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硫的性质与作用说课稿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10984069 上传时间:2023-09-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氧化硫的性质与作用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二氧化硫的性质与作用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二氧化硫的性质与作用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二氧化硫的性质与作用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二氧化硫的性质与作用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氧化硫的性质与作用说课稿(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说课稿各位老师评委,大家下午好!我是温州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12化本谷张婷。今天我的说课题目是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下面我将从四个角度来完成本次说课,分别是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程序。首先来谈谈我对教材的分析。【教材分析】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选自苏教版化学必修1专题4第一单元,教材以硫酸型酸雨为背景,以探究二氧化硫的性质为主线,介绍了酸雨的形成、危害及防治。本节课在教材中被安排在化学1的最后一个专题,也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之一,它通过二氧化硫的性质教学,为学生建立以化合价为主线的硫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网络,也是学生学习了氯、溴、碘、钠、镁、铝、铁、硅、铜等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基

2、础上,进一步对硫及其化合物的学习。因此这是对高中化学必修阶段无机化合物知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同时也为本专题后续章节“硫酸的制备”、“硫和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等相关知识的学习打下伏笔,为化学2及后续选修课的学习提供必要的基础,是知识过渡的一座桥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也使学生对硫酸型酸雨有较为全面的了解,以此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并让学生认识SO2的性质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建立“辩证统一”的哲学思想。【过渡】备课不仅要备教材还有备学生,此次教学对象是普通高中的高一学生。【学情分析】高一年级的学生年龄一般在16岁左右,思维敏捷、活跃,但不够严谨。对实验较感兴趣,在前面的教学中,已完

3、成了许多的探究或验证实验,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但是缺乏规范的实验操作以及严谨的科学探究精神。因此,必须在实验探究活动中加以培养。同时,在此内容之前学生已完成了氧化还原反应、部分元素化合物知识体系等知识的学习,这些内容对SO2知识的学习起到了铺垫和支持的作用。并且学生已经知道硫与氧气反应可生成 SO2以及SO2 的部分物理性质。其次,本节课以“酸雨”为背景,它是当今的社会热点问题之一,也是学生比较熟悉和感兴趣的学习素材,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因此,我认为本节课的关键是要在最大限度上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充分贯彻“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课堂中,体验探究学习的

4、乐趣。【过渡】根据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教学要求,结合对教材的分析和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条件以及学生认知能力等实际情况,我确定了以下的三维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用途。使学生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使学生了解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原因、危害及其防治的方法。2、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讨硫酸型酸雨形成的原因,体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团队协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了解酸雨等环境污染的社会问题,树立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使学生了解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科价值。通过问题讨论和实验探究,激发

5、勇于探索的精神,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合作意识。下面来谈谈我对重难点的把握。【教学重难点】:重点: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难点:硫酸型酸雨的形成过程之所以这样确定是因为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的学习为后续知识硫酸的制备以及硫与含硫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做铺垫,同时本节课以探究二氧化硫的性质为主线展开。高一学生还不具备完善的逻辑思维以及化学实验操作的规范性,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逐步形成严谨的学习态度和规范的实验操作。同时,二氧化硫是造成硫酸型酸雨的主要原因,是一个热点的环保问题,学生对硫酸型酸雨的形成过程的理论知识比较薄弱,因此会有一定难度。【过渡】如何把教学的重难点突破来完成我的教学目标呢?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

6、器。因此,教学方法的选择非常重要。【教学方法】为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我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讲授法、探究法、讨论法、归纳总结法、问题启发法等。先通过老师的一系列演示实验,再紧接着学生的自主探究实验,通过实验现象进行小组讨论归纳总结出二氧化硫的性质和防止酸雨的措施。【学法】 相应于我的教法,我所采用的学法是1.情境激趣法:运用多媒体图片,创设问题的情境,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促使学生在意境中主动探究科学的奥妙。2.实验促学法:通过教师的演示,学生的协助和观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掌握其中化学性质。3.讨论总结法:通过讨论分析,最终总结二氧化硫的有关化学性质。【过渡】下面我将重点讲述我的教学过程。【教学

