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行业专业调查心得体会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10970238 上传时间:2023-07-2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旅游行业专业调查心得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旅游行业专业调查心得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旅游行业专业调查心得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旅游行业专业调查心得体会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旅游行业专业调查心得体会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旅游行业专业调查心得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行业专业调查心得体会(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旅游行业专业调查心得体会项目名称:江湾/李坑/三清山景区旅游景区综合调查考察时间:2013年6月28日2013年6月30日考察成员:2012级旅游管理1班全体成员、张瑾(12级旅游管理班主任)李向明(江西财经大学老师) 出发前的准备工作6月24日下午2点30分,我们12级旅游管理班在教学楼开了班会,班会主题是关于此次江湾/李坑/三清三旅游景区调查的行程安排以及个小组的安排工作,由于我们的成员比较多,调查工作量比较大,所以采取了分组的形式,各小组在调查的同时也被分配有不同的任务,任务中让我们把此次调查当成第一次实地导游,让我们在实践中学习,累积导游服务经验,也为了更好

2、的理解与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各小组分组及任务安排安排如图表1所示: 图1:各小组分组及任务安排 图2:导游服务1组工作安排 我所在的组是导游1组,我们每个人都负责不同的地方。(如图2所示)去我们都没去过的地方,再加上又是集体一起活动,所以我们都比较兴奋。为了能把老师分配的任务做好,出发前一天(6月27日)我在网上搜集了很多小游戏,准备了一些小纸条写了很多游戏失败者的惩罚,也搜集了一些导游在上车前和在车上该注意的地方。为了使整个过程顺利有序,我们一组事先排练了几遍。同时我们此次实践的主要目的是江湾/李坑/三清山景区旅游景区综合调查,内容包括调查江湾/李坑/三清山景区旅游资源、旅游产品供给以及旅游

3、解说系统等。上网搜了很多关于三个景区的相关资料。在网上搜了旅游资源基本类型表格,老师也在班群里分享了一份,这份调查表可以方便我们知道该旅游地资源匹配类型。 出发6月30日上午7点30分,我们乘坐江西财经大学校车从麦庐后门出发,天公不作美,我们出发的时候,下着很大的雨,这让我们的调查工作会增加一定的难度,不过再大的雨也抵挡不住大家内心的兴奋与喜悦。我们的校车从南昌北枢纽出沿南昌北枢纽行驶1.1公里,直行进入南昌绕城高速公路,南昌绕城高速公路全程长30.6公里。我们导游一组从进入绕城高速正式开始我们的导游工作。这次实地导游尝试让我们感触很多,我们也很开心,我们的准备工作起到不错的效果,在我们到达婺

4、源县之前,我们在车上度过了愉快的早上,有同学们玩游戏的兴奋和喜悦让我们的工作完成的又幸福又满足。中午12点左右,我们的校车在历经3.5个小时候到达了婺源县村里村外酒店。我们用一个小时的时间入住酒店房间,放完行李就到附近的888大酒店用午餐。饭后一个小时内我们准备了调查需要的东西,收拾好东西就上车前往了婺源江湾景区。 6月28日:婺源江湾景区我们第一个考察的地点是婺源江湾景区。以下是我百度出来的资料:江湾建村于唐朝初年,滕、叶、鲍、戴等姓人家在江湾的河弯处聚居,逐步形成了一个较大规模的村落。北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萧江第八世祖江敌始迁江湾,子孙繁衍成巨族。村中至今还较完好地保存着三省堂、

5、敦崇堂、培心堂等古老的徽派建筑,还有东和门、水坝井等公共建筑物,极具历史价值和观赏价值。江湾,是婺源文化与生态旅游区的一颗璀仙明珠。江湾已经被评为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注:摘自途牛旅游网) 图3:江西婺源景区订票须知(摘自掌门人网)之前在网上看了相关游客的游记,也看了两年前的江湾景区的游客征询意见调查表,很多人提出了对景区停车位的缺少问题提出了意见,除此之外,有些游客不喜欢跟团来婺源旅游,会选择自己来旅游,但是很多时候找不到景区位置,如果打车来的话会非常的贵,同时,婺源被认为是“中国最美乡村”,无论从知名度还是游客规模还是景区的品质来说,一个景区的游览是不足以品味婺源浓郁的乡土田园气息,

