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试题题库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10815890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凝土试题题库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混凝土试题题库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混凝土试题题库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混凝土试题题库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混凝土试题题库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混凝土试题题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试题题库(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混 凝 土 试 题 2010年1月9日星期六1、水泥宜选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混合材为(矿渣)或(粉煤灰)。不宜使用(早强)水泥。2.混凝土运输设备的运输能力应适应混凝土凝结速度和浇筑速度的需要,保证浇筑过程(连续)进行。运输过程中应确保混凝土不发生离析、漏浆、严重泌水及(坍落度)损失过多等现象。当运至现场的混凝土发生离析现象时,应在浇筑前对混凝土进行(二次)搅拌,但不得再次加(水)。3.当工地昼夜平均气温连续(3d)低于(+5)或最低气温低于(-3)时,应采取冬期施工措施; 当工地昼夜平均气温高于(30)时, 应采取夏期施工措施。4.混凝土拆模后,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

2、5)%以上且龄期达(14)d前,新浇混凝土不得与流动水接触。5.墩台混凝土宜连续浇筑。当分段浇筑时,混凝土与混凝土之间接缝,周边应预埋直径不小于(16)mm的钢筋或其他铁件,埋入与露出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0)倍,间距不应大于直径的(20)倍。6.混凝土表面裂缝宽度不得大于0.2mm,观察和用(刻度放大镜)检查 7.原材料每盘称量允许偏差水泥、矿物掺和料, 允许偏差(1)%。粗、细骨料, 允许偏差(2)%。外加剂、拌和用水,允许偏差(1)%。8.混凝土耐久性的一般要求,电通量56d,C30C45,混凝土的电通量(1500)。C50混凝土的电通量(1000)。氯盐环境下混凝土的电通量,环境作

3、用等级L1,电通量56d,(C1000)。9.水泥的技术要求,氯离子含量,钢筋混凝土时不宜大于(0.10)%,预应力混凝土时(0.06)%。C40及以上混凝土用水泥的碱含量不宜超过(0.60)%。10. 矿渣粉的技术要求,MgO含量14%,SO3含量4.0%。11. 细骨料的粗细程度按细度模数分为粗、中、细三级,其细度模数分别为:粗级 (3.73.1)中级 (3.02.3)细级 (2.21.6)12.粗骨料的最大公称粒径不宜超过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2/3),在严重腐蚀环境条件下不宜超过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1/2),且不得超过钢筋最小间距的(3/4)。配制强度等级C50及以上混凝土时

4、,粗骨料最大公称粒径不应大于(25)mm。13. 粗骨料的有害物质含量(%), 氯离子含量(0.02)%。14. 拌合用水不得采用海水。当混凝土处于氯盐环境时,拌合水氯离子含量应不大于(200)mg/L。对于使用钢丝或经热处理钢筋的预应力混凝土,拌合水氯离子含量不得超过(350)mg/L。15.钢筋混凝土中氯离子总含量(包括水泥、矿物掺合料、粗骨料、细骨料、水、外加剂等所含氯离子含量之和)不应超过胶凝材料总量的(0.10)%,预应力混凝土的氯离子总含量不应超过胶凝材料总量的(0.06)。16.混凝土拌和物的入模含气量应满足设计要求,混凝土无抗冻要求入模含气量2.0%,混凝土有抗冻要求D1入模含

5、气量4.0%。17.混凝土浇筑时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大于(2)m;当大于(2)m时,应采用滑槽、串筒、漏斗等器具辅助输送混凝土,保证混凝土不出现分层离析现象。18.搅拌时,宜先向搅拌机投入细骨料、水泥、矿物掺合料和外加剂,搅拌均匀后,再加入所需用水量,待砂浆充分搅拌后再投入粗骨料,并继续搅拌至均匀为止。上述每一阶段的搅拌时间不宜少于(30)s,总搅拌时间不宜少于(2)min,也不宜超过(3)min。19. 冬季搅拌混凝土前,应先经过热工计算,优先采用加热水的预热方法调整拌合物温度,但水的加热温度不宜高于(80)。当加热水还不能满足要求或骨料中含有冰、雪等杂物时,也可先将骨料均匀地进行加热,其加热

6、温度不应高于(60)。水泥、外加剂及矿物掺合料可在使用前运入暖棚进行自然预热,但不得直接加热。20. 炎热季节搅拌混凝土时,宜采取措施控制水泥的入搅拌机温度不大于(40)。应采取在骨料堆场搭设遮阳棚、采用低温水搅拌混凝土等措施降低混凝土拌合物的温度,或尽可能在傍晚和晚上搅拌混凝土,以保证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满足规定。21. 混凝土入模前,应采用专用设备测定混凝土的温度、坍落度、含气量、水胶比及泌水率等工作性能;只有拌合物性能符合设计或配合比要求的混凝土方可入模浇筑。当设计无要求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宜控制在(530)。22.混凝土拌制过程中,应对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进行测定,测定值应符合理论配合比的

7、要求,偏差不宜大于(20)mm。检验数量:每拌制(50)m3或每工作班测试不应少于(1)次。23. 混凝土宜在搅拌后(60)min内泵送完毕,且在(1/2)初凝时间前入泵。全部混凝土应在初凝前浇筑完毕。在交通拥堵和气候炎热等情况下,应采取特殊措施防止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过大。24. 模板安装必须稳固牢靠,接缝严密,不得漏浆。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必须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浇筑混凝土前,模型内的(积水)和(杂物)应清理干净。24. 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序 号项 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轴线位置基 础(15)尺量每边不少于2处梁、柱、板、墙、拱(5)2表面平整度(5)2 m靠尺和塞尺不少于3处

