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采薇鉴赏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10817008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经采薇鉴赏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诗经采薇鉴赏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诗经采薇鉴赏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诗经采薇鉴赏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诗经采薇鉴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经采薇鉴赏(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诗经采薇鉴赏 “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采薇 也许我们大多数人对诗经并不陌生,因为它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共305篇,又将其分为风、雅、颂。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孟子谓曰“说诗者不以问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关于其中的采薇一诗,是我最喜欢的一首,它选自诗经-小雅,采薇一诗写的是西周时期一位饱尝服役思家之苦的戍边战士在归途中所思所想,叙述了他转战边陲的艰苦生活,表达了他爱国恋家、忧时伤事的感情 。全诗一共有六章,前面三章作者以倒叙的方式,回忆描写了战

2、争的苦况。这位战士长期远离家室,戍守边疆。军旅生活是那么艰苦,驻守地转移不定,战争无休无止,战士们无暇休息,有时还得采薇充饥。一股强烈的思家之情,如海浪般侵蚀着他们的内心,但为了抵御狁的侵扰,为了实现边境早日安定,战士们还是坚持了下来,恰当地处理了个人忧伤痛苦与保卫疆土的矛盾。四、五两章主要是描写边防将士出征威仪,让全篇气势为之一振。作者先以自问自答的形式,流露出出征将士们雄纠纠气昂昂的自豪感。接下来对战车以及弓箭的描写,显示出将士们装备的精良和高度警惕的精神状态,表达了主人公强烈的爱国之情。末章忆昔伤今。“昔我”两句以乐景写哀,“今我”两句以哀景写乐。然而在九死一生归来之际,庆幸之余,难免痛

3、定思痛;加之归途艰难,又饥又渴,怎不悲从中来呢!此诗选自小雅,却与国风同样运用了重叠的句式与比兴的手法。如前三章的重章叠句中,以薇的生长过程衬托离家日久企盼早归之情,异常生动妥贴。第四章以常棣盛开象征军容之壮、军威之严,新警奇特。 末章“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被称为三百篇中最佳诗句之一。自南朝谢玄以来,对它的评析已绵延成一部一千五百多年的阐释史。王夫之姜斋诗话的“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和刘熙载艺概的“雅人深致,正在借景言情”,已成为诗家口头禅。而“昔往”、“今来”对举的句式,则屡为诗人追摹,如曹植的“始出严霜结,今来自露晞”(情诗),颜延之的“昔辞秋未素,今也岁载华”(秋胡诗之五)。 总之,全诗写的都是将士们真真实实的思想,忧伤的情调并不降低本篇作为爱国诗篇的价值,恰恰相反是表现了人们的纯真朴实,合情合理的思想内容和情感,也正是这种纯正的真实性,赋予了这首诗强盛的生命力和感染力,也因此采薇列为诗经中最好的篇章之一,为后人不停称赞与歌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