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专题讲座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10882373 上传时间:2023-01-2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6.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小衔接专题讲座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幼小衔接专题讲座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幼小衔接专题讲座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幼小衔接专题讲座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幼小衔接专题讲座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小衔接专题讲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小衔接专题讲座(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小衔接专题讲座过几个月,孩子们即将告别幼儿园生活,成为一位小学生了, 无论是家长、老师,还是孩子,心里都充满了兴奋,期待和憧憬,但 也不乏担忧和困惑。在这关键的时刻,老师和我们家长都觉得及早培 养和激发孩子们入学学习的愿望和学习兴趣是多么的重要,它直接影 响着孩子们入学后的学习生活。因此,如何满足孩子热切的期望,并 从身心发展的许多方面为他们进入小学做好充分的准备,实现从学前 教育到小学教育的顺利过渡?的确是值得我们家长需要预先知道的。 所以,今天我要和家长们一同来探讨该怎样做好幼小衔接。一、小学与幼儿园到底有哪些不同?了解幼儿园与小学的不同,既可以帮助我们预防问题的发生,又准 备着引领孩子

2、应对困惑。1. 校园环境的改变,生活上的不一样,生理上的不一样,心理上 的不一样,学习引领人的改变,社会结构的改变。幼儿园,一个班教师是二教一保配备,每时每刻都有一位教师、 一位保育员伴随左右,随时解决孩子的困难。小学是一个班几位科任 教师,一节课一轮换,课间往往无教师跟随孩子,一旦有了困难,只 有自己解决。所以常常担忧一些以前不必担忧的小事,如:出汗衣服 湿了怎么办? 口渴了怎么办?2. 行为规范的改变要学习和遵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 孩子要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了。3. 学习方式的改变口学习上的不一样,教学形式不同,教学载体不同,学习方法不 同,检测方法不同。幼儿园:自由游戏、探索

3、学习、发现学习。以培养兴趣、养成习惯为 主。小学:有正规科目,语文、数学、英语、美术、音乐、体育等分科学 习。有作业,受教师支配,四十分钟一节课。有测试,有测验成绩。老师 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对孩子的生活、活动的关心会相对较小。4. 期望水平的改变幼儿园,身体健康,活动安全,玩得开心。小学,家长和孩子期望(关注点)不一样:a、家长:关注孩子 的学习成绩,作业写好没有,测试多少分。体育成绩达标没有。b、 孩子:不太注重学习,玩乐较多。二、衔接中家长遇到的问题1. 我是不是应该教会孩子一些小学知识,这样他才能在小学一 年级系统地学习中跟得上,甚至领先。2. 你还可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他在幼儿园里很

4、受老师的赞许, 可是小学老师似乎不太看重我的小孩。 3.又或者是这样的问题。老师和我的联系不如幼儿园时候多,我 都不知道孩子在学校里怎么样。口 4.在学校里总和小同学有这样那样的矛盾,回来就哭。烦死人了。5. 我都不知道怎么教他做作业,我都不懂。 6.整天要跟作业,我那里有这样的时间,不管了,我想让他独立。 7.成绩怎么这么差,要不要找家教。口 8.孩子发脾气,不想上学。9.天天赖床,总喊不起来,迟到。 10.孩子上小学后,好像变瘦了。 11.解决幼小衔接问题的五大要点口平和预防沟通不懈等待幼小衔接小锦囊(分三阶段)口第一阶段大班期末1、积极支持幼儿园开展幼小衔接活动,让孩子参加各种适应性的活

5、 动。例如参观小学校、听讲座、看相关书籍、和小学开展互动。2、帮助孩子一起适应幼儿园大大班学期末后期一些管理、作息上的 改变等等。3、在孩子面前谈论入小学的事情,要用上愉快的语调。第二阶段暑假期间一、心理上的准备有意识地激发孩子当一名小学生的愿望。如“你长大了,马上要 成为一名小学生了”,“你做得真好,真像一年级的小朋友”。千万 不要吓唬孩子:“小学老师很厉害,你不听话,上学后让老师教训 你”这样,容易让孩子形成恐惧感,形成心理障碍。带孩子参观小学。帮助孩子了解学校的厕所、安全通道、操场及 班级所在位置,便于孩子快速适应新的环境,化解应环境变化而产生 的心理压力。1、激发孩子对新校园的向往之情

6、: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做游戏, 让孩子当老师或是当学生,父母当学生或是当老师2、帮助你的孩子崇拜他的老师:不要在孩子面前说老师的不好, 建立家校联系本,与老师进行沟通3、帮助孩子建立一种自信:不要忽略孩子的一点点进步,要多多 鼓励与表扬,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但要注意“度”,不能让孩子养成 骄傲自大的缺点4、学习一些教育孩子的艺术建议:1、注册的时候带孩子去参观他将要去的小学,熟悉环境。赞扬准 备要去的小学。2、结识一些小学里的朋友,让他们介绍一下小学里有趣的生活。3、有意识地以“你真棒,能上小学啦”作为表扬语和孩子交谈。二、生活上的准备1、帮助孩子调整“生物钟”2、初步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让孩子自

7、己准备学习用品,整理书 包,收拾自己的玩具,自己洗漱、穿衣,自己的事情一定要自己做, 适当做点家务可以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例:让孩子陪家长一起去菜 市场买菜,回来后帮忙摘理,让孩子知道每道菜是怎么由来的;给孩 子做数学日记,锻炼孩子的加减乘除能力3、必须限制孩子看电视、玩游戏机的时间:长时间看电视的孩子 没有活力,注意力不集中,不能安静,好动,不能主动做事,尤其用 餐时不允许看电视建议:根据小学里的要求定几个自理方面的规矩,例如自己去洗 手间、阅读、中午午睡、独立完成任务等并努力成为习惯。三、物质上的准备1. 固定的学习环境:可以是单独的房间或是房间的一个角落, 有书桌、高矮适宜的椅子(以脚刚

