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上市公司财务欺诈及审计对策的研究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10940390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关上市公司财务欺诈及审计对策的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有关上市公司财务欺诈及审计对策的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有关上市公司财务欺诈及审计对策的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有关上市公司财务欺诈及审计对策的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关上市公司财务欺诈及审计对策的研究(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有关上市公司财务欺诈及审计对策的研究一、上市公司财务欺诈产生条件与成因分析(一)财务欺诈产生条件财务欺诈产生原因的理论包括三角理论、GONE理论和企业舞弊风险因子理论等。(1)财务欺诈三角理论。该理论指出财务舞弊的产生离不开压力、动机,自我合理化三个条件。压力是指公司财务舞弊者的舞弊动机,财务舞弊者也明白财务欺诈有被发现的风险,被发现即意味着惩罚,同时内心还要承受职业道德的压力。这便是财务欺诈的本钱。正常情况下,理性的人是不会去冒这种风险。当公司相关人员面临某种压力或诱惑时,便会产生财务舞弊的冲动;时机即是施行财务欺诈的环境、条件;自我合理化是指施行舞弊人员内心通常会找的对自己舞弊的合理解释,

2、尽管在外界看来,合理化解释并不合理。其找以使自己的舞弊行为与自己的道德观念、行为准那么一致。假设缺少上述三个因素中的一个,财务欺诈便不可能发生。(2) GONE理论。该理论其实也是提出了产生财务舞弊的要素:greed(贪心);opporlun场(时机);need(需要);xposme C暴露)。当舞弊者贪心而又对钱财很强的需求,存在时机并且预计事后不会被发现,就一定会进展舞弊. (3)企业舞弊风险因子理论。该理论认为舞弊风险因子山个别风险因子和一般风险因子组成。个别风险因子为个人的因素,不在组织控制影响范围内,分为道德品质和动机;一般风险因子为组织决定的因素,分为舞弊的时机、舞弊被发现的可能性

3、和被发现后受惩罚的性质和力度。当舞弊者综合个别风险因子和一般风险因子,认为舞弊带来的利益大于所冒的风险时,就会进展舞弊。综上,财务欺诈产生原因的三种理论,都对舞弊产生条件进展了分析,有一定的对应关系,三种理论因子的对应见表1。总之,舞弊发生需要一定的条件,当舞弊者受到舞弊的压力,而组织或实体的内部控制等的不完善给予其舞弊时机并且被发现后的惩罚措施不够有力,就会发生财务舞弊.二、上市公司财务欺诈常用手段及识别(一)上市公司财务欺诈常用手段包括:(1)虚构会计事项。一是虚构交易事项。虚构交易事项是上市公司最常见、最有效的一种造假手段,虚假交易可以通过如下手段实现:一是提早确认收入,比方对某些只签订

4、了销售合同但合同尚未执行尚不满足会计收入确认条件的业务提早确认为收入,增加应收账款:二是编造交易,将库存商品确认为主营业务收入,虚增了应收账款和主营业务收入,从而形成虚假利润。二是虚拟资产、隐藏负债。虚拟资产的手段有:虚增库存存货,例如对于已经发出的商品没有记账,已经销出的商品本钱没有进展结转;不良资产长期挂账,例如应当确认为损失的坏账准备没有及时结转,不应转为资产的长期待摊费用,盘亏资产没有转销,超出折旧期限的固定资产没有报废注销等。隐藏债务的方式很多,主要为当期发生的应付费用没有进展确认。(2)粉饰会计报表。一是使用不恰当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有些上市公司在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折旧方法和预

5、计净残值方面前后期没有保持一致,表现出一定的随意性,而使报告年度多提折旧减少利润或少提折旧增加利润。二是隐瞒会计报表重大事项。在经济活动中,财务报表使用者不仅需要财务报表提供的数据信息,还需要在附注中披露的信息,以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三、上市公司财务欺诈审计对策(一)进展企业内部控制评估在进展审计之前,审计人员应当关注企业的内部控制。山于外部审计很大程度上要依赖内部控制有效情况下的一些会计信息,所以在审计之前,审计人员一定要对企业的内部控制有效性进展分析。首先要观察企业是否已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其次,要理解公司的治理构造。公司的审计部门是否具有独立性,是否设立独立董事,独立董事是否具有独立性。

6、只有在确定内部控制有效的情况下,审计人员才能不需要加以验证地使用企业提供的财务信息。要做好这两项工作,审计人员就要先要求被审计公司提供公司现行的财务制度,认真评价其财务制度是否符合会计准那么要求。假设符合会计准那么要求,该财务制度是否得到贯彻执行。对于公司的治理构造,要分析公司的治理构造属于哪种类型,该治理构造存在哪些缺陷,会不会影响公司内部控制的独立性。(二)开展企业外部审计包括:(1)关注财务舞弊预兆。审计开始后,审计人员要具有高度警觉性,以便发现公司存在的舞弊预兆。在承受审计业务约定书时,审计人员要关注被审计单位的治理构造、内部控制施行情况,被审计单位所处行业的一些舞弊案件及其特征。关注被审计单位的治理构造、内部控制的施行情况可以让审计人员评估被审计单位进展财务欺诈的可能性,以及时发现一些不被审计单位存在财务舞弊的征兆;关注被审计单位所处的行业的一些舞弊案件,总结该行业财务舞弊的特点,比照被审计单位,可以验证被审计单位是否存在财务舞弊征兆。(2)理解不同舞弊的特征。理解非管理舞弊和管理舞弊两种舞弊的特征,观察被审计单位是否存在上述两种舞弊所存在的特征,可以让审计人员更迅速地发现财务舞弊所在。本文档【有关上市公司财务欺诈及审计对策的研究】更多文档欢迎访问wendang.chazidia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