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优化训练-第1-2章-实验探究题汇编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10928317 上传时间:2023-11-24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优化训练-第1-2章-实验探究题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优化训练-第1-2章-实验探究题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优化训练-第1-2章-实验探究题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优化训练-第1-2章-实验探究题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优化训练-第1-2章-实验探究题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优化训练-第1-2章-实验探究题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优化训练-第1-2章-实验探究题汇编(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七下科学优化训练第12章-实验探究题汇编.分析阐明“多莉”的诞生,意味着人类可以运用动物的一种组织细胞,像翻录磁带或复印文献同样,大量生产出相似的生命体,这无疑是基因工程研究领域的一大突破。“多莉”的特别之处在于它的生命的诞生没有精子的参与。研究人员先将一种绵羊(甲)卵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吸出去,使其变成空壳,然后从一只6岁的母羊(乙)身上取出一种乳腺细胞,将其中的遗传物质注入卵细胞空壳中。这样就得到了一种具有新的遗传物质但却没有受过精的卵细胞。这一通过改造的卵细胞分裂、增殖形成胚胎,再被植入另一只母羊(丙)子宫内,随着母羊的成功分娩,“多莉”来到了世界。()小多莉的诞生是通过哪项技术实现的?_

2、。()小多莉的长相像_绵羊?与_绵羊没有血缘关系?(3)通过以上信息你会得出什么结论?_。 .蚕宝宝是我们熟悉的昆虫,正常状况下,蚕宝宝在结茧时不吃也不喝,每个蚕宝宝能结出一种厚薄均匀的茧,某爱好小组在对蚕茧分类时发现,有个别蚕茧是有两个蚕宝宝共同结出的“双宫茧”,属于劣质茧。因此想探究产生“双宫茧”的因素。她们在5月份进行了实验,将刚成熟的蚕宝宝分三组以不同的密度(如:条米2指每平方米放的蚕宝宝数量为130条)进行实验,7天后记录“双宫茧”的数量。为实验的可靠性在9月份又做了一次实验。实验成果见下表。请问:()蚕的发育过程为 ;()该小组提出的假设是 ;()这一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3.某班

3、级科学探究小组的同窗就为什么要用两只耳听声音,建立了如下猜想:用两只耳听到的声音的响度大,可以听的更清晰;用两只耳听声音,可以辨别声源的方向;左耳听左边的声音,右耳听右边的声音。(1)为了验证其猜想的对的与否,同窗们设计并做了如下实验:在离同一声源同样远近的条件下,同一人用两只耳听声音,然后再用一只耳听声音(另一只耳道用耳塞塞住)。若猜想是对的的,则实验成果应当是 ,实验中同窗们应用了科学探究中的 法和 的措施。(2)为了验证其猜想的对的与否,同窗们又做了实验且成果如下:让一同窗蒙上眼睛,用两只耳听某一声源发出的声音,成果该同窗对声源的方位判断对的,然后改用一只耳听(声源换了方位),成果该同窗

4、对声源的方位判断错误。根据以上实验成果,可以断定猜测是 。4种子的萌发除受温度、水分、空气等非生物因素影响外,与否还受其她生物因素影响呢?有人就这一问题进行了实验研究,下表是她们的实验成果,请分析回答:豆角小麦玉米莴苣无蒜77%93.%95.670.0有蒜933%.%85.%30注:有蒜是指在各培养皿中加入了2克碾碎的大蒜籽,无蒜则未加,实验过程中提供种子萌发的合适条件。(1)该实验探究的具体问题是_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探究的措施是设立_实验。()实验成果表白,大蒜籽对_种子的发芽率有较大影响,而对其她三种种子的发芽率没有明显的作用。(3)请根据本实验的成果从理论上分析:如果在大蒜苗生长到一定高

5、度(此时地下部分已经形成大蒜籽)时,再向间行(即在两行大蒜苗之间)播种莴苣种子或者豆角种子,那么,哪种方案更好?_。为什么?_。5.爱好小组为探究“不同浓度的重金属污染液对水稻种子萌发与否有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措施和环节】采集重金属污染液50,用蒸馏水将其分别稀释10、0、10、100倍,获得4种不同浓度的重金属污染液。取4只相似培养皿,分别编号为甲、乙、丙、丁,垫上纱布,加入等体积不同浓度的重金属污染液,浸润纱布。挑选籽粒饱满、大小相似的水稻种子200粒。随机均提成4组,分别均匀放入上述4只培养皿的纱布上。将4只培养皿置于25恒温培养箱内,每天给它们补充等量、相应浓度的重金属污染液。【

