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水试验专项方案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10885805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47.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闭水试验专项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闭水试验专项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闭水试验专项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闭水试验专项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闭水试验专项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闭水试验专项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闭水试验专项方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设路快速化改造工程一标段闭水试验施工方案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建设路快速化改造工程项目部2014年4月1日建设路快速化改造工程一标段闭水试验施工方案编 制: 审 核: 审 批: 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建设路快速化改造工程项目部2014年4月1日建设路快速化改造工程一标段闭水试验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1、工程概述建设路快速化改造工程设计为城市加强型主干路,一标段范围分为两段,第一段北起新开街路口南(K1+560),南至上马北巷南(K3+660),第二段北起朝阳街南(K5+080),南至南沙河南岸(K6+460)。本次实施施工起点K1+560,施工终点K6+460实际施工长度3.48公里

2、。本工程共有一座跨线桥,一座高架桥,下拉槽一座,人行天桥两座,沿线敷设雨污水及电力排管。2、雨水工程:(1)第一段:施工段北起点至小东门交叉口以北,管线接上游小东门现况雨水,管线由南向北铺设,终点接入北沙河,路东侧设计管线BXH=2.6*1.8M方涵,长约480米,路西侧设计管径D=800mm 、1200mm、长约480米。(2)第二段:小东门交叉路口以南,管线由北向南铺设,路东侧管线终点接入白龙庙街规划雨水管道内,设计管径D=900mm、1000mm、BXH=2.2*1.2M方涵,长约1318米,路西侧管线设计终点接入府东街现况雨水管线内,设计管径D=800mm、900mm长约1120米。(

3、3)第三段:东侧设计起点白龙庙街口以南,西侧设计起点为府东街口以南,管线由北向南铺设,路东侧管线终点在K3+668.55处接入东侧同步设计雨水管内,管径D=1000mm,长约343.3米,路西侧终点接入5#、6#泄洪池,管径D=800mm、1000mm,长约532米(4)第四段:起点并州东街路口以南,管线由北向南铺设,东侧管线在双塔街北侧与西侧管线合并向西绕行后,在延建设路向南折铺设。西侧管线在双塔街路口南侧再新建一条线,变为双线由北向南铺设,东侧在主线桩号K6+219处折向西与西线合并后,延南沙河抢险道路前行200米,接入同期设计南沙河泵站,东侧管径D=1000mm、1200mm,BXH=2

4、.2*1.2M长约967米西侧管径D=900mm、1200mm,BXH=2.2*1.2M长约1426米3、污水工程(1)第一段:设计起点小东门路口以北,管线由南向北铺设,终点接入北大街现况污水管线内,东侧设计管径D=600mm、700mm, 长约502米,西侧设计管径D=600mm, 长约502米。(2)第二段:小东门路口以南,接上游小东门现况污水,管线由北向南铺设,东侧管线设计终点在K2+892处接入西侧同步设计污水管线内,设计管径D=700mm,长约860米,西侧管线设计终点接入第三段污水管线内,设计管径D=600mm,长约860米,(3)第三段:起点为府东街东延现况污水,管线由东向北折后

5、,沿建设路由南向北铺设,在大东关街南接入大东关现况污水,折向西横穿建设路后再折向南,设计终点接入府东街现况污水管线内,设计管径D=800mm,900mm,长约586米。(4)第四段:东侧设计起点白龙庙路口以南,西侧设计起点府东街路口以南,管线由北向南铺设,终点接入五龙口改造后设计污水管线,东、西侧设计管径D=600mm,东侧长度500米,西侧长度586米。(5)第五段:东、西侧管线设计起点并州东街路口以南,管线由北向南铺设,在道路桩号K5+991处东侧管线与西侧管线合并后,向西绕行,在铺设440米后,在道路桩号K6+050处向南延建设路铺设,东侧管线第二段起点位于双塔寺街口,管线,由北向南铺,

6、终点接入南沙河现况截污管。二、试验依据: 依据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给排水管道安装完成后应按本规范第9.3、9.4节的规定及埋地塑料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143-2010第6.1节的规定进行管道严密性试验。我单位结合现场情况,组织进行闭水试验。三、试验准备根据设计要求,道施工完毕后,应进行闭水试验,由于本工程处于湿陷性地区,因此排水管线需要全线做闭水试验,合格后方可回填土,回填时要分层夯实,具体要求按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执行.闭水试验前,施工现场应具备以下条件:1、管道及检查井的外观质量及“量测”检验均已合格;2、管道两端

7、的管堵(砖砌筑)应封堵严密、牢固,下游管堵设置放水管和阀门,管堵经核算可以承受相应压力;3、现场的水源满足闭水需要,不影响其它用水;4、选好排放水的位置,不得影响周围环境。试验前,用1:3水泥砂浆将试验段首尾两井内的上游管口砌24cm厚的砖堵头,并用l:2.5砂浆抹面,将管段封闭严密。当堵头砌好后,养护34d达到一定强度后,方可进行灌水试验。灌水前,应先对管接口进行外观检查,如抹带有裂缝,脱落等缺陷,以便及时进行修补,以防灌水时发生漏水而影响试验。灌水时,检查井井边应设临时行人便桥,以保证灌水及检查渗水量等工作时的安全。严禁站在井壁上口操作,上下沟槽必须设置爬梯、戴上安全帽,并预先对沟壁的土质

