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综合考试真题一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10993436 上传时间:2023-10-2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2.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卫生综合考试真题一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职业卫生综合考试真题一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职业卫生综合考试真题一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职业卫生综合考试真题一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职业卫生综合考试真题一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职业卫生综合考试真题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卫生综合考试真题一(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职业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考核试题(评价方向)姓名 单位 得分一、单选题(40 分,每题 2 分)1职业病防治法适用于( A )的职业病防治活动。A、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B、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C、中华人民共和国三十一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内2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 C)。A、分类管理、综合治理B、防治结合,综合治理C、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3职业病指( B)。A、劳动者在工作中所患的疾病 B、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C、工人在劳动过程中因接触粉尘、有毒、有害物质而 引起的疾病4工作场所的生产布局合理,应当符合(

2、 B )。A、效益原则B、有害与无害作业分开的原则C、满足生产需要的原则5( C )必须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并为劳动者提供符合职业病防治要求的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A、卫生行政部门B、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C、用人单位6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在( A )设置公告栏,公 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 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A、醒目位置 B、厂长办公室 C、厂区内7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 产生的( C )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 者欺骗。A、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B、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

3、等C、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8、职业病危害因素侵入人体的途径有(D )A. 呼吸道 B. 皮肤 C. 消化道 D. 呼吸道,皮肤,消化道9、我国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原则是:“分类管理、(B )治理”A彻底B综合C分期10、我国法定职业病有十大类(C )种。A99B105C13211发生或者可能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时,用人单位应当立 即( C) ,并及时报告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A、停产B、组织疏散C、采取应急救援和控制措施12、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B )承担。A、劳动者 B、用人单位C、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13、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

4、公 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 措施和( B )结果。A职工健康体检B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C职工职业 病检查14、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 C )以及在作业过程中 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统称职业病危害因素。A.粉尘、物理、化学因素B.粉尘、物理、放射C.物理、化学因素、生物因素D.粉尘、物理、生物因素15、目前我国职业病发病率最高的是( C )。A 铅中毒 B 噪声聋 C 尘肺病16、一旦发现有人晕倒在有限或密闭容器内,下面最适合的急救 方法是( C)。A第一时间跳下去,把中毒者背上来 B腰间系上绳子,第一 时间跳下去,把中毒者拉上来 C 佩戴防毒面

5、具或空气呼吸器,在 有人监护的情况下施救17、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 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A )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 如实告知劳动者。A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B上岗前和在岗期间 C在岗期 间18、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 产生的(C )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 欺骗。A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B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C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19、有毒作业分级基础是计算分级指数G,分级指数G按下式计算:G二WXWXW 式中:G-分级指数(A)-化学物的危害程度级DBL别的权重数 (B)

6、-工作场所空气中化学物职业接触比值的权重数(C)-劳动者体力劳动强度的权重数。A W B W C W D GDBL20、印刷行业印刷岗位:用凸版印刷机、平板印刷机、凹版印刷 机等机械设备将各类印版上的图文信息转印到承印物上,若是印刷彩 页则需加入含有溶剂的彩色颜料。产生的有害因素主要有( B )、 乙酸、乙酸乙酯、噪声。A苯酚 B甲酚C甲醛D甲酸二、多选题(30分,每题2分)1. 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的方法包括职业卫生调查、职业卫生检测、(ABC)、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等方法A辐射防护屏蔽计算B职业健康检查C检查表分析D类比法2. 职业健康监护包括以下(ABCD )健康检查。A.上岗前 B.在岗期

7、间C.离岗时 D.应急职业健康检查3. 有下列(BCD)病症的人员,不得从事接尘作业。A.胃炎 B.严重的上呼吸道或支气管疾病C.心、血管器质性疾病D.活动性肺结核及肺外结核病4. 以下(ACD)项是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内容。A劳动者的职业史B.家族史C职业危害接触史D.职业健康检查结果5用人单位应当采取的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包括(ABCD)。A.制订职业病防治计划实施方案 B.建立、健全职业卫 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 C.建立、健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 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 D.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 预案6.职业病防治的有关违法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有(AD)。A.行政责任 B. 民事

8、责任 C.党纪处分 D.刑事 责任7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劳动者依法享有的职业卫生保护权 利包括(ABCD)。A.接受职业卫生教育、培训 B.获得职业健康检查、职 业病诊疗、康复等职业病防治服务 C.知情权 D.依法拒绝作 业权8. 职业病人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ABC)。A.安排业病病人进行治疗、康复、定期检查B.对下适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病人,应当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C.对从,再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应当给予岗位津贴 D亨受原劳保待遇9. 井下作业场所常见职业病危害囚素有(ABCD)。A.粉尘 B.有害气体C.噪声和振动 D.不良气象条件和放射性物质10、夏季引起露天作业

9、人员中暑的原因有(ABD)。A.太阳辐射 B.高气温 C.低气温 D.大量出汗11、控制生产性噪声的技术措施有(ABCD)。A吸声技术 B隔声技术C消声技术D隔振与阻尼12、物理因素性职业病包括(AD )A、中暑 B、接触性皮炎 C、航空病 D、局部振动病13、粉尘的危害有哪些( BC )A、全身作用 B、局部作用C、致癌作用D、感染作用14、产生有毒有害及其它有害因素的生产场所应采用(ABCD)等 防护措施,并与生产设备同步运行。A密封、B通风、C吸尘、D净化15、职业病危害事故报告要及时、准确,内容包括事故(ABCD)、 死亡人数、可能发生事故的原因、己采取措施和发展趋势等。A时间B地点C

