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课管理平台概述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10889639 上传时间:2023-10-1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47.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实践活动课管理平台概述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综合实践活动课管理平台概述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综合实践活动课管理平台概述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综合实践活动课管理平台概述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综合实践活动课管理平台概述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综合实践活动课管理平台概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实践活动课管理平台概述(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综合实践活动课管理平台概述第一部分系统应用要求及相关经验介绍1. 省教育厅要求:以普通高中学生学籍库、教师库为基础,建立全省统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网络管理 平台。一一湖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实施指导意见(试行)第一阶段“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过程记录、学分认定、逐级评价、社会监督等功能,辅助 课程实施管理。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过程、研究成果,教师的指导、点评等应在网 上记录,系统将自动判断过程记录的完整性,过程记录不完整不能给予相应学分; 建立基于网络的综合实践活动跟踪和评价机制,以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网络记录为基础,实现省、市(州)县(区)学校逐级评价的网络化管理; 利用网络公开公示过程记录

2、和评价结果,提供网络举报途径,形成社会参与、 互相监督的氛围,对弄虚作假的单位和个人追究相关责任。厂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个人社会实践活动报告个人社区服务报告过程记录开题报告课题活动情况记录表 访谈记录表实验记录表调查记录表文摘记录表观察记录表 结题报告2系统目前实现了以下功能: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过程、研究成果,相关记录报告全程在网上记录;教师对活动 过程进行有针对性的及时的指导和点评;特别注意:系统将自动判断过程记录的完整性,过程记录不完整不能结题(不能给予学分)。记录不完整不能给予学分什么样的趋势?-无法修满总学分不能获取毕业证无高考资格1、学生的信息素养将有一个大的提高。登 录高中课改

3、支撑平台,是学生日常经常性要 做的事情。2、高中课改网络支撑平台的启用,学校的网络计算机设备会有一个大的发展, 依托网络平台的管理会越来越顺畅。由于各子系统间一环紧扣一环,依托网络 的管理会越来越严谨科学。3、高中课改网络支撑平台使用的好坏,将成为学校课改实施情况评价的重要 指标。系统的特点参与用户特别多 几乎所有的学科教师都要指导相关的课题/学生最各位老师的 要求非常高:做好全员培训日常操作频繁 教师和学生随时记录,跟踪指导和评点做好日常解答问题与学籍系统和教师系统关系密切教师信息管理员与学籍管理员和沟通合作3. 网下应做的准备工作做好基础工作,保障顺利登陆(1)教师用户:发放教师用户名密码

4、,教师登陆后定义好自己教授的学科学 段(学校安排专人)(2)学生用户:在学生学籍系统中录入学生学籍,根据实际情况分好班级(学 籍管理员)(3)教师培训:对相关教师进行系统培训(综合实践活动课专职教师)(4)学生培训:将相关记录文档发放给学生,以便学生熟悉和准备相关材料 (综合实践活动课专职教师)(相关材料见第二部分)3.1 教师用户教师用户名和密码:(1)通过“教师教学与培训管理系统”获得。学校选派教师信息管理员来负责。(2)综合实践课专职教师从教师信息管理员那里,获取所有教师的用户名和密 码。在教师全员培训时发放。3.2 学生用户学生用户名和密码:(1)学生用户名和密码就是学生的学号。通过“

5、高中生学籍管理系统”获得。学 校有专门的学籍管理员负责。(2)综合实践课专职教师从学籍管理员那里,获取各个班级的学生用户名和密 码(学号),交由班主任发放到每个学生手中。特别注意:1、敦促学籍管理员,按照实际班级情况做好学籍。2、按照实际情况,在网上为借读生办好借读手续。3.3 做好教师培训(1)教师用“测试年”进行培训、试用、体验(03-09 年都有真实的学生学籍信息)(2)组织一个单元时间,给所有教师(高一)做一次培训,让所有指导老师都 了解政策,熟练掌握系统操作方法。(3)要求教师在测试年先完成作业。3.4 学生培训 (1)提前将相关记录文档发放给学生,以便学生熟悉和准备相关材料。 (2