8、、支撑等进行检查,如有异常现象应及时排除,以保证闭水试验过程中的安全。四、试验程序(一)依据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以下称本规范),管道闭水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1、闭水试验法应按设计要求和试验方案进行。2、管道及检查井外观质量已验收合格;3、管道未回填土且沟槽内无积水;4、全部预留孔应封堵,不得渗水;5、管道两端堵板承载力经核算应大于水压力的合力;除预留进出水管外,应封堵坚固,不得渗水;6、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不超过管顶内壁时,试验水头应以试验段上游管顶内壁加2m计。7、管道闭水试验应按本规范附录D(闭水法试验)进行。(二)闭水法试验应符合下列程序:1、试验管段灌

9、满水后浸泡时间不应少于24h;2、试验水头应按规范第9.3.4条的规定确定;3、试验水头达规定水头时开始计时,观测管道的渗水量,直到观测结束时,应不断地向试验段内补水,保持试验水头恒定。渗水量的观测时间不得小于30min;4、实测渗水量应按下式计算: q=W/(TL)式中 q实测渗水量L/(minm) W补水量(L) T实测渗水观测时间(min) L试验管段的长度(m)5、闭水试验应作记录,记录表格应符合表D.0.2的规定。表D.0.2管道闭水试验记录表工程名称试验日期年 月 日桩号及地段管道内径(mm)管材种类接口类型试验段长度(m)试验段上游 设计水头(m)试验水头允许渗水量m3/24hk

10、m渗水量测定记录次数观测起始时间T1观测起始时间T2恒压时间T(min)恒压时间内补入的水量W(L)实测渗水量qL/(minm)123折合平均实测渗水量m3/(24hkm)外观记录评语施工单位: 试验负责人:监理单位: 设计单位:建设单位: 记录员:(三)在具备了闭水条件后,即可进行管道闭水试验。试验应根据现场情况尽量从上游往下游分段进行,上游实验完毕后,可往下游充水,倒段试验以节约用水。因为本工程工期较紧,全线同时开工,部分地方无法满足上游先进行闭水试验,可利用潜水泵提升进行导段试验。依据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第9.1.9条:无压管道的闭水试验,条件允许时可一

11、次试验不超过5个连续井段。l、排水管道闭水试验是在试验段内灌水,井内水位不低于管顶以上2m,然后,在规定的时间里,观察管道的渗水量是否符合标准。试验各阶段说明如下: 注水浸泡:闭水试验的水位,应为试验段上游管内顶以上2米,将水灌至接近上游井口高度。注水过程应检查管堵、管道、井身,无漏水和严重渗水,在浸泡管和井12天后进行闭水试验; 闭水试验:将水灌至规定的水位,开始记录,对渗水量的测定时间,不少于30分钟,根据井内水面的下降值计算渗水量,渗水量不超过规定的允许渗水量即为合格。 试验渗水量计算:渗水量试验时间30分钟时,每km管道每昼夜渗水量为Q=(48q)(1000/L), 式中Q每km管道每

12、d的渗水量 q闭水管道30分钟的渗水量 L闭水管段长度 当Q允许渗水量时,试验即为合格。2、方涵段渗水量计算:测读水位的默读数与初读数的时间间隔,应不小于24h。方沟水位降低测读时间,可依实际情况而定。如方沟外观无渗漏,且渗水量符合标准,可继续测读一天;如前次渗水量超过允许渗水量标准,可继续测读水位降,并记录其延长地测读时间。同时查处水位降超过标准的原因,直至做出合理的解释。式中 q渗水量L/(d);A1水池的水面面积();A2水池的浸湿总面积();E1水池中水位测针的初读数,既初读数();E2测读E1后24h水池中水位测针的末读数,即末读数();e1测读E1时水箱中水位测针的读数()e2测读

13、E2时水箱中水位测针的读数()注:a、当连续观测时,前次的E2、e2即为下次的E1、e1。 b、雨天时,不做满水试验渗水量的测定。 c、按上式计算结果,渗水量如超过规定标准,应经检查,处理后重新进行测定。无压管道闭水试验允许渗水量管材管道内径Di(mm)允许渗水量m3/(24hkm)钢筋混凝土管20017.6030021.6240025.0050027.9560030.6070033.0080035.3590037.50100039.52110044.45120043.30130045.00140046.70150048.40160050.00170051.50180053.00190054.

14、48200055.90钢塑复合管最大允许渗水量应按以下公式计算:式中:Qs最大允许渗水量m3/(24hkm) di管道内径Di(mm)方涵渗水量按池壁(不包括内隔墙)和结构底的浸湿面积计算,钢筋混凝土结构不得超过2L/(d)。2、水位观测 充水时的水位可用水位标尺测定。 充水至设计水深进行渗水量测定时,应采用水位测针测定水位。水位测针的读数精度应达1mm。 充水至设计水深后至开始进行渗水量测定的间隔时间,应不少于24h。 测读水位的初读数与第二次读数的间隔时间,应为30min。如第一天测定的渗水量超过允许标准,而以后的渗水量逐渐减少,可继续延长观测。 闭水试验程序:施工准备清理检查内壁封堵预留洞口注水浸泡检查外壁及预留洞口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