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到民间采风去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0889514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到民间采风去教案人教新课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到民间采风去教案人教新课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到民间采风去教案人教新课标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到民间采风去教案人教新课标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到民间采风去教案人教新课标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到民间采风去教案人教新课标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到民间采风去教案人教新课标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综合性学习:到民间采风去教案一、研究性学习开展的背景1、背景说明:“到民间采风去”是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内容,体现的是“人与社会”这一板块,共由五大方面进行。本单元主要截取了其中“乡土发现”这一分项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开展相关的表达活动与写作活动。要深入研究这一课题,学生必须走进社会、走进生活,带着问题与思考,以全新的视野来重新审视生活中的民风民俗以及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的观念与做法,是一个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也是一个很具有研究空间的主题。2、课题的意义与价值:课题的意义与价值就在于让学生在大语文观的理念指导下,把社会实践与语文学习相结合,达到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这个活动中,我们的

2、学生将到当地民间进行调查访问,了解当地各民族同胞的信仰、禁忌,婚嫁寿诞、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民俗特征。并汇集采访笔记、摄影作品、配有文字介绍的实物,举办一次民俗文化展览。为了引起人们对这次活动和民俗文化的关注,学生们还将写作新闻通讯稿或小评论、制作旅游宣传册在学校内进行宣传。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们在口语表达、写作能力、与人沟通、与人合作、了解社会等方面得到很多的收获,并体验成功的喜悦。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三、学习者特征分析本班学生普遍对社会实践怀有很浓的兴趣,问题意识较强,能围绕主题提出较有价值的问题,比较关心当代文化生活,与人合作、交流能做到团结有礼,口语表达能力较强,计算机技术能力也较强。但

3、是在写作方面还需要老师适时提供帮助,个别能力强的学生有主观的倾向,会影响团队的整体合作,还有一些性格较内向的学生会羞于与外界的交往,需要老师和同学的鼓励。四、研究的目标与内容1、研究的总目标:走进龙川民间,了解本土民风民俗的传统与发展,调查现代人对传统所持的观点;在校园内举办一次民俗文化展览;并能通过写作新闻通讯稿或小评论、制作旅游宣传册等方式向广大的师生展示龙川的民风民俗,从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2、研究的内容:(1)、龙川人有什么信仰和禁忌?(2)、龙川在婚嫁寿诞等方面有什么传统习惯?(3)、你知道哪些龙川本土的传统节日或景点?(4)、你收集到哪些龙川本土的民谣、民谚、民间传说、民间手艺等

4、?(5)、从你收集了解到的民间风俗资料中,你产生了一些什么想法?你对本土风俗的继承与发扬有什么好建议?(6)、现代人对这些传统风俗持怎样的态度?从中反映了什么?(7)、你怎么看待现代人的这些态度或想法?从这次活动中,你发现了什么新的现象或问题?3、预期成果:采访笔记、活动日记、新闻通讯稿、小评论、摄影作品、实物介绍词、宣传册、民俗文化展五、资源设计网络资源:http:/(中国民俗网)http:/ “走近主题” 学生分组,选出组长,填写小组分工合作表,制定研究计划表。 制定外去采访、调查公约。 了解相关技术的要求,小组商议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法。 利用主题网站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初步认识研究性学习,

5、并理解其研究方法。利用教师演示文稿或主题网页引入活动内容,小组进行初步讨论,学生提问,教师释疑,初步理解活动要求。课堂一节第二阶段(准备阶段)“理解主题”提出课题:1、龙川人的信仰和禁忌;2、龙川的婚嫁寿诞习俗;3、龙川本土的传统节日;4、龙川本土民谣、民谚、民间传说、民间手艺;5、课堂二节成立课题组每五人组成一个课题小组,充分交流与研究,确定研究课题指导小组明确分工;形成小组实施方案制定初步的课题研究实施方案与学生交流实施方案的可行性与科学性开题报告和评审在班上各组向教师及全班同学陈述研究设想与预期效果,并由全班同学、指导教师评审其科学性与可行性调控学生开题报告中出现的偏差,以及评审中出现的

6、误区,引导学生学习正确的研究方法和评价方法第三阶段(实施阶段)“研究主题”一周(含课堂二节)1、走进民间课外活动:分组探究,修改研究计划,初步收集相关资料,撰写采访笔记、新闻稿、小评论等。把收集到的资料整理成旅游宣传册,在课室一角进行展示,让全班同学观看。课堂:各小组扼要汇报研究情况,重点是各小组向其它小组提出观看作品后的意见和建议。 教师通过口头面谈、QQ、短信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活动情况和帮助学生解决困难。 提供支持材料(新闻稿小评论向导、宣传册向导、学生支持材料、调查问卷、访谈表、评论写作指南、新闻稿写作指南等)2、举办文化展 各小组根据别的小组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对作品进行讨论和修改,进一

7、步完善作品。讨论民俗文化展相关事宜,全班分工,填写分工表。写展区导语及有关的实物介绍词,布置展厅。 举办民风文化展,并发放观众评选表。指导展区布置的相关工作,关注被动学生的参与情况,及时给予鼓励。第四阶段(评价、总结与反思阶段)“升华主题”课堂:全班分享优秀作品,包括采访笔记、活动日记、新闻稿、小评论、宣传册等。 根据“现代人对传统风俗的看法”调查表,开展关于现代人对传统风俗所持态度的讨论。 交流个人对现代人所持态度或想法的看法,并谈谈在活动中产生的新的研究问题。课外活动:通过上网或其它方式查阅其它国家或地区对保护传统风俗的做法,进一步加深对保护传统文化的理解。 把收集到的资料及各组不同的意见与建议补充到宣传册中。教师对学生进行终结性评价;做好学生学习记录表;反思学生学习效果。一周(含课堂二节)七、总结提高经过这次研究性学习,学生们走进社会、走进生活,了解了很多龙川本土的传统文化与传统习俗,与很多本地老百姓交流。学生们以全新的视野来重新审视他们日常生活中的民风民俗以及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的观念与做法。学生的参与面广,积极性高,提高了调查、访问、合作、分析、评价等的能力;同时,经过了一系列的写作活动与展示活动,学生们懂得了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方法与意义。在活动中还有待加强对学生团队的指引,以及对一些较被动学生的鼓励与帮助。评价方面要提高评价的有效性和全面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