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五堰步行街改造工程施工Ⅰ标段施工组织设计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10817204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67 大小:83.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组织设计-五堰步行街改造工程施工Ⅰ标段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施工组织设计-五堰步行街改造工程施工Ⅰ标段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施工组织设计-五堰步行街改造工程施工Ⅰ标段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施工组织设计-五堰步行街改造工程施工Ⅰ标段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施工组织设计-五堰步行街改造工程施工Ⅰ标段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施工组织设计-五堰步行街改造工程施工Ⅰ标段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组织设计-五堰步行街改造工程施工Ⅰ标段施工组织设计(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编制原则和编制依据五堰步行街改造工程施工标段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是根据本工程的招标文件,设计图纸,招标前答疑文件和对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编制原则及内容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和论证的基础上,本着对工程质量、进度、安全高度的责任感,以“经济、合理、优质、高效”为原则进行编制。是为本项工程安全顺利施工提供纲领性的技术指导文件、用于指导工程施工与管理,使工程能顺利、保质、快速、安全、文明地完成建设任务。一、编制原则1.严格执行施工过程中涉及的相关规范、规程和技术标准。坚持实事求是,结合投标单位的综合施工能力,坚持科学组织、合理安排、均衡生产,确保快速、高效地完成工程施工。2.遵守、执行招标文件的具体要求,

2、确保实现业主要求的工期、质量和安全文明施工、工程造价等各方面的目标。3.在认真、全面理解设计文件的基础上,充分结合投标单位从事相关工程的施工经验,使施工组织设计具有技术先进、方案可靠、经济合理、科学可行、满足施工要求的特点。4.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做到施工总体布署和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组织相结合,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相结合,总体上使施工组织设计具有重点突出、内容全面、思路清晰及针对性、完整性的特点。5.充分利用现有施工机械和设备,扩大机械化施工范围,提高施工项目机械化程度,不断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6.充分利用先进施工技术,科学确定施工方案,严格控制工程质量,确保安全施工,努力缩短工期,不断降低

3、工程成本。7.科学规划施工平面图,减少施工用地,合理储存建设物资,减少物资运输量和周转量。二、编制依据1. 五堰步行街改造工程施工标段招标文件和施工招标答疑文件。2.十堰市规划设计院设计的香港街综合改造工程道路施工图设计。3.业主提供的相关资料。4.现场场地情况,周围环境情况。5.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6.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8.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9.国家颁布的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规程、技术标准等。10.省市有关的法规、条例、

4、标准、规定和办法等。第二章 工程概况及设计标准一、 工程简述五堰香港街是十堰市建市以来,规模最大,商业最繁华,人流最密集的商业中心,是人民购物出行的首选。体现了十堰地域商业文化与特色,引领大众主流消费的潮流。在经济高度、快速发展的今天,香港街作为十堰对外的一张名片,已显得落后和破落,这与十堰的经济发展明显拉开了差距,所以对其进行综合改造成了当务之急。香港街起点为五堰柳林沟口,止于邮电街口。由香港街、五堰南街、五堰北街、九龙巷共同组成十堰的步行街区。本工程第一标段由东山路口至香港街与五堰北街的交汇处路段(即香港街0+200+495段),道路长度为475米。现状街区内基础设施落后,主道路为一块板形

5、式,车行道为水泥混凝土路面,人行道采用水泥砼六角砖。路面局部破损严重,人行道砖铺设不平整,局部地段坑槽严重,下雨时容易积水,严重影响行人通行,无障碍设施缺乏,盲道及斜坡道基本上没有;沿线路灯样式陈旧,锈蚀严重;沿街面广告牌设置凌乱,层次不明;沿线环卫设施太少;整个街区基本没有绿化面积,没有行人休憩场地、座椅等。本次改造工程的道路等级为步行街区,路面类型为花岗岩路面。二、平面设计受道路沿线建筑物控制,中线原则上不大动,依据现状建筑物间距,确定整体红线宽度。其中:香港街柳林沟至五堰北街口段,红线宽度20米;香港街北街口至地税局门口,红线宽度16米;五堰北街红线宽度17.5米,远景按20米控制;五堰

