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梁体系转换技术交底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10928144 上传时间:2022-11-1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5.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T梁体系转换技术交底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T梁体系转换技术交底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T梁体系转换技术交底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T梁体系转换技术交底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T梁体系转换技术交底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T梁体系转换技术交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T梁体系转换技术交底(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T梁体系转换技术交底一、适用范围中天路桥SFTJ-3合同段内T梁体系转换工程。二、编制依据1、施工图设计文件。2、交通部现行的各项规范、规程。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4 、 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2003年版)。5、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三、工程简介十房高速三标有桥梁10座,其中30mT梁6座、40mT梁4座,下面 我以全真观 2#大桥为例,给大家介绍体系转换施工工序及技术。全 真观2#大桥设计为8 孔 30mT 梁(每4 孔为1 联,左右幅共4 联), 交角120度,大桥中心桩号K86+518,起点桩号K86+394.5,终点 桩号

2、K86+645.5,桥梁全长251m,桥梁上跨209国道及官山河,最 高墩柱30m,最低墩柱13m。1 、材料准备( 1 )开工前应完成所需原材料进场:主要包括水泥、碎石、中 粗砂、钢筋、钢绞线、锚具等材料的进场工作。(2)必须严把进场材料质量关,进场的材料须检验合格后方可 使用,坚决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场,进场的材料必须要满足 开工的需要。(3)按程序对进场的材料进行检测,并及时将检测结果反馈。2、机械设备准备(1)机械设备的型号、数量必须满足施工需要和招标文件 的要求。(2)机械性能良好,关键设备要有备用,需要组装和调试的设 备在开工前调试完毕。(3)各种小型机具要配备齐全,要满足施工需要。3

3、、测量准备(1)根据桥梁形式跨径及设计要求的施工精度确定,利用原设 计网点或重新布设控制网点,并与相邻路基标段进行联测。 补充施工需要的水准点、桥梁轴线、墩台控制桩。J&b1(2)要准确放出桥面中线,桥面标高及护栏底座边线。为保证 精度加密控制点。(3)施工过程中,应测定并经常检查各部分的位置和标高,并 做出测量记录和结论,如超出允许偏差值时,应分析原因 并做出测量记录和结论,并予以补救和改正。(4)测量人员必须配备齐全,满足工程测量任务和测量制度的 需要。(5)测量工作必须配备高精度测量仪器,保证测量放样精度。 所有仪器定期送专业检测部门检定合格,平时要进行周检 和月检。4、试验准备(1)试

4、验室建设面积及人员、仪器配备必须满足建设标准要求(2)试验仪器设备,设备定期由国家计量检测部门检验标定。(3)开工前作好各种原材料的试验检测工作,同时完成配合比 的试验和验证工作。5、施工现场准备(1)施工表面要清扫干净,无混凝土残渣。(2)场地平整,道路畅通,场地布置规划合理。3)施工现场要以满足施工、利于管理、安全生产、文明施工 美化驻地环境为原则。4)施工现场能确保施工人员安全和防洪防汛要求,做到水通、电通、道路通。五、体系转换施工工艺体系转换施工工艺框图1、梁板连接与固定:梁板架设好经检测合格后,及时连接好横隔 板上下主筋(中横梁、端横梁 1#、1/#、2#、2/#钢筋)及梁端主筋(梁

5、 板底1#、1/#钢筋),焊缝长度应满足:单面焊10d(直径25mm钢筋焊 接长度不小于250mm直径28mm焊接长度不小于280mm)、双面焊接 5d(直径25mm钢筋焊接长度不小于125mm 直径28mm钢筋焊接长度 不小于140mm),焊缝宽度0.7d (直径25mm钢筋为17.5mm直径28mm 钢筋为19.6mm),焊缝厚度0.3d(直径25mm钢筋为7.5mm,直径28mm 钢筋为 8.4mm)。2、支座安装:在连接梁端主筋(1#、 1/#钢筋)前,安放好橡胶支 座及预埋钢板,支座规格为450mm*500mm*99mm横桥方向为450mm, 顺桥方向为500mm。预埋钢板规格为70

6、0mm*30mm*500mm 横桥方向 为500mm,顺桥方向为700mm,外露为15mm。支座安装应注意锚固钢 筋与梁底预埋钢板焊接,其焊接为双面焊,直径为16mm钢筋,长度不 小于5d即长度不小于80mm。焊接时为避免对橡胶支座的损伤,可用木 楔将钢板楔起10mm,待钢板焊完冷却后将其取掉。3、横隔板施工:(1)、钢筋制作:除上述主筋连接外,还有24根3#筋直径为10mm 钢筋连接,其连接方式采用绑扎或点焊连接,长度为100mm。4#筋为直 径10mm箍筋共7道,绑扎时叠合处向上错位绑扎。(2)、模板制作:模板采用15mm竹胶板加工成型,底模用吊栏托 起支撑,两侧采用对拉杆对拉。(3)、砼

7、浇筑养护:砼采用c50砼浇筑,30型振捣棒振捣,采用土 工布覆盖洒水养护。4、墩顶现浇段施工:(1)、底板制作:底板用竹胶板背100mm*100mm方木,间距为 300m m,下面两端头再各横一道100mm*100mm方木用木楔楔起,以方 便拆卸。立模板时要注意把钢板四周堵塞好,严禁漏浆问题的出现。( 2)、钢筋制作:在钢筋绑扎前,处理好梁板预留钢筋及负弯区钢 绞线穿梭,满足图纸及规范要求后,方可进行钢筋绑扎作业。钢筋绑扎 顺序现浇段2#1#3#、腹板6#4#翼板3、#、1、#、现浇段4#。为 施工时人员上下及施工方便,建议 2#钢筋先不封闭上口,把钢筋预留待 钢筋基本成型后再封闭,必要时采用

