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电机及控制技术》课程标准--王洪波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10991267 上传时间:2023-12-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驱动电机及控制技术》课程标准--王洪波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驱动电机及控制技术》课程标准--王洪波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驱动电机及控制技术》课程标准--王洪波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驱动电机及控制技术》课程标准--王洪波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驱动电机及控制技术》课程标准--王洪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驱动电机及控制技术》课程标准--王洪波(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安全技术职业学院汽车运用安全管理专业驱动电机及控制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三年制高等职业学校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在汽车电工电子、汽车机械基础等课程基础上,开设的一门综合性较强的核心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常用电动机的结构及其控制方法,培养学生对新能源汽车常用电动机的结构原理分析及控制策略的设计能力;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增强学生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为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二、学时与学分本课程建议课时为80课时,本课程的总学分为5学分。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

2、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分知识模块来实施。1、 课程定位本课程的开设是通过深入企业调研,与专业指导委员会专家共同论证,根据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以必须、够用为度,以掌握知识、强化应用、培养技能为重点,以新能源汽车相关工作任务为依据设置本课程。2、目标确立依据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的培养目标、综合素质、职业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突出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结合本课程的性质和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的最新理念,确定课程目标。3、教学内容确定依据驱动电机及控制技术课程所对应工作的基本内容,将本课程划分为驱动电机基础知识、常用驱动电机、功率变换器、功率变

3、换器应用技术、驱动电机控制技术和新型驱动电机等几大部分,在设计上强调学生学习自主性。内容上以任务为导向,强化知识与信息的应用,弱化知识的了解与背诵;教学指导上合乎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习成果的展示分享,让学习者在享受成就感的前提下,兴趣盎然地完成学习任务,达到单元学习目标。四、课程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能掌握新能源汽车中主要使用的几种电动机-直流电动机、交流感应电动机、交流永磁电动机和开关磁阻电动机的结构、原理及应用,以及新能源汽车驱动电动机的结构及其控制方法。熟悉对上述调速、分析及控制。结合生产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兴趣和爱好,养成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的良好习惯,从而能够解决

4、专业技术实际问题,养成良好的工作方法、工作作风和职业道德。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目标:1. 知识素养掌握驱动电机的结构原理及应用,掌握功率变换器电路及其应用技术,驱动电机控制技术及新型电机的结构特点与选用。2. 能力素养能对对驱动电机各种控制电路进行选择、应用和设计,能够准确描述各种电机控制技术的控制原理及特点,并针对不同电机选用不同的控制方式。3. 实践素养能整体把握驱动电机及控制技术的应用及在日后的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4. 发展素养具有独立思考、获取资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5. 安全素养具有规范操作的职业习惯和安全、环保意识;6. 职业素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操守和严谨求实的精益精

5、神。五、 课程内容与要求模块教学单元内容及要求参考学时模块一:驱动电机基础知识1.1 驱动电机概述了解新能源汽车对驱动电机的性能要求,熟悉驱动电机的分类,了解电机学基本定律,掌握电机的基本性能参数21.2电机驱动系统的结构及关键技术了解电机驱动系统结构组成,掌握电机驱动系统关键技术21.3驱动电机系统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了解驱动电机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熟悉电机控制系统现状及未来趋势2模块二:常用驱动电机认识2.1直流电动机熟悉直流电动机的结构,理解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掌握直流电动机的励磁方式,了解直流电动机的特点及应用42.2交流感应电动机熟悉交流感应电动机的结构,理解交流感应电动机的工作

6、原理,掌握其励磁方式,了解特点及应用42.3交流永磁电动机熟悉交流永磁电动机的结构,理解其工作原理,掌握交流永磁电动机的励磁方式,了解其特点及应用42.4开关磁阻电动机熟悉开关磁阻电动机的结构,理解开关磁阻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掌握其励磁方式,了解开关磁阻电动机的特点及应用42.5驱动电机的选择能够对驱动电机的类型,额定电压、转速进行选择,并对其功率和转矩进行计算4模块三:功率变换器认识3.1功率半导体器件认识功率二极管,了解功率场效应晶体管及双极晶体管23.2DCDC变换器掌握变换器的工作原理与控制方式,理解并能够设计降压斩波电路、升压斩波电路、升降压斩波电路,了解其应用43.3ACDC变换器掌