6、)要求学生准备好相关过程记录的 word 文档(3)利用信息技术课,或抽出专门的单元时间,边培训,边要学生将网上记录 工作做完。4. 试运行学校经验简介 (1)确定教师指导学生,两种方式 第一种指导方式:一位教师指导一个课题 主课题:关于某主题的研究 子课题1:一班有 5 人参与该课题 子课题2:二班有 10 人参与该课题 子课题3:三班有 10 人参与该课题 第二种指导方式:一位老师指导一个班 该班共50 人 10人研究 A 课题10人研究B课题10人研究C课题10人研究D课题10人研究E课题(2)做好本学校本年度综合实践课相关规划 如:确定预期开展哪几个研究主题确定预期开展什么社会实践 确

7、定预期组织几次社区服务活动 要求:教师在规定的时间内,发布相关的主题信息,以便学生添加记录。(3)给学生提供利用平台的机会 学生边培训边将自己准备好的材料上传到网上;每天中午开放计算机教室,学生 可利用中午进行相关操作;学生提出的疑问由专职老师解答。高中课改网络支撑平台总登录地址:http:/ 材料的准备及提供1. 案例:综合实践活动案例设计关于“白色污染”的调查活动一、活动背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人们被眼前出现的一幕幕情景所震惊:公路沿线两旁 满地被丢弃的盒盒袋袋、瓶瓶罐罐,一眼望不到边际;隆冬季节,光秃的树枝上 挂满白色的塑料袋和塑料薄膜,被狂风吹得飘飘扬扬,哗哗作响,如同招魂的白 幡,而在

8、车站,码头或是闹市街头,扔在地上的一次性塑料饭盒令人触目惊心。 春季的郊外在才发有新绿的庄稼地里,星罗棋布地撒满了白色地膜和废弃塑料 袋,使踏青的人们多了一份无奈而少去了春日踏青的情趣。所有这一幕幕的情景 预示着“白色污染”已悄然来临,同时也唤起人们对“白色污染”的防治意识。二、活动对象本主题实践活动的实施对象是三年级学生,共分为三个阶段进行:1.活 动准备阶段;2 .自主研究阶段;3.汇报评价阶段。每一个阶段都紧承上一个 阶段的实践成果,为了使研究有序、有效地进行,我们将对学生的研究过程作了 一些跟踪指导。三、活动目标知识能力:1、联系实际,提高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搜集和整理

9、资料;学习处理调查数据,完成调查报告;3、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综合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1积极参与小组学习讨论,认真完成小组分派的任务。2通过参与此次实践活动提高对大自然的认识和热爱。3、在小组合作中形成共同意识,勇于在自己组内的研究中充当主要角色。4、加强交流,在跨组交流中实现资源共享。四、活动的实施步骤(一) 动员准备阶段1、看报到,初步感知什么是“白色污染”及其危害在确定课题之后,一些学生对主题的实践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构想,然而要 想让学生在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围绕关键问题有效地展开研究,还必须让他们对自 己所研究课题的范畴有一定的认识。于是,我让孩子看了一则报到:“白色污染”对人类的伤害究

10、竟有多大?昨天下午,记者采访了郑州市环 保局信息中心的张处长,他说,所谓“白色污染”,是人们对塑料垃圾引起环境 污染的一种形象称谓。它是指用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 成的各类生活塑料制品被使用后所弃置的固体废物。由于随意乱丢乱扔,并且难 于降解处理,对城市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据绿东村工商所的史建军所长介绍,非降解塑料制品在生产、使用、回收等 环节都存在严重问题,首先,一些发泡性塑料制品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发泡剂, 破坏大气臭氧层,有的还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有些人用这种塑料制品盛装食物, 有的商家甚至把做好的热饭倒入塑料袋让消费者带走食用,而当温度达到6 5工 以上时,塑料袋中的有

