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书院考察报告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10895131 上传时间:2023-04-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岳麓书院考察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岳麓书院考察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岳麓书院考察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岳麓书院考察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岳麓书院考察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岳麓书院考察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岳麓书院考察报告(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岳麓书院考察报告 前 言书院兴起于唐,盛于宋,介于官学与私学之间,为我国古代教育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岳麓书院历史悠久,自北宋开宝九年(976年)创办以来,文脉不绝,办学成绩卓著,闻名天下。10月24日,旅游局局长张莉带领政协副主席张继华、文史员李涛对岳麓书院进行专项考察,收获甚丰,特此报告,以资参考。 一、岳麓书院概况 岳麓书院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湘江西岸岳麓山下湖南大学校园之中,为我国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它自北宋创始,历宋、元、明、清各代,兴学不变。随着清末改革学制,废书院,办学堂,辛亥革命后改高等学校等,直至湖南大学,均因旧址扩建,千余年来都是湖南高等学府所在,反映了湖湘文教事业的悠久历史

2、,是十分可贵的文物史迹。自上世纪八十年岳麓书院经由湖南大学管理和修复以来,书院延续了千年的教育办学和学术研究传统,成为了全国书院中承继其传统功能的典型代表,被外界誉为“千年学府”。二、 岳麓书院历史沿革 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潭州太守朱洞创建岳麓书院于岳麓山抱黄洞下,初设“讲堂五间斋序五十二间”。由此奠定了书院讲学部分的基础。咸平二年(公元999年)州守李允则扩建,书院建筑的讲学、藏书、供祀三个组成部分的基本规制形成。北宋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宋真宗召见山长(即院长)周式,并颁书赐额,“于是书院之称闻天下”。 南宋乾道元年(公元1165年)安抚使刘珙因旧址复建,保持了原有规制。刘

3、珙延请张栻主持教事。随后朱熹自闽专程来访,与张栻论学,首开书院会讲先河。至绍兴五年朱熹出任湖南安抚使,书院“更建于爽垲之地,规制一新”。其时,“学徒千余人,食田五十顷”。谚曰:“道林三百众,书院一千徒”,书院规模有了很大发展。 元明一代屡有兴废,阳明心学和明代实学相继发扬于书院。据志载元明大小修建活动达廿多次。明廷几次令毁书院,尚未受直接影响。其中修建规模较大而有所发展的:正德年间守道吴世忠重新规划,“以风水未美,迁正学基”,更书院向,迁大成殿于书院左,并形庙制,拆毁道林寺,以其材修建书院。”因此形成了现存书院前部的基本布局。 清代两百多年间,修建更密,志载大小修建活动达数十次之多,且多有朴学

4、大师掌院,传书院经世致用之风。其中较为突出或有所创建的: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巡抚周召南倡修,基本承明遗制。康熙廿三年(公元1684年)巡抚丁思孔再修,次年得康熙御书“学达性天”额及十三经等赐书十六种,便成现存书院中轴后部规制。乾隆年间对环境风景建设又多有所创。院长罗典辟院旁隙地为园池,栽花木,标以“八景”。清代最后一次大规模修建是在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巡抚刘昆重振书院,留下书院的最后形制规模,现存书院古建亦多经此次重修或重建。 清光绪廿八年(公元1902年)清政府实行“新政”,改革学制,诏谕各省“于省城市改设大学堂”,因此次年废书院,改为湖南高等学堂。学堂仍以此为校舍,仅将“东西

5、斋舍悉改新式”,而自大门以上,讲堂,文昌阁、藏书楼及周程朱张等祠堂,保留不变。 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废学堂,乃迁入湖南优级师范学堂,改名湖南高等师范学校。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高师停办,又迁入湖南工业专门学校,仍就书院基址扩建,并创辟实习工厂(今址),从此麓山开始了工科教育建设。1926年2月1日省立湖南大学(1937年改国立)在书院正式成立。 上世纪七十年代,湖南省委托湖南大学管理、修复岳麓书院。湖南大学于1979年开始着手岳麓书院的修复工作,并于1984年成立岳麓书院文化研究所,设理学、书院、文物和古建筑四个研究室,组成了一支由历史学家、建筑师和文物保护工作者相结合的教学科研与文

