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 花的勇气 2教案 鲁教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10976198 上传时间:2023-03-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语文上册 花的勇气 2教案 鲁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 花的勇气 2教案 鲁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 花的勇气 2教案 鲁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 花的勇气 2教案 鲁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 花的勇气 2教案 鲁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语文上册 花的勇气 2教案 鲁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语文上册 花的勇气 2教案 鲁教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年级语文上册 花的勇气 2教案 鲁教版教学目标:1.认识4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的意思,领会作者语言的深妙。4.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树立无所畏惧的勇气和信心。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 激趣导入春天是生机勃勃的,到处是绿色,到处是鸟语花香。而娇艳的花朵,无疑是春天里绚丽多姿的一笔。它用缤纷的色彩,娇弱的身姿,清幽的气息吸引着无数的文人墨客。你面对千万朵在冷风中怒放的小花时,又会有怎样的感受呢?二、初步感知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质疑。2.交流反馈3.指名读课文。说一说:作者在维也纳经历了一件什么事?三、细读课文,理清脉络1.仔细

2、阅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表现作者情感变化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2.投影出示,请学生完成下面的填空。作者最初看见草地时,感到_,因为_;扒开草后看见躲藏着小草时,感到_,因为_;离开维也纳前,感到_,因为_;看见花的原野时,感到_,因为_;体会到小花的气魄时,心头_,因为_。四、研读课文,品味语言1.自主研读:a.再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仔细体会作者的内心感受,把自己的感受也写在傍边。b.将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句子、词语反复品味,想一想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全班交流:说一说自己喜欢的地方及原因,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就某些地方展开评议,各抒自见。五、感情朗读,交流感悟1

3、.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部分,谈一谈自己的感受。教师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读出声、读出形、读出情。2.读了这篇课文,你对生命又产生了哪些新的感悟?结合前面的几篇课文,大胆地谈一谈自己对生命的思考。六、积累语言,拓展阅读1.抄写自己喜欢的段落、语段或词语。2.这篇课文选自当代著名作家冯骥才的散文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请同学们课后仔细阅读这篇优美的散文。附送: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花的勇气教学实录 鲁教版师:同学们,我来给你们上课,欢迎吗?生:欢迎!(并主动鼓掌表示欢迎)师:哇,同学们,你们真有礼貌,不仅用语言表示了对我的喜欢,还用动作表示了对我的欢迎!谢谢!。但是好像不太喜欢,掌

4、声不够热烈,用热烈的掌声给我加油好不好?(再次响起热烈的掌声)师:谢谢大家!上课前,我来考考大家,敢接受我的考试吗?生:敢!师:真敢吗?生:真敢!师:好,我要出题了。问题很简单,知道的同学不要抢答,要举手回答。看看谁能很好地控制自己。注意听,现在是什么季节?生:春天。师:非常好,没有人说“秋天”。第二个问题你们可能答不上哟,谁会背两首以上描写春天景色的诗?生1:背春晓。师:这首诗你们幼儿园就会背了,还有吗?咱们三、四年级学过哪首诗是描写春天的?(生无人会背)师:提醒咏柳碧玉妆成生:学生齐背师:多美的春天啊!还能背一首吗?生2:背忆江南。师:第三个问题,你们能说出两个以上里面带有“花”字描写春天

5、的四个字的词语吗?(师板书:花)生1:百花争艳、花红柳绿。生2:鲜花怒放生3:花香扑鼻师:花是美丽的象征。一说起花人们就会产生许多美好的情感,当代作家冯骥才先生在春天这个美丽的季节来到了维也纳,那儿草地上的小花让他为之震憾。于是他写下了一篇美妙的文章。(补充完整课题:的勇气)请看课题,一起来读读!生:读课题。师:我听到有的同学把“勇气”读得很有力。有力就一定要大声吗?(不是)生:再读课题。师:对,这一遍好多了。记住以后齐读时声音小些更好听,单独读时再大声些。师:同学们,你们昨天都已经预习了课文。下面我来检查下你们的预习情况,这些词语你们会读吗?生:读词语。(大屏幕出示词语:小吕 厘米 泛滥 齐

6、刷刷 遗憾 铺天盖地 改天换地 傲然挺立 怦然一震)(齐读指名读开火车读。)师:词语读得真好!那么谁来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能把它填完整吗?(大屏幕出示:) 四月,作者到( ),最初( ),觉得失望;后来在( )中看到( ),被震撼了。生:口头填空师:你填得非常好,我们一起来看看参考答案。(生齐读)师:在维也纳,作者开始觉得失望(板书:失望),后来被震撼了(板书:震撼),这是为什么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主要问题。师:那么哪一段是写作者的失望?生:第一自然段。师:好,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一自然段,用“”画出让作者失望的句子。生:读第一自然段。师:谁来说一说哪些句子写出了让作者失望的原因

7、?生:大片大片的草地上,只是绿色明媚的小花。师:这个句子很长,黄老师知道你们这段时间都在练习缩句,我们来做一下这个缩句,好吗?(好的)生:草地上只是绿色,见不到小花。师:真聪明!能再简单些吗?生:草地上,见不到小花。师:非常好,“见不到小花”用两个字来说就是什么?生:没花生:无花师:非常棒!那么是哪里无花呢?生:草上。师:好,用四个字概括就是“草上无花”(师板书)。师:同学们,你们真能读书,都学会概括了。孩子们,把那么长的句子读到四个字这就叫概括,这也是学习语文的一种重要方法。师:请同学再认真读书,找找哪些句子写出了作者的失望情绪?哪句写得最好,找到了反复地读一读。生:“绿色到处泛滥,见不到花