8、3高程基 础(20)测 量梁、柱、板、墙、拱(5)4模板的侧向弯曲柱(h/1000)拉线尺量梁、板、墙(l/1500)5梁、柱、板、墙、拱两模板内侧宽度(+105)尺量不少于3处6梁底模拱度(52)拉线尺量7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2)尺 量注: h为柱高。 l为梁、板跨度。25. 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序号项 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预留孔洞中心位置(10)尺量尺 寸(+100)尺量不少于2处2预埋件中心位置(3)尺量26. 拆除承重模板时混凝土强度要求序 号结构类型结构跨度(m)达到混凝土设计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1梁87581002悬臂梁(板)275210027.环氧涂层

9、钢筋现场存放期不宜超过(6)个月。当环氧涂层钢筋在室外存放的时间需要2个月以上时,应采取保护措施,避免阳光、盐雾和大气暴露的影响。28.支承环氧涂层钢筋的垫块和绑扎环氧涂层钢筋的铁丝应采用尼龙、环氧、塑料或其他材料包裹。同一构件中,环氧涂层钢筋与无涂层钢筋不得有(电)连接。29. 受拉热轧光圆钢筋的末端应做(180)弯钩,其弯曲直径dm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钩端应留有不小于钢筋直径(3)倍的直线段。30. 受拉热轧光圆和带肋钢筋的末端,当设计要求采用直角形弯钩时,其弯曲直径dm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钩端应留有不小于钢筋直径(3)倍的直线段。31.用低碳钢热轧圆盘条制成的箍筋,其

10、末端应做不小于(90)的弯钩,有抗震等特殊要求的结构应做(135)或(180)的弯钩(图5.3.1-4);弯钩的弯曲直径应大于受力钢筋直径,且不得小于箍筋直径的(2.5)倍;弯钩端直线段的长度,一般结构不得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有抗震等特殊要求的结构,不得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32. 钢筋进场时,必须对其质量指标进行全面检查并按批抽取试件做(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和(冷弯试验),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3013)、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和低碳钢热轧圆盘条(GB/T701)等的规定和设计要求。33. 钢筋进场检验数量:以同牌号

11、、同炉罐号、同规格、同交货状态的钢筋,每(60 )t为一批,不足(60 )t也按一批计。施工单位每批抽检一次。监理单位见证取样检测或平行检验抽检次数为施工单位抽检次数的20%或10%,但至少一次。34. 钢筋加工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序 号名 称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L5000L50001受力钢筋全长(10)(20)尺 量2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20)3箍筋内净尺寸(3)注:L为钢筋长度(mm)。35. 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检验以同级别、同规格、同接头形式和同一焊工完成的每(200)个接头为一批,不足(200)个也按一批计。冷挤压套筒连接接头的力学性能检验以同等级、同规格和同接头型式的每(200)个

12、接头为一批,不足(200)个也按一批计。36.钢筋焊接接头应按批抽取试件做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的规定和设计要求。承受静力荷载为主的直径为(2832)mm带肋钢筋采用冷挤压套筒连接接头时,应按批抽取试件做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带肋钢筋套筒挤压连接技术规程(JGJ108)的规定和设计要求。37. 焊(连)接接头在受弯构件的受拉区不得大于(50)%,轴心受拉构件不得大于(25)%;38. 绑扎接头在构件的受拉区不得大于(25)%,在受压区不得大于(50)%;39. 钢筋接头应避开钢筋弯曲处,距弯曲点的距离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

13、倍;40. 在同一根钢筋上应少设接头。“同一截面”内,同一根钢筋上不得超过(一)个接头。41.两焊(连)接接头在钢筋直径的(35)倍范围且不小于(500 )mm以内、两绑扎接头在(1.3)倍搭接长度范围且不小于(500 )mm以内,均视为“同一截面”。42. 混凝土的一次摊铺厚度不宜大于(600)mm(当采用泵送混凝土时)或(400)mm(当采用非泵送混凝土时)。浇筑竖向结构的混凝土前,底部应先浇入(50100)mm厚的水泥砂浆,水灰比略小于混凝土。43.蒸汽养护分静停、升温、恒温、降温四个阶段。静停期间应保持环境温度不低于(5),混凝土浇筑完(46)h且终凝后方可升温。升温、降温速度不得大于

14、(10)/h,恒温期间混凝土内部温度不宜超过(60),最高不得大于(65)。44.拆模时混凝土(芯部与表层)、(表层与环境)之间的温差不得大于20,墩台、梁体(芯部)混凝土与(表层)混凝土之间、表层混凝土与环境之间以及箱梁腹板内外侧混凝土之间的温差均不得大于(15)。混凝土内部开始降温前不得拆模。45.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预应力混凝土、喷射混凝土、蒸汽养护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标准条件养护试件的试验龄期为(28)d,其他混凝土抗压强度标准条件养护试件的试验龄期为(56)d。抗压强度标准条件养护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样制作,其试件的取样与留置频率应符合下列规定:每拌制100盘且

15、不超过(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现浇混凝土的每一结构部位,取样不得少于(一)次。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试件。46. 混凝土同条件养护法试件的抗压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混凝土抗压强度同条件养护法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按设计要求、相关标准规定和实际需要确定。桥梁的(墩台)、(梁部)和隧道的衬砌等重要部位应制作抗压强度同条件养护法试件。其取样、养护方式和试件留置数量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铁路工程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规程(TB10426)的规定。47. 施工单位按设计要求、相关标准规定和实际需要数量进行检验;对桥梁每墩台、每孔(片)梁和隧道每200 m衬砌应按不同强度等级检验各不少于(1)次。48. 当设计对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有要求时,其弹性模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