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疗机构十种常见多发病的诊疗指引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10890469 上传时间:2023-08-1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5.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层医疗机构十种常见多发病的诊疗指引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基层医疗机构十种常见多发病的诊疗指引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基层医疗机构十种常见多发病的诊疗指引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基层医疗机构十种常见多发病的诊疗指引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基层医疗机构十种常见多发病的诊疗指引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层医疗机构十种常见多发病的诊疗指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层医疗机构十种常见多发病的诊疗指引(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邛睐市基层医疗机构十种常见、多发病的诊疗手册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类别:呼吸内科第一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断:1 轻症无热或低热。有鼻塞流涕喷嚏咽疼轻咳等。2. 重症全身症状较重,高热流涕鼻塞咽及扁桃体充血,有黄色或白 色 渗出物,咽壁及附近可见疱疹溃疡。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 淋巴细胞比例升高多见于 病 毒感染。治疗原则: 一般治疗:休息、多饮水,注意营养。轻症:针对病情选用抗病毒药物或中成药、非笛体消炎药 建议用复方对乙氨基酚或者酚氨咖敏片 重症:针对病情选用抗病毒药物或中成药、非笛体消炎药 以下情况需要加用抗生素:(1 )六个月以下婴儿发热较高者。(3) 白细胞总数明显增

2、高,中性粒细胞增多。(4) 已并发中耳炎。(5) 既往有风湿热肾炎病史者。可根据情况酌情选用 B -内酰胺类抗生素,第一代、第二代头 抱菌素,大环内酯类或者隆诺酮类抗生素更严重者收入住院治疗。二、急性支气管炎 类别:呼吸内科第一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诊断:1 轻症: 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咳嗽,咳嗽为干咳或咳出少量粘液 痰。2 重症: 除上述表现外伴发热,咳嗽加剧,分泌物逐渐增多,痰呈粘 液 脓。肺部出现出现粗、中湿罗音。检查: 周围血白细胞数正常或稍咼,由细菌引起或合并细菌感染时 可 明显升高。X线检查肺部纹理增粗或肺门阴影增深。治疗原则:1 注意保暖,适当休息,多饮水2. 止咳化痰等对症治疗。常

3、用喷托维林、盐酸漠已新、氨漠 索 等。伴发热、全身酸痛时可服对乙氨基酚片、口引朵美辛等。3. 如有细菌感染可酌情选用 B -内酰胺类抗生素,第一 代、第二代头抱菌素,大环内酯类或者唾诺酮类抗生素对于气急、哮喘则用氨茶碱有气道反应性增高者建议使用富马酸酮替芬片三、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类别:呼吸内科第一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诊1 咳嗽、咳痰或伴喘息,每年发病 3 个月,连续 2 年或以 上 者2 每年发病不足 3 个月,而有明确的客观检查依据(如 X 线、 呼吸功能测定等)者亦可诊断。3. 能排除其他心、肺疾病(如肺结核、哮喘、支气管扩张、 肺癌、心脏病等)者检查:血常规、X光胸片治疗原则:

4、1 控制感染:视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和严重程度或根据病 原菌 药敏结果选用抗生素。轻者可口服 ,较重病人用肌注或 静脉滴注抗生素。常用的有 B -内酰胺类抗生素,第二代、 第三代 头砲菌素,大环内酯类或者唾诺酮类抗生素。能单独用窄谱 抗生素 时应尽量避免使用广谱抗生素 ,以免二重感染 或产生耐药菌株。2. 祛痰、镇咳:对急性发作期患者在抗感染治疗的同时 , 应用祛痰药及镇咳药物,以改善症状。迁延期病人尤应坚持用 药, 以求消除症状。常用药物有氯化鞍合剂、漠已新等。 中成药止咳也有一定效果,对老年体弱无力咳痰者或痰量较多 者, 应以祛痰为主,协助排痰,畅通呼吸道。应避免应用强的镇 咳剂如 可待因等,

5、以免抑制中枢及加重呼吸道阻塞和产生并发 症,导致病情恶化。3. 解痉、平喘:常选用氨茶碱等口服,或用沙丁胺醇等吸入 剂。若气道舒张剂使用后气道仍有持续阻塞, 可使用皮质激素, 泼 尼松 20 40mg/H。4. 控制性氧疗。建议加用富马酸酮替芬常释剂型。四、急性胃肠炎 类别:消化内科第一诊断为急性胃肠炎诊断: 恶心、呕吐、腹泻,每日 35 次甚至数十日不等,大便多 呈 水样,深黄色或带绿色,恶臭,可伴有腹部绞痛、发热、 全身 酸痛等症状。检查: 血常规、大便常规、电解质 治疗:1 一般治疗:尽量卧床休息,口服葡萄糖一电解质液以补充 体液的丢失。如果持续呕吐或明显脱水,则需静脉补充 5%- 10

