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册语文教案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10987343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 页数:89 大小:485.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册语文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第七册语文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第七册语文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第七册语文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第七册语文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七册语文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册语文教案(8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为成长鼓掌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1、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主认识本课的5个生字,学习正确、规范地书写6个汉字。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并运用好词好句。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二)、过程和方法:初读感知、诵读感悟、拓展延伸(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本文语言的美,感受成长的快乐,引导学生自省并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教学重点:1、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主认识本课的5个生字,学习正确、规范地书写6个汉字。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并运用好词好句。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难点:通过朗读课文,感受本文语言的美,感受成长的快乐,引导学生自省并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教

2、学课时:2课时教学准备:搜集生活中能够反映成长过程的实物、图片等资料。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揭题导入:1、板书:鼓掌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你在什么情况下为谁鼓掌?2、教师将题目补充完整,全班齐读课题。3、引导学生针对课题质疑。(1)、为谁鼓掌?(2)、为什么要为成长鼓掌?(3)、谁为成长鼓掌?二、初读感知:1、自读课文,要求:将课文读准读通,遇到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2、同桌互读,相互检查课文识字情况。3、指名读课文,相机纠正子音。4、齐读课文,然后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5、默读全文,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6、边读边标记自己不懂的地方。三、识字写字:1、开火车巩固识字的情况。2、练习

3、写字:(1)、学生在课文中找到有这六个字的句子,读一读。(2)、结合语境说一说“荣誉”一词的意思。(3)引导学生观察揣摩,说一说写这些字要注意什么?(4)、老师范写“誉”。(5)、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指导。(6)、学生自评、互评。四、作业:1、将课文读给自己的父母听,请他们评一评。2、将写字表中的每个字练写四遍。3、找一找能反映自己成长过程的实物、图片。第二课时一、诵读领悟:1、默读课文,想一想:自己最喜欢哪一小节?为什么?2、全班交流,针对学生的回答相机指导:如教学第二小节:(1)、教师提问:你能告诉大家你为什么喜欢第二小节吗?(2)、学生畅所欲言。(3)、自读第二小节,想一想:这一小节在

4、语句上有什么特点?(4)、男女生轮读排比句和顶真句。(5)、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读一读:你读懂了哪一句?(6)、学生练读,读出自己的感受和理解。(7)、朗读比赛,读后评议。(8)、同桌两人轮读,读后评议。3、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小节读给大家听。4、齐读全文,练习背诵。二、拓展延伸:1、介绍或交流记录自己成长经历的实物、图片或资料。2、请你说一说自己的长处,说说自己的进步,也为自己的成长鼓掌。3、想一想:“鼓掌是一种”仿照课文说一说。三、作业:1、背诵课文。2、用一段话描绘自己的成长经历或体会。板书设计: 庆祝 进步 奖赏 荣誉1、为成长鼓掌 鼓励 潜能 鞭策 前进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1、

5、正确、规范地书写6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和积累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二)、过程和方法:读中感知、读中理解、读中积累、读中运用(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语言的美和诗歌的意境,感受太阳对自然、对人类博大、无私的爱。教学重点:1、正确、规范地书写6个字。2、朗读课文,感受太阳给我们的无私的馈赠,背诵和积累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感受诗歌语言的美。教学难点:理解句子“他在孩子的身上,可以寄托人类的希望”。教学准备:课前布置预习,要求学生将课文读准读通,并给生字注音。教学课时: 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课题:1、谈话激趣:你喜欢太阳吗?为什么?你想对太阳说些什么?2、板书课题: 太

6、阳,你好(1)、想一想: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2)、指导读出对太阳的问候之意。二、初读感知:1、教师出示课文中的部分字词,检查读音。山颠 融化 流淌 活跃 舒展善良 勤劳 聪慧 寄托 滋润2、练习写“淌”、“滋”字。滋:注意右下部分不是绞丝旁。3、教师范读课文,注意字词的读音。4、指名读课文,相机纠正字的读音。5、同桌相互检查朗读课文。6、齐读课文。7、说一说:你发现文中的语句有什么特点?8、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三、练习写字:(1)、学生在课文中找到有这六个字的句子,读一读。(2)、结合语境说一说“荣誉”一词的意思。(3)引导学生观察揣摩,说一说写这些字要注意什么?(4)、老师范写“誉”。

