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室的注意事项精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0929180 上传时间:2023-02-13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1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实验室的注意事项精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化学实验室的注意事项精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化学实验室的注意事项精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化学实验室的注意事项精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化学实验室的注意事项精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学实验室的注意事项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实验室的注意事项精(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室中应注意的诸多安全问题-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做的反应,如果可能的话,产品后处理的时候,尽量中和一 下。否则,产品放久之后可能会分解。我们这儿用完重氮甲烷后,总会加点酸去破坏剩余的重氮甲烷。有位哥们胆子 大直接用浓盐酸(应该用稀的盐酸或醋酸,结果和残余的碱剧烈放热,重氮甲烷的乙醚 溶液呀就这样把他征服爆炸了还有一位老师就是分液漏斗的塞子上没涂真空 脂,一摩擦就把乙醚给烧起来了好恐怖呀大家用重氮甲烷时一定要千万注意,第一次最好有个有经验的人在旁指导,不要 自己随便做,量也不要太大,亚硝基甲基脲最多25克别贪多,要是需要量大就分几批 去做夏天用乙醚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我今年

2、8月用乙醚萃取,只在分液漏斗里轻摇 了一下,正要准备放气,炸了,还好没伤到我。我的产品阿!有一次我做分液萃取,先是 用50ml HCI洗涤有机相(含产品撚后再用50ml 5% NaHCO3洗涤产品,结果振摇的 时候,塞子被冲开了,产品全部喷出来了。原因是没有放气。大家洗涤产品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如果洗涤会生成气体的话,一定要注意放气。就在本周,我们所一天内连续发生两起重大安全事故。某博士生在使用过氧乙酸的时候,没有带防护眼镜,结果过氧乙酸溅到眼睛,致使双眼受伤,肿得到现在还不能 睁开,还不知道以后会怎样。另一个博士生在使用三乙基铝的时候,不小心弄到了手上,由于没有带防护手套,出事后也没有 立刻用

3、大量清水冲洗,结果左手皮肤严重,需要植皮。两起事故都有一个共同点:麻痹大意,不按照安全规则操作。如果带了防护眼镜, 手套的话,后果就不会这么严重。而且资料显示,越是博士生,做实验越不谨慎。总抱 着侥幸心理,认为不会出事,结果河里面淹死的就是那些会游泳的。在有机所的五年,耳闻目睹了很多安全事故,深感多一份细心,多一份保障。现将 我所知道的实验室里面的潜在危险总结如下:欢迎大家就自己知道的进行补充。一、溶剂处理方面的潜在危险。A、溶剂无水处理前,一定要预处理对于低沸点的溶剂,如乙醚,正戊烷等一定要先用干燥剂预先干燥,然后再加入钠 丝进行回流,并且加热不能过快过高。因为,一旦溶剂里面的含水量过大,那

4、么生成氢 气很剧烈的话,溶剂极易冲出体系,然后遇见明火或正在加热的电阻丝,发生爆炸。这 一点在有机所是有先例的,当时的惨状是,爆炸的冲击波从三楼冲到顶楼,把通风装臵 炸的粉碎。包括对面实验室的整扇窗都被推倒。对于醚类溶剂,如果生产时间较长,或者久臵不用的话,一定不要震动,同时要加入 还原剂,除掉生成的过氧化合物。也是一个博士生,在处理久臵不用的处理THF的装 臵的时候,刚一拔磨口活塞,就发生爆炸,满脸血肉模糊。用钠处理的溶剂和卤代烷溶剂处理装臵不能公用一个与大气相连的装臵。有些同学为省事或节约空间,把所有溶剂处理装臵中保证与大气相通的 装臵相连,这样做的危险是很可能如果卤代烷,特别是二氯甲烷,

5、加热的时候温度较高 无法冷凝下来,这样,有可能密度较大的卤代烷就会顺着相同的管道,进入用钠丝干燥 的溶剂的体系。一旦出现这样的事情,肯定是爆炸。大家知道,卤代烷在金属钠的作 用下的偶联反应非常剧烈。B、废溶剂的处理,绝对不要发生酸性液体和碱性液体,氧化性液体和还原性液 体的混装,这样非常危险。在有机所,废液桶爆炸不是一次两次。对于 S0CI2, PCI5, PCI3绝对不能未经处理就放入废液桶,后果也很危险。二、实验操作方面的潜在危险。1、对于加热、生成气体的反应,一定要小心不要成了封闭体系2、应该小心滴加、冷却的反应,一定要严格遵守,不要图省事3、反应前,一定要检查仪器有无裂痕。对于反应体系