6、% 葡 萄糖盐水及其他相矣电解质。鼓励摄人清淡流质或半流质食晶, 以 防止脫水或治疗轻微的脱水。2. 对症治疗:必要时可注射止吐药:例如肌肉注射甲氧氯普 胺 20-40mg/H 解痉药:如消旋山萇君碱 5mg 1 日 3 次。止泻 药:如 思密达每次 1 袋,1 B 2-3 次。3. 抗菌治疗:抗菌素对本病的治疗作用是有争议的。对于感 染 性腹泻,可适当选用有针对性的抗菌素,如黄连素0.3g 口服,1 日 3 次或庆大霉素 8 万 u 口服,1 日 3 次等。 但应防 止抗菌素滥用。五、慢性胃炎 类别:消化内科第一诊断为慢性胃肠炎 诊断:1 不规则的上腹隐痛、腹胀、暧气等,尤以饮食不当时明 显

7、,体格检查可有腹部压痛。2. 常需要胃镜检查确诊。血常规、大便常规、X线顿剂检查、胃镜治疗:1 适当休息,戒烟、不饮烈酒、浓茶、咖啡等。少吃辛 辣及粗糙的食物不暴饮暴食少服对胃肠有刺激性的药物2. 药物治疗:(1 )保护胃黏膜药物可选硫糖铝、枸權酸祕钾等(2) 促进胃动力药物可选吗丁啦等(3 )抗胆碱能药物可选消旋山萇若碱等(4) 抑制胃酸药物可选奥美拉哩、西咪替丁等(5) 选用抗幽门螺杆菌抗生素克拉霉素、替硝口坐等(6) 中药陈香露白露等。3. 建议加用多酶片六、胆囊结石伴胆囊炎类型:消化内科第一诊断为胆囊结石伴胆囊炎诊断要 占:八、1 突发性右上腹持续性绞痛,伴向右肩胛下区放射,伴有恶 心

8、、呕吐。2. 发冷、发热、纳差、腹胀。3.10 %病人可有轻度黄疸。4. 过去曾有类似病史,脂餐饮食易诱发。胆囊结石引起者, 夜 间发病为一特点。5.右上腹肌紧张,压痛或反跳痛莫菲(Murphy)征阳性。30-50 %病人可触及肿大胆囊有压痛。6 白细丿J胞/匚10#、10 /LO 心p 检 “/J、/增 丿大,壁厚3.5 mm,内有强光团伴声影。7 排除其它疾病。血常规、B超、大便常规(隐血丿治疗:(一)非手术治疗:1. 轻症:( 1 )卧床休息、禁食、输液、胃肠减压、纠正水、电 解质 及酸碱平衡失调(2)解痉止痛(3)B -内酰胺类抗生素,第一代、第二代头砲菌素或者隆 诺酮类抗生素2. 重

9、症者收入住院治疗或转上级医院手术治疗。七、泌尿系结石伴感染类别:肾病内科泌尿系统疾病诊断: 仁有发热、寒战、腰痛、尿频、尿急、尿痛等排尿不适症状2 正规清洁中段尿(要求尿在膀胱停留 4-6h 以上)细菌定量培 养,菌落数104/mL 3清洁离心中段尿沉渣白细胞数10HP,或有泌尽系感染症 状 者。具备以上两条即可确诊。如无( 2)则应再做尿细菌计数复 查 如仍 105mL 且两次细菌相同者,可确诊。4. 做膀胱穿刺尿培养,如细菌阳性亦可确诊。5. 尿细菌数 104-105mL 之间者,应复查,如仍为104105mL 可结合临床表现或做膀胱穿刺尿培养确诊。检查:血常规、尿常规、 B 超治疗:1

10、一般治疗:多饮水、注意个人卫生2. 药物治疗:(1)膀胱炎抗菌药 3 天疗程;或大剂量抗菌药 1 次(单剂)疗程。(如用 羟 氨节青霉素 3。复方新诺明 4 片顿服。)(2) 急性肾盂肾炎 选择有效抗菌药,用常规剂量作2 周疗程。给药后如症状于 4872 小时内无明显好转者,或尿菌阳性者,应另选有 效药物治疗。 疗程结束后 5 7 天复查尿菌,如仍阳性,则换另一种有 效 抗菌药,治疗 2 周。然后再作尿菌复查。(3) 慢性肾盂肾炎 首先应寻找不利因素(如尿路结石、畸形、尿道颈梗 阻、前列腺炎、尿道内炎症病灶、膀胱输尿管返流等 ),并 设法纠正。 根据药敏谱选择有效抗生素1 2 种,单独或联合治

