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工程施工组织方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10973341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41.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量工程施工组织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测量工程施工组织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测量工程施工组织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测量工程施工组织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测量工程施工组织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测量工程施工组织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量工程施工组织方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测量工程施工组织方案1编制依据21.1施工图纸21.2主要规程规范21.3其他22工程概况22.1建筑概况22.2结构概况43施工部署53.1人员部署54施工准备54.1技术准备54.2仪器准备54.3现场准备65主要施工方法65.1起始依据的校核65.2建筑物平面控制网75.3高程控制网的测设85.4测量控制桩点的设置、保护及复测85.5基础施工测量95.60.000以上各层施工测量105.7工程重点部位的测量控制方法125.8建筑物沉降观测126测量精度及允许偏差136.1建筑物平面轴线控制网精度136.2高程控制网的精度136.3轴线投测的精度136.4高程传递的精度137各项保证措施1

2、47.1质量保证措施147.2安全保证措施158施工测量记录151 编制依据1.1 施工图纸图纸类别图 纸 编 号出 图 日 期建筑建0146结构结11001.2 主要规程规范类别名称编号国家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93地方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DBJ01-21-951.3 其他序号文件名称1钉桩坐标成果通知单2定位测量成果表3西三旗D26-1#、4#、7#楼施工组织设计2 工程概况2.1 建筑概况序号项目内 容1建筑面积69559m2建筑物东西长D26-1#:99.05mD26-7#:100.7mD26-4#:80m建筑物南北宽D26-1#:17.7mD26-7#:39.6mD26-4#

3、:18.3m2建筑功能地下D26-7#楼地下二层平时为机械车库,战时为人防物资库,D26-1#、 D26-4#地下二层为机械车库及管理用房;地下一层为机械车库。地上住宅。3层数地下零米以下均为两层。地上D26-1、4#楼为零米以上21层;D26-7楼为地下车库,无地上部分。4建筑高度绝对标高0.00=43.10、43.00室内外高差檐高建筑物总高5建筑平面横轴编号D26-7#:A-H横轴间距5100、6300、6000D26-1#:A-M4000、800、3500、1500、1800、1350、550、2400D26-4#:A-U1000、4000、800、2500、1100、1400、120

4、0、2000纵轴编号D26-7#:1-14纵轴间距5100、7000、8100、D26-1#:1-723300、1300、3100、3500、1100D26-4#:1-52900、3400、3500、6700、1500、3300、1300、31002.2 结构概况序号项目内容1基础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梁式筏基2主体结构形式D26-7#楼框架D26-1#楼剪力墙D26-4#楼3抗震设防丙类抗震裂度8度抗震等级一级(四层及四层以下)、二级(四层以上)4后浇带位置7#楼4轴以东3550mm宽度1000mm8轴以东3550mm宽度1000mm1#楼36轴以南1500mm宽度1000mm54轴南,宽度85

5、0mm5结构断面尺寸基础底板厚度850mm混凝土外墙厚度1#、47楼300mm混凝土内墙厚度1#、4楼200mm东7楼300mm框架柱截面7#楼600600梁截面1楼4楼7#楼500x1350、500x2350楼板厚度1楼4楼7楼3 施工部署3.1 人员部署3.1.1 项目部管理人员部署职务姓名职务姓名项目经理历光大主任工程师张国胜生产经理邓小波工长张宇、邵建峰技术员张垒、王涛质量员王建国资料员邹杰3.1.2 测量组人员部署职务名称职务名称验线负责人测量组组长组员4 施工准备4.1 技术准备4.1.1 办理交接桩手续,熟悉钉桩坐标成果通知单,并对所给点进行校核。4.1.2 所有参加施工测量人员

6、、验线人员必须持证上岗,设置固定的施工放线人员,不能更换,如有特殊需要必须由现场技术负责人同意后负责调换,以保证工程正常施工。4.1.3 测量人员熟练掌握图纸内容,了解设计意图,学习测量规范,充分掌握轴线、尺寸、标高和现场条件,对各设计图纸的有关尺寸及测设数据进行仔细校对,必要时将图纸上主要尺寸摘抄于施测记录本上,以便随时查找使用。4.1.4 测量人员提前到现场踏勘,全面了解现场情况,检测测量控制点,并及时平整和清理施工现场,保证测设工作的正常进行。4.1.5 测量人员按照施工进度计划要求,施测方案,测设方法,测设数据计算和绘制测设草图。以此来保证工程各部位按施工图施工。4.2 仪器准备测量仪

7、器必须经过专业检测部门检测,满足测量精度的要求,并应在检定期内。测量器具配备计划如下表所示:名称数量精度/规格状态用途TDJ2经纬仪22”检校合格楼层线测设DS3水准仪2DS3检校合格标高及高程控制10”激光铅直仪210”检校合格楼层控制线测设塔尺2检校合格高程控制50米钢尺2一级检校合格轴线量距盒尺85m检校合格细部尺寸量距4.3 现场准备4.3.1 进行场地平整,待施工场地符合测量要求后,再进行施测。4.3.2 配合放线人员进行钉桩工作,并及时对钉好的桩位及桩点进行保护。4.3.3 清理妨碍测量仪器通视的障碍物。5 主要施工方法5.1 起始依据的校核5.1.1 建筑物平面控制网的校核:根据

