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区水土流失现状与对策分析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0955060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5.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凉州区水土流失现状与对策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凉州区水土流失现状与对策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凉州区水土流失现状与对策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凉州区水土流失现状与对策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凉州区水土流失现状与对策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凉州区水土流失现状与对策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凉州区水土流失现状与对策分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凉州区水土流失现状与对策分析武威市凉州区水土流失较为严重,流失面积占总面积的64.3%,主要以水蚀和 风蚀为主。为了有效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必须提高对水土流失治理的认识,依法 防治水土流失,加强预防监督职能的发挥,改革生态环境建设项目管理办法,按区 域生态工程类型分工,调动积极性、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加强水土保持的科技投 入,提高科学治理水平。1、基本现状:1.1、基本情况:武威市凉州区位于河西走廊东端,祁连山北麓,东经 101º; 5935,北纬37;2315“-38;1254”,东邻古浪县和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南依 天祝藏族自治县,西接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北与永昌、民勤两县接壤,

2、属石羊河流 域中上游,属于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总的气候特点是:太阳辐射强,日照充足、 夏季炎热、冬季严寒、降水少、蒸发量大、空气干燥、昼夜温差悬殊。全年日照时 数为2967.8小时;气温以7月份最高,为29C, 1月最低,为零下14.9C。多年 平均降水量160mm,年蒸发量2020mm.国土总面积4873.85km2,人均占有土地面 积仅0.006km2,人均耕地0.0013km2,(区内土地包括:农用地2063.58km2,占土 地总面积的 42.35%,其中: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和水域面积分别占土地总 面积的 24.16%、1.54%、2.81%、13.46% 和 0.38%;建设用

3、地为 341.54 km2,占 土地总面积7%;未利用地为2468.73 km2,占土地总面积的50.65%)。流经区内的西营河、金塔河、杂木河、黄羊河是全区的主要地表水源,多年来 平均地表径流量为6.80亿m3/a,(1993年2003年)。区内地下水取水量为5.25 亿m3/a,其中90%为河渠入渗量、基岩裂隙水入渗量,近十年来地下水年均可利 用量为2.816亿m3.全区地表水、地下水总的可利用量多年平均为9.616亿m3.森林 面积达462.16 km2 (天然林42.47 km2,人工林419.69 km2),森林覆盖率达9.1%.1.2、水土流失现状:凉州区水土流失总面积达3132.

4、34km2,占土地总面积的 64.3%,其中:风蚀面积1949.26 km2,占流失面积的62.2%,水蚀面积1183.08 km2, 占流失面积的37.8%.根据凉州区的地形地貌,水土流失主要形式为水力侵蚀和风力 侵蚀,山区主要以水力侵蚀为主,东部和北部沙漠沿线主要以风蚀为主。水蚀主要 由于全区降水较少且年内分布不均匀,降雨强度与水土流失危害成正比,在发生强 降雨和持续降雨的情况下,南部山区径流极易形成洪水、使切沟、冲沟发育强烈, 造成较大的水土流失危害和财产损失,冬春降水较多时,往往在阴坡和凹地形成积 雪、春季表层迅速消解,雪水不能下渗,在坡耕地上形成强烈细沟状面蚀,尤其在 沿山地带极为明

5、显。经过长期流失冲刷和其它外营力的作用,发育成丘陵起伏,支 离破碎的缓坡地段,原土壤结构疏松、土壤容易随地表径流流失,“跑水、跑肥、 跑土”现象严重存在,造成地力衰退;风蚀区主要分布在区境内沙漠和与沙漠毗邻 的乡镇,年降水量少,疏松、裸露的表土抵御风力作用较低,容易形成扬失、跃移 现象,一遇大风,主要以扬失为主,尘沙飞扬,有时造成大面积沙尘暴天气,严重 影响全区及边缘地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整个危急到全石羊河流域。形成水土流失的成因主要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南部山区山坡陡峭,地势 起伏、沟壑密集,是形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加之降水集中,强度大,植被稀疏, 容易汇集成地表径流,东部和北部主要

