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有效批注促有效阅读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10971300 上传时间:2022-08-2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有效批注促有效阅读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以有效批注促有效阅读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以有效批注促有效阅读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以有效批注促有效阅读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以有效批注促有效阅读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以有效批注促有效阅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有效批注促有效阅读(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以有效批注促有效阅读石桥镇中心校 黄礼源 2015年10月以有效批注促有效阅读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批注”成为近几年语文教学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一个时尚课堂用语,好像是课改催生的新鲜词汇。实际上,在语文课堂上我们很多教师很早就运用了“批注”,如低年级在初读课文时,让学生圈出文本中的生字新词、标出自然段的序号;中高年级画出文章或重点段落的中心句,划分层次和段落等等,这些都是在用符号做批注,属于符号式批注。在课改的今天,符号式批注我们依然在延续使用,但更加关注了另一种形式的批注文字式批注。为什么呢?源于新课程倡导的新理念的。新课程指出阅读要让学生与文本真正对话,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要培养学生具有感

2、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显然,批注式阅读便成为学生进行探究性、个性化阅读的一种很好的方式,很好的诠释出新课程倡导的阅读理念。一、 何谓批注批注就是阅读时在文中空白处对文章进行批评和注解,帮助自己掌握书中的内容。批注是我国文学鉴赏和批评的重要形式和传统的读书方法,它直入文本、少有迂回,是阅读者自身感受的笔录,体现着阅读者别样的眼光和情怀。今天意义上的批注即小学生层次的批注更多的不是批评,因为学生还不具备成人的批判能力,更多的是将自己对文本,特别是对精典段落的感受与理解,用上一些简明的符号和简洁的语言在原文的字里行间和四周的空白处记录下来,以引起阅读专注,促进深入的阅读。二、 为何批注1、理念

3、使然:批注是一种良好的读书方法,也是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批注让学生真正走进作品,真正有自己的创见,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很有帮助的。“不动笔墨不读书”, 读书要 “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脑到”,批注能把语文课程提倡的这些理念体现出来。这对于加强学生自主阅读,发展个性,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方法,具有良好的效果。2、现状使然:各位教师恐怕都对“学生的阅读能力问题”感到困惑与苦恼,低段也许没有什么感觉,中段各种阅读问题便开始浮出水面,到了高段阅读能力便成为让老师非常头疼的问题,表现在阅读的失分率一直居高不下。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想指导学生批注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虽然,中段尤其是三年级学生

4、的阅读问题不是很突出,但是,我们要把好自己的关口,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只有在我们现在的年级给学生奠定好基础,才能防患于未然。因为大家知道,任何一项能力包括阅读能力的培养决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尤其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三、 如何批注(一)了解批注方式 批注大致可以分为符号批注和文字批注两类。 1、符号批注 规定常用的批注符号,常用的主要有:波浪线“”或直线“”。画在文章重要的语句下面,以便加深记忆、理解。圈点“”,标在文章的重点词或优美词语下面。问号“?”,用在有疑问的语句末尾或旁边。分开号“”、“”,层次。 “ ” 高段用来划分段落。由于使用符号简单易行,使用最广。要注意的是,

5、符号的运用,不要纷繁复杂,随意乱用,相对固定的师生认可的一套符号更了然于心,便于自己的学习、理解和运用。2、文字批注 文字批注比较自由,可长可短,力求简洁明了,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就行。文字批注可以写在文章的天头、地脚、行间、旁空等处。我们根据批注所处位置的不同,可以简单地分为眉批、旁批、夹批、脚批等。眉批为疑难问题的提出与理解,旁批主要批内容概括和写作特点方面,夹批为重点字词的理解与语境含义等,脚批为对思想内容的评价和想象拓展等。批注的形式多样,内容不限,每个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批注的内容。对于词语比较敏感的,着重批注重点或准确生动的字词;善于理性思考的,着重批注疑难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6、善于感性思考的,着重批注感人之处,将感受用语言表达出来。(二)明确批注要求教师必须要明确的要求:“批注” 时应注意用语简洁、精练,语言通顺,不能太繁琐,用自己的话准确概括,做到言简意赅。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循序渐进。写批注并不是一天两天就会奏效的,今天写一处,明天我就可能会写两处,今天写的是对词语的理解,明天可能会写对文本的感悟,需要慢慢积累,量的积累必然会产生质的飞跃,你会惊奇地发现:不知什么时候,我学生感悟能力强了,你能听到对文本的不同解读了,你能听到令你感到震惊的话了。当然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2、明确目的。写批注的目的是对文本进行感悟,进行解读,我们要防止为了批注而批注,要养

