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油茶产业发展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10973951 上传时间:2023-07-3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7.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快油茶产业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加快油茶产业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加快油茶产业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加快油茶产业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加快油茶产业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快油茶产业发展(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 共1页加快油茶产业发展 建设“中国油茶之乡”关于全县油茶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上饶县人大常委会油茶是中国特有木本食用油料树种,我县又是全国十个“中国油茶之乡”县(市)之一,做好油茶产业开发这篇文章,有利于促进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壮大林业经济,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不仅可以增加产区群众收入,而且对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县委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把加快油茶产业发展,建设“中国油茶之乡”列为我县“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试点活动”的重要调研课题

2、,并由县人大常委会牵头完成。县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组织调研人员深入油茶产区,召开了多种形式的座谈会,走访了种植大户和少数林农,考察了加工企业和油茶林现场,咨询了林业、粮食、统计等部门,收集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油茶产业发展的现状我县油茶栽培与利用历史已有2000余年,品种资源丰富,据调查有7-8个品种,以青皮大桃、红皮大桃、珍珠籽为主。2001年8月被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油茶之乡”荣誉称号,2008年度列为国家高产油茶基地建设示范县。(一)面积及分布情况:据统计,全县约有油茶面积76.5万亩,占全县森林面积的31.8%,位居全市第一,名列全省前茅,主要分布在湖村、枫岭头

3、、清水、石人、华坛山、郑坊、望仙、煌固等乡镇,具体分布情况见下表:乡(镇)名面积(亩)乡(镇)名面积(亩)华坛山57852茶亭22822望仙53771皂头10133郑坊43352尊桥39221石人42513应家16076煌固66451田墩19162湖村140337花厅2867清水74450上泸18289石狮12854黄沙岭30751枫岭头45844四十八19858旭日、罗桥3389铁山7474董团16427五府山16596(二)产量及产值情况:现有油茶林中,处于盛果期的面积占总面积的70%;优良品种面积(主要为红皮大桃和青皮大桃)占总面积的32.9%。目前,年亩平产油只有3公斤左右,个别管理较

4、好的年亩平产油达到30公斤左右,如华富公司在华坛山承包经营的油茶林。清水乡左溪村圹坞小组的龚冬仔、清水村祝家塘的翁银冬两位林农自留山上的油茶林,由于年年进行了铣山,因而产量和效益非常理想,2007年两户林农的油茶收入均超过15000元。据调查,全县年产茶油大约为2500吨左右,总产值约为7500万元左右(包括农民自用)。(三)加工及贸易情况:我县现有年加工500吨以上茶油的加工企业4家,分别是上饶县恩泉油脂有限公司、江西山之源山茶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上饶康凯油脂加工有限公司及上饶宏宇生物油脂有限公司。全县年加工精制油1000吨,加工毛茶油2000吨,产值达9000万元。其中恩泉公司2008年上半

5、年出口创汇达300余万美元,产品主要出口到马来西亚、台湾等地,2008年又在枫岭头黄源工业园新建一条年加工能力达5000吨的精制茶油生产线。(四)产业化经营情况:我县油茶产业化经营水平较低,基本上以农户自种自育为主,尚未建立公司+农户等产业化经营联结机制。流转林地总面积只有2万亩左右,其中江西华富红花油茶有限公司和上饶恩泉油脂公司从林农手中流转林地面积分别为6000亩和2600亩,进行规模化经营。(五)新品种及新技术推广应用情况:早在1990-1995年被列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林木粮油项目实施县期间,曾对6.5万亩低产油茶林进行科学改造,并实现了丰产,最高亩产达30.6公斤。2002-2006年

