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设计(人教版三年级教案设计)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10815620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2.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设计(人教版三年级教案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设计(人教版三年级教案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设计(人教版三年级教案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设计(人教版三年级教案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设计(人教版三年级教案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设计(人教版三年级教案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设计(人教版三年级教案设计)(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设计(人教版三年级教案设计)?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设计?我们的民族小学?是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第五课第一组教材的一篇精读课文。文章通过描写西南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 ,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 ,表达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课文层次清楚 ,先写上学的路上和来到学校时的情景 ,再写课上和课下 ,最后以自豪赞美的感情点题: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课文中词句的理解 ,以学习伙伴的口吻 ,以吐泡泡的形式 ,作了一些提示。目的是引导学生读到这里对所提示的内容要进行思考。除对学校美丽与团结的描写是本文的特点外 ,在语言表达上也很有特色。作者把状语前置 ,给人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呈现

2、画面的能力也更强。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 ,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以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 ,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难点是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学情分析三年级是第二学段的起始段 ,本篇课文是本册教材的第一组课文中的第一篇 ,学生处于低年级和中年级两个年段语文学习的接口处 ,要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 ,来帮助学生尽快适应中年级的语文学习 ,逐步完成由低年级向中年级的学习过渡 ,让学生初步养成较为稳定的学习习惯 ,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和语文积累 ,从而提升语文学习的能力。如何给第二学段的学习打下坚实的根底 ,培养较为浓厚的学

3、习兴趣 ,那么是我们作为教师应着力思考的问题。在教学中 ,我们除了注重学生个性成长 ,营造宽松的学习气氛外 ,还应重视学生在写字姿势、读书习惯、发言的积极响亮等学习习惯方面的培养。在阅读教学中 ,应该将字词教学的重心向词语过渡 ,将字典引入日常教学 ,重视对词语的理解 ,将段的教学不断加强 ,学会略读、默读等读书方法 ,引导学生在理解词句的根底上“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指导学生对读书进行积累 ,特别应以课内带动课外阅读的积累。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际!为此 ,我们要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主动地、富有个

4、性化地学习 ,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信心 ,增加积累 ,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 ,揭示课题1同学们 ,经过两个月短暂而又漫长的暑假生活 ,你们又长高了 ,更懂事了。今天来学校时 ,你们细心观察过我们熟悉的校园了吗?2请同桌的小朋友交流一下:久别的校园如今给你的感受怎样?谁来夸一夸我们的校园?3总结:是啊 ,我们的校园处处充满了生机 ,明亮的窗户 ,宽敞的教室 ,美丽的校园花坛 ,还有我们在操场上留下的欢声笑语无不勾起我们对学校喜爱之情 ,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回忆。今天 ,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我们的民族小学?这篇课文。板书课题设计意图:和学生生活实际结合起来 ,联

5、系生活谈对学校的印象及情感 ,无疑对学生的情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让学生说一说 ,夸一夸 ,主动参与 ,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为学生与文本的有效对话奠定了根底 ,这也是学生进入阅读课文的兴趣起点之所在。二、初读课文 ,随文识字1学生自由读文。师:下面请同学们立起课本 ,摆好读书姿势 ,自由大声地把课文读两遍 ,争取把每个字音读准确 ,每个句子读通顺。读书过程中 ,我就在你们身边 ,有困难 ,可以查字典 ,也可以随时和我打招呼 ,我愿意为你们效劳。设计意图:尊重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 ,让学生自觉能动地学习 ,有个性地学习 ,创造性地学习 ,摆脱“牵着学生走的课堂教学模式 ,让老师弯下身子 ,

6、构建“跟着学生走的课堂教学模式 ,同时又具体要求学生 ,实际上是告诉学生学习方法及培养孩子学习习惯。2识字师:请同学们找出“款、傣、昌、昂、跤等字在文中所在的句子通过找汉字所在的句子 ,引导学生结合具体语境 ,随文本内容识字。三、指导写字1观察:学生自主观察每个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2书写:教师重点指导“戴、“舞、“蝶、“雀字的写法。3展示:小组内互相展示自己写的字。4评价:自评、互评设计意图:识字和写字在中年级仍然是一块重要的教学任务 ,在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教给孩子们一些识字的方法 ,引导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或适合的方法识字 ,尊重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 ,逐步养成独立识字

