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办公效率与时间管理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10904300 上传时间:2022-09-2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64.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三章 办公效率与时间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第十三章 办公效率与时间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十三章 办公效率与时间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十三章 办公效率与时间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十三章 办公效率与时间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三章 办公效率与时间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三章 办公效率与时间管理(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三章 办公效率与时间管理【知识技能要点】 时间资源有效性因素; 秘书时间管理的方法; 运用时间表进行时间管理,编制并管理本人和上司的工作日志; 制定计划表,建立承办周期制度,提高时效;第一节 时间资源与时间管理在信息爆炸的今天,作为一名现代秘书,在资讯空间在无限地扩展,面临竞争的压力、 客户高品质的需求,你是否感觉时间紧迫,时间过的太快呢?由于时间所具有的独特性,时 间在各种资源中往往容易被忽略,所以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大凡能够在事业上做出卓越成绩的人都是时间管理的专家,格里在威格利南方联营公司 当了 20多年的总经理,该公司是美国最成功的超级市场之一,他获得了许多值得引证的荣 誉。第一,

2、他的工作历程记录几乎为所有的总经理所羡慕,这个记录中包括连年不断的销售 记录和利润记录。第二,他毫不松懈地连续应用计划、组织、授权、激励、评价和控制等项 目基本原则,显示了他专业管理的精神。第三,他献身时间管理原则的事迹已经得到大量文 章的赞扬。在格里看来,正确的管理的基础是良好的时间管理。一、时间是特殊资源时间是物质运动顺序性和连续性的表现,是一种不可缺少、又无可替代的宝贵资源。 没有它们参与,任何物质的运动都是不可能的。时间是效率和速度的分母,是价值的本质, 是社会一切生产活动的限制因素。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彼德鲁克提出,管理者的有效性不是从他们的任务开始,而是 从掌握时间开始。很显然,这是

3、管理者的基本功,也是秘书管理工作的起点。时间决定有效 性的因素,是因为有效性是管理者的素质(包括理论、文化、技术智力水平、经验、性格等), 社会因素(包括政治、经济形式、家庭环境、工作条件及上、下级等)和时间之比。其公式 是:管理者素质 + 社会因素有效性=时间二、时间管理的概念所谓时间管理,是指在同样时间耗费的情况下,为提高时间的利用率和有效性而进行的 一系列控制。这种控制是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管理方法,对时间消耗进行计划、实施、检查、 总结评价和反馈等程序,以达到预期的目标。具体内容为:1. 决定时间的耗费标准,选定目标,制定规划;2. 用分割与集中的方法来增加自由时间,使时间耗费日趋合理;

4、3. 诊断自己时间的耗费情况,找出非工作性时间和浪费的时间,并尽量消除之;4. 应用现代系统论、控制论的方法定量使用时间,以提高工作时间的有效性;5. 对工作时间合理安排进行控制。总之,秘书人员时间管理的目的在于发现时间的各种规律,从而科学地安排和使用时间, 而避免被时间所支配。二、 时间管理与管理者的成败 前些年,国外的管理者越来越注重研究时间管理对自身成败的关系。美国对3000 名管 理人员的调查中,发现多数成功都能做到:1. 精于安排时间,使时间的浪费减少到最低限度;2. 善于限定自身的工作范围,并将范围内的工作尽量做好。美国的许多企业都已把时间管理列入企业管理人员的训练课程,哈佛管理百

5、科全书对时 间的利用列入成熟管理者的9项标准之一。这样,使训练者自由支配的时间大幅度增加,给 他们增加了成功的希望。秘书辅助管理的工作也是一门科学,需要有一定能力和知识的基础。但是,才能和知 识本身并不能代表成功。成功的管理者并不过分依赖自己的才能,因为他知道有才能不等于 有效,才能只有通过有条理、有系统的工作,才能有效。时间是才能转化为有效的限制因素。 因此,才能转化为成功,只有通过有效的时间管理,才可达成。如图所示:成功外向管理内向管理才能通过+达到图 14-1 有效的时间管理三、时间管理要素1、强烈的时间观念。所谓的时间观念就是管理、运用时间的自觉性。时间观念的强弱, 决定了管理者能否灵

