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绩效管理制度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0898551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 页数:53 大小:5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集团绩效管理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集团绩效管理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集团绩效管理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集团绩效管理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集团绩效管理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集团绩效管理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集团绩效管理制度(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 集团绩效管理制度第一章 总 则1.1 目的和原则1.1.1 绩效管理是以战略为导向,以经营目标计划为基础,以关键业绩指标(KPI)为核心,通过持续改进,不断提升组织强调绩效的管理过程。1.1.2 绩效管理过程是不断循环的过程,包括四个环节:1、依据企业目标和计划以及上一考核期的经验检讨,确定绩效指标和标准;2、依据对 KPI 的不断统计进行绩效监控;3、依据考核期初确定的绩效指标的达成状况实施绩效考评 ,在肯定成绩的同 时进行经营检讨,分析考核期内存在的问题,从自身去寻找问题根源,确 定改进方向,并将改进任务纳入到下一期的目标和计划之中;4、将考评结果与回报(奖惩)挂钩。1.1.3 绩效

2、管理包括组织绩效管理和员工绩效管理,二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1.2 绩效管理体制1.2.1 XX集团的绩效管理采取集团、专业集团和成员企业三级管理体制,以集团目标为导向,每一级管理主体均完成相应的绩效管理循环。1.2.2 管理组织与职责1. 执行委员会负责制定集团绩效管理政策,审定绩效管理制度和方案,并统一 领导贯彻实施。经营管理中心牵头拟定或修订集团绩效管理制度、方案,并 组织实施。经营管理中心会同财金中心负责建立与维护绩效监控体系,并分 析、报告与反馈绩效监控的结果。2. 专业集团经营管理委员会负责在集团政策及制度基础上组织制定、审定本专 业集团绩效管理实施办法和实施细则并领导实施。经营

3、管理部门负责拟定本 专业集团绩效管理实施办法和实施细则,并开展绩效管理的事务性工作。3. 各专业集团的绩效管理实施办法和实施细则须上报集团管理中心,经集团领 导批准后实施。4. 各成员企业可根据集团政策及制度以及专业集团的绩效管理实施办法和细则 制订内部实施方案,经总经理审定后实施。5. 集团策委会负责集团及各专业集团战略目标、成功关键因素 (CSF)及年度经 营方针、经营策略及经营计划审定。6. 集团督委会参与绩效监控的各项活动,对绩效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独 立提出意见和建议。7. 各级管理者都是各自职责范围内绩效管理的责任人。1.3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 XX集团各级组织和所有员工。第

4、二章 绩效管理环境2.1 战略规划与 CSF2.1.1 战略规划是绩效管理的基点和根本依据。通过战略规划,确定集团总体、专业集团和成员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的成功关键因素 ( 指最能有效影响企业价值 创造的关键驱动因素,简写为 CSF),形成三个层次的 CSF体系并明确策略重 点。2.1.2 战略规划的制订详见 XX集团战略管理制度 ( 待制订);CSF的制订详见XX 集团 CSF体系指南。2.2 经营目标与计划2.2.1 经营目标与计划是实施绩效管理的基础和直接依据。经营目标与计划的准确 性直接影响绩效标准的先进可行性和绩效考评的客观公平性。2.2.2 经营计划的制订详见 XX集团目标管理制度和

5、XX集团计划管理制度 。第三章 绩效指标的确定3.1 绩效指标定义3.1.1 绩效指标是绩效目标的载体,是绩效监控、绩效考评、经营检讨、绩效改进 的主要内容。3.1.2 XX集团各级公司和部门的绩效指标包括关键绩效指标(以下简称 KPI)和管 理要项;员工的绩效指标包括关键绩效指标和行为指标。 KPI 又分为常规 KPI 和改进 KPI 。3.1.3 关键绩效指标( KPI)1. 关键绩效指标是反映成功关键因素或策略重点的状态或达成结果的指标。2. 常规 KPI 来自于对 XX 总体战略目标的分解,是反映达成企业战略目标的策 略重点的阶段性关键业绩指标。3. 改进 KPI 是针对改善企业经营业

