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己亥杂诗[1]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10988556 上传时间:2023-02-2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 己亥杂诗[1]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 己亥杂诗[1]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 己亥杂诗[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 己亥杂诗[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己亥杂诗1查找相关资料,了解诗人生平及诗歌的创作背景。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歌。3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4学会赏析诗歌,理解诗歌中蕴含的哲理,并能够学以致用。一、新课导入同学们,在我国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文化长河中,诗歌就像是一朵馨香独具的奇葩,永开不败。有这样一位诗人,他胸怀大志,博览群书;有这样一位诗人,他屡受排挤,报国无门;有这样一位诗人,他独上高楼,难寻知音。于是他们百感交集,写下了一首首千古绝唱。今天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走进诗人们的内心世界,领略中华古诗的魅力。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背景介绍,营造氛围1诗人简介。龚自珍(17921841)

2、,字璱人,号定盦,清代思想家、文学家。由于力主改革弊政,受当局排挤,48岁那年愤然辞官南归。他诗、文、词各体兼长,并精通经学、文字学和史地学。2背景介绍。中国古代用天干地支纪年法,本诗所指的“己亥年”是1839年。这一年龚自珍辞官南下,一路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记录成315首日记体组诗。因为都写于己亥年,所以将这315首诗都称为己亥杂诗。这一年,正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曾经强盛的大清帝国行将没落。腐朽的清政府对外卑躬屈膝,对内大肆打压,官吏贪污腐败,百姓民不聊生,这时候,龚自珍写下了这首诗。目标导学二:朗读诗歌,感知诗意1老师范读后,学生自由读诗,看看通过自读,能读懂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做上记号,

3、之后提出问题大家共同研究。读准字音,停顿正确。借助注释或工具书,联系课前收集的资料,试理解诗句的意思。2指名读,评读,练读。(纠正字音与停顿)3汇报交流。4初步理解诗意能帮我们更好地读书,读全诗说说这首诗大概讲了什么。教师梳理归纳:这首诗写的是诗人辞官告别寄居多年的京城,回归故里时的复杂心情:既有离别的伤感,也有回归的喜悦,更有继续忠心报国的信念。目标导学三:理解诗意,体会情感1诗人是怎样写愁绪的?明确:诗人以“浩荡”修饰离愁,以“白日斜”烘托离愁,以“天涯”映衬离愁。下笔一个“浩荡”,形容愁思无穷无尽,生动形象,使人仿佛看到诗人心中的愁绪翻滚而来,又以夕阳西斜为背景,更渲染出一种日暮途穷的伤感。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中的“落红”指什么?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赏析这两句诗。明确:“落红”指“落花”,暗指自己辞官。诗人以花自喻,移情于物,表现了诗人甘愿为后人贡献余力的愿望,表现出无私奉献的精神。“落红”“护花”是崇高献身精神的象征,表现了诗人对理想和信念的执着追求。这两句表明了自己的心志,寄托了诗人虽然脱离了官场,但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的情怀,体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三、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