6、物保护队伍。1986年修复工作陆续完成,正式对外开放,吸引了国内外各界人士的关注。2005年湖南大学改岳麓书院文化研究所为岳麓书院,下设中国哲学研究所、历史研究所、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中国书院研究中心和中国软实力文化研究中心等多个部门。2009年岳麓书院批准招收历史学本科生。至此,书院学科从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到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格局已经基本完备。 三、岳麓书院的历史地位从岳麓书院到湖南大学的千年建设历史中,历代文化人士倾注了多少劳动血汗和聪明才智,演现了各种不同时代的文化学术思想和复杂斗争,反映了我国文教事业的历史进程,它所遗留的文物史迹,都是生动的历史见证,是书院文化精神的见证。书

7、院精神是在书院的发展历程中形成的,经过千余的传承与创新,形成独具特色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为规范的精神。岳麓书院千年以来,都是新兴思潮的重地。两宋时期,朱熹两次到书院讲学,湖湘学派也于此时形成。明中叶,王阳明的心学思潮在书院大盛,倡导“知行合一”。近代以来,书院学生魏源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而曾国藩、左宗棠等人,则一生都在实践着“师夷长技”。新文化运动以后,湖南更涌现出毛泽东、蔡和森等一批重要的马克思主义者成都商报记者查阅文献资料,为您梳理出岳麓书院千年以来,在重要的历史关头出现的圣贤豪杰和他们对中国的思考。 四、岳麓书院碑匾文物 岳麓书院碑匾文物闻名于世,数量众多。如唐刻“麓山寺碑”,江

8、夏黄仙鹤勒石刻篆,因为文、书、刻石都十分精美,所以向有“三绝”之称。除此之外,还有明刻宋真宗手书“岳麓书院”石碑坊、“程子四箴碑”、清代御匾“学达性天”、“道南正脉”、清刻朱熹“忠孝廉洁碑”、欧阳正焕“整齐严肃碑”、王文清“岳麓书院学规碑”等等。五、岳麓书院考察结论 经考察组成员讨论,一致认为岳麓书院在湖南教育史上,乃至在中国教育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为传播儒家学说和理学以及湖湘文化做出了重大贡献,具有重大历史研究价值,是研究古代教育史、书院史的活化石。弦歌书院原本是我县最具有国学文化内涵的一个景点,开发潜力很大,理应成为国学源地亮点,但是与岳麓书院相比,其文化资源远远没有开发出来,需要从大视

9、野角度进行文化档次升级。六、弦歌书院历史地位及现状 弦歌书院是孔子绝粮时讲学之所,系中国春秋时代最著名的三大古书院之一,有“书声朗朗月溶溶,似谱弦歌解素衷”之美称。据记载,儒学先师孔子三次来陈讲学,并首开私人讲学之风,亲自整理古代典籍,用作教育弟子的教材。孔子在陈国四年,在弦歌台上讲学时,收了很多弟子,其中在孔门七十二贤之列的有就四个,即子禽、子张、子期、公良孺。在整理诗经时,孔子还选入了“陈风”十首。可见当时陈地文化的繁荣景象。这也足以说明当时的弦歌台已经初具了书院的雏形。弦歌书院的原建筑因年代久远,建国后已经坍塌。近年来,淮阳县委县政府在弦歌书院旧址投资重建了弦歌书院,力求再现当年“弦歌夜

10、读”景象。目前弦歌台虽然具备了旅游必备的一些硬件设施,但是文化内涵还达不到应该的档次,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旅游点还需要打造。尤其是弦歌书院只是盖好了殿宇楼阁建筑,内容软环境急需填充,一些文化旅游设施急需升级改造。七、关于弦歌台开发的几点建议 (一)抓紧抢救文物,保护古书院。淮阳县政府及有关部门应该拟定计划,成立专家组,调拔专门经费进行相关文物搜集和保护工作。现存各个历史时期的石碑是研究书院文化和古代教育史重要的物证,要好好保护现存石碑,进行相关修整工作。书院遗物,譬如“弦歌书院”匾额据说已经散落太康民间,基本已经有下落可查,建议回购并进行整理,尽力恢复当年书院原貌,让今人领略当年书院风采。可以考