8、儿,下次再来非躲开四月不可!”师:同学们一起把这句读一读。(生齐读)老师也写了两个句子,你们比比看,哪句写得好?好在哪?(大屏幕出示):我下次一定不在四月来! 我下次再来,绝对不选四月! 我下次再来,非躲开四月不可!师:哪句写得好?我们一起来读读,有什么不一样。生:语气不同。生:第三句表达的感情更强烈。师:你们真厉害,知道语气、感情不同。来,把这三句话读一读,读出不同的语气。生:齐读这三句话。师:孩子们,我们在哪课也学过 “非不可”这样的句式?谁还想得起来?生:非把老鼠等出不可!师:你记性真不错!你们再读读“我下次再来,非躲开四月不!”。(生读)师:我从你们的读中体会到了失望,作者也失望了,因

9、为草上无花。那么这草上果真无花吗?生:不是,有花。师:那么,哪段写了“有花”?生:第二自然段。师:好,请读第二自然段,把描写花的句子用“”划出来。生:“我用手拨开草一看这么辽阔!”师:从这句中可以看出有花,是吗?(大屏幕出示): 我用手拨开草一看,原来青草下边藏着满满一层小花, 白的、黄的、紫的; 纯洁、娇小、鲜亮; 这么多、这么密、这么辽阔!师:同学们,我们来分角色读读这段话,好吗?(好)老师读第一行,女生读第二行,男生读第三行,全班一起读第四行。师生:合作读这段话。师:你们看这段话第二行写花的什么?(色彩)第三行写花的什么?(样子)第四呢?(数量)师:孩子们,咱们看最后一句,前面都是一个字

10、“多”、“密”,后面“辽阔”是两个字。能将这个“辽阔”换成一个字吗?生:大生:宽生:广师:把自己换好的字放到句子中读读。(生读)师:还能将“辽阔”换成四个字的吗?生:无边无际师:非常好,还押韵呢。来,把它多读读几遍。(生读)师:孩子们,你们看,黄老师把这段话倒过来读,你听后有什么感觉?(师按:第一行,第四行,第三行,第二行的顺序倒着读)。生:很别扭。生:感觉很不舒服。师:对,不顺。那大作家这为什么要按“色样数”这个顺序写呢?生:因为颜色最吸引人。师:你真聪明!对,把最吸引的人放在最前面来写。这段把花写得这么美,能把它背下来吗?可以加上动作试着背一背。(生背)师:遗憾的是这花长在草的下面。(板书

11、:草下有花),作者期待这花长在草上吗?生:期待。师:哪句写出了作者的期待?生:第二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师:孩子们,一起把这句话读一读。(生齐读)师:这些花冒出来了吗?生:冒出来了。师:哪段写花冒出来了。生:第七自然段。师:认真把第七自然段读读,找出描写花冒出来的句子,用“( )”标出来。生:此刻那些花儿一下子全冒了出来铺满了全新的色彩。师:是啊,几天前,那大片大片的草地上(生接读第一段中的句子)师:此刻那些花儿(生接读第七段中的句子)(反复读两遍)师:什么是“改天换地“?生:就是以前草地上只是大片大片的绿,现在草地上开满了五彩缤纷的小花。生:长满了明亮夺目的小花。师:是的,真好同学们懂得前后文

12、联起来思考。现在草上有花了(板书:草上有花)。是啊,几天前比草矮几厘米的小花,在冷风冷雨中,怎么一下子就冒出来了,而且开得如此鲜艳灿烂。作者都被震惊了,他在想这是什么原因呢?生:因为花有勇气。师:你真了不起!看看哪句写出了花的勇气?生:“它们为什么不是在温暖的阳光下拔地而起呢?”师:哪些词最能体现出花的勇气?生:冷风冷雨、拔地而起(师相机板书)师:非常棒!下面请大家读最后一段,要读出问的语气。生:读。师:看到花冒出来了,作者在想,我也在想,我把自己的想法写出来了,你们愿意读一读吗?看看我和作者的想法一样吗?谁写得更好?为什么?(出示):我惊奇地想:它们为什么不是在温暖的阳光下冒出来,而是在冷风

13、冷雨中冒出来呢?小小的花儿有如此的气魄!我的心头一震,我明白了生命的意味是勇气!(生读)生:我觉得黄老师写得好。师:谢谢你们对我的鼓励。生:我觉得作者写得好,因为作者写花是在冷风冷雨中冒出来,写出了花的勇气。生:我觉得作者写得好,因为作者用了“拔地而起”。生:作者写得好,因为作者那样写更能表达出作者的情感。师:你们真可以称得上是小作者家了。下面老师把这段背给你们听听,好吗?(师背完响起热烈的掌声)师:谢谢你们的掌声!你们一起来把这段读读,好吗?(生读)师: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作者的写法。(出示)我的心头怦然一震,这一震,使我明白了生命的意味是什么,是勇气!生读。师:老师也写了一句,你们看看

14、有什么不同。(出示):我的心头一震,使我明白了生命的意味是勇气!生:前面一句是“怦然一震”。生:前面一句多了“这一震”,还多了“是什么”和破折号。生:这样表达的感情更强烈。师:孩子们,你们能模仿课文的写法,说一说吗?(出示说话练习):1、我听后心头一震,使我知道了生活的意义是奋斗!我听后心头怦然一震,( )!2、我读完这后心头一热,使我清楚了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将来生活的更好!我读完这后心头怦然一热,这一热,( )师:生活意味着奋斗,生命的意味着什么?生:是勇气师:是的,花儿面对冷风冷雨,依然拔地而起,傲然挺立,开得那么明亮夺目,靠得是什么?(是勇气!)花儿有勇气,草儿有勇气,翠鸟有勇气,雄鹰有勇气我们每一个人更应该有(生:勇气)!有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