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单元教学目标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10984123 上传时间:2022-12-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册单元教学目标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三年级上册单元教学目标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三年级上册单元教学目标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三年级上册单元教学目标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三年级上册单元教学目标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上册单元教学目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单元教学目标(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单元教材分析】第一单元有四篇课文,其中我们的民族小学金色的草地爬天都峰是精读课文。课文从多个侧面反映了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体现了我国各族儿童之间的友爱和团结。有的讲述了儿童在大自然的怀抱里自由自在、快乐的成长以及它们是如何用儿童的眼光和心灵去观察去感受大自然的;有的通过记述儿童攀登黄山天都峰,反映了儿童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有的赞美了乡村儿童纯朴、勤俭、热爱劳动的好品质。课文内容丰富多彩,充满了童真、童趣。三年级的学生,刚刚由低年级升入中年级。开始学习第一组课文,首先考虑的是衔接问题,这一组是低年级和中年级两个年级语文教学的接口处。除了识字还是教学的重点外,还要求学生能用普通

2、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要逐步完成由低年级向中年级教学的过渡。把学生放在一个大的学习情境中学习,把这个单元的语文学习变为学生语文实践的过程。 【单元学习目标】1.学会独立识字,认识12个生字,会写37个生字和46个词语。学会正确的用钢笔写字,把字写准确写美观。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我国各族儿童间的友爱团结以及它们幸福的学习生活。培养自读能力,使学生感受到劳动是快乐的。3.运用多种方法学习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体会童年生活的多姿多彩,感受大自然的生活乐趣。【单元教学重点、难点】1运用多种

3、方法把握课文内容,了解我国各族儿童间的友爱团结以及它们幸福的学习生活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 2.培养自读能力,感受到劳动是快乐的。第二单元【单元教材分析】本组教材以名人故事为专题,将导语、课文、语文园地、课后练习等内容系统、完整地组织在一起,安排了灰雀小摄影师奇怪的大石头三篇精读课文,我不能失信一篇略读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灰雀小摄影师分别讲述了列宁、高尔基和孩子之间发生的故事,奇怪的大石头我不能失信记叙了李四光和宋庆龄小时候的故事。四篇课文所展示的不是他们作为革命家、文学家和地质学家的丰功伟绩,而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的平凡小事,正是

4、在这些平凡的小事中,体现出了他们崇高的、美好的品质。【单元学习目标】1.会认19个生字,会写40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情达意的作用,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想象人物的心理活动,体会名人身上的优秀品质。3.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能结合课文内容展开想象,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尝试运用自己积累的语言材料续编课文故事,并尝试写身边的一个熟悉的人。4.在朗读文中对话的过程中,了解冒号、引号的用法。5.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习惯,养成主动阅读的习惯,能搜集名人故事并能力求具体生动地讲述给别人听。【单元重点

5、难点】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名人身上的优秀品质。2.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尝试写身边的一个熟悉的人。能搜集名人故事并能力求具体生动地讲述给别人听,养成主动阅读的习惯。第三单元【单元教材分析】秋天是美丽的季节,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本组以秋天为专题,由4篇课文组成。古诗两首风筝秋天的雨是精读课文,听听,秋的声音是略读课文。课文从多角度描写秋天,有的表达了在秋天里人们对家乡、对亲人的怀念;有的记叙了孩子们在秋天里活动的欢乐;有的描写了秋天美好的景色。教材里处处洋溢着浓浓的秋意,那秋天的山、秋天的雨,秋天的色彩、秋天的声音,都会使人们心中产生不同

6、于对其他季节的感受。本组课文作者抓住了秋天的特点,将秋天的特色描写出来,教学中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充分利用生活积累,体会秋天的风采,感受秋天的美好,是本组教学的一个重点。第二,课文的语言生动优美,适于朗读的训练,要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秋天的韵味,读出秋天的美好,在理解、朗读、背诵中,积累语言;第三,本组教材无论是导语、课文,还是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习作、日积月累,都是紧紧围绕有关秋天这个专题编排设计的,教学中要使各部分的教学相互关连,紧密配合,使本组教学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如,导语中提出了“用手中的笔,描绘我们心中的秋天”,是为语文园地中的习作提出了学习的准备。 【单元学习

7、目标】1会认20个字,会写34个字,正确读写精读课文中30组词语,积累好词佳句。2用普通话正确、琉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和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34.借助字典、词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5读懂课文内容,找出稳重描写心情的句子,体会秋天里放风筝给孩子带来的乐趣。6喜欢秋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秋雨的喜爱。7.一边读一边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8.仿照诗歌内容,补写几句诗文。【单元教学重点、难点】1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感情,激发和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2借助字典、词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秋天的风采,感受秋天的美好,积累写作方法。第四单

8、元【单元教材分析】全组紧扣细心观察这个专题,共编排了3篇精读课文花钟蜜蜂玩出了名堂,1篇略读课文找骆驼,1个语文园地(包括口语交际、习作、日积月累、宽带网),内容丰富多彩。课文渗透了在观察中要用心思考、勤于动手,才能有所发现的意识。通过本组教学,初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学会正确的观察方法。本组教材体现了以专题组织内容、加强整合的编写指导思想。围绕着专题“细心观察”,在教材导语中提示了本专题,又提示学生留心观察,在花钟后又引导学生去观察周围的花和其他事物,还建议写观察日记。在玩出了名堂后安排小练笔“写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口语交际”让学生说说最近观察了什么,有哪些新的发现。“习作” 则让学

