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高坠事故案例分析与预防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0974510 上传时间:2022-09-1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1.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身高坠事故案例分析与预防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身高坠事故案例分析与预防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身高坠事故案例分析与预防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身高坠事故案例分析与预防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身高坠事故案例分析与预防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身高坠事故案例分析与预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身高坠事故案例分析与预防(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人身高坠事故案例分析与预防距地面3 m以上的作业称高空作业。人员高坠事故是高空作业中的多发性事故。其原因有以下四个方面:(1)高空作业不系安全带酿成事故。(2)安全带质量不良(如锁扣损坏)酿成事故。(3)安全带在接触网、变电所设备上所系位置错误酿成高坠事故。(4)其他原因引起的高坠事故。30不系安全带造成1名接触网工高坠身亡时间:1961年8月12日。地点:间85号支柱处。事故经过:某段二队三组在间清扫绝缘子,做开通送电前的准备工作。由于工程抢进度,几个月职工都没有放假。这次清扫绝缘子后,接触网一送上电,就标志着我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的胜利开通,大家也可以放假回家探亲,所以都拼命工作。接触网

2、工甲是负责接地线的。上午9时多,甲挂好接地线后,登上85号支柱,在没有系安全带的情况下清扫承力索下锚绝缘子。甲脚踏下锚导线拉杆,手抓承力索下锚拉杆,走到承力索下锚绝缘子处,用左手抓住拉杆,右手开始清扫绝缘子。清扫到第4片时,因为右手够不着,就开始换手。右手抓住第3片绝缘子,左手松开拉杆往前移的瞬间,右手所抓的绝缘子一转动,手随即滑脱从高空坠下,头碰在钢轨上当场死亡。伤亡情况:1人死亡。原因及措施:(1)高空作业不系安全带是甲高坠死亡的主要原因。(2)甲想多擦几片绝缘子,出发点是好的,但当效率与安全发生矛盾时,应以安全为主。如果甲系上安全带,由支柱走向接触线下锚拉杆之前,将安全带系在承力索下锚拉

3、杆上,人向前走并不断地移动安全带,就不会发生高坠事故。(3)这次高坠事故发生在我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即将开通的前三天,当时规章制度很不完善。时隔几十年后用铁道部颁发的接触网安全工作规程来对这次典型事故进行分析,目的是引以为戒。高空作业必须系安全带并设专人监护。停电作业时,每个监护人的监护范围不得超过两个跨距;在同一组软横跨上作业时不超过4股道;成批清扫绝缘子时,可视具体情况设置足够的监护人进行监护。31安全带钩别开导致操作人高坠受伤时间:1980年4月5日。地点:车站。事故经过:某接触网工区在车站清扫绝缘子。甲为工作领导人,接触网工乙清扫绝缘子。当乙清扫至24号支柱下部定位绳绝缘子时,安全带钩别

4、开,乙从高空坠落受伤。伤亡情况:1人受伤。原因及措施:(1)安全带钩不好。使用前,即乙上杆时,该工区一位实习生发现并向乙指出安全带钩不好,弄不好要出问题。乙看了看说没有事,没有听实习生的话,导致自己从高空坠落受伤。(2)安全带是生命带,这是大家公认的,也是血淋淋的事实证明的。安全带除定期(12个月)必须做强度试验(施以225 kgf,5 min无破损,1 kgf=98 N,后同)外,每次使用前,都要对安全带及带钩进行检查。使用中,特别要注意锁好安全带钩,以防脱开。高空作业不仅要系好安全带,还要戴好安全帽。32棒式绝缘子折断导致操作人摔下重伤时间:1986年7月10日。地点:车站北四跨2号支柱处

5、。事故经过:某接触网工区在车站北四跨2号支柱处更换绝缘子。工作结束时,操作人甲站在腕臂棒式绝缘子上,摘下安全带欲下支柱时,棒式绝缘子突然折断,甲猝不及防,从接触网上坠落于路肩上,腰椎摔伤。伤亡情况:1人重伤。原因及措施:(1)棒式绝缘子折断是这次高坠事故的原因。(2)棒式绝缘子内部材质不好。这次事故提醒我们,对上网的零部件要进行把好“四关”,即把好材料进货关、入库关、出库关、上网关。虽然棒式绝缘子从外观很难发现内部质量问题,但可以抽样做受力试验。对不合格率严重超标的,应拒绝有关厂家生产的该种型号产品;若是物资部门统一定货,应向物资部门通报,杜绝不合格产品上网。33安全带所系位置错误导致2名操作

