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等学力《自然辩证法》复习提纲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0974404 上传时间:2022-09-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同等学力《自然辩证法》复习提纲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同等学力《自然辩证法》复习提纲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同等学力《自然辩证法》复习提纲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同等学力《自然辩证法》复习提纲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同等学力《自然辩证法》复习提纲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同等学力《自然辩证法》复习提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同等学力《自然辩证法》复习提纲(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然辩证法课程教学思考题试评述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与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古代朴素自然观:认为自然界的一切都在运动,变化,产生和消失,把自然界当做一个统一的有机体,并力图“在 某种具有固有形体的东西中,在某种特殊的东西去寻找这个统一”。 古代朴素自然观的特点:直观性,思辨性,猜测性3.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开始了实验与理性方法相结合的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例如,牛顿,加利略,开普勒的力学体系的建立。基本观点:整个自然界是有物质组成的,物质的性质取决与它的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的数量组合和空间结构;物质具有不变的质量和固有的惯性,一切物质运动都是物质在绝对和均匀的空间和时间的位移,都遵循机械决定论的因

2、果关系;自然界,宇宙被提成一种不能动的实在,而是出于自然之外的神操纵的庞大体系;人和自然是分离对立,人出于自然之外,是与自然的不同的存在者。贡献:否定了“上帝创世说”反对用抽象的思维强调经验和实验的方法,与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相适应,形成了观察,实验,分析和还原等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这种分析方法和还原方法,是近几百年来在自然界方面获得巨大进步的基本条件。局限性:否定了有机界与无机体,人类和自然界之间性质上的差别;把自然界的事物和过程孤立起来,撇开了广泛的联系去考察,堵塞了人们部分到把握整体,洞察普遍联系的道路;造成了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2、试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的重要意义及其基本思想与基本特征

3、。基本思想: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万物的本原和基础,自然界除了运动着的物质外,什么都没有,运动无论在量上还是在质上都是不灭的;意识和思维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即人脑的属性和机能;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的方式;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矛盾的统一体,他们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由此推动自然界的运动和发展;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处于永久的产生和消亡之中,处于不断的运动和转化之中;在自然的发展过程中,在自然的特定领域的特定阶段上,产生了人类和人类社会;随着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的深入发展,使原有的自然部分领域不断得到认识和改造,于是出现了

4、一个与外在于人的活动“纯自然”所不同的具有新质的“人化自然”,这种人化自然也就是进入人类文化或文明自然界,是人类现实的自然界。这就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思想特征:1.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2.自然史和人类史的统一;3.天然自然和 人化自然的统一;4.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是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意义1.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实现了自然观发展史上的革命性变革;2.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为马克思主义科学观、科学方法论及科学与社会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3.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为科学和技术提供了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论的理论前提;4.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为自然科学和人的科学的

5、结合提供了理论依据。3、自然界物质系统由哪些基本特点?了解这些基本特点对理、工、医科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有何指导意义?1、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有机整体。2、确认系统是自然界物质存在的普遍形式,不仅要把整个自然界看作一个系统,而且要认识到自然界中的所有物质客体都自成系统。3、自然界的一切物质客体不仅自成系统,而且又互成系统。这也说明了自然界物质系统的普遍性。1、开放性2、动态性(有孕育、产生、成熟、衰退、消亡过程,有进化与退化两大演化方向)3、整体性(自然系统最突出、最基本的特征)4、层次性。(1)层次性是自然系统的基本属性(2)等级层次的区分是在差异形成

6、的“关节点”上被区别开来的(3)自然系统不同层次之间有不同的质的规定性和量的规定性,是部分与整体、连续性与间断性的统一。4、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包括哪些方面?人类怎样才能摆脱生态危机,实现可持续性发展?1)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2)生态系统具有显著的整体性3)生态系统是组织的开放系统4)生态系统是动态平衡系统5)生态系统是稳定性与变化性相统一的平衡所谓“生态危机”即人类过度砍伐、开采、种植等活动,以及环境污染问题所导致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损害,生命维持系统的瓦解,从而导致人类生存和发展受到威胁的现象。生态危机主要表现为:1)人口激增;2)自然资源消耗、短缺;3)环境污染生态危机的根源:生态危机

7、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危机,是人与自然对立冲突的结果;生态危机是社会异化的产物;生态危机是大量消耗自然资源和排放废弃物的传统工业生产方式造成的。1.发展原则: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发展,还包括科教、文化等;发展是人类共同的普遍的权利;2.可持续的原则:保障人类社会世世代代延续不绝的发展;即在不超过地球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的情况下改善人类生活质量3.共同性原则:人类具有危机的共同性,未来的共同性4.公平性原则:代际、代内公平国家坚持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提出了稳定生育水平,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各种资源,树立全民环保意识,搞好生态保护和建设等重大战略措施;以生态产业为可

