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和分级管控制度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0942298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25.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和分级管控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和分级管控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和分级管控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和分级管控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和分级管控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和分级管控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和分级管控制度(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和分级管控制度(一)目的和适用范围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来源于 风险管理的思想。风险管理是研究风险发生规律和风险控制技术的一 门新兴管理学科,通过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并在此基础上优化组合 各种风险管理技术,对风险实施有效的评估、控制和妥善处理风险所 致损失的后果,期望达到以最少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安全保障的目标。 企业实行风险管理的目的就是要以最经济合理的方式消除风险导致的 各种灾害后果,它包括危害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等一整套系统 而科学的管理方法,去辨识危害、评价风险、然后根据成本效益分析 针对企业所存在的风险做出客观而科学的决策,以确定处理风

2、险的最 佳方案。1. 本制度适用于企业生产现场安全管理的全过程(1)危害辨识。识别危害的存在并确定其性质的过程。(2)风险。特定危害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结合。(3)风险评价。评价风险程度并确定其是否在可承受范围的全过 程。2. 职责(1)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的步骤。(2)各单位要详细划分作业活动;编制作业活动表,其内容包括 设备、人员和工序,并收集有关信息。(3)辨识与各项作业活动有关的主要危害。(4)在假定现有的或计划的控制措施适应的情况下,对与各项危 害有关的风险的程度做出主观评价,并给出风险的分级。C级:一般隐患,劳务班组或分包班组可自行解决的隐患。3. 安全隐患整治责

3、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要定期和不定期的对生产经营工 作场所进行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处理各类隐患。一时不能消除的,要 制定方案措施跟踪整改。(1) 项目部经理对本部门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负监督管理和整 改落实责任。(2) 项目其他领导对分管工作范围内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负 直接整治责任。(3) 项目质安部负责监督检查本单位重大隐患的整治进度并跟踪 结果。(4) 项目其他业务部门负责本部门范围内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 理和日常监管工作,全面落实安全生产隐患排查与治理。(5) 栋号工长负责本工作岗位范围内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排查治 理负监督管理和整改落实责任。4. 安全生产隐患管理各单位在日常工作

4、中检查和发现的隐患要及时消除,对重大隐患 要明确整治单位和责任人并登记建档。(1) 应当与公司分包出去的分包单位和甲方分包出去的分包单位 签订书面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并在协议中明确各自对隐患排查治理 和防控的管理职责,严禁以包代管。(2) 发包单位对承包、承租单位的隐患排查治理负有统一协调和 监督管理的职责。(3)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安全生产隐患,均有权向公司质安部或其他部门报告。(4) 有关部门接到隐患报告后,要按照职责分工立即进行核实并予以处理;发现所报隐患应由其他单位处理的,接报人要立即通报有 关单位和个人,并跟踪隐患的治理。(5) 安全生产隐患确认项目部每月排查出的隐患,确定为A、B级

5、的,应按程序申报后组 织实施整改(紧急情况下可先行整治)。5. 安全生产隐患整改按照“谁管理,谁整改”和“分级负责、责任落实的原则,做到整改内容、设备材料、资金、时间进度、责任人“五落实”。一般隐患的整改,由有关部门负责人或者有关人员立即组织整改。重大隐患的整改,要制定治理方案。方案包括以下内容:(1) 治理的目标和任务;(2) 米取的方法和措施;(3) 经费和物资的落实;(4) 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5) 治理的时限和要求;(6) 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隐患治理期间要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发生。隐患 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 人员,疏散可能危及的

6、其他人员,并设置警戒标志,暂时停产或者停 止使用。隐患治理过程中要加强对治理期间的自然灾害预防。在接到有关 自然灾害预报时,要及时向下属单位(班组)发出预警通知;可能危及作业人员安全的情况时,要及时撤离人员、停止作业、加强监测等, 并及时向上级汇报。隐患整治结果要进行跟踪监督检查,直至隐患彻底整改完毕或得 到有效控制。在隐患未治理完成前,实施整改的部门或责任人必须及 时报告进展,直至隐患整改治理完成。6. 确保隐患排查治理资金投入隐患排查治理所需资金从单位专项资金中解决,保证有充足的资 金整改到位。7. 坚持“不安全不生产的原则坚持“不安全不生产的原则,对一时不能消除的隐患要采取有 效防范措施

7、加以控制,并限期解决。对无防范措施的场所或单位,要 坚决予以停产整改。8. 隐患排查方式和频次隐患排查方式隐患排查工作可与项目各专业的日常管理、专项检查和监督检查 等工作相结合,综合以下方式进行:(1)日常隐患排查;(2)综合性隐患排查;(3)专项隐患排查;(4)事故类比隐患排查。 日常隐患排查是指班组、岗位员工的交接班检查和班中巡回检 查,以及项目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进行的日常性检查。日常隐患排查要 加强对关键装置、要害部位、关键环节、重大危险源的检查和巡查。 综合性隐患排查是指以保障安全生产为目的,以安全责任制、 各项专业管理制度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落实情况为重点,各有关专业 和部门共同参与的全

8、面检查。 专项隐患排查主要是指对施工区域内的脚手架、基坑开挖、高 处作业、模板支架、起重作业、临时用电、消防安全、防洪度汛、冬 季施工、重大活动及节假日期间安全生产等进行的专项检查。 事故类比隐患排查是企业内或同类企业发生事故后,或某一类 隐患频繁出现而进行的举一反三的安全检查。9. 隐患排查频次确定。项目部进行隐患排查的频次应符合以下要求:(1) 班组安全员对作业范围内现场巡检至少每天1次,对复杂地 质条件和超过一定规模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等关键部位应进行全 覆盖巡查。(2) 专业工程施工作业时,项目现场技术人员(施工员、设备、电 气、爆破等)对相关专业安全隐患排查每天不少于1次。(3)