6、人高坠受伤时间:1980年10月21日。地点:区间91号支柱处。事故经过:某接触网工区工作领导人甲带领14人处理区间91号支柱腕臂偏移问题。处理前,甲对操作人乙说,你去把腕臂鞍子的U形螺栓松开,用脚将腕臂蹬正,再将螺栓紧好。乙是新工人,技术不熟练,很长时间没有松开锈蚀严重的螺母。甲又派丙上去,帮助乙卸螺母。丙上去后站在接触线上,手够不到承力索鞍子螺母,就将安全带系在斜拉线上,脚踏在接触线上,左手拉住吊弦,右手卸螺母。仍卸不动,丙便上到承力索上,双手同时用劲。此时安全带吃上了力,就在丙两手同时用力的刹那间,斜拉线绷断,丙从空中掉下。地面人员丁反应较快,在丙快要落地时,用双手托了一下丙。丙、丁两人

7、同时倒于地上,丙左眼被道碴划破失明,丁小拇指被丙的扳手砸成粉碎性骨折。伤亡情况:1人重伤、1人轻伤。原因及措施:(1)斜拉线是用40铁线制成,回圈处已磨掉14截面,再加上锈蚀,用力到一定程度后断掉,致丙摔下。丁为救丙,遭丙扳手打击。(2)高空作业安全带一定要系在可靠的设备上。一般说来2股40铁线承受一个人的重量没有任何问题。但应检查铁线的腐蚀和回圈处铁线的磨损情况。这次作业应将安全带系在承力索上,因腕臂偏斜较大,斜拉线的高度低于承力索,操作人可以用手抓到。临时将安全带系在斜拉线也是可行的,但人上去后应及时把安全带倒换在承力索或腕臂上,这样比较可靠。(3)人在接触网上作业,对要承受人体重量或其他

8、更大力的部件,应先用手用力摇几下,或用脚猛踩几下,检查是否牢固。这时,即使有问题,由于人是有备为之,不会出现人身安全问题。现场实际中曾有一次,操作人爬上腕臂之前,将安全带系在支柱上,用脚使劲一踩绝缘腕臂,结果棒式绝缘子折断,由于人有准备,并有安全带保护,所以没有发生人员高坠事故。(4)工作领导人应对高空作业人员加强监护,特别是安全带所系的位置,若发现不对,应立即对操作人进行纠正。34操作人作业超出车梯框架范围未系安全带高坠受伤时间:1981年6月30日。地点:编组场112号支柱处。事故经过:某接触网工区由工作领导人甲带领1个作业组在编组场综合检修,操作人为乙。当检修至112支柱时,发现112号

9、支柱拉出值偏大。工作领导人甲让操作人乙调整112号支柱拉出值。乙接令后,即开始调整,由于该处为曲线,乙在做软尾巴曲线回弯时,人出了车梯框架,此时铁线突然折断,乙高坠受伤。伤亡情况:1人受伤。原因及措施:(1)操作人乙工作范围超出了车梯框架以外,未使用安全带,工作领导人甲也未提醒。乙严重违章导致高坠受伤。甲负监护不当责任。(2)调整曲线拉出值,特别是小半径曲线处,由于张力大,调整时应使用滑轮组。(3)工作领导人要对作业时所采取的安全措施正确而完备负责;要时刻在场监督作业组成员是否安全作业。当有违章或操作方法不当时,工作领导人应及时制止并纠正。35车梯底座不平倾倒导致操作人高坠重伤时间:1977年

10、4月5日。地点:车站。事故经过:某接触网工区利用车梯在车站进行停电作业。推行中车梯掉道倾倒,操作人从车梯上掉下,大腿骨折,门牙掉了4颗,构成人身重伤事故。伤亡情况:1人重伤。原因及措施:(1)车梯底座不平,4个轮子不在一个平面内。加之推行时速度较高,约每小时5 km多,是车梯倾倒人掉下的原因。(2)车梯是接触网工检修接触网设备最常用的工具之一,应按规定定期对车梯的各部螺栓、焊接部分、框架、轮子、底座等进行检查试验。试验周期为12个月,对每一级梯蹬施以200 kgf,5 min后,梯蹬无裂损和永久变形方为合格。除此之外,应坚持每次使用前,对车梯各部进行日常检查,发现隐患及时处理,或换用状态良好的