6、受降水限制、风力影响,易形成荒漠化;另 一因素主要是人为活动频繁,取土、毁林、毁草、陡坡开荒、开矿、办厂、道路建 设等项目工程实施,加剧了新的水土流失的发生、发展。1.3、水土流失治理现状及采取的做法:全区水土流失治理面积达到389.1km2,治理程度12.4%,(其中:水平梯田11.3km2,水保林291.4km2.经济林34.5km2, 荒坡种草18.2km2,封山育林15km2,封坡育草14.7km2,沟坝地4km2),完成谷 坊138 座,沟头防护14处。在农业耕作措施上重点采用少耕、免耕,秸杆还田, 水平阶、横坡种植、地膜覆盖等措施。1.3.1. 建立健全了水保法制体系 为了有效规范

7、全区水土流失的预防监督和治 理,凉州区按水土保持法、甘肃省水土保持法实施办法编制完成了凉州 区水土保持管理办法、凉州区水土流失危害补偿费、防治费征收、使用和管理 规定(试行)、凉州区山丘区、风沙区生产建设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规定(试行), 从而有了一套完备的法规体系。1.3.2. 加强了水保机构的建立 我区于 1985 年建立了凉州区水土保持工作站, 隶属于凉州区水利局管辖,具体负责预防监督和水土流失的治理,同时于1993年 在沿山和风沙区的13个乡镇成立了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监察所,实行分片落实,加 强了水土流失预防监督工作。1.3.3. 加强了小流域综合治理 近年来,凉州区水土保持工作站按照“南护

8、水源、 北治风沙、中建绿洲”的总体思路,通过广泛深入的勘测,与市水保站调查并编制 完成了武威市小流域成果汇编,为进行规划设计提供了一定的资料,同时,为 了有效控制区域水土流失的发生和发展,区水保站按全面规划、统筹安排、分步实 施的步骤,积极争取项目,完成了大甘沟、虎目沟两条小流域综合治理,累计完成 治理面积2.04km2,同时为其它流域建设总结了技术经验。1.3.4. 加强了水土保持方案的审批和落实 水土流失的治理,关键要按照“预防 为主,全面规划、因地制宜、综合防治、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工作方针加强预 防监督工作,近年来,特别对大型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落实进行了有效的督查, 尤其对连霍高

9、速公路、武嘉电气化铁路、兰武二线、西油东送、西气东输西营河三 沟、四沟电站等项目水保方案进行了有效督查,促使建设方按“三同时”制度落实了 各类水土保持工程。2. 目前全区水土流失预防治理方面还存在以下问题:2.1. 水土保持方案落实上难度较大 由于区水保站办公地点在张义山区,在全区 开展工作时有效性和时效性都不够。特别对全区各类工程缺乏有效的监督,其次由 于多口管理,水保站对建设项目水保方案的实施不能有效的督促落实。2.2. 水土保持项目建设步伐缓慢 近年来,水保站按“发展抓项目”的思路,积极 储备并上报了几条小流域综合治理规划,如凉州区张义镇长大沟流域综合治理实 施规划、凉州区张义镇上马沟流

10、域规划、凉州区张义镇阿林沟小流域综合 治理实施规划、凉州区张义山区虎目沟小流域规划、凉州区水土保持生态 环境建设“坡改梯”工程规划、凉州区黄羊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示范区规划、 凉州区黄羊河流域、清源风沙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建设的项目建议、凉 州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等规划,但建设项目审批困难,未能立项实施, 使水保建设速度相对缓慢。2.3. 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步伐不一致 由于全区经济发展基本上都建立在脆弱 的生态环境基础上,为了追求经济增产,一定程度上对生态环境的改善有忽视现象, 而且部分地方工程建设对水保方案的编制和落实、规费缴纳重视程度不够。3、预防治理对策分析:3.1、提高对水土

11、流失治理的认识虽然近年来,通过加强预防监督、开展林草 措施为主的生态工程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局部治理与整体恶化的趋势并 存,特别是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承载力加重,“边治理、边 破坏”的现象十分严重,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同时也应看到,凉州区自然条件具 有明显的脆弱性。因此,全区水土流失严重既与人为因素破坏有关,同时也与自然 条件有很大关系。对全区水土流失治理的长期性与艰巨性应有足够的认识,要坚持 统筹规划、突出重点、量力而行,有步骤地实施好凉州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 规划(20002015 年)中规定的水土流失治理任务。从现在起,坚决控制住人 为因素产生新的水土流失,重