6、所以来婺源游览的游客一般会选择购买通票,但是在一个地区游览之后赶往另一个景区的时候可能景区已经过了开放的时间,同时路途上的交通费也很昂贵。江湾景区游客征询意见调查表如下图4所示: 图4:江湾景区游客征询意见调查表到江湾景区,大部分的游客会选择自驾来,两年前停车问题的确改善不少,不仅建立了生态停车场。之前在网上说2012年8月江湾的景区公交正式上线,可是据当地人说婺源景区与景区之间并没有公交,有的只有班车,就是从上饶别的地方开来的班车,让景区之间的游览非常不便。婺源人文性旅游资源以及自然性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江湾也是其中最吸人眼球的景区之一。到了这里,天也下着绵绵的雨,眼前仿佛出现一幅烟雨水墨画,

7、美不胜收。 2013年1月,江湾景区也荣升国家5A级景区,与三清山齐名。不得不说,新建过后的江湾游客中心、徽派牌坊、星级厕所等为景区提升了不少可观性。在游览的过程中,垃圾成堆乱倒、小摊小贩占道经营的现象也很少看见。景区内的标识语有中、英、日三种语言,且每一处标志性建筑地都会有游客须知(包含游客所在位置)和垃圾箱,具有较高品位的景区导视系统,这样不仅提高了景区的硬件档次,而且有效的改善了旅游环境情况。江湾游览后给我的整体感觉就是它里面的牌坊、祠堂以及文人故居地还是保存了完好的样子,历经千年沧桑变幻,仍然保存着原汁原味的淳朴的徽州古村落的文化气息。但是,依然有些美中不足,游客对于江湾的很多文化历史

8、了解不深,这次虽然有小组安排了江湾的景区讲解,但是对于她们,这里还是很陌生。所以,导游解说的地方几乎没有,景区内的解说系统不够完善。同时,景区缺少参与性旅游活动。三雕”、纸伞、剪纸等手工技艺也是江湾村里的特色,活徽剧、傩舞、抬阁等的展示更是没有,只有让游客近距离的体验,才更能体会到当地文化风俗的与众不同。之前在网上搜到说江湾的雪梨非常的脆嫩爽口,可是在当地景区内,并没有发现有雪梨的卖家,找了好久才发现有个居民挑着两扁担的梨,并且他说的话是婺源话,听不懂我说的内容,说了好久才听清我的意思,他一个篮子里的梨比较小,8元一斤,另一边的梨比较大, 元一斤,我买了一斤比较小的,味道真的不错,很甜,梨子汁

9、也很多。或许是没有在雪梨盛产的季节,所以景区内几乎没有发现有雪梨卖,随处可见的就是一些首饰品手链还有之类的,油纸伞和各种各样的扇子、帽子也卖的比较多。 下午5点30分,我们在江湾的停车场集合,坐校车回村里村外酒店。 6月29日:婺源李坑景区 6月29日上午8点30分,我们在酒店吃完早饭就乘校车前往我们第二个考察点婺源李坑景区。9点左右我们抵达了李坑景区。李坑主要被人们熟知的是李知诚 南宋乾道三年武状元故里。下面是我在网上搜到的资料: 李坑是一个以李姓聚居为主的古村落,距婺源县城12公里。李坑自古文风鼎盛、人才辈出。自宋至清,仕官富贾达百人,村里的文人留下传世著作达29部,南宋年间出了一位武状元

10、,名叫李知诚。村落群山环抱,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村中明清古建遍布、民居宅院沿溪而建,依山而立,粉墙黛瓦、参差错落;村内街巷溪水贯通、九曲十弯;青石板道纵横交错,石、木、砖各种溪桥数十座沟通两岸,更有两涧清流、柳碣飞琼、双桥叠锁、焦泉浸浸月、道院钟鸣、仙桥毓秀等景点在其中,构筑了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画卷,是婺源精品线上的一颗灿烂的明珠。(摘自:欣欣旅游网)李坑让我第一想到的就是米酒,据说当地的糯米酒非常香甜。李坑的成人票价是30元,之前在网上搜了前几年李坑景区的样子,特别是油菜花盛开的季节,一眼望去,黄灿灿的一片,我们没有赶上婺源油菜花的花季,天气还是有点灰蒙蒙的。李坑游客中心前有足够大的

