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舰船作业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10883523 上传时间:2023-12-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舰船作业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现代舰船作业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现代舰船作业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现代舰船作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舰船作业(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核潜艇的发展与前景摘要:外国核潜艇发展简介关键词:核潜艇;发展历程;各国核潜艇特点引言:主要介绍国外核潜艇的发展,逐步完善的过程1 常规潜艇动力来源的缺陷:潜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暴露的问题,是潜艇可以在水面下持续航行的时间。潜艇在水面下操作的时间首先是受到电池蓄电量的严重限制,即使以最低的速率航行,也必须在一段时间之后浮出水面进行充电。在充电的过程当中潜艇非常容易受到攻击。其次是潜艇上的电池能够发挥的最大航速以及持续的时间,尤其是水面下的最大航行速率远低于水面上的速率,若是要追随高速航行的船舰时,潜艇必须浮出海面以柴油引擎输出动力,才能够勉强追上航行速率较慢的快速船舰,可是这样一来,潜艇就失

2、去海水对他的保护以及作战上的优势。为了扩大潜艇的战术价值,大幅提高海面下持续操作时间,研发替代动力来源一直是潜艇研究的一个重要目标。 2 核潜艇的定义:以核能为推进动力源的潜艇。 核潜艇是潜艇中的一种类型,指以核反应堆为动力来源设计的潜艇。由于这种潜艇的生产与操作成本,加上相关设备的体积与重量,只有军用潜艇采用这种动力来源。核潜艇水下续航能力能达到20万海里,自持力达60-90天。3 简介:核潜艇是核动力潜艇的简称,核潜艇的动力装置是核反应堆。世界上第一艘核潜艇是美国的“鹦鹉螺”号,1957年1月17日开始试航,它宣告了核动力潜艇的诞生。目前全世界公开宣称拥有核潜艇的国家有6个,分别为:美国、

3、俄罗斯、中国、英国、法国、印度。其中美国和俄罗斯拥有核潜艇最多。 核潜艇的出现和核战略导弹的运用,使潜艇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装有核战略导弹的核潜艇是一支水下威慑。 3.1核潜艇分类 攻击型核潜艇,它是一种以鱼雷为主要武器的核潜艇,用于攻击敌方的水面舰船和水下潜艇;弹道导弹核潜艇,以弹道导弹为主要武器,也装备有自卫用的鱼雷,用于攻击战略目标;巡航导弹核潜艇,以巡航导弹为主要武器,用于实施战役、战术攻击4 各国核潜艇的发展4.1美国1954年1月21日,世界上第一艘核潜艇“鹦鹉螺”号在美国格罗顿下水。它标志着海军从此进入核时代。采用S3W/S4W核反应堆和2座蒸汽涡轮机,双轴,功率6600马力,水

4、下最大航速19节,最大潜深200米,人员编制83至97人,艏6艉2共8具鱼雷发射管。核动力赋予了潜艇无与伦比的水下续航力,使潜艇终于从“凫水”艇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潜水”艇,作战能力与常规潜艇相比获得了根本性的提高,并迅速成为现代化海军的支柱作战力量之一。由于S2G型反应堆可靠性低,此后美国海军核动力潜艇无一例外地都采用压水堆型核动力装置。 美国第二代核潜艇的典型代表是“长尾鲨”级攻击型核潜艇,该级艇采用单壳体结构,水滴线型,储备浮力较小,艇体两端装有主压载箱,艇艏为综合声纳球形基阵,鱼雷发射管则布置在艇体中部,采用单堆单轴动力装置。由于其主要使命是反潜作战,因而在设计过程中特别注重降低噪声水平

5、。水下排水量4300吨,水下最高航速30节,人员编制127人。该级艇首次采用了HY80高强度钢,使其最大潜深增至300米。在推进系统方面,它首次采用了主、辅和应急三套装置。 美国的一级核潜艇是“洛杉矶”级第三代攻击型核潜艇。也是美国攻击核潜艇的中坚力量。从SSN751起结构与前面的艇有所不同,加装了消声瓦,同时以首水平舵代替了围壳舵。它还装备有完善的电子/水声对抗设备、卫星/惯性导航系统、甚高频/甚低频接收机和拖曳通信天线。它的武器系统也很齐全,舰体中部有4具533mm鱼雷发射管,可发射“战斧”巡航导弹、“捕鲸叉”反舰导弹和MK48重型鱼雷。从装置。可以说,“洛杉矶”级具有全面的反潜、反舰和对

6、陆作战能力,攻击俄罗斯核潜艇、为美国航母编队护航和打击陆上目标是它的主要使命。 为取代老化的弹道导弹核潜艇,美国建造了第四代核潜艇 “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该级艇为单壳体结构,水下排水量18750吨,主要武器为24枚“三叉戟”导弹。动力装备采用 S8G型核反应堆,热功率为220兆瓦,低速航行时电力推进,是美国安静性最好的第四代核潜艇。尤其是凭借着极低频通讯系统,它在水下300米处也可接到岸台信号。 1993年美国开始研制造价更低廉的“弗吉尼亚”级核潜艇。该艇最大限度地符合美国海军新的任务要求,将首先用于地区冲突中的近海作战和对岸击,因此在研制过程中十分注重提高低噪声航行速度,采用了新一代核动力装