6、活有效地利用时间,并把利用时间和提高效率紧密地结合起来,是否真 正了解时间的价值。秘书作为辅助领导进行决策,必须十分珍惜时间,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 成就欲,对时间要有极强的紧迫感。从某种意义上说,时间的损耗就是生命的损耗,时间的 流逝就是事业的流逝。因此,必须自觉地认识到没有时间观念就不能很好地对时间进行管理, 这种认识有时比时间管理本身更为重要。因为只有具备了强烈的时间观念,才能对时间进行 科学的管理,否则,对时间的管理就会是盲目的,因而也是低效的。2、清晰的时间成本效益观念。所谓时间成本效益,是指某项工作取得的效果与完成该 项工作耗用时间之比。现代管理重视成本效益,一定量的投入,必须获得尽可

7、能多的产出。 时间管理也是这样,也必须考虑成本效益,也就是说,做某项工作耗费的时间越少,时间成 本效益就越高。秘书人员要不断地提醒自己:提高自己时间及工作有效性的目的是什么?合 理地利用时间并不是目的,目的是提高效率和效果,时间本身的价值也是由效果决定的。因 此,要把时间视为用以投资的一项资源,迫使自己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尽量多出成果, 或在取得满意成果的情况下尽量减少时间支出。可见成本效益是时间管理的目的,是秘书人 员必须具备的现代管理观念。3、时刻牢记时效观念。所谓时效观念,就是不要错过时机,抓住机遇。对于现代管理 来说,永远是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一项工作,有一定时间内会产生令人瞩目的

8、效果,然而 时机一过,就会大大贬值,甚至毫无价值。只有抓住时机,才会取得良好的经济效果。海尔 实行著名的“日事日毕,日清日高”的管理模式(Overall Every Control and Clean)它要求:“今天的事,今天必须做完,今天的事应该比昨天做得好,明天的事应该比今天更好。”海 尔称之为1%工程,如果每天工作都能提高1%的话,那么100天以后的工作就可以翻一番。 日事日毕解决基础管理问题,日清日高解决加速度的问题。这一理论也称为海尔发展定律。4、定量控制自己时间的能力。管理者对时间的系统管理,主要表现在定量支出自己的 时间上。秘书人员要敢于向时间挑战,改变在时间面前无所作为、任其摆

9、布的局面,成为自 己时间的“主宰”。这种控制的关键在于定量支出,即采取计划手段。5、区分关键和一般事情的能力。秘书人员时间的有限性与面临的大量工作始终是一个 矛盾,这就要求秘书人员能够把自己所控制的时间全部用到关键的地方。因为关键工作影响 到全局,在关键性工作和一般工作发生冲突时,一定要放弃一般工作或委托给别人去做,自 己去做关键工作。工作的关键性在于它与全局的关系,因此,只要抓住了关键性工作,全局 工作就会改观,这是秘书人员必须具备的判断能力。6、节约和灵活运用时间的技巧。秘书人员应学会和掌握各种节约时间的技巧,如只做 自己权力范围的事,而不参加无意义的工作和争论;学会授权,调动下级人员分担

10、自己的一 部分工作;隔绝、集中与分割时间的方法等,目的在于尽量扩大自由时间,并使若干不可控 的时间变为可控时间,不断对时间管理进行创新。7、完成工作的熟练技能。完成工作的熟练技能是科学利用时间的基础,是秘书人员缩 短完成工作的时间,提高工作的可靠性,运用和调度时间的依据,是减少时间消耗的手段。上述素质是秘书人员提高时间利用率,加强时间有效性所必须的。一般管理者虽然认 识到时间可贵,仍是顺水推舟,处于被动地位。而成功的管理者都能排除干扰,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将自己的决心贯彻到底,直到成功。四、时间分类 秘书人员的时间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不可控制的时间,即受限于职权的要求而不 能自由支配的时间,一般

11、是例行工作的时间;另一类是可以控制时间,即在自己权限内可以 自由支配的时间。从各发达国家情况来看,管理者的不可控时间多于可控时间,这个差距随 着管理职务的升高而加大。如下图所示:职高可控时间随职务升高而降低可控时间图 14-2 可控时间与职务关系 秘书人员对时间管理的成功,不在于其在不可控时间中表现如何良好,而在于尽量把 不可控时间变为可控时间。让可控时间随便溜走的现象,是低能管理者的显著特征之一。五、时间管理的一般原则利用时间是一个极其高级的规律,存在着一般原则。这些原则是:1. 用精力最佳时间干最重要的工作。人和自然界的其他生物一样,各项生理活动都带有 明显的时间节律,人的智力、体力、情感

