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企业介绍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10967193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工企业介绍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化工企业介绍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化工企业介绍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化工企业介绍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化工企业介绍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工企业介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企业介绍(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巴斯夫 近几年巴斯夫侧重在石化一体化方面发展,以乙烯裂解为龙头,带出一系列产品,第一个项目的产品就是第二项的原料,以此一体化发展。巴斯夫现已有2个一体化基地,分别位于路德维希港总厂和安特卫普,计划在中国和北美再建2个。巴斯夫为上市股份公司,共有约292700个股民。 巴斯夫是世界领先的化工公司,向客户提供一系列的高性能产品,包括化学品、塑料品、特性产品、农用产品、精细化学品以及原油和天然气。其别具特色的联合体战略(即德语中的“Verbund”)是公司的优势所在。它使巴斯夫实现了低成本优势,从而保证了极大竞争优势。巴斯夫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来开展业务。2002年,巴斯夫的销售额达320亿欧元

2、(约340亿美元),在全球拥有超过89,000名员工。巴斯夫公司的股票在法兰克福(BAS)、伦敦(BFA)、纽约(BF)、巴黎(BA)和苏黎世(BAS)的股票交易所上市。 公司业务:化学品及塑料、天然气、植保剂和医药等,保健及营养,染料及整理剂,化学品,塑料及纤维,石油及天然气。 2 德国拜耳 拜耳公司是世界最为知名的世界500强()企业之一。公司的总部位于德国的勒沃库森,在六大洲的200个地点建有750家生产厂;拥有120,000名员工及350家分支机构,几乎遍布世界各国。高分子、医药保健、化工以及农业是公司的四大支柱产业。公司的产品种类超过10,000种,是德国最大的产业集团。拜耳的发展史

3、就是对更高生活质量的不断追求,公司于1863年在德国创建。1899年3月6日拜耳获得了阿司匹林的注册商标,该商标后来成为全世界使用最广泛、知名度最高的药品品牌,被人们称为世纪之药。 3 陶氏化学陶氏是一家多元的化学公司,运用科学、技术以及“人元素”的力量不断改进推动人类进步的基本要素。2007年销售额达540亿美元。陶氏为全球160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提供种类繁多的产品及服务,并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贯彻于化学和创新,使客户能为各消费市场提供更加优质的产品,包括纯水、食品、药品、油漆、包装,以及个人护理产品、建筑、家居和汽车等众多领域。 4 杜邦杜邦是由杜邦家族组成的依靠化学工业和军火工业起家的财团

4、。创始人为法国移民EI杜邦德内穆尔。他在法国大革命期间逃到美国,1802年在特拉华州威尔明顿市创办杜邦公司,经营黑火药生意;经过杜邦家族5代人的经营,终于使杜邦公司变成典型的家族托拉斯。 杜邦公司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资产从战前的7500万美元增加到1918年的3亿美元;成为当时最大的垄断公司之一。杜邦财团也由此形成。1935年,杜邦财团的资产总额增达263亿美元,在当时的美国八大财团中居于第六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杜邦财团从五角大楼获得价值210亿美元的军事订货,战后又参加原子弹的制造,经济实力大为增强,在十大财团中跃居第五位;但至60年代,由于财团之间的竞争加剧,杜邦财团的地位下降。 成立于

5、1802年的杜邦公司是一家科学企业,致力于利用科学创造可持续的解决方案,让全球各地的人们生活得更美好、更安全和更健康。杜邦公司的业务遍及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广泛的创新产品和服务涉及粉末涂料、农业、营养、电子、通讯、安全与保护、家居与建筑、交通和服装等众多领域。 杜邦公司椭圆形标志、杜邦TM、及 SUVA均为美国杜邦公司及其关联公司之注册商标或商标。 5 阿托菲纳 阿托菲纳公司是道达尔集团的化工部,于2000年4月随着道达尔菲纳及埃尔夫阿奎坦公司的石油化工以及化工业务的合并正式成立。 阿托菲纳于2002年全球拥有员工71,300人,营业额193亿欧元,是全球最大的化工企业之一。 公司的三个

6、核心业务包括: 基础化工及聚合物: 烯烃、芳香、聚乙烯、聚丙烯、苯乙烯、聚苯乙烯、弹性体、氯化物及溶剂、PVC及下游、化肥 中间体及特殊聚合物: 丙烯酸、压克力、氟化物及过氧化物、硫化物及精细化工、特殊化学品、添加剂、工程聚合物、甲醛树脂、农用化学品 特种化工: 橡胶产品 (哈金森- Mapa Spontex)、胶粘剂 (波士胶芬得利)、树脂包括光固化树脂 (Cray Valley、沙多玛、Cook Composites Polymers) 及电镀金属处理剂 (安美特) 阿托菲纳的业务遍布全球五大洲,其中以欧洲、北美及亚洲为主,并在汽车工业与运输、包装、建筑及土木工程、体育休闲、保健美容、水处

7、理、纸张、电子以至农业等众多行业领域中都居于领先地位。6 埃克森美孚 7 阿克苏-诺贝尔 8 三菱化学 9 BP 10 德固萨11 壳牌 12 ICI 13 沙特基础工业 14 旭化成 15 住友化学 16 索尔维 17 液化空气 18 萨索尔 19 莱昂德尔化学 20 三井化学 21 武田化工 22 Merck KGaA 23 通用电器 24 大日本油墨化学 25 亨斯迈 26 DSM 27 罗地亚 28 中石化29 巴塞尔 30 Clariant 31 BOC 32 Syngenta 33 积水化成 34 信越化学 35 PPG 36 罗门哈斯 37 昭和电工 38 埃奎斯塔 39 雪佛龙