7、置,喷射推进。但核动力装置更简单、造价更低,其S9G型反应堆功率为小。艇上装备一体化CCSM作战指挥自动化系统及自主式作战潜水器。采用模块化设计,便于将来在建造过程中对进行改进或改装。 4.2俄罗斯(包含前苏联)俄罗斯与对使用核动力持谨慎态度和对潜艇及其核动力装置采取多型号、小批量生产方式的美国不同,急于赶超美国的苏联还在尚未得到第一艘核潜艇及其动力装置的最终试验结果之前,就展开了第一代核潜艇的多型号、大批量建造工作。从1959年到1967年,先后有12艘627A型鱼雷核潜艇、8艘658型弹道导弹核潜艇(北约称为“旅馆”级)、5艘659型巡航导弹核潜艇(北约称为“回声”级)、29艘675型巡航

8、导弹核潜艇(北约称为“回声”级)建成服役。其中658、659和675型艇均由第18中央设计局(今“红宝石”中央海洋技术装备设计局)设计。苏联第一代核潜艇均采用双壳体结构,有较大的储备浮力,均使用包括2座BM-A型反应堆的双轴核动力装置。但该动力装置特别是其蒸汽发生器的工作可靠性并不高,使用过程中事故不断,并造成了人员伤亡。因此,虽然苏联在60年代以前建造了一大批核潜艇,但它们在服役初期实际上还不具备作战能力,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古巴导弹危机中,苏联海军没有一艘核潜艇可以派到大西洋去执行任务。俄罗斯627A型鱼雷核潜艇 直到60年代初,苏联才完全解决了核动力装置工作可靠性不高的问题。但由于噪声

9、大、电子设备和导弹武器性能落后,苏联第一代核潜艇到70年代前已经老化过时,1967年起开始装备更先进的第二代弹道导弹核潜艇,该级艇导弹系统布局与美国弹道导弹核潜艇相似,并保留了苏联国产核潜艇的双壳体结构特点 。80年代,6艘941型“鲨鱼”级弹道导弹核潜艇的建成堪称苏联核潜艇制造业的最后绝响。为了确保能在艇上部署-19导弹发射系统和20枚发射重量超过90吨的-39固体燃料潜射弹道导弹,“红宝石”设计局采用了独创的双体布局,双固壳对称布置,导弹发射井布置在两固壳之间,满载排水量达48000吨。为使这个庞然大物的水下航速达到28节,采用了有史以来在潜艇上使用过的功率最大的-650型双轴核动力装置,

10、它由2座-5压水堆组成,总热功率380兆瓦。 苏联还研制了采用液态金属(铅铋合金)载热体核反应堆的潜艇。潜艇由于事故频发,于1968年5月终止试用。 “孔雀石”设计局设计了705型(“天琴座”级)小型高自动化快速反潜核潜艇。它采用钛结构艇体,-550单轴单堆液态金属载热体核动力装置功率为155兆瓦。后来改进为使用了-40液态金属载热体核动力装置,被称作705型。由于这批潜艇可靠性较好,客观上造成苏联海军更加忽视了潜艇标准驻泊条件的完善,而这一点对于使用液态金属载热体核动力装置的舰艇尤为需要。 俄目前最先进的核潜艇是971型艇(“鲨鱼”级),主要是采用了主动降噪系统,优化了艇体线型。后改名为“萨

11、马拉”号。4.3法国1976年,法国开始研制“红宝石”级(SNA72型)攻击型核潜艇,这是世界上尺寸最小的现代化核潜艇,水下排水量仅有2670吨。采用CAS48型核动力装置,反应堆热功率为48兆瓦。与“可畏”级一样,该艇采用了首尾柱线型和单-双壳体混合结构。 为取代逐渐老化的“红宝石”级攻击型核潜艇,法国计划建造 “梭鱼”级“未来多用途潜艇”, “梭鱼”级艇将采用使用K15型反应堆的核动力装置,尺度相对较小(水面排水量4100吨),装备4具鱼雷发射管,弹药基数18件,其中包括SCALP对地攻击巡航导弹。与法国以前的潜艇不同,将只在安静航行时采用电力推进,高速航行时直接使用齿轮传动涡轮主机驱动泵

12、喷射推进器。潜艇将装备SYCOBS新型一体化作战指挥自动化系统4.4英国英国最新一代核潜艇是90年代建成服役的4艘“前卫”级弹道导弹核潜艇。该级艇装备16枚“三叉戟”导弹和英国自行研制的采用PWR2型反应堆的新型核动力装置,热功率为130兆瓦。应该指出,英国全部核潜艇从“无畏”号开始都借用了美国的设计方案,并且都采用了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生产的汽轮机英国自2001年起建造“机敏”级攻击型核潜艇。该级艇结构由“特拉法尔加”级发展而来,排水量增加30%,武器数量增加近一倍,并安装了2076型新型声纳系统。其核动力装置仍采用PWR2型核反应堆,总体上类似于“前卫”级弹道导弹核潜艇的动力装置。5核潜艇技术的发展反向总体设计、隐身技术、武器装备系统多样、电子技术、核动力技术。现代化潜艇在改善居住性、保持良好的大气环境和生活条件等方面也取得许多技术进展,从而保证艇员在长期潜航期间得以精力充沛地进行值班和生活,确保艇员战斗力的发挥结论:美国核潜艇以数量,性能据世界首位,一些参数性能等可作为中国发展核潜艇的目标,中国核潜艇应努力赶上并逐步超越美国核潜艇。参考文献:1维基百科2新浪军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