12、都不断发生着周期性的变化,这就是人体内“生物 钟”的作用,科学家研究证明,人的一生要受100 多种生物钟点的支配,各种生物钟的周期 长短不一,但对人的影响很大。每个管理者都应该熟悉自己体内的生物钟,(可以通过科学 的方法或积累经验测明),找出自己精力最旺盛的时间,用来处理最重要、最困难的工作, 而把例行公事放在精力稍差的时间去做,这样可以提高时间利用率和有效性。2. 消费时间要计划化、标准化、定量化。消耗在某工作上的时间要依这件工作对目标的 作用程度来制订标准,预测出每项工作各需要多少时间,进行时间的定量分配,制订出耗时 计划。秘书人员应以最有效的方式,利用定量的时间,有秩序地从一种行动转换到

13、另一种行 动。3. 保持时间上的弹性。文武之道,一张一弛。使用时间要注意劳逸结合和精力的调节。 “连轴转”是低能管理者的作法,只能劳命伤财,适当调节才能使工作有持久性,保证高效 率。一般人都有这样的体会:较长时间紧张工作后,抽支烟,喝杯茶,甚至伸几次懒腰,都 可以使精神为之一振,提高工作效率。4. 反省浪费的时间。养成定期检查时间利用情况的习惯。可充分利用台历、效率手册、 时间耗用卡片、记事簿、计算机(包括台式电脑、手提电脑、掌上电脑)等工具,随时记录 时间耗费情况,及时检查,力求发现浪费时间的因素并消除之。5. 保持时间利用的相对连续性。集中你的时间,切不可把时间分割成零星碎片,是合理 利用

14、时间的一个原则。心理学家认为,当人们正在专心致志做一件工作或思考某一个问题时, 最好能够一气呵成,不要中断。因为中断的干扰会破坏人的集中力,要经过相当长的一段时 间,才能使精神和思维重新集中起来。6. 一般工作“案例化”,固定工作“标准化”。秘书部门对凡已经有条例、规定的要按章 办事。科学管理之父泰罗提出了一个管理“例外”原则,就是管理者只管条例、规章 制度中没有规定的例外事件。同样的问题反复出现后,把结果和处理记录下来,列入规 章制度,使其“案例化”,下次再处理,就有了新的标准,处理办法则标准化了。这是 使管理人员摆脱琐事的有效方法。同时,要大力推进业务程序的标准化,把每项工作通 过标准化的

15、业务流程规定下来,使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下图所示:图 14-3 固定工作业务流程图7. 严禁事必躬亲。事必躬亲是小生产的管理方法,不懂得授权,而满足于自己的辛辛苦 苦,往往顾此失彼,干不到点子上,实际上是放弃管理职责。要从日常繁忙的工作中解放出 来,增加可控时间,以用到重要的工作上去。8. 坚持从现在做起的信念。时间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取得更大的工作成果。 因此,对已经过去的时间不应作过多的追究,应当重视的是,今天的工作不能等到明天来做。 要时时向自己提出:这项工作的效率能否再提高?9. 保留自我时间管理的最低批量时间。任何成功的管理者,都必须每天或隔一段时间给 自己安排一段最

16、低批量的自我时间管理的时间,用以计划、检查、总结自己的时间管理状况。六、约见的时间管理假设现在是周一早上8 点,你正穿过走廊要去做一件自己可支配的任务,正当你沿廊走 过时,走廊的另一端迎面而来的是你的下属小张,张对你说:“刘秘书,早上好,我有些问 题要找你!”。这句话让你停下脚步。大家都知道你不是一个逃避问题的人,所以你站在走 廊里听着张小姐当面将问题的来龙去脉向你说了一遍。张小姐遇到的问题的确有些复杂,听 她说着目前所遭遇到的问题毫无头绪。她一边说着,你发现自己也陷入混乱之中,最后被卷 入问题的漩涡里,仿佛才过了5分钟,其实已过了30 分钟,你对他说:“等一下,张小姐, 现在已经过了30 分钟,我正要到别的地方去,我已经迟到了。这个问题很重要,但我们只 是触及皮毛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