6、结合退耕还林工程从中国亚林中心长埠试验林场引进11个优良品种,初建高产油茶面积1.7万亩左右,但因退耕地较为分散、成活率不高等原因,示范带动作用不明显。2008年利用省级林业发展专项资金新建高产油茶产业示范基地3000亩,今冬-明春将利用国家高产油茶基地建设示范县的机遇,大力发展油茶产业,计划新造油茶林1.1万亩,低改油茶林0.4万亩。恩泉油脂公司近年来加快了技改步伐,并成功研制出药用茶油(供注射用)新产品,达国优标准,填补了省内空白,成为国内第二家生产厂家。(六)产业发展扶持情况: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除了组织实施上级扶持项目之外,县本级对油茶产业发展缺乏强劲的扶持政策和推进措施,尽管已在200

7、8年3月,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油茶、毛竹、蜜蜂三大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但落实的力度还不够。二、油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我们调研的情况来看,大多数林农都看到发展油茶的利益所在,受访人均对油茶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及市场前景表示认同和肯定,但油茶产业的发展仍然面临诸多的困难和问题:(一)重视力度不够油茶是南方特有木本油料植物,世界油茶资源的80%以上分布于我国,江西省是全国第二大省,我县又是全省生产大县。但近年来,油茶产业却未引起我县上下的足够重视,特别是县、乡两级政府没有真正把发展油茶产业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还停留在一般号召上,调查时未发现有哪个镇(乡)、村对油茶产业发展采取了切实措施

8、,致使工作上无计划、无目标,产业发展缺扶持政策、缺资金,正面宣传引导不多,很难充分调动林农发展油茶产业的积极性,也难以推动油茶产业的快速发展。(二)面积持续减少据调查情况表明,近些年来,我县油茶林面积在持续减少,主要原因为:一是由于放弃了林地管理,松、杉、竹、阔等树种的竞争,油茶林被自然演替为其它树种为主的混交林。二是上世纪90年代的“山上再造”,部分油茶林被改种水果或它用材树种。三是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中,修路、建厂及城镇建设,部分油茶林地被征用。四是森林火灾烧毁了不少油茶林。(三)单位产量偏低大部分油茶产区的群众习惯于原始的生产方式,视油茶为天赐之物,不抚不育。而且大多数林农认为油茶利薄,务

9、林不如打工,对油茶林长期疏于管理,荒芜现象十分严重。再加上树龄老化,病虫危害等因素的影响,从而造成了产量低、效益差、不管理、难发展的恶性循环。据调查,目前稀疏油茶林面积占了40-50%以上,全县油茶年平产油只有3公斤/亩左右,亩产值只有100元左右。(四)科技含量不高虽然,从上世纪70年代末期开展的油茶丰产林建设、90年代的油茶低产林改造,到近年的退耕还林和荒造项目的实施,但从全县而言,改造的面积还是不大,新造的面积就更少,不少油茶林的生物学特性进入老龄期,百年老树占了较大的比例;另外,林业部门专业技术人员缺乏,集中反映出油茶产业良种化进程缓慢,科技服务水平不高,综合开发利用产业链短,运用现代

10、科学技术运营油茶产业任重而道远。(五)经营方式落后我县油茶林主要以农户自主、分散经营为主,90%以上的农民满足于获取“露天财”,能收多少算多少,甚至有一部分农民干脆不管不收。目前油茶采摘秩序普遍混乱,乱摘滥采现象经常发生,油茶产油率和质量由于提前采摘普遍降低,油茶产业的内在潜力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茶油的总产量和商品率在逐年下降。(六)加工利用滞后我县目前油茶产品主要集中在食用油上,在高等级保健茶油炼制、化妆品茶油的开发、茶皂素的提取等综合利用方面仅仅起步。现有的茶油产品生产企业存在资金不足,技术含量低,设备陈旧老化,开发能力弱,产品档次低,生产规模小,竞争力不强等,加工利用方面仍然比较滞后。三