7、(5)、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指导。(6)、学生自评、互评。四、作业:1、熟读课文,请父母评一评。2、找一找与太阳有关的文章。第二课时一、诵读课文。1、听教师范读全文,边听边想象课文描绘的画面。2、集体交流汇报。3、默读全文,想一想:自己最喜欢哪一段?为什么?4、交流,针对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导朗读感悟:重点是课文的第2-6自然段:(1)、默读第2-6自然段,然后同桌相互交流读这几个自然段的感受。(2)、自读第2-6自然段,你发现了什么?(3)、练读,读出自己的感受。(4)、指名读,集体评议。(5)、教师引读,体会拟人手法的妙处。(6)、男女生轮读这几个自然段。5、结合课后第二题质疑解疑。二、拓展

8、延伸:1、想一想:太阳还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你能拟人的手法描绘出来吗?2、三、积累背诵1、读背自己喜欢的句段。2、摘抄好词好句。板书设计: 积雪融化 温 太 阳 树木舒青暖小 你 好 果子成熟朋友 鸟儿唱歌3、我发现了新的流星群教学目标: 1、用自己学过的方法自主认识本课的6个生字可1个多音字,学习正确、规范地写好8个汉字。参照“我的词语库” 自主积累好词好句。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我”发现新的流星群的过程,理解“我”成功的原因。3、通过读文感受作者钻研科学的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主动探求科学奥秘的精神。教学重点:通过读文,感受“我”刻苦钻研的精神,理解“我”成功的原因。教学准备:1、

9、教师准备生字卡片和相关的资料。2、学生准备: 搜集与星空有关的资料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交流导入:1、交流课前搜集的与星空有关的资料。2、教师板书课题:3、 我发现了新的流行群二、检查预习1、教师出示下列生字词语,检查学生的认读情况。好奇 幻想 探索 奥秘 浓厚 兴趣 狮子座 预测 结缘 驻扎 凌晨 怦怦直跳 惊奇 跟踪 观测记录 消息 设想 推论2、针对学生难于识记的字词,集体想办法解决。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要求做到“四不”,其他的人当评委。4、针对学生的朗读进行评议,纠正字音。5、同桌互读。三、读文感知:全班齐读课文,并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1)、指名回答,其他的同学相

10、互补充。(2)、教师概括。四、练习写字: 1、学生自己观察揣摩,指出写好这几个字的小建议。 2、教师范写“聚”字,提醒注意下半部分。3、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指导。4、学生自评、互评。五、作业:1、找写本课其它的左右结构的字。2、熟读课文,解决课后习题。 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1、各种游戏巩固识字。2、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3、说一说你喜欢文中的小朋友吗?为什么?二、精读理解课文:1、默读课文,思考:文中有哪些句子写了作者刻苦钻研、主动探求科学奥秘的精神?有“-”标出来。2、交流汇报,教师相机指导:教师相机指导第5-6自然段,注意读出急切的语气和疑问的语气。3、快速读全文,然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11、“我”发现了流行群的过程。4、教师介绍有关流行群的资料。5、讨论:是什么原因使“我”获得了成功。6、请你谈一谈对“功夫不负有心人”的理解。7、还有那句俗语或成语的意思与它相近?说一说,并补充在积累本上。三、总结全文:1、自由读全文。2、将自己的感受或体会写下来。四、作业:1、将这个故事讲给你的家人听。2、了解古今中外的天文学家的故事。 第三课时一、听写生字词:好奇 幻想 探索 奥秘 浓厚 兴趣 狮子座 预测 结缘 驻扎 凌晨 怦怦直跳 惊奇 跟踪 观测记录 消息 设想 推论二、检查读文的情况:1、开火车读文。2、齐读全文。三、交流古今中外天文学家的故事。1、小组内相互交流。2、全班交流。四、作

12、业:1、比一比组词:狮( ) 预( ) 聚( ) 集( ) 幻( ) 师( ) 顶( ) 骤( ) 娶( ) 幼( )2、多音字组词: ln ( ) zh ( ) jio( )论 扎 角 ln ( ) zh( ) ju (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我会一动不动地看上 。为了观看流星雨,我在校园里“驻扎了整整 。在 的时间里,我观察记录了 流星,发现其中有 的路线交聚在一个点上。这些词语充分地说明了“ ”,也体现了“我”对 。板书设计:喜欢流星 浓厚的兴趣 热爱科学我发现了新的流行群 解开疑团 观察、记录 钻研科学 写成论文 结论正确4、古诗二首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1、自主认识本课中的4个生字,学习正确、规范地书写6个汉字。2、背诵两首古诗,摘抄自己喜欢的诗句。(二)、过程和方法:反复朗读,感受自然美和语言美(三)、情感、态度、价值观:诵读古诗暮江吟秋夕,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意境美。教学重点:诵读古诗教学难点:结合诗句体会古诗的意境。教学准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