6、气压变化大的反应,大家一 般都会注意。但是,有些问题就是在你想不到的时候出现。我在一次萃取的时候,量在2升左右,发现分液漏斗有一个裂痕,以为没有问题。结果,在手中刚一摇晃时,就炸 开了。20%的KOH溶液喷了我一脸,更可怕的是,溶液顺着桌面进入插座,引起电源 短路,然后引发火灾。4、对于容易爆炸的反应物,如过氧化合物,叠氮化合物,重氮化合物,无水高人盐, 在使用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加热小心,量取小心,处理小心。不要因为震动引起爆炸。 举三个例子如下:某副教授在有机所进修时,加压蒸馏一容易分解的化合物,由于加热没有控制好, 发生爆炸,场面极其血腥,胸口的洞缝了五十多针!某研究生,在做关于过氧化合物

7、的实验时,用旋转蒸发仪浓缩含有过氧化合物的 溶液,完毕,不是小心地把空气放入,而是一下子就通气,结果由于空气的撞击引发爆炸 甲级甲等残废。我们今天看到的现场的照片是:一截手指头血淋淋地沾在玻璃上。 (这也是加压蒸馏通气时为什么要慢慢来的原因某工作人员,在做叠氮化合物的实验室,反应都处理好了,他觉得反应容器要处理 一下,结果在打开瓶塞的时候,一用力,爆炸。最后是一句忠告,不清楚的实验,不了解化合物性质的实验,精神状态不好时,一定 要当心(2配体的纯度对于做不对称催化的,以及利用配体来改进某些金属催化反应的 化学工作者来说,至关重要。但是,不同批次合成的配体,其纯度由于采用原料的不同, 或者纯化时

8、所用的硅胶等材料的性能有所不同,就会导致反应的结果不能重复。如 果前后配体的纯度有差异,或者溶剂等使用的不同,导致反应条件筛选前后不是在可 比较的前提下进行,有可能导致一些好结果的埋没。我们在发表论文时,详细写清楚试验的操作,试剂的纯化方法,就是为保证别人按 照相同的方法处理,可以重复试验结果。因此,我们必须保证自己的实验方法是在同一条件下进行。我们在实验过程中,确实也发现某些实验数据较难重复,这个问题不少从事不对 称研究的小组都曾碰到。分析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1、配体的纯度不符合要求, 所以反应的活性和对映选择性与以前的结果不相吻合,特别是分离纯化时用的溶剂和硅胶质量得不到保证,导致按照

9、以前纯化条件得不到符合研究工作的要求纯度的 配体;2、反应的操作存在误差:这突出表现在称量这一环节。由于配体和金属盐的 量均只有几毫克,静电的干扰在天气干燥的时候尤为突出;3、反应的溶剂多为丙 酮,CH3CN和卤代烷等难以检测其含水量的溶剂,不同批次处理的溶剂,可能含水量 不同,从而导致反应结果不能重复。为了保证实验数据的可重复性,我们摸索并建立一套配体纯度检验的方法和标 准的反应条件。特别是配体30a在几个反应中展示了优异的性质后,这一要求对于 开展其他研究尤为关键。经过较长时间的实践,我们总结得到以下经验供参考:A、标准反应条件的建立1、配体合成所用的CH3CN、三乙胺和四氯化碳按照标准方

10、法处理,再经小量 反应证明合格后(能合成出配体,保存在活化后的分子筛中供使用。2、条件实验中所用的溶剂,如果不能通过指示剂显色来确保其无水,则严格按照 标准方法处理后,再经活化后的分子筛进一步处理后,蒸出使用;对于已经筛选出的最 佳溶剂,每次新处理后,均用标准反应检验,ee值与以前的实验符合后才能使用。3、称量过程中,尽可能避免静电的干扰。B、配体纯度方法的建立1、对于合成的新配体,在用磁氢谱和碳谱?定初步纯度后,先用于某一反?得到一 个关于反应速率和ee值的数据;然后,用不同的展开剂再次纯化配体后并取其最纯的 部分,在相同的条件下重复与前相同的反应。如果反应情况(包括速率和ee值变化不大,表