7、过程】我将分四个阶段来进行教学:1.图片展示,导入新课;2.实验探究,概括性质;3.小组讨论,深入探究;4.归纳总结,及时巩固。图片展示、导入新课 本堂课我是通过展示一系列酸雨带来的危害图片来导入课题的,增加学生的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的气氛。通过这些图片的观赏和生活常识,学生讨论总结出酸雨的危害,让学生感受到化学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必须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感以及保护环境意识。酸雨给人类造成这么多的危害,那造成酸雨的罪魁祸首是谁呢?这一引问,既符合“从生活走进化学”的教学理念,又自然的导出本节课的主角-二氧化硫。实验探究、概括性质(一) 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在第二个环节中,我主要是用演示实验

8、和自主实验观察现象来探究二氧化硫的性质。那么学习一种新的物质,我们一般会从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出发,首先来学习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在实验之前,我先引导学生回顾旧知识,归纳学习新物质的物理性质需要考虑的方面。再将事先收集好的SO2的小试管用胶塞塞好,展示给学生看。学生通过观察归纳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比空气重气体。那么二氧化硫的溶解性又如何呢?紧接着一个小实验,让学生观察现象并解释。在这个环节中,我更加注重学生掌握学习物质性质的方法,学会举一反三,同时还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以及激发学生兴趣和活跃课堂气氛。(二) 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学习完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我们一起来探讨下化学性质。首先,我们从物

9、质分类的角度来将SO2归入哪一类?然后通过实验来验证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同时回顾酸性氧化物的通性,提示学生可类比二氧化碳。让学生构建与原有知识酸性氧化物的联系,从而可以总结归纳出SO2作为酸性氧化物的通性:与水反应与碱反应与碱性氧化物反应与盐反应等。然后一一进行实验验证,这将有利于学生对元素化合物知识体系网络化的形成。二氧化硫作为一种酸性氧化物,肯定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那么除了这个之外还具有什么性质呢?演示SO2使品红褪色的实验,使同学们认识到SO2有漂白作用,通过与Cl2的漂白实验对比,学生可得出 “二氧化硫漂白性是暂时的,而且漂白范围不广”的结论,培养学生分析对比,归纳的能力。设计意图

10、在这个环节中我通过演示实验和学生自主实验,引发学生思考、分析、概括得出结论,并将SO2的漂白性与已学过的次氯酸进行比较,巩固旧知识。同时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加深印象,激发对学习化学的兴趣以及规范实验操作。通过老师与学生的实验探究,提倡“教为主体,学为主导”的理念,把SO2的化学性质展示的淋漓尽致。 经过刚才的实验,大家是不是觉得二氧化硫的性质很特殊呢?那么这种物质还有什么性质呢?我们需要进一步探究,但这次我让同学们自己来做实验,完成书本上的实验3,实验过程中注意记录实验现象。教师进一步给出氯化钡、过氧化氢、稀盐酸等药品,让同学们自行操作实验进行SO2被H2O2氧化的实验,并加以指导帮助学生完

11、成实验,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也得到了重难点的突破。小组讨论、深入研究 在已经学习了二氧化硫的性质和看到图片里酸雨带来的危害,根据这些让同学们思考硫酸型酸雨是怎么形成的呢?如果你们是环保局长,如何来防治酸雨?依据我们所学的知识四人小组讨论,分析得出结论,并派代表发言,我再对同学的发言点评,帮助学生理解酸雨的形成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采取环保局长的角色扮演的模式让同学们在回顾SO2的用途和对环境的污染的同时,感受到化学与生产、生活的紧密联系,养成珍惜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树立为社会进步而努力学习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体现了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观。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我通过小组讨

12、论的形式将完成硫酸型酸雨的形成过程的讲解,有利于培养学生团体合作意识以及对知识的概括能力,增强集体荣誉感。同时,贯彻“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教学理念,让学生体会到化学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归纳总结,及时巩固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我将利用最后两分钟的时间来复习本节课所讲的主要内容,有利于学生理清思路,把握重难点。通过做练习,及时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并且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进行查漏补缺,对知识熟练的运用。 在第四个环节,我们来一起回顾一下今天学习的主要内容。首先是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易溶于水,其次是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酸性氧化物、漂白性以及氧化性。最后从二氧化硫的性质中我们得出了硫酸性酸雨的形成过程以及防治方法。总结过后再配上相应的典型重点例题来进行巩固以及相关作业的布置。以上就是我的教学过程,下面展示我的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