7、成习惯。乱划一气,胡批一通,反而会影响对文章的深入理解。3、批注要以学生的自读自悟为重点,重视学生自身的阅读体验、感受,所以要舍得给学生时间,保证有充分的自主读书时间,在读中思、思中悟的基础上批注。因为写批注不是形式,只有阅读时间充分了,学生才会静下心来,深入的思考。如果走马观花地读,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了。4、教师要灵活地处理教材,把握教材,钻研教材,创设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共同探究、讨论,进而归纳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作为批注的基础。所以教学生进行文字批注的起初阶段,教师要以问题引导的方式,为学生进行批注提供了导向和凭借。高年级就不会存在这样的问题。这是由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

8、决定的。教师们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5、抓住展现自我的机会,树立榜样,交流方法。写批注并不是写得越多越好,要写到点子上。学生自主读书批注后,教师要注重生生间的互动交流与分享,要让孩子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充分展现自我,尊重学生的多元解读,允许发表不同的意见,在不断的碰撞中,加深对文本的认识,享受阅读的快乐。批注作为推动学生与文本互动的有效手段,我们要想方设法使之成为学生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所以我们要真正用好批注,那就要对学生的批注进行及时、积极的检查与反馈则是保持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学习愿望的重要方式,也是应试的需要,一定要有和考试挂钩的意识(因为我们今天对文本批注如何往往决定着明天检测阅读的效果)需

9、要让学生要明确的要求:1、批注的内容从外在看可以是简单的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的形式来呈现,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陆续让学生知道也可以是随感而发的一段文;从内在看可以谈谈自己的感受与理解;可以提困惑,大胆说出自己的质疑;还可以是作者的写作与修辞的方法等; 2、批注要注重自读自悟,写自己的阅读体验与感受;同时,要乐于与伙伴交流、分享,互相学习与启迪。(三)指导批注1、统筹规划用心布点:批注也是个系统工程,我想提醒各位老师也要在开学初进行统筹规划,不能想起来就批想不起来就不批,一定要整体考虑,按计划实施。所以首先在单元备课、全册备课的基础上,确定适合指导学生批注的课文,用心布点,然后精心备好、上好每

10、一节布点课,体现“教-扶”,最后到“放”的过程,在循序渐进的训练之中,逐步欣赏学生成长的足迹,逐步感受学生成长的快乐,慢慢地等待花开。布点课的分布:上学一路歌可从揣摩写作顺序的角度引导学生批注;古诗二首可联想批注其他写景的古诗或经典诗句;小喜鹊的两个家第3自然段、奇妙的鲤鱼溪、可爱的鼠狐猴、遥远的恐龙世界这几篇课文的经典段落可从写作方法的角度-这一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抓特点引导学生进行专题批注;账单写感想式的批注-你想对妈妈说些什么;难忘的八个字抓外貌描写批注这是个怎样的小女孩;葡萄沟;美丽的北海公园;登上企鹅岛;我想发明;有趣的机器人导游这些课文,尤其是文本中的典型段落,都是指导学生进行批注

11、的很好的素材资料,教师一定要抓好用好,因为三年级段的训练非常重要。2、扎实训练落位课堂我们的教师都有让学生做批注的意识,起步也很早,有的老师从2年级起就开始有意识的让学生进行批注了。但目前的现状却不容乐观整天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写批注的习惯,但到头来还是书上划有道道,写有字,细看内容可能与批注毫不相干。反思一下,为什么会形成如此的局面?我的归因是缺少细致的指导与及时的反馈,虽然每天都在做,结果也会可想而知,学生也不会有很大程度提高,原地打转而已。所以,我们要扎扎实实抓批注指导与反馈在课堂上的落位,哪怕开始会慢一些都不要紧,但要留下坚实的脚印,留下训练的痕迹。(1)课前预习的批注 课堂教学效