8、刚接触地面为宜)和书柜就可 以了。将孩子的玩具慢慢收起来,房间里绝对不能有电视,保持 空间的安静和整洁。一盏台灯:可以调节高度和亮度,一般用光线柔和的15-25瓦 的白炽灯,左侧取光。还可选择专门设计的护眼灯,注意光线不 要直射孩子的眼睛。2. 学具的准备:和孩子一起去购买、整理入学所需要的文具, 一个大小适宜的书包、简单必备的文具:文具盒、尺子、HB的铅 笔准备5-6支,橡皮要软,圆头剪刀、卷笔刀等。所有文具要贴 上孩子的名字,根据老师的要求准备相应的学习用品。所买的文 具切忌玩具化,也不必高档。家长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爱护学习 用品的习惯。3. 一个漂亮的日历4. 电话号码本5. 废纸篓、订

9、书机、订书针、回形针、草稿纸、练习本等。四、学习能力的准备可以让孩子接触一下哥哥姐姐在小学曾经用过的书本,培养他对 学习的兴趣。阅读能力,这里的阅读能力不单指教孩子认读汉字,主要是指培 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兴趣。每天安排一定的亲字阅读的时间,可 以从幼儿喜欢的图书入手,由图逐渐过渡到图夹文。可以有意识地训 练孩子的看图讲述续编故事、仿编等能力。倾听能力:能够完整地听取所需信息,这种能力在课堂学习中显 得尤为重要。家长可以在谈话过程中,引导孩子学会如何去听懂对方 的话,不乱插嘴,还可以通过听磁带、看音像资料培养孩子的倾听能 力。学习习惯:养成专心、认真的学习习惯。可以做一些旦常的思维 训I、包

10、括数字思维训练,注意力、观察力、表达力的训练,玩智力游 戏、走迷宫都是不错的方法。建立宽松、和谐的相处环境。一1、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规定在20分钟内做作业,养成定时起 床、吃饭、睡觉的习惯2、培养孩子的有意注意:培训孩子的抗干扰能力,下棋、把玩 具的顺序改变一下再让孩子自己摆放,听带问题的故事后由孩子回答 问题,从1写到100,在孩子学习时把巴洛克音乐调到40分贝,播 放15分钟效果会非常好3、多渠道识字:把物品写上名字贴好,让孩子说大人写再让孩子 认,准备一个认字本,把标签剪下贴上,还可以认路标、单位名称等4、引导孩子养成每天读书的习惯:准备一本阅读本,大声的读, 长期坚持第三阶段口入小学

11、后第一个月1、保持每周至少一次和老师面谈或者利用网络、电话、短信、 书面等方式联络。把孩子的情况优点、特长、习惯等尽可能详细 地向班主任老师介绍。2、考考孩子认识了多少位老师留意孩子提哪个同学的名字最 多口了解他在小学里形成的新朋友群。3、每天一见面就引导孩子说出他在学校里的情绪体验分享 他的快乐和烦恼。4、和孩子一起重温当天所学的功课甚至装作不懂要孩子教你。5、鼓励孩子自己找老师说出问题事后跟踪。6、参加家长会认识家长。最好和孩子的玩伴、同桌的父母交 个朋友。7、留意他的第一次测验。但对测验成绩不要太看重因为这是 他的第一次。8、每天准时休息保证第二天醒来精力充沛。作为一年级的家长,我们要明

12、白这些事情:口1、我们虽然不一定要孩子做第一名,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 是一定要培养的。2、当孩子在新集体里受重视程度不如以前的时候请不要埋怨而 要努力地让孩子上进。3、当孩子之间发生矛盾,甚至受伤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朝着最 好的方向去解决问题。4、沟通是最好的解决问题的途径。5、即使你碰上最好的老师,你也不可以松懈。把孩子完全交给 别人是一种懒惰和不负责任的表现6、很多时候,“教育”就是考验我们的“坚持”。让我们和孩子一同成长1、每天坚持帮孩子听写,并检查听写的情况。有错的让孩子马上更正。2、孩子每天还有一个读书背书的作业,也希望家长听听他们读, 听听他背。3、灵活的作业,如看优秀的电视节目、

13、和父母5分钟的交谈、 看看课外书等。建议:1、对孩子以表扬为主,特别刚上学第一个月,别让孩子在读书 岁月的起点就对自己失去信心。2、孩子做作业前和孩子一起看看有些什么作业,怎么做,估算 一下大概需要多少时间,然后鼓励孩子在计划时间内完成作业,中间 不要在旁边看着,完成作业后和孩子一起检查,以培养孩子独立高效 的学习习惯。3、注意把平时复习和阶段复习结合起来,边学前面的内容边预 习后面的内容,边学习后面的内容边复习前面的内容。4、在生活中要多为孩子创设说话的机会,让孩子说说自己的观 点、看法与思路,尽量用普通话。5、以德促智,重能力轻成绩。6、身体方面:每天进行户外锻炼,早餐要有营养、不许带零食 料,三好学生有身体要求,不要随便请假7、让孩子学会写自己的名字、爸爸妈妈的名字,记得自己家里 的电话和爸爸妈妈的联系电话、工作单位等8、对孩子做好安全教育: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不吃陌生人的东 西9、进行独立能力训练:教孩子根据冷、热穿/脱衣服送给家长朋友们的两句话:孩子是家长的镜子,父母又是孩子的镜子,细节决定教育的成 败。祝小朋友们不断自我超越,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做一个快乐的孩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