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10814826 上传时间:2022-11-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及答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及答案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一、基础知识(20分)1、默写。(9分)(1)归园田居中写诗人耕种辛勤的句子是“ , ”;抒发作者愿望的句子是“ , ”。(2)白头吊古风霜里, 。(3)使至塞上描绘西北高原黄昏日落景象的千古名句是“ , ”。(4)渡荆门送别以一种独特方式抒发作者思乡惜别之情的句子是“ , ”。2、划分节奏有误的一项是( )。(2分)A、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B、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C、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D、出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3、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3分)(1)方其远出海门

2、,仅如银线。 ( )(2)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 )(3)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 ( )4下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绝:断绝) B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回:回旋) C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与:欣赏) D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 (既望:农历十六)5对下面这首北朝民歌赏析欠妥的一项是( ) (2分)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A这首北朝民歌,歌颂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写了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 B“穹庐”是游牧民族的活动居室,用穹庐比喻草原天空,具有浓厚的民族和地方色彩。 C民歌写川、山

3、、天、四野、牛羊,由上而下,再到四野,又由近而远,有层次,有立体感。D一个“风”字令人欣赏,清风吹过,草浪起伏,牛羊闪现,多彩多姿,整个草原充满勃勃生机。 6下列相关的文学常识连线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三峡水经注郦道元南朝魏 B答谢中书书陶庵梦忆张岱明末清初 c观潮武林旧事周密宋代 D使至塞上五言律诗王维唐代二、阅读题。(共50分)(一)(16分)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阴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

4、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_,_。”7本文选自_,作者是北魏的_。(2分)8补全文中的空缺处。(1分)9翻译句子:(2分)虽乘奔御风,不以及也。10按要求填写有关语句:(4分)(1)侧面衬托山势高峻的句子是_(2)表现水流急速的两个四字短语是_(3)表现山之秀丽的两个四字短语是_ (4)表现秋境的凄清,令读者恍若身在在其境的两个四字短语是_ 1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你联想到了哪个诗人的哪两句古诗?(3分)诗人:_诗句:_12第三段文字写出了三峡怎样的景色特点?(2分)_13文中的哪个词表达了作者愉悦的心情?(2分)_

5、(二)(12分) 常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14、按要求填空。(4分)(1)交代看雪的时间的词句是_(2)交代看雪地地点的词语是_(3)交代看雪时的天气的词语是_(4)交代看雪前准备的物质条件的词语是_15解释下列句子的意思。(2分)(1

6、)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_(2)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_16“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的“独”字与上文哪句话相照应?(2分)_17亭中饮酒二人为何见作者“大喜”?(2分)_18由“大雪三日,湖中人鸟鸣声俱绝”,我们可以联想到哪首唐诗?你能把这首诗写下来吗?(2分) _ _ _(三) (11分)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9解释下面画线的词。(2分) 念无与为乐者 怀民亦未寝 相与步于中庭 但少闲人 20翻译文中加

7、横线的句子。(2分)译: 21这段文字叙事、描景、抒情集为一体:_ (事),这是事之雅者;_ (景),这是景之美者;_ (情),这是情之深者。(3分)22文中“闲人”指谁,该如何理解?(2分)答: 23整段选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答: (四) (11分)谁与我同行上初中时,学校每周总有二三晚的补习课。家中离学校有三里来路地,白天不觉怎样,三蹦两跳便到了学校,夜晚就悚然了。过一片稻田,翻一座山岭,而过岭是极惧怕的。一条窄窄的山道,铺着青石,是乡村独轮车行的路。两旁是过人的小树林,风一吹来,飒飒作响。间或林子里有夜莺和爬行动物鸣叫,全身毛孔大张,一身冷汗。有月亮时,从密密的枝桠间透出

8、些淡淡的光亮来,洒在青石路上,行来可稍见轻松些;若遇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心口便如兜着一只小兔。这时就想起母亲的话来,将头顶的毛发尽力往上梳,露出亮亮的额头来。母亲说,年轻人额头有团火,能驱妖捉魔。走夜路最怕的是碰上“鬼”这东西,尽管谁也没见过。总之,晚上补习归来,见四周漆黑,便无端想起了“鬼”来。父亲见我害怕,便说:“胆是锻炼出来的,你应该时时想到你是男子汉。”一天晚补习归来,刚上山岭,便见前面几十米远的地方有个火把在移动。我高兴极了,心里也不再有惧怕。我加快步伐,想赶上那火把,结伴过岭。谁知我的步子加快时,那火把移动的速度也加快了。我的心顿时一阵惊跳,莫不是碰上老人们说的“鬼火”!夏天纳凉,

9、老人们常说鬼的故事,都说荒郊野外有鬼火出没。一时间,我仿佛肩上压有千斤重担,两腿发软,寸步难移。想到了父亲的话,你是男子汉,我多少鼓了鼓勇气,艰难地一步步朝前走去。但当我放慢了脚步时,火把也放慢了移动的速度,始终与我保持几十米的距离。下了山岭,便可见人家灯光了,我也松了一口气。一摸额头,却是一头的冷汗,深知那是吓的。下了岭走在平阔的田野上,那火把便在我眼前消失了。回到家中,我把这件怪事告诉了父亲,父亲却不以为然地说:“世上根本就没有鬼,夜晚的鬼火,是磷火。你在学校应该学过的,有啥害怕的。”以后,我每次晚上回来,都能见到山岭上一支火把走在我的前面,虽然害怕,但我壮着胆子跟在后面,它终究没有伤害于我,并照亮我夜行的路。渐渐地,我便不再害怕了,我想那是与我一样夜行的路人。那天,我告诉父亲,我不怕独自走夜路了。我甚至渐渐地感觉出夜行的快乐来 万籁俱寂,抑或虫鸣蛙叫,都有一份怡人的意境。这是不敢夜行之人所体会不到的。从那以后,火把便在我夜行时消失了。毕业后,母亲告诉我,那是父亲打的火把。24、小说描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