8、持续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日益突出的矛盾;生态产业是各个产业中,以生态学基本原理为知道,以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交换为依据,自然社会经济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为目标,以生物资源与非生物资源为劳动资料,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劳动手段进行的经济活动。5、试论科学知识体系的组成部分,及其各部分之间的辩证关系 。答:(1)科学知识的构成要素包括科学事实、科学定律、科学假说和科学理论。(2)特点:科学事实具有可重复性,渗透理论,比较系统和具有相对独立性;科学定律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具有简明性;科学假说是科学性与猜测性的统一,抽象性与形象性的统一,多样性与

9、易变性的统一;科学理论具有客观真理性,全面系统性,逻辑完备性和科学预见性。(3)相互关系:科学事实是科学知识体系的出发点和归宿;科学定律是构成科学理论的基础;科学假说是科学理论的过渡形式;科学理论是科学成果的系统体现。6、如何理解观察与试验是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过程?(1)科学观察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利用自己的感官认识和描述各种自然现象,获取经验知识的基本手段。科学观察属于实践活动,在科学认识过程中,它既是接收外部信息、获取经验事实的基本方法,有事检验理论认识的基本手段。因此科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理论、科学家说的推论都应具有客观性。观察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主体在一定的条件下,通过感官从被

10、观察对象那里获得感觉映像,形成经验,最后得出观察陈述的过程。观察并非消极的、被动的注视,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反映。科学观察的基本原则是:坚持观察的客观性;坚持观察对象的全面性。 (2)科学实验是人们根据研究的目的,利用科学仪器、设备,人为地控制或模拟自然现象,排除干扰,突出主要因素,在有利的条件下获得科学事实的方法。科学实验可以简化复杂的现象,可以使实验对象处于强化的条件中。运用实验方法,发现自然规律,寻求新的技术方法,技术手段是可靠和经济的。因此,科学实验也体现了认识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和实验的客观性。7、试论直觉、灵感和想象力在创新过程中的意义和作用。灵感是一种特殊形式表现出来的心理现象,它通常

11、是指突然出现的一种具有创新性认识内容的模糊观念。直觉是问题突然得到了解决,它不是对事物规律性的一种猜测。尽管它们带有许多幻想成分,但它的全部内容都涉及对事实的理解,对客观规律的一种把握,是瞬间达到对事实本质的心领神会。 想象力在类比和联想方法中得到充分发挥。 创新思维是一般思维形式和方法的综合性、创造性运用。一般思维形式和方法,当对科学认识的形成作出贡献时,它就构成了创新思维形式和方法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研究发现,其主要思维形式为:意向思维和发散思维,直觉与灵感,类比和联想,思想模型方法。 8、如何对科学理论进行检验?检验中应注意哪些方面?9、试评科学理论的否证式发展观。10、技术有哪些主要特

12、征?它由哪些基本要素所构成?答:(1)技术的本质: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要,在实践活动中根据实践经验或科学原理所创造或发明的各种手段和方式方法的总和,它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技术活动,二是技术成果,包括技术理论、技术工艺与技术产品。技术体现了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展现,属于直接生产力。(2)技术的特征:自然性和社会性技术活动必须符合自然界物质运动规律,技术手段必须依靠自然过程,因此技术具有自然性。技术作为变革自然、调控社会的手段,必须服务于人类的目的,满足社会的需要才能为社会所接受,因此技术具有社会性。物质性和精神性技术在物质生产过程中不仅是改造自然的资料和手段,包含物质因素,而

13、且是运用于实践的科学,是实践的知识体系,包含精神因素。中立性和价值性任何技术都既具有中立性又具有价值性,其统一源于技术的内在价值与技术的现实价值的统一。主体性和客体性技术是主体的知识、经验、技能与客体要素工具、机器设备等的统一。跃迁性和累积性人类的不同历史时期占主导地位的技术不同,表现出技术的跃迁性。技术在发展变化过程中具有累积性。9.2 构成技术的基本要素主要有哪些?答:构成技术的基本要素包括:(1)经验形态的技术要素经验形态的技术要素指经验、技能这些主观的技术要素。(2)实体形态的技术要素实体形态的技术要素指以工具、机器等生产工具为标志的客观性技术要素。(3)知识形态的技术要素知识形态的技术要素指以科学为基础的技术知识。11、试论科学认识与技术认识的区别。12、试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技术决定论和社会决定论。13、试论技术创新的过程与机制。技术创新与技术发明、技术改造的关系如何?14、何谓“高技术”?如何通过实施高技术产业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15、何谓“科学技术的社会体制化”?它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何重要意义?16、试从科学技术社会建制的角度,说明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和主要内容。17、请谈谈你对科学技术社会运行规律的理解与认识。18、从国际比较的角度,试述你对我国发展模式的思考。19、为什么说科学技术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的关键?20、如何通过科学技术进步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