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望洞庭教学反思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10909964 上传时间:2023-03-20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3.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望洞庭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三年级望洞庭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级望洞庭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望洞庭教学反思(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年级望洞庭教学反思 ?望洞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的一首山水小诗。此诗通过对洞庭湖高旷清超的描写,充沛表现出诗人的奇思异采。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年级望洞庭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参考!三年级望洞庭教学反思1?望洞庭这首诗想象丰盛,比喻新颖。诗人描写真实,生动、具体,把湖光和月亮浑然一体的和谐、宁静比作镜子,把君山比作青螺,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诗人通过巧妙而形象的比喻,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洞庭秋月图。遗憾的是,在实施之中,由于条件有限,没有精美的课件展示洞庭秋月图,但幸得课本中的插图非常精致,值得一用。所以,我在教学这首古诗时紧紧围绕“以学定教的原那么设计教学环节,首先引导学生察看课文中的插图,用

2、上一些形容词来形容月夜下的洞庭湖,让学生展开想象,展开联想。接着,就是理解诗意安顿了自学环节,激励学生利用工具书查解字词,给学生创立自读自悟的时机。在交流自学成果的过程中,变单纯的“师教生为“生生互学“生生互补,变僵硬的教师灌输为学生间的自我启迪,从而充沛地让学生自主学习,自悟,自得。理解了,想像了,学生叙述得还是比拟流畅的,特别是文中三次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学生都能准确地找出来,并能理解到位,感觉不错。三年级望洞庭教学反思2这首诗中最大的特点之一是很多的比喻句。先是把月光下的洞庭湖面比作没有打磨过的镜子,后是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把君山比作青螺。后两个比喻句学生能较快理解。前一个比喻句与往常

3、不同,在平时,我们通常说湖面平静得像一面镜子,这样的比喻学生就见得多,但是把湖面比作没有打磨过的镜子,学生就不容易理解了。参考资料上这么说:“未磨的镜面,平而不滑,明而不亮,朦朦胧胧,用来形容月夜湖光,真是恰到好处。所以这个比喻句要结合诗的意境来解说,并要先向学生介绍古时候,使用铜镜,都是要先打磨一番,才能照出样子。月光下的湖面和铜镜都是朦朦胧胧,故这句比喻句真是妙不可言。由此可见,作者刘禹锡对情境的细微描绘,将月下洞庭的景色淋漓尽致的呈现在那七字之中。教学这个比喻句,给我一个很大的感触:比喻这种修辞手法的教学,不应该仅仅为了应付考试,而让学生牢牢记住一个所谓的“最佳的答案。否那么,学生的想象

4、能力不可能培养得起来,写作时运用比喻的欲望和乐趣也将大大减少。在教学此诗时,学到“白银盘里一青螺这句诗,关于“青螺这个词,有个学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说自己查阅资料时,“青螺这个词有个意思是“古代女子画眉的一种画眉墨,不知道这个“青螺是画眉墨的青螺,还是青色的田螺?我当时一时愣住,因为的确没有想到会有孩子提出这样的问题,但又不能避而不答,后来让学生中午回家搜集相关资料,我也找了不少资料,最终我们认为应该还是“青色的田螺,因为这样才会放在银盘之中!三年级望洞庭教学反思3古人云:“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古诗语言凝练,所描绘的意象所构成的意境美,能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能培养学生观赏美,感受美的能力。但

5、是在很多时候,古诗的教学,都只是注重了让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而无视对意境的感悟。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诗境难以感悟,这也是我们古诗教学的难点。?望洞庭这首诗总体给人空灵、缥缈、温柔、宁静、和谐的感受,特别是诗中形象的比喻,形、色和谐,让人感到洞庭山水如设色淡雅、造型精致的艺术品,玲珑剔透。根据这首诗的特点,本节课,我力图引导学生走进文本,通过丰盛想象,感受水天一色物象的画面美,从而感悟空灵、缥缈的意境美。为了突破难点,我在设计时整首诗紧扣“和教学,首先从“色调方面来引导学生试着想象下水天一色的画面美,感悟“和。其次抓形象的比喻,从形、色两方面引导学生想象洞庭山水工艺品般的画面美,进一步品味“和

6、。在学习后两行诗,感悟诗句“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诗人别出心裁的比喻后,巧妙引出唐五代诗人雍陶的?题君山中的名句“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两首诗都运用丰盛的想象和巧妙的比喻,写出了洞庭的宁静、和谐的景象。这两句巧妙地以“螺作比,但一首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成银盘中的青螺,一首将倒映湖中的山比成仙女青黛色的螺髻。把名句拿出来让学生进行赏析,想象画面。使学生在体会巧妙的比喻同时,洞庭的山水的秀美也给他们留下深深的印象。最后是拓展6句古诗名句。一是让学生迁移学诗的办法。二是领略诗人从不同角度写洞庭的山水的美。三是激发诵读经典兴趣,引导学生积累绝妙佳句。本节课构想做到三抓:抓字眼:旨在明确诗的意思。抓想象:旨在领悟诗的意境。抓吟诵:旨在进一步升华情感,得到美的熏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