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建议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0991132 上传时间:2023-09-1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1.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庭教育建议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家庭教育建议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家庭教育建议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家庭教育建议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家庭教育建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庭教育建议(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家庭教育建议双桥中心校对家庭教育的几点建议一、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1、人之初,本身就没什么差异,真正出现差异在于后天的教育和影响,相信,你的孩子是最好的,如果你肯付出努力,你的孩子将会更好。2、相信教育能够改变命运,学习能成就人生。3、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对孩子的期望要切合实际,过高的期望会使孩子产生逆反情绪,但也不要放任自流。好孩子不一定就是学习好,其他方面如道德、行为、思想意识同等重要。4、如果孩子出现了问题,不要随意将教育责任推给他人,尤其不可认为教育责任完全在学校,在教师。要认识到学校、教师面对的是大量的,全体的学生,每一个教师都会尽心教育每一个学生。家长是孩子的首任老师,是孩子教育

2、的第一责任人,在孩子面前,尽量不要凭自己的喜好议论教师,尤其不能贬低教师,要让孩子知道,教师是能给孩子未来的人。二、积极引导和教育孩子如何做人1、要培养孩子正确的人生理想和目标,防止孩子在目标追求上的两个极端:一个是好高骛远,不切实际;一个是妄自菲薄,没有自信。可以在与孩子相处或通过孩子能够接受的方式告诉孩子,如果受不了学习苦,必将受生活苦。2、培养孩子的道德观,标准孩子的言行举止,随时纠正孩子随地吐痰、随地大小便、随意起哄、成心破坏公物,随意扰乱秩序,大打出手,暴跳如雷等不耻行为,要随时随地教育和标准孩子的行为举止。3、教会孩子与人相处,标准孩子的人际交往,人际交往应建立在有共同的学习目标,

3、能相互促进的根底上,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禁止孩子抽烟、喝酒、“哥们义气”“江湖义气”“攀比”等交往形式,禁止孩子夜不归宿。特别要要求孩子的文明礼貌:教育孩子尊老爱幼,待人和气,语言文明,做事谦虚。4、培养孩子的良好生活习惯,标准孩子的生活行为,教育孩子讲卫生、爱干净、讲整洁、注形象,按时睡觉,做事有条理等。5、培养孩子高雅情趣,激发和保护孩子活泼、好奇、求知、创造等良好情趣爱好,孩子低级趣味如打牌、粗鲁、闲逛、早恋等行为,必将荒废孩子。6、培养孩子独立生活能力,有意识地培养和要求孩子自理、自护、自助。告诉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当然是在孩子能力所及范围内,切不可对孩子凡事都包办。7、培养孩子明辨

4、是非的能力和责任心,要让孩子明白“有所为,有所不为”的道理,为恶的事,再小也不做,为善的事,再小也必做。有错敢担,有错必改!8、要教会孩子学会感恩,感恩自己,感恩社会,感恩家庭,感恩学校,感恩他人。9、培养孩子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帮助孩子树立绿色消费,理性消费,合理消费的观念。防止孩子大手大脚地花钱,防止铺张性、炫耀式的各种聚会,防止将消费用在吃、穿、用上,引导孩子进行学习性消费,克服孩子追求所谓“名牌”等高消费心理。三、创立良好的家庭环境1、家庭关系和谐民主,注重孩子在家庭中的话语权和表达权,注意和孩子有效沟通,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2、要设法为孩子的学习创造条件,建立学习型家庭,家长要抽时间陪

5、孩子读书或去书店购置孩子需要的书籍,让孩子养成读书的好习惯。3、照顾好孩子的自尊心,切不可棍棒教育。多鼓励,多表扬,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要从培养孩子的上进心,责任心入手,进行持之以恒的引导和教育。4、不迁就和包庇孩子的错误,如孩子撒谎、盗窃、上网吧、打架、骂人、逃课、沉迷等做法,必须受到一定的批评教育和惩戒,让孩子学会承担行为后果责任。5、请家长们注意自己的生活方式、交际方式和处世方式,不要将负面的,非正能量的思想和行为灌输给孩子,要知道,孩子的思想和行为,多多少少都会有父母的影子。6、注意孩子的成长阶段和心理健康,对孩子要亲疏有度,注意沟通,要用正能量的思想和行为去影响孩子,要教育孩子

6、正确地认识人生,认识社会,认识未来。四、善于借助学校,社会或他人的力量,适时指导孩子的行为,做好表率2、注意孩子的需要,包括物质和精神需要,满足孩子的合理需要。说服孩子放弃不合理的需要,作为父母,要认识到,溺爱孩子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对孩子的不合理要求,特别是或的使用,一方面要采用教育的方法,另一方面要坚决拒绝。当然,也要注意方式方法,防止孩子的对抗心理。3、为孩子建立合理的学习和生活秩序及节奏,家长可以参照学校的作息时间表给孩子安排学习和生活节奏。并要求他们长时间坚持,同时,家长也应该做好示范。4、注意观察孩子的行为变化,孩子的异常行为要及时寻找产生的原因,不要给孩子过多的自行活动时间和空间,孩子的行为必须受到成人的指导和监督。5、注意孩子和什么样的学生和孩子进行交往,教育孩子慎重交友,教育孩子学会“择善而从”“见贤思齐”,形成明辨是非的能力。6、结合学校教育,引导孩子正确认识自己的生理和心理现象。加强孩子的心理辅导。对青春期的孩子的心理问题要疏通,切不可简单粗暴。知识性或技巧上的问题可以到学校请教教师。7、引导孩子正确地观察、认识、分析、评价社会现象,传递正能量8、做为父母监护人,标准好自己的言行,为孩子做好典范。9、帮助孩子正确认识,对待“偶像”。要引导孩子看到“偶像”成功背后所付出的努力,不要沉迷于“偶像”表象上的“光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