6、南街红线宽度20m;九龙巷红线宽度12m。三、纵断面设计本工程为老路改造,将原车行道加铺花岗岩抬高,取消道牙。主线纵断面设计根据道路沿线建筑室内标高来调整纵断面标高,尽量保证室内地坪高出室外地面,基本在现状高程基础上加铺花岗岩铺装结构层厚度,并充分考虑沿线道路两侧建筑物及院落的标高,各单位的路面排水等问题。道路起点、终点延伸与原路顺接。主线纵坡基本维持原状不动。纵坡大于5%的表面增设防滑条。四、横断面设计整个街区设计为一幅路,采用一块板的形式,无上、下街沿之分。取消道牙,在原车行道水泥砼路面上加铺4.5cm厚花岗岩火烧板,原人行道挖开后重做基础,铺设3花岗岩,降低至与现车行道标高平。车行道宽1

7、6-20米,路面结构为花岗岩路面,双面坡,路面横坡0.7%。花岗岩铺装延伸至建筑物边缘。五、路基、路面设计1.路基设计填方路段路槽下0-80的压实度为95%,80以下为93%,挖方路槽下0-30为95%。土基回弹模量不低于30MPa。2.路面结构原车行道地段:4.5花岗岩火烧板+M10水泥砂浆4。原人行道地段:3花岗岩火烧板+M10水泥砂浆4+12C20水泥砼+15cm水泥稳定毛渣。六、排水系统1.利用原雨水系统:对原排水系统进行改造,原雨水井、排水沟清淤。原铸铁雨水井盖更换为不锈钢井盖,同时车行道填高后,在原雨水井口之间铺设凹槽花岗岩砖,以利收水。对原沟进行清淤,原有沟盖板破损、漏筋的要拆除

8、,重新做盖板。原盖板顶以砼找平,按间距20米增设雨水井孔,其余加铺花岗岩步砖。采用直接加设雨水井篦方式。施工中注意加强防盗措施。2.新建排水沟槽步行街柳林沟至南街口段(GNJ0+000GNJ0+215段),采用盖板明沟排水,路面横坡0.7%,在道路南北两侧各设一条30cm宽、50cm高的沟槽,铺盖6cm厚花岗岩石板,留15mm宽的排水缝。每隔40m 设落水井一个,用 300PVC横管与原雨水井连接,为防止沟内污垢物沉淀,GNJ0+100GNJ0+215段沟内排水纵坡加大为1%,其余同道路纵坡。左侧沟槽起点接南街口截水沟。右侧沟槽起点街GNJ0+220处雨水井。七、其它工程1.道路两侧室外地平与

9、道路人行道连接。 2.地下管线基本满足现状使用,故本次对原管线不予大动。若开挖出管线应通知相关单位处理。新增景观需电气布线的,根据景观位置统一布线。八、工程重点与难点分析本工程施工段为十堰市城区的商业中心,周边环境复杂,施工时间紧,施工难度大,其工程重点与难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工程重点分析1.1道路改造对市区交通环境和生活环境的影响较大:本工程位于十堰市城区的商业中心,其道路交通流量之大显而易见,沿线单位及居民较多,行人和车辆的交通流量较大,施工时对市民的出行有一定的影响。施工期间拟采取分段分幅封闭施工。1.2拟建地下管线施工组织和地下管线的保护:本工程地下管线施工线路长,包括有雨污水管

10、和电力管线等。设计管线与原有地下管线存在相互交叉、相互重叠,无形中对新建地下管线的施工增加了相当大的难度。1.3对铺砌式面层花岗岩火烧板的施工质量的保证:在花岗岩火烧板的施工过程中,由于受原材料、施工工艺、人员素质、路基施工质量等诸多因素影响,要保证花岗岩火烧板的施工质量,必须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设计图纸及规范要求进行施工。1.4施工现场的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施工易产生噪音、扬尘等环境污染,对施工场区周围的生活环境有一定的影响。施工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做好施工物料运输、施工车辆的交通组织和疏导工作,做好施工扬尘、噪音等环境污染的控制,做好安全文明施工工作。2.工程难点分析2.1道路施工范