9、项目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所有危险作业进行隐患排 查每天至少1次,可结合视频监控方式进行现场巡检。(4) 质安部至少每周组织1次专项隐患排查。(5) 项目负责人应按照岗位责任制检查,至少每月组织1次综合性 隐患排查。(6) 项目部至少每季度组织1次综合性隐患排查和专项隐患排查, 两者可结合进行。(7) 当获知同类企业发生伤亡及设备、火灾、爆炸等事故,或当企 业某一类隐患在检查中频繁出现时,应举一反三,及时进行事故类比 隐患专项排查。(8) 对于办公区、生活区、巳完工区域等不经常发生变化的,可依 据实际变化情况确定排查周期,如果发生变化,应及时进行隐患排查。10. 其它情形。当发生以下情形之

10、一,项目应及时组织进行相关专业的隐患排查:(1) 颁布实施有关新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或原有适用法律法规、 标准规范重新修订的;(2) 组织机构和人员发生重大调整的;(3) 施工工艺、设备设施、电气仪表、技术方案、地质条件或施 工队伍发生重大改变的;(4) 外部安全生产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5) 发生事故或对事故、事件有新的认识的;(6) 气候条件发生大的变化或预报可能发生重大自然灾害的。11. 隐患排查内容所有隐患排查和整改情况应作好记录,并建立专门档案。根据建 筑房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特点,隐患排查包括但不限 于以下内容:(1) 安全基础管理;(2) 高处作业;(3) 模板支架;

11、(4) 起重吊装;(5) 基坑施工;(6) 脚手架;(7) 施工用电;(8) 施工机具;(9) 消防安全;(10) 施工环境。11.隐患上报(1)项目部应当每月月末采用“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向当地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上报隐患排查治理统计汇总及存在的重 大隐患情况。(2)对于重大安全隐患,项目部除依照前款规定报送外,应当及 时向当地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告。重大安全隐患报告的内容 应当包括: 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 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分析; 应急处理及应急预案的制订情况; 隐患的治理方案。12. 项目部检查发现的重大安全隐患经治理后符合安全生产条件 的,应向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

12、提出恢复施工的书面申请,经建设单位 和监理单位复查合格,并将隐患治理情况报告当地住房城乡建设行政 主管部门后,方可恢复施工。13. 对于因自然灾害可能导致事故灾难的隐患,项目部应当按照有 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等排查治理,采取可靠的预防措施,制定 应急预案。项目部在接到有关自然灾害预报时,应当及时发出预警通 知;发生自然灾害可能危及人员安全的情况时,应当采取撤离人员、停止作业、加强监测等安全措施,并及时向当地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 管部门报告。14. 隐患统计分析项目部应根据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信息,按隐患的特性、成因、部 位、时间、级别、频次等,定期分析项目隐患发生的趋势和规律,对 突出隐患制定有

13、针对性的专项治理措施,发布事故预测预警信息,部 署下阶段安全生产重点工作。15.督办机制(1)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执行上级对下级监督,同级间安全生 产监督体系安全生产保证体系进行监督的督办机制;(2) 质安部、各部门分别对重大事故隐患、一般事故隐患实施整 改督办,落实专人、措施、时间进行督促整改;16. 质安部根据检查发现的事故隐患信息,以项目部定期安全检 查记录整改通知书形成进行督办。定期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 行检查,检查情况及时通报。17. 处罚隐患整治单位或责任人未认真履行隐患排查治理职责,导致发生 事故的,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处罚。(5)制定并保存辨识工作场所化学品和生产过程危险、生

14、产作用 的设备和技术的安全信息资料。(6)进行工作场所危险评价,包括事故隐患的辨识,灾难性事故 引发因素的辨识,估计事故影响范围,对职工安全和健康的影响。(7)编制计划以控制评价中发现的,需要重视的任何风险,尤其 是不可承受的风险。(8)建立一套管理体制落实工作场所危险评价结果,包括事故预 防、减缓以及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9)针对巳修正的控制措施,重新评价风险,并检查风险是不可 承受。(10)修订完善并向职工下发、培训、实施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程 序)包括每个操作阶段的程序、操作极限值、安全措施;利用事故分 析会、安全活动认真分析导致或已导致生产现场事故和未遂事故的每 一事件,并对发现的问题制

15、定改进措施,确保事件的危险程度和控制措施被每个职工充分理解。3. 危害辨识(1)危害辨识要考虑的问题。(2)存在什么危害(伤害源)?或谁(什么)会受到伤害?(3)谁(什么)会受到伤害?或伤害会怎样发生?(4)伤害会怎样发生?或存在什么危害(伤害源)?(5)危险因素。能使人造成伤亡,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坏,或影响 人的身体健康导致产生,对物造成慢性损坏的因素。(6)事故原因。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导致事故发 生的直接原因,是管理缺欠,控制不力,缺乏知识,对存在的危险估 计错误,或其他个人因素等基本原因的征兆。(7)企业工伤事故不安全状态分类(见企业安全标准化管理操 作规程)(8)企业能导致事故和职业危害的直接原因分类。为便于各单位 组织生产时,对危险、危害因素的辨识和分析,根据GB/LT13816-92生产过程危险和危害因素分类与代码的规定,结合企业生产实际 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危害因素分为以下5类。(9)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10)设备、设施缺陷(强度不够、刚度不够、稳定性有效期、 密封不良、应力集中、外形缺陷、外露运动件、制动器缺陷,控制器 缺陷、设备设施其他缺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