7、的能力。写字时 ,做到头正、身正、臂开、脚平放 ,手离笔尖一寸 ,眼离本子一寸 ,胸离桌边一拳 ,及时纠正写字姿势。四、归还时间 ,指导学生熟读课文师:刚刚我们学习了生字新词 ,接下来请大家再仔细地去读课文 ,用心去体会 ,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有收获 ,一定能够把课文读得更准确、更流利。设计意图:“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而真正要让每一个孩子都到达这一要求 ,那么需要把课堂上的读书时间归还给每一个孩子 ,让孩子们在练习中逐步提高 ,做到不误读一字 ,不添加一字 ,不少读一字 ,不倒读一字 ,只有这样 ,才能把“正确、流利、有感情这些要求细细地染在学生的心

8、头 ,实实在在地把课文读好 ,并为读书习惯的养成奠定根底。五、熟读课文 ,整体感知1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师:老师听到你们读书的声音 ,感到一种幸福。我相信 ,我们每个同学经过练习 ,都有提高。全文共有4个小节 ,你们喜欢读哪儿就读哪儿 ,你们愿意怎样读就怎样读 ,比方 ,同桌互读互听 ,小组比赛读。设计意图: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 ,表达了“学生是学习和开展的主体 ,有利于开展学生的个性 ,这样孩子们就会乐于读书 ,主动参与到读书中去。而小组合作学习 ,也是对学生合作精神及意识的培养 ,有助于因材施教 ,有助于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差异众多学生的教学缺乏 ,从而真正实现每个学生都能得以

9、开展的目标。2.读完全文 ,讨论: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读和互读 ,强化了对课文内容的感知 ,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打下了根底 ,这是顺势而出的提问。第二课时一、直接导入 ,畅谈收获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 ,你有哪些收获?推测:生字词 ,读课文 ,课文主要内容设计意图:上课伊始 ,让学生畅谈上节课的收获 ,旨在复习旧知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使学生在交流中历练语言的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把话说完整的习惯 ,树立自主学习的信心。二、自读课文 ,感悟语言1、快速浏览课文 ,你对文章哪局部内容最感兴趣 ,为什么?2、生自由朗读课文。设计意图:巴士卡里雅曾说:“只有自由 ,才能学到知识。让

10、学生自由选择学习内容 ,自由选择学习方法 ,是对学生阅读个性的尊重 ,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的主人 ,创造活力才有可能在学生身上迸发。三、细读品味 ,体会情感A、师:作者是怀着什么样的感情来写这篇文章的?你是从哪些语句具体体会到的?生找句子并品析。a.“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 ,一所边疆的民族小学。b.课题“我们的民族小学c.指导朗读 ,读出自豪之情。B、师: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自豪的情感呢?1细读体味第一节。a.你读懂了什么?b.你好似看到了什么样的情景?c.练习说句子 ,品味语言。超市里水果真多 ,有_ ,有_ ,有_ ,还有_。商场里玩具可多了 ,有_ ,有_ ,有_ ,还有_。

11、d.比较体验表达效果早晨 ,从山坡上 ,从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早晨 ,许多小学生从山坡上从走来了。e.指导朗读 ,读出赞美之情 ,读出各民族团结友爱之情。2细读体味第4小节a.你读懂了什么?b.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给你什么感觉?c.指导朗读 ,读出自豪和赞美。3细读第3小节a.哪些句子写上课的情景?哪些句子写下课的情景?b.你从这些句子中感受到了什么?c.体会相关句子 ,并仿写第句 ,突出“静且写具体。“不同民族的小学生 ,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 ,树枝不摇了 ,鸟儿不叫了听着同学们读课文。“大家在大青树下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d.老师有一个问题不明白 ,你们能帮助老师解决吗

12、?课文在写小学生们活动的同时 ,为什么还要写这些小动物呢?启发:在什么情况下写这些小动物的?为什么写?有什么作用?e.指导朗读设计意图:本环节是为了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而安排的 ,目的是通过文本中句的理解 ,通过读中感悟、联系、想象 ,让学生既明白课文内容又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而最后一个问题的设置 ,把教师置于空的状态 ,无疑是一种对待学生个性化阅读课文秉持的态度 ,也是一种欣赏并悦纳学生独特感受的心态。四、自由选择 ,加强积累“自助餐式作业1摘录文中优美词句。2积累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3课外阅读相关资料 ,完成资料袋。4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记录自己的快乐生活 ,为综合性学习作铺垫。设计意图:“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仅仅以本为本 ,是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求知欲的 ,语文学习的最终目标是到达知识、情感、能力的提高 ,因此 ,有必要依托教材 ,把教材延伸到课外。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