8、焊接的办法闭合,焊接长度应达到$3Z规范要求,4#钢筋与钢绞线发生冲突可适当向上或向下的调整。在钢绞 线穿梭的同时把连接用的波纹管穿好,待钢绞线穿好后用透明胶带密封 好,防止水泥浆的渗入。(3) 、砼浇筑养护:砼采用C50砼浇筑,采用土工布覆盖在高边处 放置滴水桶滴灌养护。5、湿接缝现浇施工:(1) 、钢筋加工:绑扎顺序8#5、#5#,8#筋是直径12mm环形钢 筋,绑扎时叠合处向上,按驻地办要求进行焊接,焊接长度应满足单面 焊不小于120mm、双面焊不小于60mm。5、#筋为直径10mm直条钢筋 帮至8#环形筋内下层,5#筋为直径12mm直条钢筋帮至8#环形筋内上 层。(2) 、模板制作:模

9、板采用竹胶板加工而成,宽900mm、分段长 2440mm。卷扬机从桥底吊至梁板翼沿板底(卷扬机安在梁板上)用吊 杆固定在湿接缝上方设置的横梁上,吊杆间距为800mm吊杆用PC管 套好以便拆模时把模板顺利的放置桥底。(3) 、砼浇筑及养护:采用C50砼浇筑,为养护方便可湿接缝顶面 可比梁板浇低5mm,用土工布覆盖,在高边设置水管喷淋养护。( 4)、湿接缝应在负弯区张拉、压浆后再进行施工。6、体系转换:当一联的横隔板、墩顶现浇段施工完成,待砼达到 张拉时的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体系转换。转换顺序为1、 2 跨3、 4 跨 2、 3 跨,每跨张拉顺序先中间后两边对称张拉。张拉完后及时压浆, 压浆采用真空

10、辅助压浆法压浆,其压浆前的真空度必须得到负压的 0.060.08Mpa,水泥浆的稠度为3050秒,一头压浆一头冒出原浆后稳 压2分钟,稳压时的压力要达到0.8Mpa,达到强度后依照顺序拆除临时 支座,体系转换完成。7、张拉公式计算:预应力筋张拉时的控制应力,应以张拉时的实 际伸长值与理论计算伸长值进行校核,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相差应 控制在 6%之内。1-e-(kx+kx+p 0附:预应力筋理论伸长值及预应力筋平均张拉力的计算式:小)L式中:PXL-P=P人 Ay XEgL一预应力筋理论仲长值:cm;P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N;x一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孔道长度,cm;Ay预应力筋截面面积,mm

11、2;Eg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Mpa;p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张拉力,N;0 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 和,rad;k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0.0015; M 预应力筋与孔道避的摩擦系数,0.25 ;上式考虑了孔道曲线及局部偏差的摩阻影响。当为直线孔道及不考 虑局部偏差的摩阻影响时,预应力筋理论伸长值可简化如下:(1)当孔道为直线时, 0 =0,可简化为:p L二(1eQRAy X Eg(2)当孔道为直线且无局部偏差的摩阻时厂p = p,可简化为: pX L L二Ay X Eg公式的说明: 、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Eg)取值是否正确,对理论仲长值的影 响较大,据有关单位的测

12、试资料表明,一般取吨= 1.95X105Mpa较妥。 对于重要工程,应提前测试。 、预应力筋的张拉力P,按下式计算:P=O XAg XnX1/1000XbK式中:P一预应力筋的张拉力,KN;O 预应力筋的张拉力控制应力,Mpa;kAg每根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mm2 ;n 同时张拉预应力筋根数;b超张拉系数,不超拉时为1.0。预应力筋的张拉控制应力应符合设计要求,且不宜超过0.75Rb, (Rbyy 为钢材的极限抗拉强度标准值)。六、模板要求:1、模板采用不小于 15mm 厚竹夹板加工。2、模板的板面平整,接缝严密不漏浆。3、模板脱模剂不得采用废机油,不得污染钢筋及施工缝。七、安全生产要点:(1

13、)、在横隔板施工中采用吊篮施工,吊篮用角钢焊接而成,根据 横隔板底模高度,用拉筋拉紧,固定在安装好的两片T梁顶面之间的横 槽钢上,安装牢固防止施工发生松动。(2) 、负弯区施工平台的设置:用50mm角钢加工2个长、宽1500mm、 高1200mm (护栏)的操作平台,用2个1吨卷扬机从桥底把操作平台吊 至梁底,再用钢丝绳索在桥面的横杆上,形成双层保险。平台上设置张 拉操作平台,平台角度与钢绞线角度一致,张拉千斤顶通过平台推入钢 绞线根部锚固张拉。(3) 、所有施工人员必须佩带安全帽、安全带等必要的安全防护用 品,并做好上岗前的安全教育。( 4)、该项工序为高空作业,所有参建人员必须通过体检合格后方 可上岗。(5) 、上跨209国道、人行通道时应做好防护门架。门架采用50mm 钢管搭设,其高度为5500mm、宽度为5000mm,上面用木板加以覆盖, 以防坠落物对过往车辆、人员的损坏损伤。(6) 、施工现场应做好物品、人员坠落的安全防护措施,严禁物品 的乱堆乱放、上下交叉作业等违规操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