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10817154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教育(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教育孔德丽江泽民总书记多次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创新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施创新教育,首先是老师的教学思想必须转变,以前教学工作的重点是学生学得多少知识,现在强调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应强调学生的“学会”,而应强调学生的“会学”。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科学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对学生的创新教育,一般可做到如下几点:一、优化创新心理创新过程并非纯粹的智力活动过程,它还需要以创新情感为动力,如远大理想、坚强的信念、诚挚的热情以及强烈

2、的创新激情。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老师是主导,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创设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多与学生沟通,不挖苦、不歧视差生,逐步唤起他们勤奋学习、追求进步的信心,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营造和谐、宽松、乐学、民主平等、互相信任、心情愉悦的学习氛围,优化他们的创新心理。二、激励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人在周围事物的作用下产生的一种要参与其中的强烈情绪冲动。这种情绪的冲动程度贯穿在每一个行为表现的过程之中,冲动的积累和连续性决定着创新行为的质量和成果。这里,意识是行为的指南,能力是行为的保证。在一位传统保守而又暴戾的教师管教下,可把原本纯真活泼善动的学生变得循规蹈矩,畏手畏脚。而一位开放博学求新

3、的教师可把一些胆小内向规矩的学生培育成积极奋进创新的开拓型人才。为此,担负中学重要学科教学任务的数学教师,要在教学中积极启动创新思维,通过典型例题,引导学生推广探究;通过新知识,引导学生求新探究;通过快捷思维训练,引导学生直觉探究;通过一题多解,引导学生求异、求巧探究等途径,以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我们认为,数学教学的本质是思维过程,更确切地讲是展示和发展思维的过程。这一思维过程就是对数学知识和方法形成的规律性的理性认识过程,因此,作为教师我们要让学生以探究者的姿态出现,引导学生去探究,以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三、教学模式创新。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是实现特定教学目标和内容的工具和手段。要适应社

4、会发展,就必须培养学生的超前意识、创新意识、敏锐的判断力,要培养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同时要能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理论指导实践,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动手能力;要有创新精神,就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想象力,大胆设想、大胆尝试的能力。这就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敢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抛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大胆创新。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大胆设想,培养学生的各种思维,同时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四、课堂活动的创新。创新的教学方法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教师在课堂上的创新,一节课好的开头,就把全体学生的心带进了课堂。因此课程的导入一定要生动有趣。创设“奇特、有趣”的教学情境,

5、使学生感到出乎意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上“数轴”这一节课的时候,让三名学生一起在教室内表演课本中甲、乙两人的左右移动来学习有理数的简单加减运算(丙站住不动代表原点),这种方法在有理数的简单乘法教学也可用。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化抽象的数学概念为具体形象表达,学生容易接受,学习情绪很高,教学效果自然会好得多。当然,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全盘否定,而要取其精华。比如通过提问或练习、小测等形式复习、巩固前一节课的知识并顺其自然导入新的知识;这种承上启下的导入法是最常用的教学方法,只要在复习旧知识的过程中,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形成新的“问题情景”,同样能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探求。五、解题教学中发展创新思

6、维创新能力是以创造性思维能力为基础的。创造性思维是人们创造性解决问题和发明创造过程中所特有的思维活动,是一切具有崭新内容的思维形式的总和。它不仅能揭露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内在联系,而且可以产生新颖独特的想法,至少能提出创造性的见解。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学生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因此,通过解题教学,要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的前提下,学会从多个角度提出新颖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使他们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创造性的想象、独特的知识结构以及活跃的灵感等思维素质。在解题过程中引导学生打破常规、独立思考、大胆猜想、质疑求难、积极争辩、

7、寻求变异、放开思路、充分想象、巧用直观、探究多种解决方案或新途径,快速、简捷、准确地解决数学问题,这些都是创新思维的体现。创新教育还有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教会学生尊重科学规律,学会从科学规律出发,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逐步地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综上所述,在数学科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就要求我们要大胆抛弃“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地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展开数学课堂教学模式,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模式,课堂上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情景让学生轻轻松松地学习,以便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质,优良的思想品质,严谨的科学精神,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人才,为振兴中华作一份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