11、、油茶产业发展的前景分析茶油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已经越来越被国内外的消费者认识和接受,综合开发茶油及其副产品,产业链长,附加值高,发展前景非常广阔。(一)油茶产品的竞争优势1、茶油是种绿色保健食用油茶油中脂肪酸构成比较合理,含不饱和脂肪酸90%以上,还含有一定比例的亚油酸等高价不饱和脂肪酸,不含对人体有害的芥酸,如长期食用,能有效调节血脂,预防高血压、高血脂、高胆固醇、心脑血管疾病,能增强人体生理机能和免疫功能,具有独特的营养和保健价值,完全符合人们祟尚自然,提升生活质量的需求,被誉为“东方橄榄油”。目前国内市场上茶油的价格一般是菜籽油的2-3倍之间,在日本是菜籽油的7.5倍,且高于

12、橄榄油的价格。油茶生长于低丘岗地,远离城市众多的污染源,又不打农药,也就不会受环境污染和拥有农药残留,所以茶油绝对是天然的绿色食品,开发前景非常广阔。2、油茶是我国所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世界四大木本食用油料树种中,油橄榄主要产于地中海沿岸的国家,现已有40多个国家引种和栽培,年产油量260万吨,是目前世界上最主要的高级食用油之一,橄榄油的市场价格一般为豆油和菜油的4-8倍。棕榈油和椰子油则主要产在亚非和南美三大洲的沿海地区,年产量分别为2460万吨和300万吨左右。油茶主要分布于我国的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占世界总量的90%以上,年产量约为20万吨,是种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尽管越南、缅甸、泰国、马

13、来西亚及日本等国有少量分布,但均以生态林为主,如日本年产油量仅有50吨。但目前茶油精制加工不够深入,大部分茶油制品的价值潜力没有得以充分挖掘市场价格只有橄榄油的50-60%左右,是菜籽油的2-3倍。3、油茶综合开发后产品附加值极高茶油不仅可以食用,还是重要的化工、医药原材料,目前国内已成功开发出注射用的针剂药膏、药丸等,利用茶油能滋养皮肤和吸收短波紫外线的功能,精炼制作天然高级美容护肤系列化妆品,使茶油产品的附加值提升几十倍。榨油后的枯饼,通过深加工可提取茶皂素和制作高蛋白饲料、生物杀虫剂和机床抛光粉等。目前枯饼粉碎后的茶粕,价格达2800元/吨,而且供不应求,甚为抢手。茶果壳可提取糠醛、栲胶

14、和木糖醇等,大大提高了油茶的综合效益。(二)油茶产品市场分析1、国内市场分析(1)我国油料生产分析我国地域广,地理和气候条件多样,适合多种油料作物生长,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选用加工食用油的油料作物的范围越来越广,因而国内食用油产品丰富多样,油料年产量约为4000-5000万吨,主要以油菜籽与大豆为主,两者约占80%,大豆绝大部分用作粮食,真正用来榨油不到一半。木本油料主要以油茶为主,但所占的比重很小,仅为生产总量的2%左右。(见下表)表1:国内主要油料生产格局产量类别播种面积(万亩)总产量(万吨)折油(万吨)占当年比例(%)菜籽油10715105340240.6大豆油1318316153823

15、8.6花生油7517149570.37.1棉籽油627833743.84.4芝麻油119890363.6茶油550090202其它油类3.7(2)我国油料消费分析我国年人均食用植物油自“八五”期间的4.9公斤提高到目前的14公斤左右,接近世界平均水平的15公斤,但低于发达国家的20-30公斤。国内食用油年消费量约为2200万吨。据有关统计数字表明,我国消费缺口已从“八五”的28%上升到如今的50%以上,国内植物油消费逐年在大幅度增加(见下表)。表2:中国各类主要食用植物油消费对比表 单位:万吨 年度 产量类别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豆油326.5385.6465.0629.9761.9715.5749.8棉籽油90.0111.699.0101.2102.397.196.2棕榈油187.9227.0249.5260.8388.6318.2345.6菜籽油419.0374.0338.046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