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10938097 上传时间:2023-03-2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负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负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负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负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负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页例1、例2及练习一第1-4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掌握正负数表达方法。过程与方法:能用正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如温度、海拔高度等可以以“0”为中间量的不同意义的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在现实情景中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教学难点: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的现象。教学准备:温度计挂图教学过程:一、课前游戏老师说一句话,学生说相反的话。二、教学例11、出示温度计挂图:老师介绍温度计以及怎么看温度计。(理解摄氏度和华氏度F)2、老师出

2、示三亚、南京、哈尔滨三地的气温图片。请学生分别说出南京、三亚、哈尔滨三个城市的温度,提醒学生用摄氏度表示:(学生观察,同位交流)出示南京图片:南京0摄氏度出示三亚图片:三亚零上20摄氏度出示哈尔滨图片:哈尔滨零下20摄氏度3、指明学生看图回答。师:怎么表示和区分零上和零下的温度,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负数的初步认识)5、介绍正负数的读写法。师:规定零上20摄氏度记作+20或20,“+20”读作正二十, “+20”也可以写成20;规定零下20摄氏度记作-20。“-20”读作负二十,书写时,只要先写“-”负号,再写20。(教师板书)师:现在,你们能准确的说出和写出三个地方的温度了吗?

3、6、看到这三个温度,你有何感受?(初步感受负数比0小)7、小小气象记录员师:我们一起来当气象记录员,一边听天气预报,一边记录气温。(老师口报,学生记录,可以请两位同学上黑板记录,然后讲评。)8、小结:用正负数可以区分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三、教学例21、认识海拔高度的表示方法老师介绍计量山峰和盆地高度的方法及海拔高度,规定海面的平均海拔高度为0米。2、出示图片:我国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最低的盆地是新疆吐鲁番,你知道它们的海拔高度是多少?你能用今天学的知识表示这两个地方的海拔高度吗? 3、分别说一说8844.4米和155米这两个数的实际意思。4、小结:用正负数还可以区分海平面以上的高度和海平面

4、以下的高度。四、归结知识要点。这两个例题有什么共同的地方?(都有正负数;都是以0为中间量,0以上用正数表示,0以下用负数表示。)五、巩固练习1、完成第2页的练一练。强调0的问题,说明为什么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2、完成练习一第1、2题。3、完成练习一第4题。指导负温度表示的操作方法。六、课时小结:今天这节课,同学们学到了哪些知识?七、布置作业:练习一第3题每人写出5个正数和5个负数。八、负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这一堂课是学生接受新知识“负数”的起点,我利用游戏把生活中相反意义的词让学生说出,然后引入新课进行讲解。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努力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

5、。学生始终保持着高昂的学习情绪,配合老师一问一答,感受了学习数学的快乐,品尝了成功的喜悦。数学课标要求“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一理念,我就带领学生主动去参与观察、猜测、探索、交流等数学活动,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回顾整节课,还是出现了几个问题:有几个学生把“、”号写成正、负这样的表达方式,而没有用数学符号;课堂上首次出现“、”号的时候,只是让学生互相读了一下,没有让学生说说它表示的意义;学生对为什么要产生负数的源由不太清楚,认识不深刻。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对学生回答问题要及时把握,善于抓住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亲身经历感悟,在观察中获得知识;要大胆的让学生参与社会调查,鼓励他们从身边的场景中寻找负数,结合相反意义的量自己创造一些正负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