9、生写一则观察日记。在“日积月累”中要求学生读背反映四季瓜果蔬菜的农谚。而“宽带网”则引导学生去搜集和阅读更多的观察与发现的故事。前面有布置、中间有铺垫、后面有拓展、交流从中可以出看各种活动之间是相互联系,密切配合的。在教学本组教材时,要把握好编辑意图,加强整合的意识,落实教材要求。【单元学习目标】1. 会认24个字,会写40个字;正确读写精读课文中56组词语,能结合语境理解“争奇斗艳、芬芳迷人”等词语并积累好词佳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学生观察兴趣。3. 学习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方法。4. 懂得只有仔细观察、认真分析,抓住事物之间的联系,才能找到解

10、决问题的办法这个道理。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单元教学重点、难点】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仔细观察、认真分析,抓住事物之间的联系,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个道理。2. 激发学生观察兴趣,学习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方法,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第五单元【 教材分析】第五单元专题是“灿烂的中华文化”。简短的“导语”点明专题之后,编排孔子拜师这篇精读课文,让学生认识古代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并在课文之后提出结合本单元的学习,开展“综合性学习”“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的要求。怎么开展?教材提出了活动要求、活动内容和开展活动的途径等建议:“大家自由组成小组,

11、先商量一下,打算了解哪些方面的内容,准备怎样开展活动,然后分头行动,用多种方式了解传统文化。”然后学习精读课文盘古开天地,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创造天地的一些神奇想象。接下来学习精读课文赵州桥,从建筑的层面,了解古代文化的灿烂和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课后安排“综合性学习提示”,引导学生进一步搜集资料,做好展示的准备。再用一段简短的过渡语,由古代建筑引到古代绘画,引导学生略读介绍清明上河图的课文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最后,在“语文园地”的“口语交际”中,让学生交流在“综合性学习”中了解到的传统文化,在“习作”中写自己活动中最想写的内容。“日积月累”让学生借助生肖邮票,读背体现传统文化的十二生肖。在

12、“展示台”中,引导学生用写春联、做风筝、办手抄报等形式,展示在“综合性学习”中了解到的中华传统文化。在这一单元的语文学习中,围绕“灿烂的中华文化”这一专题,开展听说读写各项活动,既培养了语文能力,又增进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单元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59个生字、会写44个生字,掌握风尘仆仆、止境、奔流不息、滋润、双龙戏珠等新词。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部分,摘抄优美词句,丰富语言积累。3、了解孔子拜师的过程,体会孔子谦虚好学,老子诲人不倦的品行,并在读懂的故事的基础上对孔子和老子作出简单评价。4、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发挥丰富的想象,复述故事。5、了解赵州桥的

13、建构特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6、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从多个侧面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进一步加深热爱祖国文化的感情和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重难点】1、发挥丰富的想象,复述故事。2、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从多个侧面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进一步加深热爱祖国文化的感情和增强民族自豪感。第六单元 【教材分析】本组教材是围绕着“壮丽的祖国山河”这个专题编写的,由3篇精读课文、1篇略读课文和1个语文园地组成的。从导语到课文、到语文园地,各项语文活动的安排,都是围绕着歌颂祖国大好河山、展现祖国发展成就,培养学生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这一主旨编排的。这里有古人赞颂长江雄伟气势、西湖迷人

14、风采的古诗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有反映南疆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富饶的西沙群岛;有描绘北国各个季节不同景象的美丽的小兴安岭;还有展示都市风采的略读课文香港,璀璨的明珠。单元内各部分互相联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使听说读写各项能力整体推进、协调发展。学习本组课文,可以将新旧两方面的知识联系起来,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祖国的山河壮美。学习古诗,要读懂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其他三篇写景的课文,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在充分地阅读过程中,领略美丽的自然风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学习过程中,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搜集有关资料,加深对祖国山河的了解。同时,指导学生掌握一些积累语

15、言的方法,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习惯。【单元教学目标】1、会写31个生字、会认22个生字、正确读写36个词语。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部分课文。3、“读读背背”古代大诗人游历祖国大好河山时留下的千古名句。4、让我们随着课文的学习,去感受祖国的美丽和富饶。6、指导学生掌握一些积累语言的方法,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习惯【教学重点难点】1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祖国的山河壮美。2.引导学生在充分阅读,领略美丽的自然风光的过程中,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指导学生积累语言,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习惯。第六单元【教材分析】本组教材是围绕着“壮丽的祖国山河”这个专题编写的,由3篇精读课文、1篇略读课文和1个语文园地组成的。从导语到课文、到语文园地,各项语文活动的安排,都是围绕着歌颂祖国大好河山、展现祖国发展成就,培养学生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这一主旨编排的。这里有古人赞颂长江雄伟气势、西湖迷人风采的古诗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有反映南疆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富饶的西沙群岛;有描绘北国各个季节不同景象的美丽的小兴安岭;还有展示都市风采的略读课文香港,璀璨的明珠。单元内各部分互相联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使听说读写各项能力整体推进、协调发展。学习本组课文,可以将新旧两方面的知识联系起来,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祖国的山河壮美。学习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