8、菲利浦斯 40 空气产品和化学品 41 依斯曼化学 42 Praxair 43 汽巴精化 44 Grupo Alfa 45 诺斯克-海德罗 46 Polimeri欧洲 47 信赖工业 48 LG化学 49 塞拉尼斯 50 林德 51 北欧化工 52 中石油 53 东曹 54 Cognis55 霍尼威尔 56 Ineos 57 诺瓦化学 58 南亚塑料 59 Copesul 60 Wacker化学时铭显时铭显(1933.4.26)。化学工程与装备专家。江苏省常熟市人。1956年毕业于北京石油学院获硕士学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授。长期从事多相流动与分离工程的研究,尤其突出在高温气固分离技术的研

9、究。首次提出了旋风分离器尺寸分类优化设计方法,解决了催化裂化旋风分离器完整的设计技术,开发出新型高效PV型旋风分离器并广泛应用,经济效益显著;研制成功新型多种系列的高效旋风管及由它组成的立管式和卧管式多管旋风分离器,已在全国所有的催化裂化装置上推广应用,效益显著;在燃煤增压流化燃烧与煤的气化等工程的高温除尘技术中研制成的新型旋风分离器,性能优于国外同类装置;新研制成的多系列气固快速分离及油气快速引出组合技术已在炼油催化裂化装置中推广应用,有重大经济效益。多次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奖励,“催化裂化pv型旋风分离器的研究与开发”获1991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有授权发明专利10项。发表学术论文130余

10、篇,专著2本。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闵恩泽(1924.2.8)。石油化工催化剂专家。四川省成都市人。1946年中央大学化工系毕业。1951年获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博士学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高级工程师。60年代开发成功磷酸硅藻土叠合催化剂、铂重整催化剂、小球硅铝裂化催化剂、微球硅铝裂化催化剂,均建成工厂投入生产。70-80年代领导了钼镍磷加氢催化剂、一氧化碳助燃剂、半合成沸石裂化催化剂等的研制、开发、生产和应用。1980年以后,指导开展新催化材料和新化学反应工程的导向性基础研究,包括非晶态合金、负载杂多酸、纳米分子筛以及磁稳定流化床、悬浮催化蒸

11、馏等,已开发成功己内酰胺磁稳定流化床加氢、悬浮催化蒸馏烷基化等新工艺。90年代,曾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九五”重大基础研究项目“环境友好石油化工催化化学和反应工程”的主持人,进入绿色化学领域,指导化纤单体已内酰胺成套绿色制造技术的开发,已经工业化,取得重大经济和社会效益。近年指导开发从农林生物质可再生资源生产生物柴油及化工产品的生物炼油化工厂,再推向工业化。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3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陆婉珍(Wanzhen Lu; W.Z.Lu 1924-) 分析化学与石油化学专家。.1946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化工系。1949年获美国伊

12、里诺斯大学硕士学位。1951年获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博士学位。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技术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她主持系统评价了中国原油资源,并出版了中国原油的评价,为原油合理加工提供了科学依据。多次参加解决生产中的问题,如大庆喷气燃料的烧蚀作用机理等。指导建立了从天然气到渣油的整套组成分析方法。其中开发弹性石英毛细管色谱柱,并研究成功新型填充毛细管色谱法快速分析炼厂气及新型多孔层毛细管色谱法分析汽油中不同碳数的烃组成等成果有所创新。1995年以来致力于近红外光谱仪的研制及应用。1988年她被授予中国石化总公司有突出贡献的科技和管理

13、专家称号,同年被评为国家千名有卓越贡献的专家。主持编辑了重整工艺分析方法、石油化工分析方法汇编等,一批研究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中国石化总公司科技进步奖,申请国内外专利40余项(件)。唐敖庆1915年11月18日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县。著名化学家、卓越的教育家;享誉国际的具有特色的中国理论化学学派的创建人及主要代表者。 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化学系;1949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1950年1月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1952年调任吉林大学教授,参加领导吉林大学化学系创建工作;1956年任吉林大学副校长;1978年至1986年任吉林大学校长;1986年2月主持组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出任

14、主任;现任吉林大学名誉校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名誉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奖励委员会主任。 50年代初提出计算复杂分子旋转能量变化规律“势能函数公式”,为从结构上改变物质性能提供了比较可靠依据;1955年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后,引起国内外学术界广泛重视,于1957年获得中国科学院颁发的自然科学三等奖。50年代后期解决国家建设急需的高分子合成和改性问题,转入高分子反应与结构关系的研究,对高分子缩聚、交联与固化、共聚及裂解等反应逐一进行深入研究,形成的明显特色高分子反应统计理论体系。60年代初以化学键理论的重要分支配位场理论这一科学前沿课题研究,带领其研究集体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创造性地发展完善了配位场理

15、论及其研究方法;此项成果被1966年北京国际暑期物理讨论会评为十项优秀成果之一,并于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70年代以来与江元生共同着手分子轨道图形理论的系统研究,经过10多年努力,提出了本征多项式的计算、分子轨道系数计算、对称性约化三条定理,使繁复的量子化学计算简化为形式计算。这一量子化学形式体系,不论就计算还是对有关实验现象的解释,均表达为概括性高、含义直观、简便易行的分子图形的推理形式;1987年,该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共发表学术论文260多篇;与其研究集体合作出版配位场理论方法(英文版)、分子轨道图形理论(中、英文版)、高分子反应统计理论、量子化学、应用量子化学、约化密度矩阵引论、配位场理论方法补编(中、英文版)、微观反应动态学等8部学术专著。 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学部学部委员;1981年被聘为国际量子分子科学研究院院士;1981年至1992年曾任中国科学院主席团成员曹湘洪(1945.6.28- )。石油化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