活点拨、拓展,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如在进行“温度计”教学时,就有学生向我提出过这样的问题:常用的温度计有水银温度计、酒精 温度计、煤油温度计,它们都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水也是液体, 为什么温度计 里不装水呢?实际上因为条

2、件有限 ,无法制出水填充的温度计 ,只能邀请学生与老师一同想象:第 一,水的比热较大,以水和水银相比较,质量相等的水和水银吸收相等热量,根据公式 t=Q 吸 /cm,升高的温度跟物质的比热成反比。物体的温度变化越大,它的热胀冷缩的现象越显著。 第二,水有反膨胀现象。水在4C以上,跟一般物体一样都是热胀冷缩的,但是在0C到4C之 间却是热缩冷胀的。无法标出0C到4C之间的刻度。第三,由于水的凝固点是0C,在一个大 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C,更不能测量0C以下或100C以上的温度。学生听后,心悦诚服,既解 决了问题,又巩固了已学过的知识。所以,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想他人之未想,做他人之未做。学生对

3、于作业都是穷于应付,这一现状是必须改变的。只有布置一些富有思考性、创造性、 研究探索性的习题,学生的解题热情才会调动起来。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观察实验是研究物理学最基本的方法, 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最好 机会。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多观察、多参与、多动手,在认识的基础上探索规律,理论联系实际, 才能使学生迸发出创造的火花。例如在学习阿基米德定律时,课本上阐述 “浸在液体里的物体要 受到一个竖直向上的浮力, 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 现,学生在学习这一部分时存在一些“误区”:物体排开了多重的液体,它就一定受到多大的浮 力;当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满足F浮=6物这个条

4、件时,物体既可以漂浮在液面上,又可以悬浮 在液面中;浸在液体中物体受到的浮力不可能大于液重。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做实验, 帮他们走出了“误区”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意识铺平道路,提供条件。发散思维是依据给定的材料, 能突破常规,从多个不同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获得答案 的思维方式,它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三个特点。如在学习杠杆之后,因为教材只说 天平是等臂杠杆,有的同学提出: “天平在没有使用游码时是等臂的杠杆,在使用游码时就不是 等臂杠杆了”,我对他这种看法表示肯定,又在班上表扬了该同学的这种探索精神,全班同学倍 受鼓舞,求知的气氛更浓了。物理知识包罗万象,老师应格外重

5、视创设博采知识的氛围。 当有同学读到鸟类撞毁飞机的故 事,就会问起小小的鸟类怎么会有如此大的威力,老师就和他们一起估算: 设飞机和乘客的质量 为M=10吨,飞机的飞行速度v=700千米/小时=194米/秒,鸟的质量m=5千克,飞行速度 v=4米/秒,鸟的长度L=0.194米。假设飞机和鸟相向碰撞,相互作用时间t=L/v=1.0?0 3 秒,鸟所受到的撞击力F鸟=(0-mv)/t=(O -5?)/ 1.0?0 3= 2.0?04牛顿,所以,飞机受 到的撞击力大小为F飞机=2.0?04牛顿。由此可见,飞机受到的撞击力很大,即浑身是肉、羽 毛的鸟儿有时也能变成击落飞机的 “炮弹”。学生得知此数据后,

6、对物理知识表现出更浓厚的学习 兴趣和学习热情。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它产生于人类改造自然的实践中,反过来人类又应用物理学的知识 去解释自然现象,其知识点和教学手段无不蕴含着创新的素材 。物理教师要认真挖掘和利用这一 优势,努力进行创新教育。4月 17日,云南师范大学申报的“西部高原太阳能有效利用及持续发展研究创新团 队”,经过教育部专家组评审,被批准为国家教育部创新团队,实现了云南省高校“零” 的突破,标志着云南师范大学在太阳能学科领域的研究与应用跻身全国先进行列。 今天上午,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张田欣和教育部相关领导共同为云师大“国 家教育部创新团队”举行了揭牌仪式获得该“创新团队”的荣

7、誉,使云南师范大学太阳能学科形成了国家教育部 创新团队、国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教育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太阳能热水器质 检中心(全国仅三个)、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学位点完整的创新体系与人才培养体 系,必将对我省在太阳能领域的创新能力提升到动力源作用,同时对我省太阳能优 势产业的形成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必将对省委、省政府建设创新型云南行动计 划的落实取得极大的促进作用。但我校其它学科特别是物理学上的创新教育还处于低水平,二是开辟了培养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师资的新途径。目前,我国职业技术教育蓬勃发 展,然而职业技术教育的师资培养模式与途径是一个难点和热点问题。长期以来, 高师院校培养的师资主要针对基础教

8、育的传统学科,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师资主要 来源于各类理工医农林类大学毕业生,他们多数并未接受过专门的教师教育的培养, “教什么”与“怎么教”存在相互游离和脱节现象,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列入了学校重 大教改项目,从 2008 年开始进行积极的探索与实践。1、具体做法:针对云南职教学校的专业教师需求, 面向昆明市区高校相应的学 科专业大学生,开设教育学专业(教师教育方向)双学位,学生在攻读学科专业的 同时,在二年级后利用周末、节假日、寒暑假时间攻读教育学专业双学位,我们采 取送教上门、联合培养。学生完成教育计划取得学分者,能够获得原学校学科专业 毕业及学位证书,同时还可获得云南师大教育学专业(教师教育方向)的学位。 2、 实践成效:目前这一教改项目,在昆明市内参与实施联合培养职教师资的高校有 4 所,覆盖了 19个非师范的本科专业,有两个年级 1217 名学生参加学习。这种改革 实践,为优秀学生潜质的发挥和从事教师职业搭建了平台,既改变了传统高师院校 师资培养类型单一的现状,拓宽了服务教育的领域,又开辟了中等职业教育师资的 培养和职教师资专业化水平提高的新途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