11、空地留给游客停车,景区里面的标牌同样设有多种语言,包括中、英、日、韩四国。进入景区后,右手边有很大的标识牌,里面附有李坑的全景图,方便游客观看。李坑的六月、七月、八月都有莲花盛开,一大片非常吸引人的眼球。可是让人觉得揪心的就是,莲花湖底以及河流中都有垃圾漂浮,小河污染比较严重,景区内的环境并不是让人很满意。在标有“李坑”两字的牌坊处,有很多当地居民做好的竹筏靠在小河旁,游客可以乘船进入景区参观,价格是大约是50/人,值得肯定的是李坑村里的徽派建筑都保护的较为完整,且街道上的卫生环境良好,景区内还设有茶楼和客栈,方便游客吃住,价格不会很贵,设施还不错,就是建议来住宿的游客最好自备洗漱用具,这样比

12、较卫生。之前在网上看了很多游客在旅游网上说李坑景区商业化气息比较重,景区内的公厕似乎没有,到别人家里上个厕所还要收费。希望可以多增设点公厕,解决游客的应急问题。李坑里面会有很多小店卖这婺源特色的工艺雕刻、玉石等纪念品,同时著名的卖糯米酒的地方也有挺多家,里面也有座位方便累了的游客小憩一会儿,酒的价格也比较实惠,一杯2元,喝起来很香甜甘醇。李坑除了美酒比较知名之外,还有一个景点比较有名,那就是蕉泉。古时候的人们经常在蕉泉这里拜佛求雨,它的泉眼很小,但是一年四季都不会干涸,所以被李坑的人们被当做是救命泉。蕉泉这井口 虽然不太,可是也没有做相应的防护措施,这样老人小孩容易引发安全事故。蕉泉边有一条登

13、山道,能上到村后的小山上。小山也就三十米的样子,但是如果挨到下雨的话,那些石板上会长青苔,雨天就容易打滑,很不安全,建议在青石板右边安好扶手,或者一些标识语提示游客要慢行,防打滑现象出现,登上小山后,站在上面正好能俯看到清晰的李坑全貌,山上周围也有很多农民种的菜,李坑村里还是有很多土著居民生存的,整天感觉很安静、祥和,让人可以忘却城市中的喧嚣浮华,这也是婺源能闻名中外的原因之一。这次的李坑之旅却无幸看到傩戏表演,景区的参与性活动比较缺乏,但是游客满意度来说还是挺高的,下图是今年婺源官网举办的各景区满意度调查图,发现李坑的满意度还略低于江湾景区。 图5:江湾景区满意度调查 图6:李坑景区满意度调

14、查 6月29日:上饶三清山景区从李坑景区出来后,我们到当地附近的酒店中了中餐,12点30分,我们就要出发前往三清山景区金沙服务区。马上就要离开婺源,有些不舍,婺源的街道附近有很多商店会卖婺源有名的绿茶,同时还有一些当地的明信片,不仅如此,我们还尝了当地有名的中华荷包红鲤鱼还有蕨菜。15点左右,我们抵达了三清山金沙服务区。随后我们一起参观了金沙游客服务中心。三清山金沙游客服务中心,工程面积2600平方米,工程造价1200万。针对三清山金沙游客服务中心的特点,方案拟定了一个明确的风格坐标,为进一步在装饰中体现民族精神及地域文化,以中国元素为主线,以现代的人文理念与传递中华儒家思想及道教文化天人合一

15、为思想,贯穿整个装饰设计。在色彩上采用冷暖对比,阴阳柔和含蓄的表达了三清山的地域文化,以质朴谦和的调子与周围的环境相融合,并让空间使用者真切体验到身临其境、回归自然的感受。在此设计中摒弃了一切多余的装饰,以最为质朴的形象出现,将大量的室外材料用于室内。特别是大厅中央区域重点体现一个“仙”字,充分的表达三清山的神韵之美。上部采用汉白玉的道家神仙图,下部分将三清山浓缩实景用现代手法,电、声、光等高科技进行电子雾化处理,表达了上有天堂,下有人间仙境的三清山风光的构思。既划分了空间又延续了室外景观,把景点模型、绿色植物加上流水声,云雾缭绕、出神入化,模糊了室外的界限,同时将室内空间及所有的构造形成了主要的装饰元素,并紧紧的依附在建筑结构中。以庄重、大方、优雅、时尚,采用静动交替、冷暖组合强化和渲染设计主题,让所有游客都能留下三清山鬼斧神工、奇峰神韵、福地之灵的大自然神秘印象。(摘自:中国建筑装饰网)三清山的金沙游客服务中心建设的非常完善,从网上的资料显示从2010年之后,三清山已建成全山视频监控系统(森林防火远程监控系统)、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售检票信息化管理系统、电子商务管理系统、三清山语音导游系统和三清山自助触摸屏系统。(摘自:上饶新闻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