10、发病情况D患者去向三、判断题(10分,每题1分)1. 用人单位必须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并为劳动者提供 符合职业病防治要求的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V)2.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V)3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 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 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V)4建设项目在竣工验收前,建设单位应当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 效果评价。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时,其职业病防护设施经卫生行政部门

11、 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正式生产和使用。(V)5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医学观察期间的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V)6用人单位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经上岗前 职业健康检查,可以先安排其上岗,然后在适当的时候进行职业健康 检查。(X)7用人单位对不适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病人。应当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V)8职业病防治法中所称用人单位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政府机关。(X)9. 呼吸性粉尘是指能被吸入人体呼吸系统的悬浮粉尘。(X)10. 作业场所悬浮粉尘中的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越高,对作业人员的人体危害越大。(V)四、综合题(20分,每题 10分)1、叙述粉尘性质、危害、预防和控制措施粉尘

12、的性质: 为了有效的控制生产性粉尘的危害,必须掌握粉尘的性质,以便 根据卫生的要求,结合产尘源特点和生产工艺,有针对性的采取防尘 措施。1、粉尘的分散度:粉尘是由粒径不同的尘粒组成,粉尘的分散 度是指不同粒径的粉尘所占的重量百分比。粉尘中微细颗粒占的百分 比大,表示分散度高,粗颗粒占的百分比大,表示分散度低,分散度 高的粉尘不易被除尘器捕集。2、粉尘的密度;指单位体积内粉尘的重量3、粉尘的粘附性:指粉尘尘粒间相互凝聚的能力,粉尘的粒径 越小,粘附性越强。4、粉尘的荷电性:由于尘粒间的摩擦、碰撞和吸附使粉尘具有 荷电性。5、粉尘的湿润性:粉尘是否容易被水湿润,对除尘器的效能有 很大影响6、粉尘的

13、燃暴性:有些粉尘(如镁粉、炭化钙粉)与水接触后 会引起自燃或爆炸,有些粉尘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时,若存在着能 量足够的火源,也会引起爆炸。粉尘的危害 : 1、对人体的危害:生产过程中,有尘作业工人长时间吸入粉尘, 能引起肺部组织纤维化病变,硬化,丧失正常的呼吸功能,导致尘肺 病。尘肺病是无法痊愈的职业病。此外,部分粉尘还可以引发其他疾 病,如造成刺激性疾病(沥青烟尘、石灰、皮毛引起的皮炎),急性 中毒(如铅烟、锰尘等),致癌率增高(如石棉、放射性物质粉尘)。 影响粉尘的致病因素:粉尘的沉积量、粉尘的致病性、吸入量。 1)、 粉尘在肺泡里的沉积量是发生尘肺病的首要条件,粉尘粒径越小、表 面活性越

14、大、所带电荷越多、越容易在肺泡内沉积。 2)、粉尘中的 游离二氧化硅(不与其他元素化合物结合在一起的二氧化硅)含量越 高,发病时间越短,病变发展越快,危害越大。 3)、粉尘的吸入量, 作业场所中粉尘的浓度越高、有尘作业的劳动强度越大、接触粉尘的 时间越长,粉尘的吸入量就越多,越容易得尘肺病。2、对生产的影响:(1)、对产品的质量、精度的影响(2)对设 备的影响,增加转动部件的磨损,(3)造成材料的消耗等 3、对环境 的影响:造成环境污染内、破坏生态环境生产性粉尘尘源分类:根据尘源产生特点及生产工艺、生产设备, 通过对现场的观察,归纳为3类: 1、机械振动性产尘:由于机械振 动,使机械设备内、外

15、产生压力差,而造成粉尘飞扬。如鄂式破碎机 进料口和卸料口。 2、机械高、低速旋转型产尘:机械部件的旋转带 动风速,使周围空气形成旋转气流,造成粉尘飞扬。 3、物料运动型 产尘:物料借助自身的重力,由上而下坠落,造成的粉尘。预防与控制技术:防尘对策需要对工艺、工艺设备、物料、操作 条件、劳动卫生防护设施、个人防护用品等技术措施进行优化组合, 采取综合对策。综合措施包括技术措施、组织措施、和管理措施。技 术措施是关键,是控制、消除粉尘污染源的根本措施,组织措施和管 理措施是技术措施的保障。防尘综合措施主要包括:宣传教育、技术 革新、湿法防护、密闭尘源、通风除尘、个体防护、维护管理、监督 检查。1、工艺和物料选用不产生或少产生粉尘的工艺,采用无危害或 危害小的物料,是消除、减弱粉尘危害的根本途径。例如,用湿法生 产工艺代替干法生产工艺。2、限制、抑制扬尘和粉尘扩散 1)采用密闭管道输送、密闭自 动(机械)称量、密闭设备加工,防止粉尘外逸;不能完全密闭的尘 源,在不妨碍操作条件下,尽可能采用半封闭罩、隔离室等设施来隔 绝、减少粉尘与工作场所空气的接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