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科学课的一点体会1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10905468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上科学课的一点体会1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我上科学课的一点体会1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我上科学课的一点体会1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我上科学课的一点体会1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上科学课的一点体会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上科学课的一点体会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上科学课的一点体会(1) 我上科学课的一点体会 紫金山街小学邢好丽 在小学阶段各门课中,科学课占据的角色虽然不突出,但所学知识包罗万象:包括生物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生态环境、生命健康等等。自从我从美术老师转型为一名科学课老师,才真正体会到了其中的艰辛与不易。 为了让学生爱上这门学科,我尽可能的翻新花样吸引孩子们的眼球:我加班熬夜制作动画视频课件,带孩子们在实验室进行一堂堂生动有趣的实验操作:指导学生制作电磁铁,带领大家培养观察微生物后来许多家长反映,孩子最喜欢科学课、更喜欢我这个科学老师。我满心欢喜地自认为,大家的科学一定能学好。可是一次期中考试下来,给我当头泼了一盆冷水成绩很不理想。

2、当初的激情满怀,在现实面前,却是那么的不堪一击。我呕心沥血的备课,很认真的教学,很细致的批改作业我的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我沮丧地站在讲台上,愁容满面,脑子一片空白,眼泪无声的流下教室里一片寂静,“”老师,您别生气,我们光顾做实验了根本不理解要干什么。”这个清脆的声音让我在这片寂静中清醒。是啊。我什么时候问过学生你听懂了吗。你理解了吗。每天都是沉迷于自己的方式,只注重了热闹的课堂过程却忽视了传授知识。经过认真反思,我发现:学生在实验活动中思维能力欠缺,不能认真 对待实验,仍然停留在看热闹的层面;学生的参与率低,相互之间合作不够。如在小组探讨活动中,有些学生只关注自己的事情,不理会老师和同学的讲解与

3、帮助,也不愿意参与活动;还有些学生把实验仪器占为己有,没有合作意识,这些都影响到实验教学的开展。另外,有些科学探究实验需要家长在课后协助完成,但是这些活动并没有得到家长的重视与支持,再加上学生在课外实验中缺乏主动性,势必造成延伸实验的现象,效果不理想。例如:在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时,我希望学生在家种一些植物的种子,由家长陪同学生每天观察记录种子的变化。但是有些家长没有当回事,最终没能提醒或帮助学生完成实验。 是啊。教育绝对不能只搞“花架子”,必须脚踏实地。从此我开始摸索更适合的方法、把课堂还给学生,结合自己课堂方式的多样性,运到知识点我采取了“寻找、替换关键词”“打擂台”一帮一”等学习方法加深学

4、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当堂掌握知识要点,提高了课堂效率和教学成绩。 教育不单单是课堂,它使我更多了一份责任感,多了一份授业解惑的使命感。我忘不了学生们互相品尝自己做酸奶时的高兴劲儿,忘不了他们在显微镜下看到了自己亲手培养的微生物时的兴奋,忘不了大家看到铁钉隔夜就生锈的惊奇,永远记得孩子们用植物的营养器官培育出新的植株时的得意神情.小学科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而这种素养主要是通过科学探究活动获得的。在这种探究活动中,实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实验教学也是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学探究能力的获得,需要学生结合所学的科学知识,亲自参与探究活动,在已有的感知和体验的基础上

5、,将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充分吸收内化。我常常告诉学生“科学来源于生活”,为此,在实验教学中,我常常鼓励学生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然后去验证自己的方案。如“馒头在什么环境下容易发霉。”“一天当中气温的变化有什么规律”等。即使实验失败了,这种探究活动还是对学生起到了教育意义,学生也会自己去思考失败的原因。再如讲解“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时,当学生明白了溶解的意义之后,对同学提问:哪些因素会影响溶解的快慢。同时展示数量不等的食盐、冷水、热水、大小不一的烧杯等,引导学生去思考,然后回答问题,最后让学生亲自实验,验证他们的答案。这样的实验教学不但会使学生的情绪高涨,也会让他们在实验中发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 科学

6、还要融会贯通,联系其它学科,让学生体会到科学无处不在。在科学课程中,有许多知识是与其它学科密切联系的。如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其与音乐教学联系起来,观察钢琴、架子鼓等乐器的特点及声音的变化,让学生发现琴弦的振动产生出声音,琴弦的振动影响 着声音的强弱、高低;在则量呼吸和心跳这一课中,为了让学生感受运动前后心跳和呼吸的变化情况,科学教师可以与体育老师合作,让学生先跳绳两分钟,然后进行对比,再思考为什么运动后心跳和呼吸会加快;在教让橡皮泥漂浮在水面上时,虽然学生都知道改变橡皮泥的形状可以使下沉的橡皮泥上浮,但却不知其原因,而通过“体积”这个概念的讲解,学生就会明白这个道理。 总之,作为科学老师,一定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有对生活和学科的热情,通过自己对科学的热爱感染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再通过学生主动探究、讨论、自主思考等手段,让在科学学习过程中处于积极状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同时通过实验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动手探究未知的能力。这样,学生才能把科学科学好。 第 1 页 共 1 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