11、害物质就会渗入食品中,对人的肝脏、肾脏、中枢神经等 造成损害。如果在使用后随意丢弃,还会造成严重环境污染,入土掩埋很难降解, 有的甚至在土壤中会存在10 0年以上,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持久性的污染。2、收置收集资料:搜集的资料内容:(1)什么是“白色污染”?(2)搜集、查找关于“白色污染”危害的资料;3)查找有关治理“白色污染”的方法;提出要求:同学们在资料收集的过程中要通过自己的整理有效的把内容呈现出来,以供大家查阅。3、时间安排:课余时间和周六、周日。4、教给获取资料的方法。合理分工,搜集资料;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别到图书馆、书店、访问调查以及上网查找、搜集资料。(说明:经过前一阶段的学习

12、准备,同学们已在校内外展开了广泛地资料收集。 为了有效利用起网络,使之成为同学们简便、快捷地资料查询方式,我们还对部 分孩子进行了基本培训:1用搜索站点击出关键词的方法查找相关资料;2对 获取资料进行复制、整理和打印。于此,活动前期的动员和准备工作已经全部完 成。)(二)自主研究阶段1、组织交流研究。(说明:一段时间以后,孩子们那一份份精心准备的资料纷纷传来。有打印 的文字资料,有手笔和复印的图画资料,有工整誊抄的数据资料等等。然而,许 多文字资料涉猎过广,大都没有经过分类整理,在课堂上,我先让孩子们再一次 对自己的资料进行整理,再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问题分列站好,即自由分组。 在新的小组中,

13、孩子们即享用了别人的资料,也把自己收集到与研究问题无关的 资料提供给了别人,对于一张张写着自己名字的材料在别的小组发挥作用,许多 同学都表示高兴。)2、小组组织学习。因为资料得到了新的重组,各组便推选出组长组织学习,并填写了小组进一步的研究计划:附:综合实践小组研究计划表研究主题组长组员具体安排汇报方式负责人态度与效果(说明:此计划表不仅让同学们的学习研究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展下去,更 指明了研究结果的展示需要提前筹划和准备,即“汇报方式”的讨论与实施。另 外,各小组每几人负责一项任务,表中“态度与效果”即是在小组成员任务完成 以后,本组同学给予的一个过程性评价。)(二) 汇报评价1、师:在这次

14、“白色污染”的调查活动中,同学们都非常认真紧张地准备 着,下面就请各小组将自己的收获说出来与大家分享。(说明:在各小组利用课余紧张准备的同时,我也自然成为了他们的合作 者,给他们出主意、提意见。我想,集体汇报是一个信息交融的良好环境。汇报 的同学从精心准备到展示,大大得到了提高其实践能力和心理满足感;而听取汇 报的一方,又在这有限的时间内获得了大量系统的信息。然而,这两方面的优势 在一个活动中程度的深浅则主要取决于汇报方式和内容的选择。而这恰是一个难 点,孩子们常毫无选择地通读资料或连续性的展示图片,其效果不佳。鉴于此, 我在同学们研究汇报的准备阶段就提出明确要求:内容要生动有趣、说明要简洁

15、有力、形式要丰富多样。在汇报课上,同学们的表现异常精彩。)2、同学汇报材料,师生评议。(同学的汇报形式多样,有展示图片、照片 的,有文字、数据资料的,也有自己的体会感受的)3、师小结、表扬好的方面,指出需改进的地方。五、评价和反思1、这一节实践课,我们经历了前期准备、过程指导和研究学习、汇报评价 三个环节的组织和学习。学生在活动中,其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都有了一 定的收获。然而在这一课中我又加入了一个互通信息的“交流研究学习”。从效 果上看,它既是对前一阶段自主研究中资料收集方法的一个指导,变“收集”为 “搜集”,又在学生的情感和意识能力方面有一个促进的作用。2、在课题研究中怎样搜集资料,怎样开展调查,以及调查材料和测量数 据的整理和小论文的撰写等工作,对学生来说,都是全新的体验。在活动中,他 们学到了许多从书本上无法学到的知识。他们有一种冲动和渴望:把自己的亲身 经历、成功感跟他人分享。由学生自己组织一次课题汇报课:各课题小组的活动 介绍、成果展示,正好满足他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