11、疗 2 周,停药 1 周后复查。如尿菌仍阳性,则可另选有效药物治疗 2 周。如经 3 个疗程,症状虽减退,但尿菌仍阳性者,可改用抑菌 疗 法。 抑菌疗法,选择有效的抗菌药,每晚睡前排空膀胱后 服 1 个剂量抗菌药。如复方新诺明2 片或咲喃口旦口定 0.1g或强力霉素0.1g,增效磺胺(TMP)O.lg等,连续36个月,必要 时 可服 1 年,以抑制尿中细菌大量繁殖,控制尿感发作。据报告经 3 6 个月,有 60%的尿菌可阴转。 支持身体的抗病能力,可按中医辨证治疗。(4) 无明显发热腰痛等表现的尚未作定位的尿路感染 单剂大量 1 次疗法。如为膀胱炎则大部分可治愈。 如单剂量治疗不能控制,则多数

12、为肾盂肾炎,可选择恰当 的药物,给予 2 周的治疗。(5) 尿道综合征对尿菌检查阴性,但症状明显者可试用四环素0.5g,每日4次 共3天,或强力霉素0.1g,加增效磺胺0.1g诲日2次,治疗3日。 对症状不重者,则可对症治疗。建议加用二金片3. 重症:收入院或转上级医院治疗八、咼血压类别:心血管内科第一诊断为高血压诊断:检查:测量血压、肾功能、血糖、血脂、二十四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治疗:1 饮食治疗:低盐、低脂肪饮食2. 适量运动、减轻体重3. 药物治疗:(1 )个体化:根据不同病人的病理生理特点,病程进展和 并发症,而采用不同的药物不同的剂量。(2) 联合用药。(3) 分级治疗:对一般高血压,先

13、用副作用少的药物,如 未 取得满意疗效可逐步加用一种或多种作用机制不同的药物。可考 虑 分级治疗。一级:利尿剂、B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 酶 抑制剂,可选用一种药物,一种无效可改用另一种二级:联合用药,两种药物并用,自小量开始,有效为止, 若无效转入三级。三级:联合用药,三种药物并用。4. 如在上级医院制定的治疗方案按原方案执行。5. 建议多使用长效制剂增强患者的依从性。九、糖尿病 类别:内分泌内科第一诊断为糖尿病诊断:(一) 诊断有无糖尿病:1 有典型糖尿病症状(多尿、多饮和不能解释的体重下 降) 者,有下列情况之一:(1) 任意静脉血糖11.1mml/L(2) 空腹静脉血糖(

14、FPG) 7.0mml/L (3)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OGTT 中,2 小时静脉血糖2. 无症状者加上述 2 种检测结果符合3. 排除应激情况。(二)分型:1 型糖尿病:一般 18 岁前起病,多为消瘦,发病较急,糖尿 病症状明显,需要胰岛素治疗才能控制病情。患者常出现酮症,尿 酮体阳性,血胰岛素、C 肽水平低甚至测不出,体内胰岛 B 细胞抗体常持续阳性。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 尿病 属 于 1 型糖尿病的亚型(俗称 1.5 型),特点:成人起病,病情 进展缓 慢,早期可不依赖胰岛素,发病时多不肥胖,血胰岛素、 C 肽水平 可偏低,体内胰岛 B 细胞抗体常持续阳性, 具有 1 型糖 尿病的易

15、感2 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为主伴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分 泌不足为主伴或不伴胰岛素抵抗。糖尿病患者中 90% 以上为 2 型。由多基因遗传和环境因素(主要为运动不足和 能量相 对过剩)共同促发,种族、家族史、不良生活方式、肥胖(尤其是 腹型肥胖)、血脂异常、老年和糖耐量异常是其危险因素。特殊类型糖尿病:包括一系列病因比较明确或继发性的糖尿 病,由基因缺陷、其他内分泌疾病、药物及化学品、感染等引起。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间发生或首次发现的糖尿病。筛查时 间 一般在妊娠 24 28 周之间。在产后 6 周进行糖耐量试验,大 部分患 者血糖可恢复正常,但其后发生糖尿病的机会可明显增加。(三)诊断有无并发症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主要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高 渗 性昏迷、乳酸酸中毒、低血糖昏迷。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包括:大血管病变(如冠心病, 高血压,脑 血管病等)及微血管病变,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 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足等。检查:空腹血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