6、绩的重点或关键点而确定的指标,是考核周期内必须改进的,是对常规 KPI 指标的补充。3.1.4 管理要项管理要项是针对目前无法用 KPI 指标表示或者相对比较综合很难用单一的 KPI 指标表示但又必须完成的关键管理职能和活动设置的指标 ,是对关键绩效指标的 补充。3.1.5 行为指标行为指标由与员工的 KPI 密切相关的一组或若干组行为要项及工作标准组成。3.2 绩效指标确定原则3.2.1 确定目标责任书时,不得出现重复列项。在同一级组织中,同类指标之间存 在直接因果关系时,只取上一层的指标。3.2.4 绩效指标的内容、衡量方法和评价方法必须客观明确。3.3 绩效指标确定的一般程序3.3.1

7、企业常规 KPI 的确定1. 综合考虑集团总体战略目标,通过经营分析,自上而下,逐层分解,利用集 团建立的 CSF体系确定集团、各专业集团、各成员企业的策略重点并选取相 应的常规 KPI。2. 企业的常规 KPI 指标由上一级绩效管理部门提出,经双方沟通确定。3. 企业常规 KPI 指标为 37 个。3.3.2 企业改进 KPI 的确定1. 企业经营班子在上级绩效管理部门的指导下进行经营检讨,找出自身经营管理中的主要问题和“短板”,提出对应的改进措施。上级绩效管理部门在经 验检讨的基础上,与企业确定下一考核期的改进计划,并提出相对应的 KPI作为改进 KPI,经双方沟通之后确定。2. 改进 K

8、PI 指标一般不超过 5 个。3.3.3 部门 KPI 的确定1. 部门的 KPI 指标由企业经营班子根据企业目标和计划,结合部门职责和部门 经营检讨结果,经双方沟通之后确定。2. 部门主管在企业经营班子的指导下进行经营检讨,找出自身经营管理中的主 要问题和“短板”,提出对应的改进措施。企业经营班子在部门经营检讨的 基础上,与部门确定下一考核期的改进计划,并提出相对应的 KPI 作为改进 KPI,经双方沟通之后确定。3. 部门 KPI 指标一般不超过 5 个。3.3.4 KPI 指标值设置1. 关键绩效指标设目标值和挑战值。目标值是在现有的环境条件下,企业 和部门依据战略目标分解确定的绩效目标

9、;而挑战值是指通过捕捉新的市场 机会、充分挖掘内部潜力和经营创新,力争达到的绩效结果或表现。2. 常规 KPI 的目标值经双方充分沟通确定后,由上一级绩效管理部门直接 下达,常规 KPI 中收入和利润的挑战值由各级企业和部门自行确定,上一级 绩效管理部门追加的指标值也作为挑战值。3. 挑战值的有效截止期为第二季度末。3.3.4 管理要项的确定1. 企业的管理要项确定方法同企业 KPI 的确定。2. 部门的管理要项确定方法同部门 KPI 的确定3. 管理要项应该具体描述达成的时间、状况并且制定详细的评分项目和标准。4. 企业管理要项一般不要超过 5 个,部门管理要项一般不要超过 7个。3.3.5

10、 员工绩效指标的确定1. 企业一把手及部门一把手的绩效指标与其负责的企业或部门的绩效指标一致。2. 实际承担企业或部门经营管理职责的非一把手任职者,其绩效指标与所负责的企业或部门的绩效指标一致。3. 企业经营班子其它人员,由企业一把手根据其重点分管工作和职权,从企业的 KPI 和管理要项中分解出相关指标,与其充分沟通后确定。4. 非管理类员工的 KPI 依据部门承担的 KPI 及员工所任职岗位的职责,由直接主管与其充分沟通后确定。5. 员工的行为指标由直接主管与其沟通后确定。确定方法参见 XX集团 KPI 指 标与行为标准对应表 。6. 行为指标应该具体描述达成的时间、状况或者制定详细的评分项