8、测绘所提供的钉桩坐标成果通知单以及定位测量成果表,对桩点的坐标值进行验算,并实测点位是否正确。5.1.2 水准点的校测:水准依据点为测绘所提供的建设工程测量成果表,将测量成果中所给的水准点BM1,引到P1、P2、P3三点,并进行精确校正,精度须满足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3.2.5条的要求:允许闭合差为10mm(n为测站数)。5.2 建筑物平面控制网5.2.1 建筑物平面轴线控制网根据定位测量成果表及施工图纸提供的建筑物轴线,测设建筑物平面轴线控制网,详见下图:5.2.2 建筑物平面轴线控制网建筑物平面轴线控制网(参见下图),根据施工图提供的建筑物轴线,对建筑物平面主轴线控制网进行加密(增加H、A

9、、K、1、19、36、54、72、6、11、14轴)后作为建筑物平面轴线控制网。建筑物平面轴线控制网桩点设在距基坑上口1米处,挡水墙上,等基坑上口线确定后将这些桩点引至基坑上口离基坑边线1米处,用红油漆作好标记。后视点位设在后面的挡水墙或建筑物上,用红油漆做好标记。此控制网作为结构控制轴线投测的依据。5.3 高程控制网的测设5.3.1 由建筑工程测量成果表中所给的已知点BM1,引到现场P1(D26-4#楼对面砖楼上)、P2(住六办公暂设)、P3(住三暂设)三点,并以此三点作为现场各楼的引测依据,详见下图:5.3.2 场区高程控制点精度符合精度要求,且相互通视间距不超过100m。是场区内地上、地

10、下建(构)筑物及以后市政工程高程测设的依据。5.4 测量控制桩点的设置、保护及复测5.4.1 测量控制桩点的设置本工程工期较长,为确保现场平面控制点和水准点的稳定性,场区内的平面控制点和水准点采用永久点的方法来布设,用18的钢筋做标志,钢筋下部用C20砼浇筑牢固。平面控制点在钢筋头上刻划十字线。水准点以钢筋头的上表面作为水准面,将标高用红油漆标于近处墙上或地面上。5.4.2 测量控制桩的保护在控制桩点周围用灰砂砖砌筑保护墙,并制作标识,写上“测量控制点N#”的字样。测量人员应经常去现场巡视桩点的情况,并作好巡检记录。5.4.3 控制桩点的复测控制桩点的复测应定期进行,轴线控制点在施工测量使用过

11、程中,每次需利用建筑物平面主轴线控制网点进行复测校核;各高程控制点每月检查一次,如有变动应及时恢复,作好检查记录,记录填写应真实,签字齐全,具有可追溯性。5.5 基础施工测量5.5.1 基础标高传递向基坑内传递标高时,先进行高程控制网的校核,确认原始点位正确后,向下传递高程。高程传递采用水准仪配合50m钢尺进行,引测的高程点,不得少于三个。并作相互校核,校核后三点的较差不得超过3mm,取平均值作为该平面施工中标高的基准点。控制点设在基坑边坡上,用红油漆做好标记,注明标高,作为土方开挖控制标高的依据,垫层和基础底板施工的控制标高也是以原始高程点为依据。引测至基坑底的标高控制点,偏差不得超过3mm

12、。5.5.2 土方开挖测量土方开挖先采用机械挖土,挖最后一步土时,土建施工单位测量人员须伴随监控,防止超挖。人工清槽时,在基坑内每隔3m钉一木桩,将标高抄测到距离设计标高200mm处,用油漆标识,拉小线控制清土标高。在挖电梯井或集水坑边坡时,应根据控制轴线放出边线,用白灰标识。井坑清底时,在坡顶上口线和坡底下口线的位置钉入6钢筋,拉小线控制坑位。5.5.3 防水保护层上基础定位放线防水保护层施工完毕用经纬仪将建筑物平面轴线控制网投测到防水保护层上,复验合格后进行细部放样,作为底板施工依据。投测允许误差为3mm。轴线偏1米控制线投测至垫层上后,只可在各交点处弹出不长于2米的短线,不得弹出长线,以

13、防与轴线混淆用错。防水保护层上的各轴线控制线用经纬仪和钢尺对边、夹角值进行校测、闭合,校核合格后,用墨线(线迹要清晰明确,墨线宽度要小于1mm)详细放出细部轴线与有关边界线。5.6 0.000以上各层施工测量5.6.1 建筑物平面轴线控制网、高程控制点的复核进入地上结构施工阶段,须复核建筑物平面轴线控制网、高程控制点,并引测便于地上结构施工的内控点。5.6.2 轴线投测校核建筑物平面轴线控制网无误后,采用激光铅直仪内控接力传递法进行轴线投测。本工程平面控制内控点共布设42个点,详见上图。根据平面控制点布置图在地下一层顶板上埋设预埋铁件,埋设位置如图所示。以后在各层施工浇筑混凝土顶板时,在垂直对

14、应控制点位置上预留出f150mm孔洞,以便轴线向上投测。预埋铁件由1001008mm厚钢板制作而成,在钢板下面焊接F12钢筋,且与底板附加筋焊接牢固,要求平整度为3mm。待预埋件埋设完毕后,由测量员负责将内控点分别投测到预埋铁件上,经校核无误后,在每块埋件上刻出十字交叉线,交叉点即为各控制点平面位置。激光接收靶激光接收靶由3003005mm厚有机玻璃制作而成,接收靶上由不同半径的同心圆及正交坐标线组成。见右侧接收靶示意图。每层楼板浇筑后,在预留洞位置固定靶位,将10”激光铅垂仪安置在首层已作好的控制点上,对中整平后,使仪器发射光束,穿过楼板预留洞而直射到激光接收靶上,接收人员在接收靶上标出点位,激光铅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