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花衣教学设计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10976368 上传时间:2023-03-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花花衣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花花衣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花花衣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花花衣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花花衣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花花衣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花花衣教学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年级美术花花衣教学设计李娜【设计意图】本课是人教版美术第三册第六课的学习内容,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由于本课是上学期学习过的内容,如果再教学生对瓶子进展包装,既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没有新意。所以我从增强废旧物品的实用性入手,引导学生开发废旧物品的用途,并用学过的方法进展装饰,使这些废旧物品既美观又实用。【学习领域】设计应用【教学目标】1、对废旧物品进展改造,并用包装、彩纸剪贴等方法进展装饰,使其成为一件即能美化生活,又有实用性的装饰品。2、设计、制作过程中能够合理选用媒材及方法。3、体验制作的乐趣,提高动手能力。4、培养学生变废为宝,美化生活的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掌握装饰废

2、旧物品的方法。难点:能根据用途设计出有创意的作品。【教学具准备】课前准备: 1、学生收集各种废弃的容器、包装纸、彩色纸、碎布、缎带等材料,准备彩泥、颜料、胶水等工具。还可准备各种野生植物的花朵、种子、石子、贝壳、泥土等。 2、教师准备X作 师:课件、X例、彩色纸、皱纹纸条、剪刀、乳胶等。生:废旧物品、剪刀、乳胶、彩色纸、纽扣、毛线、彩带等等可以用于装饰的物品。【教学过程】二、过程设计:1、导入阶段感受历史现代人很重视对物品的装饰,美的物品能让人赏心悦目,心情愉悦。不过装饰、美化物品可不是现代人的专利。你们看:这是XX省半坡文化遗址出土的彩陶,距今已经有6000多年的历史了,早在几千年前的古人就

3、懂得要把物品装饰得美美的。这种美化的物品还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如瓷盘、瓷瓶、家具上的花纹。环保意识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享受生活的同时也制造了越来越多的垃圾,给生活环境造成了巨大的负担。如果我们能把原本要丢弃的物品进展改造、再利用,不就能为保护环境尽点力吗.这些东西就是用不起眼的冰棒棍、螺丝、易拉罐等创造出来的。教学过程: 活动一: 教师先出示几个装饰得非常漂亮的瓶子,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提问:这么漂亮的瓶子可以摆在什么地方. 知道它原来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讨论:说说教师是怎样装饰这只瓶子的.。导入课题这些由废旧物品做成的工艺品是不是非常有创意,上学期咱们也学习了变废为宝的方法,

4、用包装的方式把瓶子进展装饰,你们看小朋友们都把瓶子装饰得可美了。今天教师再教同学们用几种简单的学过的方法来为废旧物品穿上漂亮的花衣裳,让它成为即能装饰生活又实用的宝贝1.用彩绘、粘贴等方法包饰一个废旧的容器,使其成为一件美化生活、环境的装饰品。活动二:1、学生用装饰材料将容器全部掩盖起来,使它看上去好似穿了一件花衣裳 2、用水粉颜料涂色,应该少加水,也可以现在瓶子上裹一X纸,干后再涂颜色。 3、用纸片拚贴的同学,可以根据需要将纸裁撕的小一些,这样比拟容易伏贴。还可用绳子、线绕圈捆绑的形式来使纸片固定。 4、还可以用蜡笔画好图案,在水粉涂色,然后用它包装容器。 5、还可以选择贝壳、石子等材料粘贴

5、。 活动三: 将装饰好的容器集中在一起,看看哪些适合单独放置,哪些适合组合在一起。 2、开展阶段教师这里有个空的矿泉水瓶,想把它利用起来装点东西。于是我把它剪开了,当成一个笔筒。你们说这笔筒好看吗.教师把它装饰一下,你们瞧!教师运用彩纸剪贴的方法,剪出各种点、线、面来装饰这瓶子。简单讲解教师要把这鞋盒子做成收纳盒,装美术工具,可外观一点儿都不好看,装饰以后,也就成了个艺术品。示X如何包盒子,怎样用点、线、面,甚至是画画的方法装饰。准备:盒子装饰成品半成品未装饰三种盒子进展较详讲解教师给大家一些时间思考一下,你要对废旧物品进展怎样的改造.你想怎样装饰它.生答复,师对好的创意给予表扬。3、本课练习

6、:对废旧物品进展改造,并穿上花花衣,使它成为既美观又实用的物品。要求:大胆想象、制作;构图饱满,颜色搭配合理。做工要细致。4、生作业,师巡视辅导对有困难的学生进展个别辅导。5、作业展示评价:发挥了废旧物品的什么用途.是否美观.是否精致.6、拓展教师还要向大家介绍一个新朋友皱纹纸条。课件:纸条制作方法改造和装饰废旧物品的方法还有很多,教师希望同学们通过本课的学习,能树立起美化生活和环保的意识,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花花衣【教学反思】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生活是美术创作的源泉,生活中充满着美术生活是创作的根底,创作的过程就是对生活理解和感受的过程,儿童手工作品的创作过程无疑也是这样。所以在教学中,我主要是引导孩子们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观察实物艺术品,观察教师的制作过程,从而发现美、理解美,这样才会进一步去创造美。容器,使其成为一件美化生活、环境的装饰品。通过包装容器的教学,使儿童不断地观察和想象并进展多方构思和尝试,从而提高“因势造型创新形象的能力和立体塑形能力。培养学生对艺术活动的兴趣和良好的审美情趣,感受变废为宝的艺术活动给生活带来的乐趣。. v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