11、虑整理当年书院有关楹联与题词,并请名家书写,陈列于书院。在弦歌台周边立碑石,刻石存世,限定弦歌台景区区域。 (二)提高知名度,打造弦歌书院文化品牌。与岳麓书院相比,弦歌书院不论是在名气还是学术研究上,都很难与之一争高下。打造弦歌书院这一旅游产品,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书院的知名度,不论是在淮阳本地,还是在省内省外,都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外界对于弦歌书院的认识。建议写出详实的申请报告,向省、市政府申请升格文物保护单位级别,并且邀请国内知名专家来此考察,进一步挖掘其深厚的书院文化底蕴。可以考虑在弦歌台举办与之匹配的文化活动,以此提高弦歌台外部影响力。(三) 充实藏经楼,留住文化游客。淮阳的自然景观资

12、源和人文景观资源丰富多彩,古往今来淮阳籍的文化人士著述很多,应该搜集到藏经楼,永远保存。建议弦歌书院第一步实现淮阳籍文化人士的著作汇总,第二步实现周口文化人士的著作汇总。和周口市图书馆、淮阳图书馆联合,坚持不懈搜集地方文化历史书籍,整合这些资源,打造“书院文化旅游”,抛弃仅仅是观赏的旅游模式,大力开发体验式的书院旅游项目。(四) 开发整合淮阳旅游资源,打造“书院文化旅游”模式。 1、以弦歌台为平台,挖掘书院文化,完善书院旅游资源。藏书、供祭和讲学是构成书院的“三大事业”,而在书院进行雅集活动,也是古时文人雅士的除传道讲学外的一种调剂。挖掘弦歌书院的儒学文化背景,使藏经楼中的讲学藏书环境设计更贴

13、切古时书院原貌,完善弦歌书院雅集自然环境,不断充实弦歌书院的书院文化。 2、创造体验式书院文化旅游,让游人亲身体验古时书院的学习生活方式。结合弦歌书院本身独特的地理文化,可以设计出“书院体验”活动,包括请人在讲经堂为游人讲学传道,让游人在书院中朗读古书古诗,请游人坐游船沿着弦歌湖、西柳湖一路游玩到书院,观赏九曲桥,游览弦歌文化广场,感受古人在讲学外雅集活动中赋诗观景的悠然自得。 3、开发书院文化旅游相关旅游商品。弦歌书院旅游在让游人观赏体验书院文化外,应适当设计相关的旅游商品,让游人存着一份纪念,并借此向更多的人宣传弦歌书院。这些旅游商品,必须包含弦歌书院的人文特色且具有一定的文化观赏价值,譬

14、如可以定制印有弦歌书院整个景观的小瓷器,刻有论语的文房四宝、本地书法家书写的陈风折扇等都是可以考虑的商品。还可以结合不同的旅游资源,设计出多元化的旅游产品,满足不同人群的旅游需求。(五) 考虑修建通往弦歌台的通畅大道。与太昊陵相比,弦歌台还是藏在深闺,地方偏僻,外人来此处,交通很不方便,这也是造成弦歌台旅游人气不够旺盛的原因。可以考虑招商引资,把弦歌台文化广场南边作为起点,建筑一条仿古景观桥,直达滨湖观光路。仿古景观桥可以借鉴扬州二十四桥模式,力求古朴典雅。这样可以把弦歌书院和太昊陵景区捆绑起来,设计成旅游专线,拉大了旅游链条。游人可以同时体验伏羲文化和儒家文化的魅力,感受两种文化的博大精深。 of rural drinking water sources, protection of drinking water sources in rural areas by the end of the delimitation of the scope of protection, complete with warning signs, isolating network protection facilitie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