11、围大,地上地下障碍物多,施工环境复杂:道路改建范围为十堰市城区的商业中心,工程内容包括清淤、铺砌式面层花岗岩火烧板、排水系统及相关附属工程的施工,施工内容较多,工程量较大。2.2施工工期紧:施工工期为60个日历天,且铺砌式面层花岗岩火烧板的施工受雨水等气候条件的影响较大。第三章 施工总体目标一、指导思想投标单位在本工程的指导思想是遵循“守信、求真、务实、创新”的企业宗旨,以质量为中心,建立工程质量保证体系,科学组织,合理安排,选派精兵强将,运用先进设备和施工技术,在整个工程施工中信守合同、与业主密切配合,接受监理的监督,确保工程质量、工期目标及文明施工,向社会奉献精品工程。二、质量目标投标单位

12、在施工中将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树立精品意识,严格按照ISO9000标准要求进行施工,本工程的质量目标是工程验收一次合格。三、工期目标为使本工程早日投入使用,为业主提供优质服务,投标单位在人员组织、施工工艺、设备投入、材料供应等方面精心布置,用60天完成本次招标范围内的全部工程量。详见第二十三章的附图四施工总进度控制计划横道图。计划开工日期:2009年8月10日计划竣工日期:2009年10月8日四、安全目标投标单位将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和条例(GB/T28001-2001),设立安全管理小组,实行岗前教育培训等制度。防止在施工中发生工伤事故,保护职工人身安全,确保工程顺利进行,实现无特

13、大和重大设备事故,火灾事故,杜绝工伤死亡事故。五、文明施工目标为保持施工现场周围安静、清洁的环境,设专人打扫清洁等措施,做到物流有序、施工顺畅、文明施工,确保现场管理达到文明施工现场。投标单位将严格按照GB/T24001-1996执行,并严格按省关于文明施工管理条例进行现场文明施工管理,保持场容环境卫生,不排放未经处理的污水,努力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并创一流的文明施工现场,确保达到“文明工地”目标。六、环境保护目标充分做好施工噪音、污水排放、粉尘控制等方面的具体工作,并结合“环境保护手册及环境体系程序文件”要求,及宣传贯彻ISO14000环境保护论证标准的各项具体要求进行实际操作。第四章 施工准

14、备工作一、现场准备1.建设测量网点根据业主提供的测量基准点,布设测量网点,做好定位放样的准备,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交底,熟悉测量布控要求与措施。2.布置水电管网根据施工要求与平面布置,及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现场临时水电安装。布置时必须按当地相关要求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并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检测,合格后方可接通水源、电源。3.修建临时设施根据工程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图,迅速组织力量搭建临时设施,保证劳动力与机械设备及时进场。并按相关要求设置消防设施,保证工程施工安全正常进行。临时设施布置详见第六章施工现场平面布置。二、技术准备1技术复核及现场交接工作1.1对测量控制网点及水准基点进行复核并办理交接手续。1.

15、2做好对周边环境的监测方案,确保监测工作的连续性、可靠性。1.3做好业主己提供使用的临时水电及周边环境资料等交接工作。查阅相关资料和通过现场勘察,对现场的自然条件(气象、地形、地貌、地质、水文、管线、邻近建筑物等)和技术经济条件(资源、交通运输、设备、物资材料等)进行调查分析。2.熟悉图纸及图纸会审工作2.1由项目总工程师牵头,带领项目施工技术人员熟悉消化施工图与相关图集,了解和掌握设计意图与使用要求,积极与设计单位沟通,按照设计要求,抓紧做好图纸深化工作。通过图纸会审,解决有关疑难问题,为顺利施工打下坚实基础。2.2熟悉文件内容,进行现场核对,对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请设计单位根据施工需要补充施工详图。审查图纸的一致性。2.3做好深化施工组织设计,提交业主、监理审批,用以指导工程现场施工。按照IS0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编制完成项目质量计划。2.4根据本工程的施工需要及有关重点难点,制定有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做好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技术交底,并根据业主、监理的要求报审。3技术培训及技术交底工作3.1针对本工程进行人员的技术培训、安全培训,熟悉与本工程有关的各项技术标准和规范,并建立质量、安全等各项规章制度。3.2进行逐级技术交底工作,做好有关技术资料的准备。三、材料准备1制订采购计划,提前同供应商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