6、记录和分析】一段时间后,记录各组水稻种子的_,进行比较。【预测成果】如果重金属污染液对水稻种子的萌发有克制作用,实验成果应是_。【反思与评价】()在环节中。每只培养皿中均匀放置50粒水稻种子,而不是1粒的因素是_。()实验方案存在缺陷,还需要增长一种对比实验,该实验方案是 _。6.下表是声音在不同介质,不同温度下的传播速度。序号介质温度()速度(/s)空气01B空气15340C空气0344水15E铁40读表回答问题:()通过比较_(填“序号”),可得出在相似温度下,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通过比较A、B、C,可得出的结论是_。()小明和小刚运用一根足够长的布满水的自来水管做了一

7、种有趣的实验,小明将一只耳朵紧贴在水管一端,小刚在另一端敲一下,则小明会听到_声敲打声。7.聂利同窗在一种养蜂场看到许多蜜蜂汇集在蜂箱上,双翅没有振动,仍嗡嗡地叫个不断。她对十万个为什么中“蜜蜂发声是不断振动双翅产生的”这一结论产生怀疑。蜜蜂的发声部位究竟在哪里?下面是聂利同窗的重要摸索过程:把多只蜜蜂的双翅用胶水粘在木板上,蜜蜂仍然发声。剪去多只蜜蜂的双翅,蜜蜂仍然发声。在蜜蜂的翅根旁发现两粒小“黑点”,蜜蜂发声时,黑点上下鼓动。用大头针刺破多只蜜蜂的小黑点,蜜蜂不发声。请回答:(1)聂利同窗在实验时,采用多只蜜蜂的目的是 。(2)从实验和可得出的结论是 。()“用大头针刺破多只蜜蜂的小黑点

8、”基于的假设是 。8某研究小组运用以上两个纸杯和某些长短、粗细不同的琴弦,又进行了探究“音调和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她们选用的琴弦长度、材料在图中已标出(其中琴弦的的直径关系:LaLcdb),并且每根琴弦固定在“音箱”上的松紧限度一致。若选择琴弦a和b,则是为了研究 。若她们想研究“音调的高下与琴弦长度”的关系应选择琴弦 。若她们想研究“琴弦音调高下与材料”的关系应选择琴弦 。若有同窗选择和d进行研究,并推理得出:琴弦长度越长,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的结论。该同窗探究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答出一条即可) 。 9在学习吉她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下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她决定对此进

9、行研究。通过和同窗们讨论,提出了如下猜想: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下,也许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下,也许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下,也许与琴弦的材料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与否对的,她们找到了下表所列种规格的琴弦,由于音调高下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种可以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编号材料长度(c)横截面积(m2)A铜606B铜6009铜60.0D铜8.76E铜铜000.G钢8012H尼龙01.0尼龙100()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_,_,_的琴弦进行实验。(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_,_,_的琴弦进行实验。(3)表中

10、有的材料规格还没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必须懂得该项内容。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4)随着实验的进行,小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下,也许还与琴弦的松紧限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如图所示,四支相似的试管内装有不同深度的水。(1)用嘴贴着管口吹气,则发出的声音的音调由低到高的顺序是:_(填序号)。()用棒敲击试管,则发出的声音音调由低到高的顺序是:_(填序号)。 11.如图所示,用一把钢尺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音调与频率的关系,请你设计实验方案。(1)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措施: ;结论: 。(2)探究声音的音调与频率的关系:措施: ;结论: 。2如图是巴斯德出名的“鹅颈瓶”实验示意图。A瓶、B瓶内都装有肉汤,甲图表达A瓶煮沸,瓶不作解决。一段时间后,其中一瓶仍然保鲜,另一瓶变质;接着,将保鲜那瓶的瓶颈打断(如乙图),数后来,瓶中肉汤也变质。请回答:()甲图中肉汤仍保鲜的是 瓶,而将其瓶颈打断后,变质的因素是空气中的 进入瓶内。(2)甲、乙两组实验所控制的变量都是 。A.瓶子的大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