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学科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培训总结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10924776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学科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培训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学科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培训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学科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培训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学学科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培训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学学科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培训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学科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培训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学科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培训总结(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学科骨干老师高级研修班培训总结欣欣此生意 闻风坐相悦 _年7月5日至9日,我有幸在东北师范大学参加了合肥市小学学科骨干老师高级研修班的学习。5天的集中培训,紧张而充实。紧张,是因为每天的培训从早到晚课程满满,作业一天一篇,仿佛回到了学生时代;充实,是因为除了能和来自全市骨干老师们进展面对面的交流之外,还有幸可以聆听到诸多教育大家的讲座,学习到了大量教育教学的先进理念和教学方法。培训中,我非常珍惜这一珍贵的学习时机,边听边思,以将所学能最大可能地运用于自己今后的教育教学理论中去。一、学习内容本次集中培训是根据现代教育的开展趋势和老师专业程度开展的需要,以骨干老师为先,继而带动全市各中小学广阔

2、老师在师德修养、专业知识、课堂教学才能以及教学研究等方面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以适应现代教育开展需要的、具有现代教育教学方法创新才能的现代型优秀老师,从而推动学校的不断开展。基于以上目的,本次培训,我们先后聆听了10位教育专家的报告。专家们分别从国家教育规划的新要求、新理念,三维目的的理解与落实,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与科学评价,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定位与方法等方面作了详尽的讲解和诠释。课间,我们就学习的难点或理论中的困惑及时向专家请教,学员之间也互相交流,切实在实感受到了学有所获,学有所思。二、学有所获1、进一步更新了教育理念。柳海民教授在开班第一课以规划纲要新要求 专业开展新期望为题,着眼于规

3、划纲要背景下的老师专业开展,为我们条分缕析地解读了规划纲要的内容。使我进一步明确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开展规律,将学生的成长作为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一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开展。“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马世力教授在教育理念漫谈报告中提出“教育要想先进、强大,就必须有自己的核心价值理念。”在教改的理论中,我们一定要坚持以生为本,培养学生的独立考虑才能,重视个性化教育,提倡探究性学习。理念是理论的先导,只有具备了科学的教育理念,我们的教育教学理论才会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行,素质教育才会真正得以落实,孩子们才能得以安康成长!2、要实在改革课堂

4、教学方式。课改以来,“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成了我们每一名承受了新理念的教育工作者的教学准那么。然而,如何才能真正做到“授人以渔”却是我们广阔老师在教学理论中的一大困惑。许多打着课堂改革旗帜的革新,正朝着与课改理念背道而驰的方向滑行,从我个人观察到的,大约有以下几种形式:穿新鞋走老路口号喊得震天响,实际行为仍然是以老师为中心,以本为本。机械教条由于缺乏科学的引导,不考虑学情,采取机械的“拿来”,生搬硬套。形式,矫枉过正为凸显“以生为本”,课堂外表热热闹闹,从而丧失了老师的主导。以上现象着实令人堪忧。通过本次培训,特别是聆听了李广教授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与理论追求、刘艳平老师的聚焦三维目的 进步教

5、学实效和王小英教授的关于有效教学的几个根本问题、王廷波校长改变我们的课堂等专家的报告后,经过不断学习、考虑,初步明确了课堂教学方式变革的前行方向和落实方法。明白了有效教学与有效学习的关系关键不是“有效的教”,而是“有效的学”。要真正改变我们的课堂,老师就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只教不研,正所谓“教而不研那么浅,研而不教那么空”,只有真正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了,我们的课堂才会有深度,有广度,才会真正培养出有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学生。3、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优势,优化教育教学过程。本世纪根底教育课程改革是一场由课程教材改革牵动出来的中国根底教育的全面的、整体的改革,这场改革的深度、广度、难度和复杂性都是前所

6、未有的,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一场广泛深化的教育创新。当今社会已步入了信息时代,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根底教育的改革与开展,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主要趋势和国际教育界的根本共识。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共识,是因为现代教育技术的本质是利用技术手段(特别是信息技术手段)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从而到达进步教育教学效果、效益与效率的目的。作为全国根底教育信息化的领跑者东北师范大学,拥有一流的理念和专家团队,本次培训,可以再次得到蜚声国内外的大师朱玉民教授和刘茂森教授的点拨,实那么幸事。两位教授分别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和“整合的有效途径”对我们进展了详细的指导,既有先进的理论引导,又有丰富的教学案例剖析,为

7、我们今后进一步深化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理论提供了明晰的操作思路。通过学习,我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重点加强两方面工作:一是要坚决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校本教研的现代化,加大投入,完善校园网络教研平台的建立与运用;二是继续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力度,以不断优化课堂教学质量,进步课堂教学效率。“欣欣此生意 闻风坐相悦”,集中培训的时间不长,但我们的收获多多。虽然我还有许多知识没有完全消化,有待于回去以后继续领会、体悟、反思。但通过这次学习、培训、交流,我和其他学员一样深深感受到了一股扑面而来的教改清风,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我们一定会将本次培训所得运用于自己的教学理论之中,并身先士卒,带着学校广阔老师积极投身于教改,以实际行动履行“骨干老师”应尽的职责!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