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中的磷素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0944759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0.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壤中的磷素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土壤中的磷素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土壤中的磷素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土壤中的磷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壤中的磷素(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土壤中的磷素土壤是作物磷素营养的主要来源,土壤中的磷素包括有机和无机两种形态, 主要是磷酸钙(镁)盐、磷酸铁、铝盐。大部分有机磷多作物是有效的,但大部 分无机磷酸盐在水中的溶解都很低,作物非常难以吸收。进入土壤的各种磷酸盐, 都非常迅速地与土壤中的钙、铁、铝等离子作用,形成难溶性的磷酸盐沉淀,或 吸附在土壤胶体上,并逐渐转化为难溶性磷酸盐。土壤pH值和氧化还原状况 是影响磷酸盐有效性的主要因素。1土壤中磷的含量、形态及其有效性1.1 土壤磷素含量土壤中的磷来自于成土矿物、有机物质和所施用的肥料。我国大多数土壤的 全磷含量为0.04%0.25%,一般说来有机质含量高、熟化程度高、质地粘重 的土壤

2、,全磷含量都比较高。土壤磷素含量不仅有明显的地带性分布,而且也呈 现出有规律性的局部变化。从南往北、由东向西,我国土壤中的全磷含量逐渐增 加;离城镇村庄越远,土壤含磷量越低1.2 土壤磷素的形态及其有效性土壤中的磷可分为有机态磷和无机态磷,有机态磷主要是植酸盐、磷脂和核 酸,耕地土壤一般占全磷的20%左右,对作物几乎都是有效的。无机态磷占土 壤全磷的80%以上,主要有钙(镁)磷酸盐(Ca - P)、铁铝磷酸盐(Fe - P、 Al - P )、闭蓄态磷(O - P )。1)钙(镁)磷酸盐:磷酸根与钙、镁结合形成不同溶解度的磷酸钙、镁盐 类,主要是磷酸钙盐,是我国北方石灰性土壤中磷酸盐的主要形态

3、。磷酸钙盐有 多种,常见的磷酸钙盐的溶解度和对作物的有效性大小顺序为:氟磷灰石 羟 基磷灰石 磷酸八钙 磷酸二钙 磷酸一钙。2)铁、铝磷酸盐:磷酸根与Fe3+、Fe2+、Al3+结合形成各种形态的磷 酸铁、铝类化合物,是酸性土壤磷酸盐的主要形态,常见的有粉红磷酸铁(Fe(OH)2.H2PO4 )和磷铝石(Al(OH)2.H2PO4 ),其溶解度极小,对作物 的有效性很低。在水田主要是蓝铁矿(Fe3(PO4)2.3H2O ),有效性有所提高。3)闭蓄态磷:在酸性土壤,大部分磷酸盐常常被铁的氧化物或水化氧化物 的胶膜所包被着,而在石灰性土壤,磷酸盐的表面也常常形成钙质胶膜,有效性大大降低。2 土壤

4、中磷的转化土壤中磷的转化包括磷的固定和磷的释放两个方向相反的过程,实际上有效 磷无效化与无效磷有效化的过程,二者总处于动态平衡之中。2.1磷的固定大多数土壤都具有很强的固定磷的能力,其过程十分复杂,主要有4个机 制:化学固定、吸附固定、闭蓄固定和生物固定,主要是化学和吸附固定。不同 的土壤,有不同的固磷机制(图片:不同pH时磷在土壤中被固定的情况)。1)化学固定:是指由于化学反应,产生磷酸盐沉淀。一般二价以上的金属 离子与磷酸根形成的化合物,其溶解度都很低。土壤中常见的磷酸盐沉淀有钙镁 磷酸盐和铁铝磷酸盐,前者主要发生在石灰性、中性以及大量施用石灰的酸性土 壤上,后者则是酸性土壤磷化学固定的原

5、因(化学反应链接:石灰性土壤磷酸 盐沉淀反应,酸性土壤磷酸盐沉淀反应)。2)吸附固定:酸性土壤中大量的铁、铝氧化物或水化氧化物,可以吸附磷 酸根,并逐渐转化为各种难溶的磷酸盐。土壤胶体上吸附的铁、铝离子也可起类 似的反应(化学反应链接:酸性土壤磷的吸附固定)。在石灰性土壤存在大量碳 酸钙,磷酸根可以吸附在碳酸钙的表面而被固定下来(化学反应链接:石灰性土 壤磷的吸附固定)。土壤胶体上吸附的Ca2+也可以起类似的作用。黏土矿物上 有许多OH基,磷酸根可以吸附在这些矿物上,从而被固定(化学反应链接: 黏土矿物磷的吸附固定)。3)闭蓄固定:当磷酸盐的表面形成不溶性的铁、铝质或钙质胶膜时,磷酸 盐的有效

6、性很低。在强酸性旱地土壤,由铁、铝质胶膜所形成的闭蓄态磷占无机 磷的比例较高,只有将旱地改为水田时,由于Fe3+被还原为Fe2+,胶膜被 破坏,磷的有效性才提高。4)生物固定:微生物在分解碳磷比(C/P )高于200300有机物质时, 需要吸收利用土壤中的有效磷,从而降低土壤有效磷含量。但是微生物死亡后, 所吸收的磷又将转化为土壤有效磷。所以磷的生物固定不是严格的固定,反而可 以减少或延缓磷的化学和吸附固定,从而提高磷的利用效率。2.2 磷的释放磷的释放是多种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与土壤pH值的变化、氧化还 原条件、有机物质的分解等因素有关。一般说来,酸性土壤pH值升高,碱性土壤pH值降低,都可提高磷的有 效性。还原条件下Fe3+转化Fe2+,也使磷的有效性提高,尤其可以提高闭蓄态 磷的有效性。有机物质的分解产生的有机酸,不仅降低土壤pH值,促进磷酸盐的溶解; 同时有机酸能够与铁、铝、钙等结合,一方面减少磷的固定,另一方面释放出被 铁、铝、钙所固定的磷。作物根系分泌的有机酸也起类似的作用。微生物和作物 的呼吸作用产生的CO2,也可降低土壤的pH值,从而提高磷的有效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