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羊标准化养殖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10983933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 页数:94 大小:3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肉羊标准化养殖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94页
肉羊标准化养殖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94页
肉羊标准化养殖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94页
肉羊标准化养殖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94页
肉羊标准化养殖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9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肉羊标准化养殖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肉羊标准化养殖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9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肉羊养殖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肉羊标准化养殖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 总 论1.1.项目基本情况1.1.1项目名称:牲畜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肉羊标准化养殖场建设项目1.1.2 项目建设单位:牲畜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代表:。1.1.3 建设地点:乡1.1.4建设性质:新建1.1.5建设年限:1年(2013年1月2013年10月)1.1.6建设内容、投资规模:本项目计划投资150万元,占地面积6000m,新建棚圈3座1500平方米、围墙400米、大门1个、消毒池1处、消毒室20平方米、兽医室20平方米、青贮窖1座1000立方米、堆粪场300平方米,饲料库200平方米。1.1.7资金

2、筹措:本项目建设总投资为150万元,主要由政府补助资金和地方自筹组成。其中:争取中央补助资金50万元,占总投资的33%。地方自筹资金100万元,占总投资的67%。1.1.8 项目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1. 经济效益:本项目建成后,新增出栏肉羊2000只以上。按每只羊销售纯收入300元,年纯利润60万元。2 .社会效益:项目建成后,可以带动当地肉羊产业发展,有效增加群众生活供给,促进农牧民增收致富,保障社会繁荣稳定。1.2. 项目编制依据1. 关于进一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规定国发200732号;2. 农牧业现代化建设规划纲要(20112020年);3.新增1000万只出栏肉羊综合生产能力建设规划

3、(20122015年);4.肉羊产业发展规划(20092015年);5.肉羊产业发展示范工程。1.3项目单位基本情况牲畜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于2011年02月28日正式注册成立,理事长由同志担任,地址在村,成员出资总额10万元,入社社员13人,带动农户数80户,经营范围:良种养殖、引进新品种,统一销售牛奶。注册商标:阿克布拉克。该社在村,全村耕地2771亩草场4532亩,该村属于克兰河末端长年受到干旱缺水等原因无法再增加农民收入,为了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该村从在乡政府大力帮助支持下加大了发展牲畜业,从2008年以来在各有关部门项目上的支持为该村引进了100头良种牛,并以成立了良种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

4、社,与公司签订牛奶销售合同。同时,该村还大力发展肉羊养殖。通过规范化管理,科学化养殖,该社良种牛和肉羊的养殖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取得一定成效,也增加了农民的收入。2013年该社预计投资150万元新建肉羊标准化养殖场一座,达到年出栏肉羊2000只。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和必要性2.1项目建设背景国务院32号文件关于进一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忠提出,要把建设成畜产品、粮食等生产基地。农业部关于加快畜牧业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大力调整、优化畜牧业结构和布局”是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对于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农牧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和建设生态农业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农业部对肉羊的发展制定

5、了详尽的规划,将肉羊纳入国家良种繁育工程建设项目,并列入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根据2012年畜牧工作会议精神,目前,牛羊肉消费量激增,价格大幅上涨,影响到各族群众的正常生活,已引起各方高度关注。在2011年10月22日,“中国首届畜牧水产博览会”召开前夕,同志在会见农业部领导时,针对加快推进肉牛、肉羊产业发展做出重要指示,要求有关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在3年内解决牛羊肉供给相对偏紧的问题,稳定牛羊肉市场价格。2011年底,厅组织人员编制了新增1000万只出栏肉羊综合生产能力建设规划,计划申请中央投资22.46亿元,自治区地方财政配套8.17亿元,引导农牧民及社会筹资88.84亿元,发展多胎肉羊、农

6、区和牧民定居区肉羊养殖、肉羊经济杂交、肉羊标准化规模育肥等生产,力争到2015年,年新增出栏肉羊1000万只,全疆人均新增羊肉占有量10公斤以上。目前,该规划已上报国家农业部,受到了农业部有关领导和专家的充分肯定,如得以实施,将极大地提升牛羊肉供给能力和水平。介绍说,规划将围绕游牧民定居肉羊圈养舍饲、肉羊高效增产、饲草料保障体系建设、羊肉替代品发展4大工程建设,继续推进多胎肉羊杂交生产体系建设行动计划。今后3年里,将在天山北坡一带扶持建设一批肉羊规模养殖场、多胎肉羊扩繁场、肉羊养殖基地及园区,在肉羊主产区引进专用肉羊经济杂交示范项目、牧民定居肉羊圈养舍饲半舍饲示范工程和一批地方高繁肉羊生产示范

7、户。还将在肉羊肉牛主产县设立生产成本及价格构成固定监测点,通过畜牧业生产形势动态分析,准确把握肉羊、肉牛、奶业、家禽、生猪等产业发展和市场形势。为鼓励养殖户扩大生产,还将探索种畜及生产母羊商业保险,并在重点地州市开展种公畜及基础母畜保险试点工作。2.2项目建设必要性养羊业是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地区每日肉羊屠宰量接近千只,仍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而且羊肉价格年年上涨,不少低收入家庭难以承受,由于各种原因市养羊业出现下滑态势,直接原因是,牧区草场受资源承载力的限制发展空间缩小;近郊农区由于养殖成本上升发展后劲不足。深层次的原因是,肉羊产业化体系发展不完善,市区周边农区自繁自育体系不健全;肉羊良种