11、明配体的纯度已经合格;如果反应结果有明显改善,这表明配体纯度有了提高, 这需要再次纯化配体,直至反应结果的不同在误差范围内,才表明配体纯度已经合 格。举例如下:对于配体30a,先用石油醚和丙酮(4:1, v/v的展开剂经柱层析得到一 淡黄色的油状液体,虽然此液体经核磁鉴定,纯度已经很好,但是用囘f啉配体最常用 的模型反应-DA反应(eq 1 一检验,在以Cu(OTf2为Lewis酸,CH2CI2为溶剂,-30oC 的反应条件下,却发现反应几乎不进行。再用石油醚和乙酸乙酯(1:1, v/v的展开剂进一步纯化后,再在相同的条件下一试,反应在一小时内结束,ee值为36%。将配体再 次纯化后,重试反应

12、,反应时间和反应的ee值不变。于是认为配体已经很纯,可以用 于反应的条件筛选。每次重新合成出来的配体,都在此反应条件下反应。当反应时 间和ee值均与上述结果相符,表明配体纯度合格后,才能将配体用于条件反应(3首先,你从现在起,有时间就泡在实验室,观察你的师兄们是如何操作的,每一 个细节都不要放过。仔细想一想,为什么要这样操作,不懂就问,直到你弄清楚了为什 么要这样操作。你也可以想清楚原因后,再去和其他师兄交换意见,看看别人的想 法。当然,刚进实验室,你肯定要当当下手,多跑跑腿,这样才能和师兄们套近乎,他们也才愿意和你多交流。其次,进入实验室后,失败是经常的,但是你一定要弄清楚失败的原因。不要在

13、没 有弄清楚原因的情况下,盲目再进行相同的实验操作。记住,分析好原因后,再做试验, 做一次试验,就要排除一个可能的因素。不要因为怕导师说你反应开得少,就开一大堆试验。这样的结果是让你陷于大量的体力劳动,没有时间思考,总结提高。在做每一个实验之前,不要查到一篇文献,就马上按照文献方法去试。反复调研 文献,看一看,要得到目标产物,有哪些方法,每种方法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经过反复 比较,选择最方便的开始。这不但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捷径,而且是在培养你的判断能 力,也是在积累你的经验和知识。你想,一个实验你就可以积累一系列资料,一个学期 下来,你将有多大的收获?这种方法累,但是绝对有效。我相信,只要坚持,

14、毕业的时候, 你会脱胎换骨。对于你所采用方法的文献,实验步骤的每一个细节,要问问什么这么做?如果不这 样做,后果是什么?能不能用其他方法代替?参考其他合成相同产物的文献,看看别人 的实验步骤又是如何?他们做了什么改动?为什么要这样改动?因为实验是相通的,这 些问题你一旦掌握了,坚持一个月的时间,其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在我的周围,有很多人一直到要博士毕业了 ,这些问题都没有解决,吾未见其明 也。(4关于DMF的无水处理方法引起这么多争议,实在出乎我的意料。不可否认,不同的实验对试剂、溶剂的纯度等各方面的要求不同。不需要严格 无水的反应,你去进行严格的无水处理就是浪费时间;反之亦然。我也承认,有

15、时候试 剂中的一些微量杂质的存在,往往会使反应有出人意料的结果。在我所知道的范围 (上海有机所内,就有两个这样的例子:李安虎博士(戴立信小组在首例通过叶立德途 径实现的高立体选择性的氮杂环丙烷的反应中,使用的是未处理的国产分析纯 CH3CN溶剂。文章在An gew. Chem. I nt. Ed上发表后,引起了一位法国科学家的注 意,但是他在重复该试验的过程中,发现直接使用商业化的分析纯 CH3 CN溶剂不能 重复反应结果,只有在反应体系添加一定量的水后才能重复试验结果,于是专门撰文 指正。我们分析原因,认为是国产试剂的含水量比进口试剂的要高;第二个例子是:袁 宇博士在杂DA反应中,发现试验结

16、果不能重复,而且所用的苯甲醛越纯,反应结果越 差。从而想到了最初使用的苯甲醛可能有部分被氧化成苯甲酸,进而发现使用酸为添加剂可以大大改善反应的结果(文章发表在Chem. Eur.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试验不需要严格按照标准方法。特别是当我们在进 行未知领域的探索时,需要对反应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进行总结。如果我们反应所 使用的试剂或溶剂含有少量的杂质,那我们如何保证试验的可重复性?我们又如何根 据实验结果来分析,设计下一步的实验方案,改进试验结果?按照一套标准的实验方法进行操作,对于新进实验室的同学更为重要。因为失 败是新手们的常事,如果我们不能保证我们试验试剂的纯度以及无水要求是否满足 等等,那么一旦实验失败了,我们如何寻找原因?到底是操作失误还是其他?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同学,在几年试验生涯中,深感按照标准方法试验的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