11、车梯。(3)使用车梯时,应指定车梯负责人。推动车梯人员应听从工作台上人的指挥。车梯负责人与工作台上操作人员呼唤应答。工作台上有人时,推动车梯的速度不得超过每小时5 km,并不得急剧起车、停车,不得发生冲击。36车梯轮子不良,作业时倾倒导致2人受伤时间:1988年4月13日。地点:车间51号支柱处。事故经过:某接触网工区工作领导人甲带领作业组成员12人在车站车梯巡视接触网设备。作业前,作业组成员乙提醒工作领导人甲,该台车梯有一个轮子与钢轨不密贴。甲说,没关系,这台车梯一直用着,并没有发生问题。甲指挥丙用脚踩着那个轮子支架。车梯上的操作人为丁、戊。1 h后,作业即将结束时,车梯推行到了51号支柱处

12、。丁说,停车,51号定位象有偏磨。车梯于是向回推。推回到道岔处时翻倒,丁、戊高坠。丁头部撞到枕木上,由于戴着安全帽没事,左手掌擦伤。戊面部左侧擦伤,左小腿骨折。伤亡情况:1人重伤,1人轻伤。原因及措施:(1)车梯轮子状况不良于线岔处倾倒操作人员受伤。事前,作业组成员已经发现了这台车梯一只轮子与钢轨不密贴,有翘起问题,工作领导人执意使用,最终酿成了这起事故。(2)对车梯的技术状态有严格的要求。车梯应结实、轻便、牢固。特别是对四个轮子的要求更为严格。要求车梯四个轮子均应处于同一平面内,与钢轨密贴。联结车梯的零部件应紧固不松动,车轴无裂纹并定期做强度试验等。37推行速度过快车梯掉道导致操作人高坠受伤

13、时间:1988年4月27日。地点:区间。事故经过:某接触网工区工作领导人甲带领1个作业组配合工务部门抬道变超高,调整拉出值。由于在曲线处推行车梯速度过快,车梯掉道,操作人乙、丙高坠受伤。伤亡情况:2人受伤。原因及措施:(1)工作领导人在部署安全措施时未对车梯推行速度进行强调,未指定车梯负责人。推车梯人员也没有时刻注意保持车梯的稳定,推行速度又过快(大约在每小时7 km左右),在曲线处车梯掉道,操作人乙、丙高坠受伤。(2)利用车梯作业时,工作领导人应指定车梯负责人,应强调推车梯时的注意事项。当车梯上有人时,推车梯速度不得超过每小时5 km,并不得发生冲突和急剧起车、停车。工作台上操作人要与车梯负

14、责人呼唤应答配合默契。推动车梯时应听从工作台上人员指挥。在曲线时,应对车梯采取防止倾倒、掉道措施。(3)教育职工推车梯虽然并不需要十分高深的技术,但只要不遵章守纪,掉以轻心,往往会将车梯推翻,发生人身事故。38硅合成绝缘子钢帽脱落导致操作人高坠受伤时间:1990年9月23日。地点:区间。事故经过:某接触网工区在区间更换上行跨线桥承力索隔断绝缘子。原隔断绝缘子是瓷绝缘子,常有小孩在跨线桥上扔石子、砖头块等多次砸伤绝缘子,还曾发生过事故。所更换的新型绝缘子为硅合成高压绝缘子,型号为 HL-35型。换好后操作人将安全带扎在硅绝缘子一端钢帽处,钢帽突然抽脱,安全带从钢帽处滑出失去作用,操作人高坠摔伤。

15、伤亡情况:1人重伤。原因及措施:(1)HL-35型硅合成绝缘子属试用产品,质量不好,一端钢帽抽脱酿成事故。(2)新产品上网试用前,研制部门应提供该产品拉力、耐压等技术参数,产品适用条件及试用中的注意事项。有条件的运行单位,应对试用产品做耐压、抗拉等项试验,必须有规程规定的上级部门所发的新产品上网试用、试挂电报。39车梯框架变形重心偏移倾倒导致操作人高坠受伤时间:1990年10月27日。地点:车站道。事故经过:某接触网工区在车站道停电进行车梯巡检作业。作业时车梯突然倾倒,操作人甲、乙从高空坠落,甲轻伤,乙腰骨骨裂。伤亡情况:2人轻伤。原因及措施:(1)车梯使用时间较长,又不维修,框架严重变形,操作人作业时重心偏移,推车梯人员又不够,导致车翻人伤。(2)工作领导人在安排布置这次作业时,没有指定车梯负责人,安排的推车梯人员仅有2人。当车梯框架变形重心偏移后,2人无法保持车梯稳定状态。工作领导人也没有安排人员或亲自对车梯状态在作业前进行检查。事故后据分析了解,该台车梯框架变形已非一日两日,多次作业均使用该车梯;多个工作领导人看到车梯框架变形都没有当一回事,没有对框架进行整修并继续使用,出事故后大家悔之晚矣。(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