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评价检测(六)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10817157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元评价检测(六)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单元评价检测(六)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单元评价检测(六)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单元评价检测(六)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单元评价检测(六)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元评价检测(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元评价检测(六)(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圆学子梦想 铸金字品牌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单元评价检测(六)(90分钟 100分)一、积累与运用(20分)1.解释加点词语。(3分)(1)以其境过清 ( )(2)潭中鱼可百许头 ( )(3)朝晖夕阴 ( )(4)春和景明 ( )(5)临溪而渔 ( )(6)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 )2.翻译句子。(4分)(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译文:_(2)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译文:_3.下列各句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 )A. 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B. 属予作文以记之。C.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D.

2、 玉盘珍羞直万钱。4.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2分)( )A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B.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5.默写。(5分)(1)安得广厦千万间,_。(2)_,化作春泥更护花。(3)忽如一夜春风来,_。(4)李白在行路难中表现积极进取精神的两句诗是_,_。(5)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以“_,_”道出了自己的拳拳心语。6.5月19日是“中国旅游日”,让我们赶快行动起来,走进自然,品读名山大川,领略风土人情。(4分)(1)在某旅游景点,你看到一个男青年正在乱写乱刻,这时你走上前

3、去,劝阻道:“_”(2分)(2)右图是“中国旅游日”标志图案,标志的主体创意造型来源于甲骨文的“旅”字及传统的印鉴艺术。请描述变形的“旅”字所展示的画面。(2分)答:_二、阅读品悟(40分)(一)(2012随州中考)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79题。(5分)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7.既然“结庐在人境”为何没有“车马喧”,请用诗中句子作答。(1分) 答:_8.“悠然见南山”中的“悠然”一词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境?(2分) 答:_9.能否把“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改为“望”字?为什么?(2

4、分)答:_(二)阅读文言文小石潭记(节选),完成1013 题。(8分)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 )(2)伐竹取道 ( )(3)佁然不动 ( )(4)

5、其岸势犬牙差互 (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 )A.为坻(水池) B.不可知其源(指代小溪)C.以其境过清(因为) D.乃记之而去(于是,就)1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2分)(1)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译文:_(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译文:_13.文章第4段写出了小石潭怎样的氛围?表现了怎样的心情?(2分)答:_(三)(2011安顺中考)阅读文言文岳阳楼记(节选),完成1418题。(14 分)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

6、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14

7、.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4 分)(1)薄暮冥冥 ( )(2)去国怀乡 ( )(3)春和景明 ( )(4)长烟一空 (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 分)(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译文:_(2)浮光跃金,静影沉璧。译文:_16.“是进亦忧,退亦忧”中的“进”和“退”分别指什么?(2分)答:_17.请写出选文中具体体现“二者之为”的两个短语,并说出“二者之为”所表现的胸怀与古仁人有何不同。(用原文回答)(2分)答:_18.请结合选段内容,简要分析两段对第段的作用。(2 分)答:_(四)阅读两则文言文,完成1922题。(13分)【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乙】昨游江上,见修竹数千株,其中有茅屋,有棋声,有茶烟飘扬而出,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