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民族精神教育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10991231 上传时间:2023-07-2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看民族精神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我看民族精神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看民族精神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看民族精神教育(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看民族精神教育 “语文教学与民族精神教育”,我一直在思考这两个短语的构成, “语文”作为一门学科,它是需要“教”与“学”两个环节才能生成的;而“民族精神”却只有“教”和“育”一条通道。言下之意也就是,一个学生如果语文成绩不好,我们还可以有不会学的理由;但如果一个学生不懂得爱己、爱人、爱家、爱国,那我们就丝毫找不出搪塞的理由了。所以在今天的这样一个活动氛围中,我愈发感受到历史行进到今天落在我们年轻一代语文教师身上的责任、使命的沉重与艰巨。 语文学科是一门外延十分宽广的学科。除了对学生要有基础知识的传授外,更重要的是对他们个性情感的培养和指导,我们的“民族主义精神”的茁壮也就在此。教孩子三年,就

2、要为他们想三十年。在这一点上,语文教师身上所肩负的责任是其它学科教师所无法比拟的,也是自身无法推卸的。 语文是一门人文化、社会性、道德感很强的学科。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它的内容可以相同,但它的主题却是常换常新的。 当我在“万人坑”前告诫学生要牢记日本侵略者的残忍和暴虐时,学生却语出惊人地说:“老师,难道您不觉得他们作为军人来说,都不折不扣的是一名出色的士兵吗?他们所做的只是出色的完成任务而已,就像我们完成您布置的作业一样。军人的天职就是服从命令。就他们本身而言,是不该承担这样大的责任的。” 当我引导学生为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传统文化而骄傲时,学生怀着质疑的态度说:“老师,其实传统、历史、文明过

3、重也是一种负担。要不,为什么中国人发明了火药,不去制造枪炮,只是去放爆竹;发明了指南针,没有服务于远征的航船,而是去看风水” 当我在教育学生要用生命去保卫国家财产时,他们拿着手中的报纸大声地向我读到:“大庆市某银行遭蒙面歹徒袭击,由于力量的悬殊,一女工拿出1.3万储蓄款打发了歹徒,保护了在场的几名职工的生命安全。事后,银行以该女工损害国家利益为由,将其除名。女工不服,诉至法院,其理由是:物质财富是国家利益,公民也是国家利益的组成部分,而且是更为重要的部分,因为生命的价值大于物质。” 于是,终于有了那么一天,在学科罗连柯的夜莺时,当我满怀着热忱和激情鼓励孩子们务必要成为那只永远站在最高的枝桠上,

4、不停地歌唱的夜莺时,他们用诚挚的眼光望着我问:“老师,您确定要让我们成为那样坚定又执著的人吗?您确定我们在走完这样的人生道路后不会后悔吗?” 我迟疑了! 的确,如今摆在我面前的最棘手的问题,不是如何去指导他们学习文学的知识,语法的常识,而是如何引导孩子们在接受知识的同时,更兼有一种健康且辨证的眼光去解释这个丰富多彩的社会不断呈现在他们面前的现实与不足,且透过这一切稳稳地把握住自己内心最至高无上的是非判断。这的确不易,因为教师也是人,我必得在说服他们之前先说服自己,而学生与我之间在接受社会现实的层面上是同步的。这与年龄无关,与经验无关,与师道尊严也无关。这就是语文学习的同步性。 面对这么多的疑虑

5、与不确定,我的确迟疑了,但我还是明确了,因为这个世界还是有很多道理是无庸质疑的,我得替他们把关。教育工作给了我向孩子们说话的机会,我说了,他们可以不听,因为整个社会的力量太强大,当一己的私力与之相抗衡时,就像没有发生过一样,但我的努力仍将继续,在如今的生活中,很多人想过先追求物质,再建筑精神家园的生活,这种想法使正在成长中的学生少了最起码的是非标准和自知。我可以看见他们那颗稚嫩的心灵正在变得贫瘠而慢慢萎缩。作为他们的老师,在独善其身和精卫填海之间,我选择后者。我不知道我的观点能得到多少学生的认同,也许不多;我也不知道,这种坚持,能不能真的在某一个学生的一生中起到一个小小的好的作用,但我始终在尝试,因为我觉得这个社会需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