12、果的好坏与学生对课文的熟悉程度有着密切的联系,只有学生在课前对所学内容耳熟于心才能在教学的过程中质疑问难,品读感悟,交流表达,所以对于学生学习语文来说,课前进行充分的预习是至关重要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保证。“学生不熟读课文不开讲”,也已经成了教学中不成文的规定。在学生预习的时候,可以尝试让学生作批注。由于是预习,批注的要求也较低,只要求学生给生字注音、标划小节,针对阅读中不懂的地方,内容上的迷惑之处随读随想,动笔圈画留下自己分析思考、情感疑惑的痕迹,有些也可通过查字典等方法先行解决并做上批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是中年级段对学生的一个要求,所以课前预习的批注之一

13、就是圈画出自己对文本内容上的迷惑之处。教师注意要在检查预习时或课堂上给予评价与反馈,一定不能不管不问。案例1、难忘的八个字试讲前,在预习时有的学生就提出“为什么写伦纳德老师很胖还说她很美呢?”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教师反馈时在全班要给予肯定与表扬:你真会思考,读书时能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老师奖你一颗思考星。把问题用?标记在这句话旁边,就是批注,这也是批注的一种形式。记住把这个问题带到课堂和同学们一起读书思考一起解决它。这样不断地给学生正强化,学生“质疑能力”就会提高。质疑的信息留存在记忆里,更能激起学生的阅读期待,便于后续对文本内容更深入的学习。课前批注作为学生与文本的初次对话,也许还只停留在较

14、为粗浅的层面,但这些都是宝贵的学习资源,展示了阅读的原生态,为后面的学习作了很好的铺垫。(课前预习的1组批注展示)(2)课中讲读指导批注曾经见过有些教师让学生做批注,要求过于笼统(请你默读这段话,把你的感受简单批注在旁边)布置下去之后,便任由学生随意发挥的批注,这样的结果可想而知,尤其是批注的起步阶段。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有些课文教师要从理解文本的核心出发,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把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引领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文本,在静心默读、冥想感悟的基础上批注。反馈时,通过一遍遍地品读吟诵。这样,每读一次就有新的理解,每读一次就有进一步的发现,每读一次就会展现出新的阅读视野,渐渐地,课文读懂了,

15、感悟加深了,主旨明确了,形象立体了,批注自然也就不再平庸了。因为声音的起伏停顿、高低错落就表现着读者对文本的领悟程度。案例2:难忘的八个字第1自然段,以“这是个怎样的小女孩”提示语引导学生独立阅读思考,探究发现,自己解决问题。如果我们没有问题引导,就要求学生读读这一段话把自己的感受简单批注,学生可能会无从下手,不知道批注什么。核心问题引导,为学生进行批注提供了导向和凭借,就不会茫茫然。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画出有关词句用简单的词语做批注,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成果得以展现:与众不同、难看、残疾、可怜、伤心要注重反馈环节,有条件用大屏幕呈现学生的批注成果,交流与分享我画的是哪个词或句子,我批注的是什么,接着谈自己的感悟,进而朗读出自己的感受。以上是以文字式批注为主。还有一些典型的段式,一般总分结构的段落,关键词蕴含在重点句之中,段的主旨非常明确。这样的段落让学生进行文字批注价值不大,因为关键词蕴于重点句之中了,学生恐怕也批注不出其他新鲜的词语,所以这样的段落宜指导学生进行符号式批注为主,画出能体现其特点的词或句子,加深对关键词、重点句的理解,这和检测中的考点也是相一致的。这样类型的段落很多,这正体现了三年级以段落教学为重点的学段特点,也为指导学生批注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如:小喜鹊的两个家第3自然段:郭奶奶和女儿对小喜鹊关怀备至;奇妙的鲤鱼溪的第2、3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