12、点要使水土保持工作与林业工作紧密结合,使生态环 境特别恶劣的沿山区和东部、北部风沙区治理初见成效,进而有效遏制生态环境恶 化趋势,尽快实现山川秀美的目标。3.2、加强预防监督职能的发挥,依法防治水土流失。近年来,由于宣传力度不够,一些部门、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对水土保持的重要 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尤其是水土保持的基本国策意识和法制观念不强。有法不依, 执法不严现象普遍存在。水土保持法明令规定“禁止在 25以上陡坡地开垦种植 农作物”,并根据实际情况,逐步退耕、植树种草、恢复植被、或者修建梯田“,但 这项规定目前还未真正得到落实;二是近年来,项目建设力度较大,但开发项目水 保方案编报率低,”三权一方

13、案三同时“制度贯彻不力。建议进一步健全与加强水土 保持法制队伍,切实执行水土保持法、森林法、环境保护法、草原 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水法等去律,以及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法规政 策,同时人大、政府要从健全法律法规的方向出发,加强地方法规健全,不断提高 全民的法制观念,形成全社会自觉保护水土资源的强大舆论,依法打击各种破坏资 源与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各有关部门、企业在经济开发和项目建设时,要充分考 虑对周围水土保持的影响,严格执行水土保持有关法律法规。严格控制在生态环境 脆弱的地区开垦土地,坚决制止毁坏林地、草地以及污染水资源等造成新的水土流 失发生的行为。三是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14、,实行”预防 为主“的水土保持工作方针,按照”谁造成水土流失、谁治理“及”谁治理、谁受益“的 原则,对生产建设项目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造成水土流失的以及农民承包的坡耕地 的水土流失,依照水土保持法规的有关规定限期治理,将受益主体的水土流失防治 工作纳入法制轨道。通过监督执法,有效控制人为造成新的水土流失的发生、发展。3.3、处理好生态效益与社会经济效益的关系水土流失治理与水土等自然资源 的开发利用相结合是水土保持工作多年来取得的一条重要经验。只有强调减蚀减沙 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才能发动广大群众参与水土保持工作。但是,从水土流失地 区可持续发展要求以及石羊河流域的全局来看,除了必须把土壤侵蚀减小

15、到允许的 程度外,还需要建立流域允许产沙量的考核指标。随着凉州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 建设规划的实施,全区将投入大量资金治理水土流失,其目的首先是控制侵蚀与 产沙,根治“心腹之患”。因此,在小流域治理的规划与成果验收中,要突出减蚀减 沙等生态效益,并把它落到实处。不能只考虑人均粮食产量、人均收入、脱贫致富 等社会经济指标。一定要把中央提出的生态环境建设“10年初见成效, 30年大见成 效”落实到不同类型区、不同流域的减蚀减沙指标上。3.4、改革生态环境建设项目管理办法,按区域生态工程类型分工生态环境建 设可以按产业类型划分为农业生态工程、林业生态工程、牧业生态工程等。另外, 也可按生态系统类型来划

16、分,如山丘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生态工程、风沙区荒漠 化防治生态工程。为了克服条块分割、各部门各自为政的现象,贯彻生态系统恢复 与重建的整体性原则,建议生态环境建设必须以水土保持为龙头,大支流治理为骨 干,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基础,以乡为基本单元,以3 大效益为中心,在小流域综 合治理规划指导下,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农牧措施等相互配套,农林水等部门相 互配合,进行综合治理与开发,发挥综合效益。水蚀区林草措施要进一步加强,重 点采用鱼鳞坑、水平阶及反坡梯田等有效措施。在干旱的北部风沙区以荒漠化防治 为龙头,采用生物、工程、农业、牧业措施,对荒漠化地区的生态系统进行保护、 改良与合理开发利用。风蚀区造林采用麦草压沙等有效方法。由此,建议全区应成 立生态环境建设领导小组,加强统一管理,避免互相扯皮,重复统计治理成绩,重 复估算治理效益。3.5、调动群众积极性,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新形势下的水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