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比数列教学反思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10905107 上传时间:2024-01-06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等比数列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等比数列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等比数列教学反思(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等比数列教学反思数学组 曹海霞一、教学背景1.教材(1)数列是函数的延伸,是函数性质特殊情境下的再现,同时也是函数思想的再应用。等比数列是在学习了函数、数列的概念、等差数列的基础上所学习的又一种重要数列。(2)等比数列与等差数列同样在高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高考出题的重点。客观题考察等比数列的概念、性质、通项公式、求和公式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性质的灵活应用,对基本的运算要求比较高,主观题多是考察等比数列的知识交汇题或实际应用问题,解决问题时往往涉及到数学思想的应用,例如递推思想、函数与方程、归纳猜想、等价转化、分类讨论等。2.学情通过学习,学生对函数、数列概念、等差数列有了系统的认识,这是学习“等

2、比数列”的重要基础和能力起点。同时,学生刚学习完等差数列,有助于对“等比数列”的类比迁移和同化。3.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熟练掌握等比数列的相关概念和基本公式、基本性质,并能灵活运用定义、公式、性质解决相关问题。(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反思质疑,体验数学发现和再创的过程。(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自主探究,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通过合作交流,养成良好的合作交流素养;通过反思质疑,养成批判性的思维品质。4.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等比数列的相关概念和基本公式、基本性质。教学难点:灵活利用等比数列的定义、公式、性质解决相关问题。二、教法和学法应把学习看成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

3、学生应与一定的知识背景即情景相联系,在实际情景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已有知识与经验同化和索引出当前要学习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的知识,不但便于保持,而且容易迁移到陌生的问题情景中。按照建构式教学法的思想,围绕重难点,不断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不断暴露思维障碍和认知缺陷,主动建构、优化知识网络。1.坚持“知识和能力的辩证统一”和“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的原则,博采启发教学法、引探教学法等教学法的长处,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通过例题、变式训练,及时归纳、小结。2.重视学生的主体参与,引导学生全员、全过程参与,教学中的每个环节,都应通过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来完成;引导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不断反思质疑,深化认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