8、化程度低,养殖方式落后;现有畜牧龙头企业,其辐射带动能力不足,一体化水平低;羊肉产品优势不明显,高档羊肉空白,市场开拓不足。要切实解决肉羊产业存在的问题,实现肉羊业健康发展,实施本项目十分必要。历史上由于养殖方式的粗放散养和盲目扩张,超出了草原承载能力,严重地破坏了当地的局部生态环境。近年来,由于舍饲技术的推广应用,有效地控制了粗放散养对天然植被的破坏。同时由于秸杆的利用,减少了焚烧秸杆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实现了资源的全面整合利用,随着肉羊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种草面积不断增加,秸杆利用率逐渐提高,生态效益也明显改善,同时肉羊养殖产生的粪尿是良好的肥料,有利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有利于绿色有机食品生

9、产,有利于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益。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合作社农户和养殖基地牧民经济收益有效增长、区域社会效益明显提高、当地生态环境良好改善。项目建设是十分必要和可行的。第三章 场址选择3.1场址选择的原则3.1.1场址选择1、羊舍要选择地势较高、南坡向阳、排水良好和通风干燥处建造。环境潮湿对羊的生长、繁殖、防病不利,忌在低洼涝地、山洪水道、冬季风口处建舍。2、舍址应远离居民点或其他种畜、禽场。3、场址要有足够的饲草料基地或饲草料来源。4、场址要有足够的清洁水源。5、本着因地制宜、适应肉羊规模化、产业化的需要,所选择的场址要有发展余地。6、交通方便,有利于出口销售。3.1.2 土地性质项目建设用地的属

10、性为集体土地,权属分属乡人民政府。本次建设用地性质是政府划拨土地。3.2 自然条件3.2.1 地理位置市是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位于区北部,南麓,额尔齐斯河北岸。 是重要的牧业基地之一,有四季天然放牧草场1368万亩,刈割草场40万亩,人工草场22.44万亩,年牲畜饲养量50余万头只,2010年产奶量达到6.80万吨,同比增长9.28%。市是重要的肉食品和乳制品基地之一,大尾羊、细毛羊、褐牛、马在区内外久负盛名。项目所在地乡位于该市西南端78公里处,全乡总面积1000.02平方公里,总人口5563人,其中哈萨克族人口占98%,汉族人口占0.5%,其他民族人口占1.5%。周边有等多个牧业村。

11、与该乡相邻的乡全乡有851户、4261人,其中哈萨克族占全乡总人数的85%;全乡有七个行政村,其中农业村3个,牧业村4个,是以牧为主,农牧结合的乡。由于项目地所处区域的地理结构、自然资源条件和传统的生产方式特点,不同乡(镇)、牧场的牧业区即相互交叉又相对完整和统一,使项目区位于市整个牧业区的中心地带,周边有四季天然放牧草场600余万亩,具有发展肉羊养殖的优良条件。3.2.2地理地貌地处阿尔泰山南麓、准噶尔盆地北缘,位于东经86538837,北纬 47274838。东、南与县接攘,西与县相邻,西南一隅与县交界,北面与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边境线长96公里。境内地形东高西低,呈典型的山麓地貌特征,自

12、北向南呈明显的梯降式垂直分布,自上而下可分为北部山区、南部丘陵区和山间冲积平原区。境内有乌希里克山、哈拉苏山、萨依尔山等。市境南北长156公里,东西宽130公里,总面积10825.7平方公里。是地委、 行署所在地,距乌鲁木齐市公路距离670公里,航空距离450公里。3.2.3气候条件属温带干旱气候,年平均气温4.5,年均降水量191.3毫米,年均蒸发量1682.6毫米,年均无霜期146天,境内气候属北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特征具有温带、寒温带和寒带呈梯形带分布的特征,三个自然地貌单元气候又独具特色。北部山区3200米以上为永久积雪带,属寒带气候区;中部丘陵盆地,属中温带冷凉气候区;南部平原区,夏

13、季干旱炎热,降水较少,蒸发量大,昼夜温差大,冬季严寒,积雪较少。从南部平原到中部丘陵盆地区再到北部山区,积雪厚度比为1:3:8。一年中的上半年盛行偏东风,夏季盛行偏西风,北部山区风力较小,各气候区以春、夏季风力最大,冬季为最小。3.2.4水土资源现有耕地34.69万亩,宜垦荒地50万亩,土地有机质含量高,适合发展大农业。是的丰水区,额尔齐斯河、克兰河、苏木达依列克河三大水系横贯市境,河流总长667公里,年径流量60亿立方米。水产资源丰富,哲罗鲑、梭鲈、丁鱼岁、白斑狗鱼等珍稀鱼类已被列为国家科技部研究项目,市场开发潜力巨大。3.3 社会经济条件乡位于西南端78公里处,地处额尔齐斯河与克兰河交汇处

14、。全乡总面积1000.0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361亩,共有草场90万亩,秋割草场3.2万亩。乡辖5个行政村,其中3个农业村,2个牧业村,由哈萨克、汉、回、蒙古等6个民族组成,总人口5563人,其中哈萨克族占98%,汉族占0.5%,其他民族占1.5%。2011年全乡工农业生产总值达到4796万元,同比增长7%;农牧民人均收入达到5481元,增加了603元。2011年共完成播种面积8825亩,其中打瓜、油葵、马铃薯三种高效经济作物达到4500亩,总产量4066吨;牲畜最高饲养量达到6.9万头(只)。库尔尕克托干村村距30公里,距乡政府85公里,全村总面积136456亩,耕地2771亩,草场4861亩,播种面积4532亩。该村有156户, 705人,党员22人,村两委班子成员6人;村支书努尔兰别克。该村以农牧业结合为主,2011年牲畜最高饲养量4999头(只),集体经济收入16000元,人均收入3706元,年收入500元以下贫困户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