11、目和标准。7. 行为指标一般不超过 6 个。3.4 指标权重设置3.4.1 确定权重的依据和原则一般而言,常规 KPI 指标权重大于改进 KPI指标、管理要项。与企业最终经营成果关系越密切,指标权重越高。反映企业经营管理总体部署的指标权重较高。反映公司战略性的 KPI 指标、管理要项和行为指标权重高。被考评者可控程度大的指标权重高。综合性强的指标权重高。一般每一项指标的权重不小于 5%。3.4.2 专业集团和成员企业 KPI 指标的权重为 70 80%,管理要项的权重为 2030%。3.4.3 各级职能部门 KPI 和管理要项的权重由各企业根据部门特点自行确定。3.4.4 非管理类员工 KPI

12、 指标和行为指标的权重由其直接主管依据下属阶段性工作 特点、工作难点及普遍存在的问题加以确定。3.5 绩效管理内容的综合表现形式3.5.1 组织绩效管理内容的综合表现形式为目标责任书和绩效考核表。3.5.2 员工绩效管理内容的综合表现形式为管理者述职表和员工绩效考评表。第四章 绩效监控与反馈4.1 绩效监控的目的4.1.1 绩效监控是绩效管理的关键环节,以 XX集团的统计系统有基础,通过绩效监 控可定期了解组织运营状态与员工工作状况,及时发现运营中的问题和偏 差,并采取适当的对策与措施,使组织和个人的绩效不断改进。4.2 绩效监控系统4.2.1 绩效监控的主要内容参见 XX集团监控体系。第五章

13、 绩效考评5.1 组织的绩效考评5.1.1 考评分类组织的经营绩效考评分为企业考评和部门考评两类。5.1.2 考评组织1. 集团公司总裁领导集团的组织考评工作。 经营管理中心是集团组织考评的归口管理部门 ,负责四大中心 、专业集团的考评实施和考评结果的汇总 、应用2. 各专业集团总经理领导本集团组织考评工作。专业集团经营管理部是专业集团组织考评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对专业集团各部门、各成员企业 的考评和考评结果的汇总、应用。3. 各成员企业总经理领导本企业的内部考评工作,由行政办公部门或者计划统 计部门中的一个部门负责企业部门考评的实施和考评结果的汇总。4. 集团董事局主席拥有对集团、专

14、业集团及成员企业考评结果的最终裁决权。5.1.3 考评内容、标准及考评依据1. 各级企业和部门考评的内容以年初签订的目标责任书为准。2. 绩效监控体系定期生成的数据和监控结果报告是考评的依据。3. 管理要项以上级绩效管理部门或者直接主管制定的评价标准为考评依据。5.1.4 考评周期和考评方式1. 各级企业和部门均进行年度综合述职考评。2. 专业集团实行季度自我考评,集团主管部门对其进行季度考评监控。3. 成员企业实行月度自我考评, 专业集团主管部门对其进行月度考评监控、季 度考评。4. 集团、专业集团和成员企业内 各部门实行月度考评 。月度考评采取自评和两 级主管评价结合的方式。5. 月度、季

15、度考评在每月度 / 季度财务、统计数据上报后的一周内完成,年度 考评在年度财务、统计数据形成后的二周内完成。5.1.5 述职评价小组1. 集团总部和各专业集团成立述职评价小组2. 述职评价小组的成员分为正式成员和列席人员,正式成员有评价打分权,列席人员只有评议质询权。若小组成员是被考评单位的成员时,应回避。3. 集团总裁、主管副总裁、首席经济师和首席会计师是集团述职评价小组的正 式成员;专业集团总经理、主管副总经理、三总师为专业集团述职评价小组 的正式成员。原则上,专业委员会、集团和专业集团职能部门的人员为列席 人员。4. 述职评价小组的具体组成人员包括该级组织的正式成员,被考评组织的上级 业务部门主管和上级绩效管理部门主管,人数在 46 名。列席人员不限。5. 集团述职评价小组负责对专业集团和集团四大中心进行述职评价。专业集团 述职评价小组负责对成员企业和专业集团各部门进行述职评价。成员企业各 部门向成员企业总经理和直接主管进行述职报告。6. 集团述职评价小组成员可以列席专业集团和成员企业的述职评价会议。5.1.7 述职考评程序1. 每年年末,被考评单位(专业集团、成员企业或各级部门)需在经营分析和经营检讨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