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心浇灌孩子的心灵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10910371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用爱心浇灌孩子的心灵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用爱心浇灌孩子的心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爱心浇灌孩子的心灵(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架起沟通的桥梁 用爱心浇灌孩子的心灵 数学课堂上,老师正在讲台上认真地讲解着题目。小明又像往日一样一会儿摆弄着文具盒,一会儿玩卷笔机。当其他同学开始做作业时,老师轻轻走过去,示意他停止做小动作,开始做作业。可小刚抬头望了老师一眼,依然如故。老师趁他不注意,收走了他的卷笔机。当老师转身准备离开时,他又故意拿起手中的文具盒上下摇晃。老师于是又再次走到他身边,指指文具盒,又指了指作业本,示意他开始做作业。可小刚却将文具盒甩得更响了,这声音足以让正在做作业的同学不约而同地回头看他,于是老师愤怒地一把将他拉出了教室。曾经,这样的镜头在我班教室不断出现,他,小刚就是一个有极强逆反心理的孩子。 这个孩子,大

2、家对他的评价就是:不爱学习,不按时交作业,上课爱讲话,喜欢顶撞老师。像小刚这样的孩子,其实是自尊心极强的孩子,当他被批评时,他用对抗来保护自己,维护自己的尊严。对这样的孩子,我们不能简单粗暴地训斥或恐吓。通过家访与家长进行沟通,我了解到他从小父母离异,由爷爷奶奶抚养长大,感受不到家庭的温馨。由于无人辅导,学习成绩也跟不上,难免有自卑心理。于是他处处设防,怕别人伤害自己,对于老师过于严厉的批评,就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而时有顶撞行为发生。 了解到这个孩子极具叛逆心理的原因之后,教师的爱心和责任感促使我采取了一系列方法来教育他、转化他: 首先要用一颗爱心架起沟通的桥梁。因为小刚家庭比较特殊,心灵上受

3、过严重创伤,所以平时要多给他一些爱护让他充分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慢慢忘却父母离异给他带来的伤害,他感情上有了一定的寄托,对学校、老师、同学有了感情,才不至于发生自暴自弃现象。一方面我注意观察,寻找机会亲近他,关心他,信任他,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我曾多次对他实施了个别心理辅导,亲切询问他学习、生活等情况,在生活上对他嘘寒问暖。如我发现他四季衣服少、旧、破,就经常把自己孩子的衣服送些给他。让他感受到老师对他的重视,老师是爱他的。慢慢地,这个孩子对老师有了好感。另一方面借助班集体的力量帮助他,让他感到集体大家庭的温暖。平时我让同学们多亲近他,还特意安排比较优异的同学和他坐在一起,在学习上、生活上多帮助他

4、。 其次生活中要注意多一些表扬,少一些批评;多一些鼓励,少一些讥讽。赞扬可以对儿童产生奇迹,过多批评惩罚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和报复心理。有自卑心理的单亲孩子更需要老师的关爱,希望老师的赞扬,十分厌恶那些冷落责备他们的人,因为这些人伤害了他的自尊心。若用引导代替讥讽,用表扬代替批评则可以使他们看到希望,增强自信。在教育过程中我注意对他的进步即便是点滴进步也予以及时、热情的表扬。想方设法创造条件,让他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使他对学习、对生活、对自身逐渐增强信心。当然,对他已形成的心理弱点和不良倾向,我也不是一味迁就容忍,但也不粗暴地训斥。而是采用耐心说服和暗示提醒的方法。从而使他不觉得同样的错误被揪住不放,逆反心理也会随之减低直至消失。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刚与同学的关系相处得不错,能按时完成作业了,学习成绩有明显提高,也不再像原来那样动不动就像只刺猬那样竖起满身的尖刺对抗别人了。可见离异家庭的子女,教师的心理辅导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对他们,教师必须付出更多的耐心、诚心,架起沟通的桥梁,用爱心来浇灌孩子的心灵,帮助他们克服不正常的心态,让他们在阳光下健康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