7、握不可控整流电路、PWM整流电路43.4DCAC变换器理解并掌握电压型DCAC变换器、电流型DCAC变换器4模块四:功率变换器应用技术4.1功率电路了解功率模块应用技术、电容器应用技术、功率母排技术、电力电子模块集成技术等几种应用技术,熟悉功率电路44.2冷却技术了解冷却方式的分析与选择,熟知冷却要求,能对电动机和控制器损耗进行分析,能够进行冷却系统的设计24.3IGBT驱动与保护电路了解IGBT的损坏机理与保护形式和IGBT驱动与保护电路的基本要求2模块五:驱动电机控制技术5.1直流电动机控制技术熟悉直流电动机机械特性参数,掌握直流电动机控制方式了解典型直流电动机控制系统45.2交流感应电动

8、机控制技术理解感应电动机调速原理,掌握变压变频控制原理和控制方式,了解矢量控制技术和直接转矩控制45.3交流永磁电动机控制技术了解永磁同步电动机控制技术和无刷直流电动机控制技术45.4开关磁阻电动机控制技术掌握控制系统的结构组成,熟悉开关磁阻电动机的控制方式和开关磁阻电动机的机械特性,了解开关磁阻电动机调速系统的特点,认识典型开关磁阻电动机调速系统4模块六:新型驱动电机认识61 双机械端口能量变换器掌握双机械端口能量变换器结构及工作原理,能够对双机械端口能量变换器控制策略进行分析262 混合励磁电机掌握混合励磁电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能够对混合励磁电机调速特性进行分析263 多相电机了解多相电机

9、的结构,能够对多相电机谐波磁场及变频调速系统特点进行分析264 轮毂轮边电机了解轮毂电机的驱动形式及工作原理,能够根据轮毂电机的特点选择电机2合计学时80六、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1)本课程教学应由具有双师资质的汽车专业专职教师,和聘请企业技术骨干兼职教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实施陈述性知识和过程性相结合的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师生比在1:151:20左右。(2)本课程的教学组织,建议采用小班、分组的教学活动组织方式。教学方法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适宜采用项目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行动导向教学法等宏观教学模式,以及讲授法、讨论法、启发法、表演法、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等因材施教的灵活

10、教学方法。(3)在教学中引入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运用仿真教学、模拟教学等多媒体教育技术,将形象逼真,生动有趣的工艺过程动态演示给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4)在教学过程中,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和团队训练,通过任务引领的项目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完成任务的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5)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提倡采用数字媒体信息化和实物等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真正掌握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二)评价建议本课程评价主要是为了解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强,以育人为目标的考核评价。(1)以学习目标为评价标准,坚持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引导学生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养成

11、良好的学习习惯。(2)学习评价宜以过程性评价和终极性评价相结合,注重实践性引导,过程评价以鼓励为主。(3)建立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评方法,强调过程考评的重要性。过程考评占比40,期末考评占比60。(三)教材建议教材选用遵循如下原则:(1)实用性和实践性。教材内容以“必需、够用”为原则,实践部分以易于联系实践,技能操作符合职业技能鉴定规范。(2)基础性。教材的深度和广度要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的水平,即包涵职业岗位必需的理论知识,还注重学生继续学习能力的培养。采取项目形式编写,根据就业趋势,加强职业能力培养。(3)综合性。教材内容要广泛,适用面广。内容要包括职业要求的理论知识和职业能力训练

12、,还应包括非技术的职业素养培养。通过案例训练,着重培养学生对本职的高度责任心和强烈的责任感。(4)形式多样性。教材内容组织形式要多样性,内容要灵活。要反应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有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和新理论。课后训练设计到位,并引导学生进行广泛讨论。(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1.开发相关学生工作手册、任务书、教材以及学生学习工作页、实习工单等教学资源;2.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让学生预习和复习,更好的让学生掌握本门课程的知识;3.利用校内实训场所和实训室相关的教学仪器、台架等形成可以进行多媒体教学和现场教学的场所,不断改善教学效果。七、说明1、本课程标准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通过深入企业调研,与专业指导委员会专家共同论证制定,适用于新能源汽车运用于维修专业及其它三年制高专汽车相关专业。2、本课程标准由王洪波主编,汽车服务教研室教师参与讨论编写。3、教学中应注意结合实际情况,理论课多举例说明,实践课要与理论紧密结合。 编写:王洪波 审核: 时间:2017年11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